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宗教圣地

2012-7-2 08: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05|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玉泉街

玉泉街位于今芙蓉区,东起文运街,北止长康路,呈曲尺形,因佛寺玉泉山位于此而名。 “文革”中曾改名“新泉街”,1981年复以玉泉街原名。玉泉山旧名接龙庵,又名观音寺。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接龙庵在长沙府署前,即玉泉山观音寺,国初建,康熙四十九年(1710)太守薛琳声修。”乾隆十二年(1747)长沙知府吕肃高重修观音寺,并题门联,联云:

 

尘劫几经年,菩萨衣衾观自在;

莲台今再造,苍生从此乐升平。

 

咸丰(1851-1861)间众姓续修观音寺。寺坐北朝南,庙基长83米,宽18米。清顺治七年(1650),太守张宏猷在西长街也建有观音寺,然而西长街香火不盛,玉泉山却是一天盛过一天。

旧时,玉泉山还是长沙祈晴或求雨的重要场所。玉泉山坪内建有戏台,台上用纸扎成一个面目狰狞的大鬼,说是“旱魃”,因天久不雨,遂鸣锣击鼓,将“旱魃”斩之台下。民国13(1924)长沙发大水,省长赵恒惕亲往北门外祭江。祭毕,又迳赴玉泉山,拜祭陶、李二真人。李行之《湖湘旧闻录》载:“玉泉山本祀观音大士,香火之盛,为湖南第一。今以陶、李两真人由乡间远道入城,下榻此间,不能不待以宾客之礼,因而请大士退居别室。全城群众往拜二真人者,男女老幼,络绎不绝,户限为穿,殿内香气氤氲,烛光燎亮。及赵省长入庙,即将一般香客驱逐出庙,警卫森严。天忽略放晴光,人们莫不高兴,都说:“至诚可以格天。”

1938年“文夕”大火,观音寺仅剩戏台和佛像一座,抗日战争胜利后重修。1966年佛像送交开福寺,庙堂改为街道工厂。20世纪90年代中期玉泉街口尚见“玉泉”砖拱门一座,今日无存。

多佛寺捷径

多佛寺捷径为今芙蓉区东茅街内的一条小巷。多佛寺旧为旗纛庙,位于青石桥至柑子园口,原系军队秩祀神庙,韩愈《神庙碑》云:“旗纛旄麾,飞扬晻蔼。”清中期改为多佛寺,据光绪《善化县志》载,咸丰六年(1857)众姓重修,庙前有铺屋二所,庙后陆续添造房屋。光绪三十一年(1905),湘抚端方在寺内办消防所,隶巡警道,是为长沙消防事业之始。其遗址在原小东茅巷至解放路口的小巷内,小巷名“多佛寺捷径”,巷口麻石门闾上嵌有汉白玉横额“多佛寺捷径”五字,为清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手笔。巷内有数栋民房即为原多佛寺庙堂所改建。

民国时期,多佛寺以做善事在长沙市民中有着较重份量。民初长沙城分为256个街团组织,团设“团总”,下设“保甲”。多佛寺属东区第一团的办事处,因地处闹市,乃成为256个团的总息争所的驻地,凡民间商民纠纷,不必惊动官府之事,都可以在息争所解决。后来政府倡导普及教育,要求寺庙凡具备条件者都要办小学校。多佛寺房屋宽敞,率先举办。1922

年倡办义务消防队,多佛寺又首先响应,联合青石桥、青石街(今解放西路)、东茅巷一带15个团保,办起了“多佛寺十五团救火会”,购置了手摇压水机(时称洋龙)两台,组织常备义务消防队员,门前水池可储水数吨,门首对联云:

事有备以无患;

门虽设而常关。

20世纪30年代初,长沙市商会发起筹办《市民日报》,多佛寺息争所慷慨捐助光洋240元,其热心公益可见一斑。

  2000年,因修建蔡锷南路,多佛寺捷径小巷及庙房、门额全被拆除。拆时屋内夹墙中还发现石碑7通。有的被砸毁,有的被抢运至市博物馆。

 

万福禅林

万福禅林在长沙驿步门内,其遗址在今开福区盐道坪西侧,民国时寺毁,留下“万福禅林”之街名。万福禅林又名龙兴寺,始建于唐代,唐开元(713-741)进士綦毋潜有《宿龙兴寺》诗: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龙兴寺宋明时屡建有修建,明洪武中户部郎中、湘乡进士刘声远《雪中过龙兴寺留宿方

丈》,诗中有“楼殿玲珑云外回,烟霞缥缈望中飞”之句。明末寺废。清初洪承畴经略湖南,再次重修。重修后更名万福寺,是清初规模最宏大的佛寺之一,陶汝鼐《重修万福禅林碑》载:“种树绕垣,依莲作社,迁其茶庵,以临周道。建大士殿,云房翼之虚,其中为祖师、伽蓝二堂,殿后接宇为轩三楹,肖韦功德像。北向甘泉出其左,规流为池。池有岛,岛上为阁,祀龙神,竹树环映之。距泉数十步为香积厨,则山门廊庑、钟鼓之楼,丹垩焕

然,成大兰若。”

清康熙间万福禅林的主僧素默,是一位有名的诗僧,所作《山居即事诗》自写灵性,不落礼格,毫无人间烟火气。今录二首如下:

山中日日有云飞,飞的飞来归的归。

惟有这些归不得,留为山寺补僧衣。

一山黄叶唤秋风,阵阵飞来诗眼中,

不是老僧吟不得,溪声送出曲无穷。

  

辛亥革命后,万福寺房地产充公,僧人被逐佛像除一部分搬到上林寺外,余皆烧毁。

寺屋改设了许多机关。后来,省财政厅以六千元押于海关。民国10(1921)华洋筹赈会赎出,向政府购得。筹赈会后改为义赈会,将万福寺屋宇一一改造,已非旧时面目。今日,连

义赈会改造过的那些寺屋也难觅踪影了。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3:30 , Processed in 0.0935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