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名人印记

2012-7-2 06: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47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朱张渡 

朱张渡是以湘江渡口为名的街道,原在沿江的六铺街西侧。

从今湖南第一师范横过书院路,便到了六铺街江畔的著名渡口—朱张渡。南宋乾道三年(1167),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潭州造访张栻。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对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和”、“太极”等分别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流进行讨论。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朱张渡”由此得名。朱熹作诗记下了这次意义深远的学术交流活动:

 

偶泛长沙渚,振衣湘山岑。

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从此,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1812),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橘子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作记。咸丰十一年(1861)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文津”,西曰“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油艌”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银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1831),杨振声就捐银120两,交“首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2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

历代题咏朱张渡的诗词不少,清李家骏诗云:

 

一楫苍江渡,千秋胜迹留。

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

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

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

 

青山祠

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东起劳动广场,西至妙高峰下。此地原有青山祠,祭祀福王赵汝愚。今祠不存,留下“青山祠”街名。赵汝愚墓即坐落在此街西端,占地约500平方米,墓葬坐南朝北,南依妙高峰,北砌高约4米的石基,使墓地成为依山之台地。台地中部有椭圆形墓冢,以花岗石砌墓围,南面依山处砌高约2米的围墙,东南角有门与外相通;北面临石基有石护栏,原东西各立华表一根,今存东面一根。石基中间有台阶30余级,墓壁上嵌石碑,碑上首刻“南宋忠定赵福王墓”,下首刻“南宋庆元二年丙辰安葬,清宣统二年庚戌续修”,中间原有叶德辉所撰碑记。叶碑今被围在墓前一民房内,记有“长沙之民十万户,知伍子胥树横之坟”之语。台基前方右侧有墓庐。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依《宋史•罗必元传》考证,“汝愚墓在余干县”。故此墓疑为衣冠冢。赵汝愚墓于1958年由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部分被毁。2005年全面修复。

赵汝愚(11401196),宋宗室。字子直,江西余干人。宁宗时为右丞相,爱国忧君,力主抗金,敢于冲风冒雪,千里出征。善用人之道,“悉收前此贬斥在外诸臣”。后被权臣韩侂胄所忌,诬以谋害社稷,兴“庆元党禁”,贬汝愚为宁远军节度使。赵赴永州,至衡州时暴卒,遗体运至长沙,停殡于开福寺。一说余干之墓为衣冠冢。长沙、余干福王二墓,孰为真墓,孰为衣冠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理宗时追封为福王,谥忠定,祀称“八方王爷”。民国诗人邓振声《登妙高峰,吊赵忠定墓》诗云:

 

随意峰峦亦性灵,笑渠多事蜀山丁。

苔痕过雨争新绿,草色经秋失旧青。

落帽有风犹昨日,凭栏无地但空亭。

登临顿触他乡感,不为思亲也涕零。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3:42 , Processed in 0.0905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