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山水缩影

2012-7-2 07: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53|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沿江大道

今名湘江路,沿湘江而建,北起新河,南止西湖桥。19241932年,长沙市政公所议决修建环城马路时,沿江大道即在规划之列。在此期间,沿江大道工程曾三兴三辍,拆迁了湘乡码头至永州码兴的部分棚户,断断续续完成了中山西路口至湘寿路口长960米、宽193米的路基,后因财力不支而草草下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沿江大道复工,沿线2100户铺面和棚户被划定为拆迁户。初期拆迁比较顺利,至次年6月底,西湖桥至中山西路口完成路基方77万多立方米,绝大部分路基基本成型。

1950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将修建沿江大道列为长沙市五大市政工程之一。在当时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政府拨出拆迁安置费1.3亿元旧人民币和大米274万斤,对3000多棚户全面进行了拆迁安置。到19519月,一条路幅宽40米、全长46公里的新沿江大道全线竣工通车。

湘江流经长沙全境74公里,河宽10001500米,西接靳江、沩水,东纳浏阳河、捞刀河等大小支流,经十五洲,淌十三滩,烟水云天,千帆竞发。春夏之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夏末秋初常见西水倒灌,水碧如镜。两岸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

 

三汊矶

 三汊矶旧名山砂矶,今为位于岳麓区北端湘江边的街名,西与傅家坪相接,南与南子山村相连,北至三石戍与岳华村毗邻。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三汊矶港发源谷山东麓,自黄丝岭,经白云寺,至张家冲口,合贺家垅水至三汊矶入湘。”江边有几处岩石突出,名曰矶头,山砂矶因此而得名。三汊矶是长沙水道要冲,旧有文昌塔建此,明崇祯《长沙府志》云:“文昌塔,长沙三砂矶峻巍凌宵,一郡华表,乡绅黄裳吉等共建。”下有大禅院,后废。清代曾设“厘金局”于此。

三汊矶北有一古土城遗址,即文物部门所谓“北津城”。土城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2100米。整个城址呈橄榄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当是原护城河的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北门口到城南东折濒江,可能为原来城中水道之遗痕,南高北低,横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北门口”、“南门口”。清嘉庆《长沙县志》载:长沙“有土城,在三汊矶,周八九里,高五六丈或三四丈不等。即古北津城。”北津城之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西北有北津城”。

从《水经注》记述推断,并经考古发现证实汉临湘故城(今长沙)县治即在今五一广场一带。因此“县治西北”当在今潮宗门一带。故真正的北津城,即河东岸潮宗门一带的成功堤是也。古长沙城北的戍城,据记载有三石戍和浏口戍。《水经注》记述“北津城”和“吴芮冢”以后说:“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矣;水北有三石戍,戍城为二水之会也,湘水右迳浏口戍西,北对浏水。”文中所述三石戍城,应即是现三汊矶所存的土城。由于位于潮宗街一带的古北津城在元军攻长沙时被毁殆尽,至清代已不知所存,而当时的修志者未作详细调查考证,将三汊矶土城张冠李戴,从疑到定,成了“北津城”,因此造成了几百年的误会。清末民初学者梁赓陶也认为此处为古兵戍,其诗云:

 

三汊矶畔日斜曛,曼衍鱼龙水上军。

战舰如风鼓如雨,红旗万阵卷残云。

 

新河老街 新河正街 新河路 

新河老街、新河正街、新河路均因新河而名。新河老街北起新河路,南至开福寺路;新河正街位于新河路北侧;新河路西起沿江大道(今名湘江路),东止伍家岭。新河原名新开河,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湖南巡抚王艮相为停泊湘江船舶而在长沙北门外新开凿的人工港湾。港湾如弯月形,两端通湘江,上口宽66米,下口宽50米,计长1000余米。至康熙末年,月河淤塞近半。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湖南巡抚王国栋、陈宏谋两次组织疏浚,使月河两岸均可泊船。

陈宏谋在《勘估长沙月河檄》中还动议月河与河旁的碧浪湖开通相连。清道光举人李元度著《开浚长沙城北碧浪湖议》,重提接通新河与碧浪湖的动议。文称:“湖与江只隔一堤。堤即大路也,长约二十馀丈,广二丈有馀,水涨时船多泊湖内,今拟掘其堤,改其路。则湖与江通,泊舟当以万计。”

纸上的动议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巡抚陈宝箴再倡疏浚新河时才付诸实施。长沙大商人朱昌琳(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曾伯祖父)积极响应,捐资13万两白银,将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凿通,历时10年竣工,河长数里,泊船盈万。新河一带随之出现了街市、码头和行栈,成为长沙北门繁华之区。20末仍保存了约五分之二的旧河道,辟为渔场。

碧浪湖在开福寺后,系五代时楚王马希范避暑之地,湖面达二三十公顷,周四五里,湖中有亭,为马氏三月三日的祓禊之所。清末名流王闿运、释敬安等常在此聚会,举办碧湖诗社。诗僧释敬安《碧湖晚眺》诗描绘了江湖融为一体的绝妙景色。诗云:

 

碧浪湖边寺,紫微山上亭。

湘浮一线白,天压四周青。

细草侵禅塔,闲鸥浴远汀。

数声渔笛晚,惊起蛰龙听。

 

灵官渡 

灵官渡为渡口名,亦为街名,位于今天心区劳动西路至湘江路口。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灵官渡,善化西,古皆于此渡江,无风波险。”为何此处无风波险,《图书集成·职方典》解释说:“惟此处江心中有洲,虽大风,无浪。”大概有人便以为有灵官相佑,故命名为灵官渡了吧。“灵官”是古代楚国王权与神权合一而形成的官僚系统。楚王是“灵官”系统的最高领导核心,称为“灵修”。该书又说:“于此过渡至洲,横行百步,江心一带有浮桥,在岳麓书院登岸,里人最称便焉。”

清乾隆八年(1743),两任湖南巡抚阿里衮、蒋溥,为“力济巨川”,先后大修古渡口。正在湖南办案的御史胡定还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俸禄以支持这一善举。乾隆十年(1745),善化县知县明英重建碑亭,并作《重建灵官古渡碑记》。碑记对两任湘抚整修灵官渡之义举大加吹捧,赞辞虽过,骈对颇工。记曰:“士民感激于浩荡恩漪,诗删匏叶;泳游于澄清化日,歌满桃花。峰峰传弦诵之声,八百孤寒此日,中流自在;脉脉绘文章之状,三千锦绣之朝,济胜何多。”

1896年,长沙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朱昌琳与汪诒书等在灵官渡合力创建湘裕炼锑厂,开长沙炼锑业先河。1908年梁焕奎又在附近创建华昌炼锑公司。灵官渡因之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矿产品转运码头,灵官渡价格一度成为锑矿行情的晴雨表。1920年,谭延 第三次督湘时,辛亥革命志士刘昆涛自株洲迁葬于岳麓山,因执绋之便,灵柩从灵官渡下河直达岸的牌楼口。

2001年,因修建劳动西路,灵官渡老街被拆除。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3:23 , Processed in 0.0924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