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面积约3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8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一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融为一体的文化名山。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清代诗人黄道让的这句诗,对岳麓山灵动之气作了绝妙的概括。南岳的云气与湘水的涛声在这里汇聚,又汩汩北上,注入洞庭。 古人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麓之名由此而来。主峰海拔300.8米,石骨苍秀,玲珑而又险峻。群峰依附在主峰周围,有如众星拱月,浑然一体。登上云麓峰望湘楼,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橘洲浮碧,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 早在唐宋时期,岳麓山就是旅游胜地。杜甫、刘长卿、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杜荀鹤、黄庭坚、曾几、陈与义、范成大、朱熹、辛弃疾等诗文大家都曾登临岳麓山,为名山留下了数百首珠玉般的诗篇。诗圣杜甫《麓山、道林二寺行》一诗这样描绘岳麓山: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级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池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玄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逢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谢客寻幽惯,细学周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诗人在写岳麓山的广阔视野,深藏林壑之中的麓山寺竟与几百里外的赤沙湖融成一体了。其夸张的手法,又使人不感到夸张,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712—770),字子美,以少陵野老自称。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肃宗时拜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流落剑南时,严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大历三年(768年)携家出蜀,漂泊鄂、湘一带,流寓长沙,准备经潭州投奔旧日好友、任衡州刺史的韦之晋。于是,长沙有幸迎来了这位千古诗圣。杜甫在长沙期间留下了数十首不朽诗作,既向世间展示了他那悲怆复杂的内心世界,又为后人记录下了唐代长沙的独特风貌。在长沙,杜甫结识巴蜀诗人苏涣,巧遇旧友、大音乐家李龟年,留下一生的压卷之作。杜甫先居于湘江边的“江阁”之中,后病死于湘江途中,与湘江结下不解之缘。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形式多样,以古体、律诗见长。有《杜工部集》行世。2004年,长沙市政府在天心区西湖桥湘江之畔建起了一座四层仿唐楼阁,名“杜甫江阁”,与岳麓山隔江相对,成为长沙又一胜景。 岳麓山景点众多,如清风峡、爱晚亭、步虚岭、响鼓岭、蟒蛇洞、笑啼崖、穿石坡等等。每一个景点留下名人的足迹,流传许多动人的故事,使人流连忘返,玩味无穷。 清风峡位于山之东麓。清康熙《岳麓志》载:“清风峡在岳麓寺前,双峰相夹中有平壤,纵横十馀丈,紫翠青葱,云烟载日。当溽暑时,清风徐至,人多憩休,故名以此得。”历代名贤多有诗赋吟咏。南宋乾道元年(1165),号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主持长沙岳麓书院,常来此游憩,作有《清风峡》诗,诗云: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如今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15年后,即淳熙七年(1180),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的大词人辛弃疾也来清风峡。其时,他收复中原失地的壮志未酬,毫无张栻那种闲情雅致,所吟《满江红·清风峡》充满着一种凄凉之美: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位,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相传唐代诗人杜牧曾秋游清风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爱晚亭就是取“停车坐爱枫林晚”之意而命名的。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今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的陶然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亭柱上镌刻着罗典所撰的对联,至今历历在目: 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对联描绘了山径向晚、桃花盛开,红花与晚霞相互辉映,以及清风峡内云烟缭绕、翠色欲滴、驯鹤待归的宁静闲适景象。写景,却超越了风景;写人,又潜藏在景物之中。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之间,蕴含着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关系。今亭为1952年重修,单檐歇山顶,盖绿色琉璃瓦,以方柱撑立,匾额“爱晚亭”三字系毛泽东题书。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常与学友来此游憩锻炼,“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畅谈国家大事。爱晚亭由此又平添几分伟人风采。 岳麓山不仅具有令人着迷的自然风景,更有着富有魅力的人文光环。在这几十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大成,儒、佛、道共存一山,历代的文化名人、思想巨匠、老道高僧、骚人墨客均在这里开拓经营,使这座名山为中华文化的壮丽画卷抹上了浓重的色彩。 岳麓山作为一座文化名山,首先与儒家文化分不开。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停靠过他乘坐的船只,岳麓山因而有了“禹迹溪”遗迹。宋代儒生何致把衡山“禹碑”摩刻于岳麓山顶的石壁。 “禹碑”上无人相识的“蝌蚪文”,据明代学者杨慎破译,内容是歌颂禹王治水的功绩。大禹是儒家理想中的圣王,所以后来的儒家文人在追述岳麓山的“文脉”时,总要讲“神禹开疆”之类的话语。 然而,岳麓山真正成为儒家名胜而名扬天下,被誉之为“潇湘洙泗”、“儒家重镇”,则是在宋代创建岳麓书院之后。岳麓书院坐落在清风峡的下方,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从岳麓书院到清末的湖南高等工业学堂,再到今日的湖南大学,一脉相承,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南宋时,理学家张栻主持书院,儒学大师朱熹两次前来讲学,学生达千人。岳麓书院进入全盛时期,号称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以“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的湖湘学派就产生于这一时期。明代大儒王守仁来岳麓讲学,又使书院由衰转盛。清代后期足以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几代人才群体,先后有贺长龄、陶澍、魏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陈天华、蔡锷等都曾在岳麓书院深造。 名山多佛道。早在1700多年前,岳麓山就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清风峡登级至半山腰,便是称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麓山寺。麓山寺自三国吴宝鼎三年(268)创建以来,一直“禅灯不辍”。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重重飞檐,佛音绕梁,带人进入“常乐我净”的境界。 岳麓山也是道教名山。道家崇尚自然,倡行返本还真,总是选择清静优美的地方建立宫观,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峦耸峙、石径盘迂、树竹青翠的云麓宫就是其中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虚福地。据《史记》记载,齐国方士韩终曾在此炼丹釆药。秦灭楚后,韩终带着楚国亡民去了朝鲜半岛南部,即今之韩国。又据传说,西晋道士张抱黄在岳麓山的岩洞中修炼,羽化成仙。唐宋时,山上建有古雪观、抱黄阁,可惜遗迹不存。明代扩建的云麓宫则遗留至今,今存三清殿、吕祖殿、五岳殿等建筑。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三教教义虽然不同,但能在岳麓山和平共处,而且相互交流融汇,显示了岳麓山的博大胸怀。五代十国时期,僧人智璇因“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了学舍,相传就是岳麓书院的前身。明万历年间岳麓书院主教张元忭曾登门拜访云麓宫的道士金守分,两人一起热烈地讨论修养的方法。儒、佛、道外表虽异,但修身养性、济世救民、去除不切实际的欲望,却为三家所共推。 到近代,岳麓山更加敞开怀抱,开始接纳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近代史上许多著名的英烈,如与孙中山齐名的民主革命家黄兴、讨伐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英雄蔡锷、蹈海以警醒国人的义士陈天华、领导武昌起义的开国元勋蒋翊武、光复长沙的首任湖南都督焦达峰等都长眠在这千古名山,应验了“青山有幸埋忠骨”的诗句。之后,又有北伐阵亡将士和抗日阵亡将士安葬于此。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与岳麓青山融成一体,这是碧血丹枫美景中最具感情色彩的一页。这些庄严肃穆的墓葬均被公布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前后,世界各地华人纷纷来此凭吊。鲜花簇拥,哀思延绵,岳麓山成了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圣地。 2011年,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含岳麓书院、橘子洲、新民学会旧址)公布为国家5A级景区。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1-15 20:04 , Processed in 1.0138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