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岳麓山青风峡一堵山岩下有一个山洞,山洞外有一池塘,环境十分幽静,但山洞的地形却十分隐蔽。从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本军队三次大举进犯长沙。以第九战区为主体的中国军队采取“后退决战”的战略,奋力抵抗。由于岳麓山是长沙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位置险要,是我军必守的主要高地,长沙会战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指挥所就设在岳麓山的这个山洞。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岳麓山管理处对山洞进行了修缮,并立碑纪念。 岳麓山另一处抗战指挥所为第九战区炮兵指挥所,设于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与半山亭隔道相望,建于1935年,正门上方额书“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八月长沙周翰题”。周翰为当时省会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纪念堂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祠庙式建筑,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坡屋顶,盖小青瓦。纪念堂之左侧有省会警察局长刘人爵之墓,葬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今修葺一新。刘人爵积极参与湖南和平起义,曾暗中掩护护厂、护校等革命活动。1949年8月22日晚在其寓所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杀害。2005年,市政府拨专款对纪念堂和刘人爵墓进行了全面修缮,并辟有小型抗日图片陈列室。 长沙三次会战中,守卫长沙的官兵在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与敌誓死一拼。岳麓山上的重炮居高临下,一颗颗炮弹向日军阵地倾泄。1942年1月4日,我军形成对日军的三面合围之势,弹尽粮绝的日军狼狈突围,三次会战以中国军队大获全胜而结束。 薛岳(1896—1998),又名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乐昌人,10岁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 16岁入保定军官学校, 曾加入同盟会。曾先后任贵州省主席、第一战区前方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总统府参谋长、广东省主席等职。抗战期间,他指挥三次长沙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曾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发的自由勋章,授一级陆军上将衔。1950年去台湾,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前,薛岳就任滇黔绥署副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眼见日寇凶横、民族遭殃,薛岳驰电请缨杀敌,并赶赴南京面谒蒋介石,力陈带兵出阵的决心。8月,他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淞沪会战。以后,他又升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和左翼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的战役,战功显赫。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薛岳代理第九 战区司令长官。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政府主席,长沙遂成为第九战区的指挥中心。 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日军先后三次发动了进攻长沙的战役。长沙,是中国中南地区的军事重镇。日军认为,攻占长沙,一方面可以南攻衡阳,西指常德,扼两广之咽喉,控四川之门户,将中国军队压迫在川黔境内;再则,当时第九战区为中国战场的主体,共配置54个师的兵力,日军企图通过进攻长沙,达到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1939年9月14日,日军发动了第一次进攻长沙的战役,又称湘赣会战。日军作战的目标是:歼灭第九战区军队主力于湘北、赣西北一带。日军投入4个师团及海军、航空兵等共约10万余人,由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茨指挥,拟从赣西北、鄂南、湘北3个方向向长沙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参战兵力为16个军,约20万余万人,由薛岳指挥。从9月14日起,日军各部队分三路从赣北奉新一带、鄂南通城一带、湘北岳阳一带采取分进合击态势向长沙方向发起进攻,其中湘北一线为主攻方向。中国军队以一部分兵力阻击赣北日军,以主力迎战鄂南、湘北日军。中国军队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节节阻击,消耗敌人,各个击破。22日,赣北日军在修水地区受阻后退回原地,鄂南方向日军亦在进至献钟、修水后受阻。而湘北一线日军则在强渡新墙河之后突破守军汨罗江防线,29日攻至长沙外围。但由于人员、弹药消耗过大,侧翼不断受到中国军队袭击,被迫停止进攻,并于10月1日开始北撤。3日,中国军队全线追击。10月10日,日军退回原阵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失踪40293人,估计日军伤亡约20000多人。日军消灭第九战区主力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消耗了自己相当多的兵力,挫伤了日军从岳阳南下作战的勇气。 1941年9月,日军又一次对湖南大举用兵,开始了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这次作战的目的,是摧毁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给予第九战区一次沉重的打击,减少正面压力,以便抽出军队到太平洋地区同英、美作战。本次会战,日军投入了驻华中的第十一军4个师团及第十三、三十九师团等部分兵力共约12万余人,由新任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中国军队参战兵力为13个军共17万人,由薛岳指挥。此役日军改变了第一次进攻长沙兵力分散的战术,集中兵力于湘北。9月7日,由一部分日军自临湘以东对大云山地区实施掩护性进攻。9月18日起,主力近4个师团采用正面快速出击战术,大举进攻,迅速突破新墙河、汨罗江两道防线。26日,日军主力进至捞刀河两岸。次日,日军便衣队一部突入长沙市区,骑兵一部攻至株洲,均先后被中国军队击退。此时,中国军队援军赶到,薛岳指挥6个军在长沙东南地区开始反攻,在洪源洞地区的中国军队3个军也尾敌南渡汨罗江,形成南北夹击。日军被迫于10月1日开始突围北撤,中国军队追击。10月9日,日军全部退到新墙河北岸,敌我双方回复到战前的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由于第九战区长官部战前敌情不明,导致作战计划失误,又重要军情一再泄密,作战被动挨打,招致不必要的伤亡。此役,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者约6.9万余人,日军伤亡6800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日军第二十三军进攻英国占领下的香港。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文告。日军为阻止第九战区军队抽兵南下,发动了第三次进攻长沙的战役。日军投入4个师又3个旅团,兵力共约12万人,仍由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长官阿南惟畿指挥。中国军队参战兵力13个军37个师,总兵力达30余万人,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日军以主力3个师团沿岳阳至长沙铁路进攻,另以1个师团由赣北安义西犯上高以作配合。中国军队吸取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教训,以3个军在赣北作防御性作战,而以主力10个军投入湘北新墙河、长沙主战场,并采取“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方针,诱敌深入。24日起,日军主力先后突破新墙河、汨罗江防线南进。31日,越过捞刀河、浏阳河,从南、东、北三面对长沙形成包围。1942年1月1日,日军向长沙发起猛攻。守城的中国军队第十军在军长李玉堂的指挥下英勇抗击,日军攻击受挫。4日,中国军队9个军按预定计划对敌反包围,并切断其退路,实施反攻。日军依靠空中援助,苦战10余天才突破重围,16日退至新墙河以北地区,会战结束。 第三次长沙会战,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20余天内,日军遗尸56900多具。中国军队伤亡约28000余人。这次战役,是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歼灭敌人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蒋介石曾评价说:“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新华日报》1942年1月11日的社论赞称:“此次长沙之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此次长沙大捷,薛岳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2005年,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以“第九战区炮兵指挥所”的名义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长沙会战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指挥所旧址(含长沙会战碑)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6 18:37 , Processed in 0.09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