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东长街 西长街 东长街南起东牌楼与藩后街交汇口,北止水风井,已于1933年扩建为蔡锷路的一段。西长街位于今开福区,南起五一西路,北至中山西路。东长街与西长街分别为明吉王府东西牌楼外的二条长街,仿北京东西长安街而建,故名东、西长街。西长街中部有王府的观音寺, 位置约在今西长街接五一路口,寺中有雕刻精致的石坊,寺内观音铜像高约7米,另有十八 罗汉铁像,寺中有井名“甘露井”、寺至抗日战争时炸毁,佛像移开福寺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南医学堂开办于西长街。民国时期西长街店铺林立,开设有长丰米厂、玉和米厂、协和花沙盐号、复顺昌织布厂、永寿堂药店以及景星园剧院等。1926年,长沙商业巨头彭虞阶在西长街办“褔民丝光线漂染厂”,今遗址尚存。 民国时英国人还在此办有循道会和循道中学。循道会教堂,三层红砖结构,一层为会堂,外侧墙嵌有多块石碑。石碑文字有“为主发光(1851-1931)”、“披荆斩棘(1870-1827)”、“在基督里作刚强人”、“以身殉道”、“预备主道修其路”等。循道公会为英国基督教卫期理宗的支派之一。1902年英国牧师古永福租福庆街房屋建堂传教,1906年购西长街黄五林房屋成立循道会长沙联区,设总堂。1936年拆除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1946年后逐渐修复。1951年循道公会湖南教区在此召开第一次革新年会,1958年停止活动,教堂移作他用。2002年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 1979年后,西长街辟为集贸市场,是省会水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2010年,西长街及循道会教堂作为“中山西路棚改区”及万达集团商业开发用地被拆除。 怡长街 三尊炮 怡长街位于今天心区,南起药王街,北止五一西路。此处原是藩府的怡悦之所。“怡长”,和悦长久之意,出自屈原《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怡长街旧有粤东会馆、彭氏试馆以华杰乐器店等。 怡长街北侧有一小巷名三尊炮。该地为明吉藩府正殿承运殿的所在处,当时陈列着3座大铁炮。据清同治《善化县志》载,三尊炮“纵横卧无镌识,风雨剥蚀光滑不锈。”咸丰二年(1852),清军曾将三炮移至南门城上,用以轰击攻城太平军。20世纪90年代初三尊炮在天心阁旁的凤凰台出土,今藏长沙市博物馆。 1992年,怡长街和三尊炮地段拆建为中山商业大厦。 老照壁 老照壁位于今芙蓉区,北起中山路中段,偏西出黄兴中路。清康熙《长沙县城图》即有此街名,此处曾为明吉藩四将军府前照壁所在地,因名。按明朝封建制度规定,亲王的嫡子嫡孙可以世袭为王,但庶子、庶孙,就只封为镇国将军和辅国将军,也要坐享国家的俸禄,毫无作为。吉王的庶系子孙镇国将军和辅国将军的住宅,就靠近在吉王府,叫四将军府,老照壁就是王府的屏墙。《湘城访古录》亦载:“院署为四将军府,老照壁或其屏墙欤。” 民国时期,老照壁为商业繁华之区,有老宏茂等雨伞店七八家产品驰名全国。徐松泉 茶馆誉满全城。还有华义昌、华身丽西服店、魏金兴、美最时帽店,怡和昌南货店,中华、 迎春旅社、益雅书局、欧亚图书社、挹爽楼酒家等。1958年将紫荆街东段并入。20世纪80年代后,先后成为“野味一条街”和“美容美发用品一条街”。 2003年老照壁街拆建为“时代购物中心”。 左局街 右局巷 左局街、右局巷位于今开福区,左局街西起北正街,东止五堆子;右局巷东起北正街,西止三贵街。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明吉藩左营公局和右营公局分别设在这两处地方。公局为明代藩府经办军需的机构,吉藩府的护卫军达7000人之多。 左局街尚存清末民初花岗石基青砖围墙100余米,传为谭延闿公馆遗迹。又有保存完好的“三一小学”旧址。三一小学旧址为原北正街小学(今开福区教科所),青灰砖清水墙三层楼房,平面呈不对称形,西南方紧靠北正街中华圣公会礼拜堂。学校建于1924年,系教会的附属小学。建筑费用由美国信徒彭君所捐,开始只收女生。1929年改为三一完全小学,男女兼收。长沙圣公会教堂为“三一堂”,其所属小学故名“三一小学”。教学楼立面利用砖砌的不同形式产生各种不同的几何图案,教室入口的圆拱门为传统教堂大门形式,颇具特色。2001年,这两处历史建筑均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今芙蓉区,西起桂花井,东止建湘南路。传说明吉王为其女凤凰公主建凤凰台妆楼于此处而得名。凤凰台附近的凤凰山、凤仪园等街道均以此而名。 凤凰台地处城东南,与天心阁相邻,地势隆起,登台可俯瞰全城。史载当年的凤凰台“珠 帘翠幔,宝马香车,一番盛境。”清初,台毁。康熙二十九年(1690)藩司黄性震在此建报慈 寺。乾隆间重修过一次。至道光间,香火渐衰,还有地痞盘踞寺中,招摇撞骗。藩司万贡珍 查得,一边把地痞赶走,一边捐廉重修,恢复原状。万自撰碑记中有云:“一都一邑必有踞江山之胜者,为公馀登览之处。楚南岳麓环峙,湘水萦回,乃以都会之大,竟无有地焉可供眺陟者。此台踞城最高处,万家鳞比,一览无遗。如有志者蹱而增之,亦邑中之一胜。”可见清道光年间凤凰台犹可供人登览。咸丰初,寺侧设厂铸炮,失火,寺亦被毁。民国元年(1912),其地拨给培德女子学校,作了校舍。民国南社诗人王啸苏《凤凰台》诗云: 钿车曾是逐香尘,凤去台空迹已陈。 李杜峨峨题咏在,此邦挥翰可何人?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5 03:45 , Processed in 0.0924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