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捞刀河从东往西流入湘江,相传河名与三国时关羽南下战长沙有关。 传说关公领兵攻打长沙,来到捞刀河一带后,遇到黄忠的激烈抵抗,只得屯兵缓进,以探虚实。一天关公乘小船沿捞刀河进入湘江,然后往南摇去,想从水路打探长沙城的河防情况。但见湘江河上,战船密布,戒备森严,若从水路进军,攻取长沙,肯定不行。为此,关心闷闷不乐,倒桨回营。当船行到小河入口处时,一个大浪将小船颠了起来。关公因未提防,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不慎落入河中。周仓跟随关羽多年,深知青龙偃月刀的性能,便一头栽入水中,一口气逆水追了7里才将宝刀捞了上来。原来龙为鳞族,鳞族水动物都喜逆水而游。宝刀上镶嵌的青龙,入水而活,因此宝刀入水后,青龙自然荷着宝刀逆水而上。从此,关公落刀之处就叫落刀嘴;捞刀的这条河就叫捞刀河。 望城县的铜官,以及云母寺、半边山、勒马山、吊马界、箭头冲等一系列地名,相传也与关羽南下长沙与黄忠会战有关。 传说关羽南下攻取长沙,驻扎在距长沙30公里外的石渚湖畔。随军的义母因不服南方水土,身患重病而亡。关羽万分悲痛,请匠人铸了一口闪亮的铜棺材,将义母就地安葬。从此,这个地方就叫“铜棺”。后因“棺”字不吉利,改名为“铜官”。关母死后,关羽在江边建了座云母寺。不久,寺后长出一丛丛嫩绿的青草,人们叫它“盖母草”。 安葬完义母,关羽接受黄忠的战书,与黄忠大战了一场。黄忠不敌关羽,弃械欲逃。关羽一刀劈去,黄忠一闪,没有劈着,却把一个山头劈去半边,从此有了“半边山”的地名。 黄忠跑了一阵,纵马上了一座山头,他勒住缰绳,回头看关羽是否追来。于是,有了“勒马山”这个地名。 关羽追过一阵,未追着黄忠,已人困马乏,便把马吊在树上,自往一边歇息,“吊马界”因此而得名。 后来黄忠又来挑战,在远处向关羽放了一箭;关羽闪身一躲,箭落在九峰山南面的冲里,又有了“箭头冲”这个地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2-5 14:50 , Processed in 0.1087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