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古井遗韵

2012-7-2 07: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60|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白沙井

白沙井又名星泉,位于今天心区白沙路旁。附近白沙街、白沙井街、白沙巷、白沙岭、白沙里、白沙游路等街道皆因白沙井而名。

明《长沙府志》载:“白沙井,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香甘美,通城官民汲之不竭,长沙第一泉。”白沙井在锡山与回龙山之间的山谷。有四口井,由东而西排列,每口井长约67米,宽深约03米,泉自沙石中涌出。原来回龙山一带为古河床,在地质学第四纪初,出现冰期,在冰川融水和河流冲刷下,形成砾石层于白斑网纹红土层下,再下层为不渗水的板岩。因地层下陷,使白沙井及其附近地层成为蓄水深厚的地下水库。长年累月地下水顺着地层斜面往下流动,经过沙砾层的沉淀过滤后,在白沙井处露出,形成所含杂质极少、清香甘美、长饮不竭的泉水。地下水有承压性.泉脉甚旺,原老龙潭即为泉水所汇集。可见,此地质形成时代早在明代之前。宋代《太平寰宇记》引宋永初《山川记》云:“长沙寒泉井,在县南一里,炎夏饮之令人寒颤。”郭仲产《湘川记》云:“其水清美,汲之则注而不竭,不汲则满而不溢,今按真泉有穴,相去四尺。”所记地理位置和井的特征,与今日白沙井极为相似。故清代著名方志学家陈运溶在《湘城访古录》中说:“寒泉疑即白沙井也。”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白沙井,旧建亭,为游息品赏之处。亭废,建石坊一座,右题玉醴流甘,左题星泉溥润。巡抚觉罗敦福有记勒石,旁有南沙井、老龙井,涓流不竭,清洌次之。”古时星象家认为白沙井上应天上的长沙星,故有“星泉溥润”之说。

民谚云:“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毛泽东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长沙水”亦指白沙井水。清初白沙井就与山东济南趵突泉、贵州贵阳漏趵泉、江苏惠山陆子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泉。清初诗人蔡以偁《白沙二泉记》中的白沙井,四周野气横生,充满着粗犷之美。他写道:“长沙城南五里地,鸡犬成村,桑麻可绘,不巷不衢.编茅藉竹,三四茅屋豁出,平芜迤逦。石路数百步,半山垄、半田墅、沙石浴雨,倒树张伞,泉即出山下焉。满注不溢,取之不竭,甘逾醇酒,凉能醉人。折之西又得一泉,同老泉脉有如开双奁者焉。”

白沙井水水质极佳,清乾隆间学者张九思《白沙泉记》描述:“其泉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煮为茗,芳洁不变;为酒,不酢不滓,浆者不腐;为药剂,不变其气味。三伏日饮者,霍乱、呕吐、泄泻,病良也。” 明末《苟芨》云:“各种水款辨美恶,以一器更酌而称之,轻者为土。”清乾隆皇帝很赏识这一理论,他无论出巡到哪里,都要随从带上一个银斗,去称量各地泉水的比重。乾隆皇帝以水的轻重,评出了全国七大名泉,白沙井就名列其中。其他6泉为:北京玉泉、塞上伊逊水、济南珍珠泉、扬子江金山泉、无锡惠山及杭州虎跑泉、平山泉。

清末长沙名流、史学家王先谦对白沙井水情有独钟,作诗曰:

 

寄我新芽谷雨前,呼奴饱汲白沙泉。

怪君诗思清如许,更有庐山活水煎。

 

水风井

水风井位于蔡锷北路偏南一段,南起中山路,北至局关祠。旧时又称羊风拐角,是长沙七大菜市场之一。“水风井”三字实际是对《易经》中“井”卦的拆析。“井”为重卦。上部为坎卦 ,象征水;下部为巽卦 ,象征风。有水有风的地方,生命就生生不息。水与风构成井,故名水风井。也有传说,水风井又名水丰井,原有五口水井,水源充足,故名水丰井。因繁体字“丰”为“豐”,难于书写,故简化为“风”。

清爱国将领左宗棠曾选择此风水宝地筑其公馆。左宗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此地“虽近城市,迹近山林,种蔬数十畦,养鱼数百尾,差足自给。”1988年兴建服装城时,公馆被拆除,同时发现古井一口,井呈圆形,直径约l米,疑为古水风井。井内出土的一件青釉瓷瓶上有“大和二年(828)”的铭文,故古井建造年代至少在唐代。1920年毛泽东创立的文化书社曾搬迁至水风井原古旧书店处,房屋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水风井街口“怡丰斋”商场系遵道会教堂旧址。

《长沙地名赋》把水风井、洗药井、烟雾井(在北正街烟霞巷)、桃花井串成一联曰:

 

水风洗药庵之彩;

烟雾笼桃井之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45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10:44 , Processed in 0.0972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