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斗姥阁 斗姥阁为道观名,亦当街名,位于今芙蓉区,南起凤凰台,北止平地一声雷(今解放路立交桥西头)。“文革”时曾更名“宏图街”。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载:“古斗姥阁,在城东,创自前宋,历称道院。”清乾隆年间道士马三和重修,道光年间再次扩建,形成前后三进的殿宇。斗姥阁正殿祀斗姥,亦称斗姆,系道教信奉的女神,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宋元以来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前殿供奉陈真人,据传为清代浏阳人,湘抚骆秉章替他请了“昭显”二字封号。昔日斗姥阁有山门、花苑、炼功坪等,香客盈门,盛极一时。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刘教林等倡立“长沙刻经社”于斗姥阁,至民国初年,所刻经籍传遍三湘。该阁藏道教书籍甚丰,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化为灰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旧址尚存正房5间,杂屋1间。1951年收归长沙市地方财务整理委员会,租给居民使用。“文革”后原阁已不存,仅存基址,留其地名。 2008年,长沙市更换路牌时,把斗姥阁并入凤凰台,其地名亦不存矣。 雨花亭 今长沙市雨花区因雨花亭而得名。“雨花亭”今为地片名,指韶山路与新建路交汇的地带。亦为路名,雨花路南起韶山路,北止跃进路。此地旧有道院雨花亭,遗址在原内燃机配件总厂的厂区内。 雨花亭又名雨花台,原为佛道合一大型建筑群,始建于何时无考,但明崇祯《长沙府志》已有“雨花台,岳麓寺僧智谦说法”的记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清同治《善化县志》所记:“雨花亭,县东七里,祀李公普佑真人、红龙白马三郎,咸丰二年(1852)兵燹,后众姓重修。”《增订湘城访古录》也载:“在市东南七里黄土岭之东,今就其地建真人庙,四山环抱,清雅宜人,古木参天,池塘可。”可见晚清雨花亭实为一道院。但“雨花”却是佛教用语。据《高僧传》载:“南北朝梁武帝时(503)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坠落如雨。”相传长沙雨花亭起始时也是一座佛寺,传说是用建南岳大庙所剩材料建造的。建庙的工匠名叫鲍雨亭,他在佛殿上建了一个很高的亭子,遂取名为雨花亭。如果传说可信的话,雨花亭建造时间应与南岳大庙同时,即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清嘉庆善化进士罗瑛《雨花台双桂》诗云: 山郭恣幽讨,一径穿巷烟。 岿然古刹高,双桂当门前。 枝干何峣岌,上与云气连。 广荫五亩外,浓香十里前。 可见清嘉庆年间,雨花台还是佛教圣地。相传清道光年间,长沙赤岗岭一带有一看牛娃,名李太保,醴陵人,以助人为乐,有人曾看见他帮助一寡妇婆在旱田里使法,竟放出水来。见者甚奇,一声喊破,李太保顿时气绝身亡。李太保一死,众人都说他成仙了,四周百姓纷纷捐钱修建庙宇,殿门上方悬“敕封普佑李公太保真人”匾。 雨花亭建筑群由李公庙、关帝庙和雨花亭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地势高峻,气宇轩昂。庙前大坪通往至醴陵的驿道,坪前有水塘,水石广阔,名“掩山塘”。塘畔绿树成荫,庙门前有两株四五人合抱的大樟树,遮天蔽日。庙宇三进,庙门三拱,中门嵌“雨花亭庙”四字,两旁有一对人多高的石狮,外墙绘有红龙白马、八仙过海等道教故事。庙殿上祀奉李公(居中)、观音(居左)、龙王(居右)。李公庙右侧为关帝庙,庙门前石象一对。门联云: 精忠昭日月; 义气贯乾坤。 关圣殿之上,建有三层约20米高的六角亭,木梯盘旋而上,中层门上镌有“雨花亭”三字,亭顶盘香终日不绝,居高临下,城南景物尽收眼底。 20世纪30年代,市政府拟在雨花亭建“市南公园”。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中日长沙会战,这里成为主战场,关帝庙和雨花亭被夷为平地,李公庙幸存。1952年李公庙没收归公,金盆公安分局设其内。1956年庙址被政府征用,兴建拖拉机配件厂,庙后山全部推掉,填平庙前的掩山塘。20世纪末尚能见到该厂热处理车间(原关帝庙所在处)门口的一对石象。石象高116厘米,左象完整,右象二足断,臂部稍损,系雨花亭遗物。 2002年,雨花亭故址拆建为商品住宅小区“金地华园”。 朗公街 今天心区小古道巷东南侧旧有朗公庙,留下“朗公街”之街名。朗公街南起晏家塘,北止一步两搭桥。传说朗公寤生,为武姜之子,其母死于难产。旧时长沙人若家有孕妇,因敬畏朗公,多去朗公庙求拜,以祈母子平安。旧有戏台,戏台联云: 九日庆千秋,盛会同倾黄菊酒; 六么成一曲,高歌半入碧云天。 一说朗公为黄帝的史官仓颉,传说生而神圣,有四目,尝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造字,以代结绳之政。但长沙原另有仓颉庙,在贡院西街(今中山西路)。原庙中悬有谭嗣同岳父李篁仙所撰对联,联云: 上古结绳,惟轩辕史官,察见蹄迹,克继庖牺而圣; 新祠释奠,愿湖湘群彦,搜罗钟鼎,勤研洨长之书。 2011年,朗公街划入“大小古道巷棚改区”。 社坛街 社坛街位于今天心区南门口外黄兴南路东侧,旧为社稷坛所在地,故名。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谷神之所。旧在浏阳门内赵家坪(今名肇嘉坪)。乾隆十一年(1746)迁北门外旧文昌阁西,道光(1821-1850)年间迁于天心阁侧,同治十二年(1873)迁于南门外,今社坛街处。 自古以来,土地和粮食就是立国之根本。古人将土地神化,称之为“社”而加以崇拜。稷,即稻谷,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先人视为“五谷之长”,并尊之为“稷”神。“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古人“封土立社”“立稷而祭”为的是祈祷丰收,故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祭典土神、谷神。古代典章制度规定,祭祀土神、谷神必得“露祭”,才能承受“天地之气”,故社稷之礼,坛而不殿。社稷坛形制为方形北向,东西南北各2丈,高3尺,四面有阶各3级,坛下前12丈、东西南各5丈红垣,四周设四门,由北门入,坛外建有神府、库房等。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年立春立秋第二月的初五日)在此致祭。在长沙这块远离皇土的地方兴建的社稷坛,虽不及帝都的气派,但也十分肃穆,符合把人们的精神引入到参拜神灵境界之需要。帝王以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祭拜自然之神,而地方只需兴建一座神祗坛共祭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长沙的神祗坛旧在南门外明洪武三年(1370)由知府腾缉首建。乾隆十一年(1746)迁建于北门外与社稷坛相连,并北建神祠以妥神位。坛制与社稷坛同,惟门由南入,神牌三,中为风云雷雨之神,左为山川之神,右为城隍之神。乾隆二十二年(1757)颁定,每岁祭期与社稷坛同,为春秋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5 03:24 , Processed in 0.0915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