(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杲山寺又名杲愿寺,位于望城区新康镇南2.5公里的杲山,前临团山湖,八曲河从西南蜿蜒而来,至寺东侧十婆桥泻入沩水河相传为两晋时代僧人紫鹤禅师创建。当地有诗概括了杲山寺的地貌风光,诗曰: 杲山寺畔塔峰高,八曲弯弯对寺朝。 紫鹤南飞何日返,凄凄风雨十婆桥。 相传南朝著名的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最初出家杲山寺,后以传授《法华经》为己任,驰名天下。智顗(538—597),荆州华容县(今湖南华容县)人。生于梁大同四年(538),俗姓陈。18岁到湘州杲愿寺随法绪出家,依真谛弟子慧旷学律,兼通方等诸经,并授以十戒。陈元嘉元年(560)登光州大苏山(今河南光山县)谒见慧思,慧思为说《法华四安乐行》,入普贤道 场,悟法华三味。始经三夕,解悟便发,对掌握《法华》实质,“达诸法相”深有体悟,常代思讲《法华》。陈光大二年(568)慧思往南岳,智顗遵师嘱,领法喜等27人到金陵创宏禅法,开《法华》经题,著《小止观》、《次第禅门》。北周武帝排佛后,陈太建七年(575)率门人入天台山,l0年后返金陵,讲《法华经》,著《法华文句》。陈亡,游化荆湘,下岳州。隋开皇九年(589) 在长沙麓山寺讲《法华》;后到衡州南境大贤山研习《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十二年(591)返荆州,建玉泉寺,撰《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于是,“天台三大部”始备。从荆州返天台,两年后卒,终年60岁。智顗为天台宗之集大成者,影响甚大。世称天台大师、智者大师。 杲山寺建寺以来,历朝兴废不一。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记载:明神宗万历初,隐南忠祥师重修;清康熙中,楚云芳禅师又重修。迄道光年间,由于连年水患,加以寺僧不力,负债累累,庙宇渐就朽敝。咸丰初,各寺僧公举南泉和尚(字映冰)移住此寺,经营十多年,才把所欠债务计“银五百两,钱四百余串”一一还清,并重修庙宇,使之焕然一新,成为当时的名刹。门联曰: 禅寺近曲水; 宝殿镇杲山。 杲山寺历史悠久,遐迩闻名,且地理位置极佳,资财亦富。旧志载:“寺东有井,水甚清冽,绕寺有壕,壕外田三十八石,又培寺湖田十五石,下测围田三十石,莲湖田十二石。”民国年间,该寺属“长沙八大丛林”之一。1933年,该寺常住僧人15人,以守如为住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寺宇失修,遂被陆续拆除。惟留老屋数间,后改作乌山供销社分店。1996年杲山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7 21:05 , Processed in 0.0943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