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郎庙 此庙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庙址在长沙三王街三王巷。每逢老郎神寿诞,戏曲艺人前来祝寿、吃寿面,问卦卜票房生意和个人前程。老郎神白面无须,戴皇帽,穿黄袍,相传此神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酷爱音律,于听政之暇,领乐工子弟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排演丝竹之戏,若一声有误,唐皇必有察觉。故后世戏班沿用梨园名称,并尊唐玄宗为戏曲的“祖师爷”或“老郎神”(因李隆基自号三郎)。 老郎庙虽带有封建行帮色彩,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组织和维护艺人正当权益的作用。它有权处理班与班之间、艺人与班之间的一些纠纷;有权对个人作出处分,直至“革除”会籍;艺人工资多少,由会中值年按其技艺高低议决;若逢演出淡季,观众减少,班与班之间都在钱粮上互通有无,有饭大家吃,尤其注意关照那漂泊无依的艺人;若逢外地班子来演出,会里为之安排食宿应酬,甚至会让出最卖座的剧场,使兄弟戏班高兴而来,满意而去;要是兵痞无赖打砸戏院,侮辱女艺人,他们会饱以老拳,甚至以死相拚。凡此种种,大家尽心去做,些微善举,贯穿着梨园子弟的深情厚意。 老郎庙会一年要举行多次,并且形式多样。一是老郎神诞日举行隆重、热闹的祭祀活动。各剧种的老郎神诞日有所不同,如湘剧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老郎神诞,京剧则以三月十八日为老郎诞日。届时都要给祖师爷做寿,老郎神泥像的大神龛在大殿正中,神龛前供着寿桃糕团。插蜡烛的拱形架子叫“蜡桥”,香烛点起来,香烟袅绕,灯烛辉煌。 二是节日祭神,尤以元宵节的祭祀最为隆重,祭品也最为丰盛。正月十三上灯,戏班举行灯节祭祖师。每适农历初二、十六也要祭祀,称为“烧牙日”。 三是重要演出、外地戏班来长演出和伶人参加社会庆典活动时都得到老郎庙祭祖。梅兰芳于1937年3月来长演出,就曾往老郎庙祭拜老郎神,并捐赠香资40银元。 3.演岀风俗 旧时戏班演岀“规矩”甚多,且十分有趣,据《长沙市志•风俗志》记载,有如下一些 习俗: 小丑为大:过去长沙戏班里有条“小丑为大”的不成文的规矩,即扮小丑的演员在后台戏房里可以任意走动或落坐,扮其他行当的演员则不许。究其原因:相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晓音律,还亲自粉墨登场,自诩艺名“李天下”。他的岳父刘叟家境贫寒,曾进宫面见女儿刘皇后,正值刘皇后与后宫某妃争宠,各自夸耀自己出身富家门弟。刘皇后怕父亲丢了她的面子,不认其父,将刘叟乱棍赶出。李存勋以此为题材编了一出嫌贫爱富的节目讽刺刘皇后,并用小丑行当自扮刘叟,使刘皇后认错。故后世戏班里有一条“小丑为大”的不成文的规矩。 打小锣的不坐:长沙戏班里打小锣的只能站着打,不能坐着打。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很爱看戏,有时还自己排戏。某日摆开戏场,他亲自司鼓,其他乐器由皇妃、太子等人操作。还差一位打小锣的,朱元璋便叫一个宫娥代打。一个小小宫娥焉能与皇帝皇子平起平坐?所以她打小锣只能站不能坐,后来这规矩就留下来了。 打加官:清代和民国时期,长沙的一些高官、富商,常邀戏班去其私寓唱堂会。一场堂会往往名角荟萃,从下午演到次日凌晨,主家可任意点戏。戏班为了打秋风,在演戏当中往往有一演员戴笑脸面具,穿红袍,手持祝贺条幅上场,上书某某老爷“禄位高升”,某某老爷“财源广进”等,某老爷则需赏赐“红包”,此谓“打加官”。有的女艺人因姿色出众,唱得又好而被某老爷丢彩钱的,一晚多达银元100余元。此外,还有“打八仙”的。即春节大商家开张时,班里人扮成八仙和王母登门道贺,商家必馈红包,希望戏班来凑热闹,借以招揽生意。 演圣人戏需斋戒:过去戏曲艺人在演《关公走麦城》、《岳飞升天》等戏时,扮演关公或岳飞的艺人比较讲究禁忌,于演出前斋戒沐浴,前往庙里向关圣帝君、岳王菩萨的神像磕头。演员化了妆进入后台,要默想角色台词,不与人交谈,以保演出不出差错,因是演关、岳二神升天的戏,怕其不快而撞煞。 庙台戏:长沙有城隍庙、天妃宫、火宫殿、南岳行宫、陶公庙等50多座大小庙宇,各庙菩萨生日皆有固定日期。到了寿期,都要演戏三五日或十天半月不等。庙台戏每台折子小戏四出,大戏一本,时间约需3个小时左右。庙台戏演出时间分早台、午台和晚台。演出时,演员和文武场面和衷共济,相互关照。一人发生事故,大家设法补救。因稍有差错,要被会首罚戏一本,甚至招来观众向台上扔泥巴坨、草鞋等。 破台:凡新戏台建成,由演员一人化妆武士,左手提雄鸡,右手持斧头,站在台口喊煞:“太上当头坐,凶煞应可挡,一切鬼和怪,见吾快躲藏。”然后喊煞人把鸡头扭下,再开始打五方。此时即念:“日出东方甲乙木,煞退,打碗。”分东、西、南、北、中依次进行。打完五方之后,喊煞人在大鼓声中入后台,一旦角扮玄女手持宝剑上场,将台中摆放的七片瓦踩碎,名叫踩煞,然后下场。再由一扮花脸的天将,手执马鞭将戏门上贴的红纸打破,日打掉煞气。至天将进入后台,大家互道恭喜,谓此台清吉平安,然后便开始演出正戏。 城隍“拿韩”:湘剧曾有《城隍拿韩》剧目,一般在新建戏台或唱庙台戏时演此节目。据说韩林喜爱戏剧,生前多方维护戏剧的演出,死后为鬼也驱邪辟煞,庇佑演出不发生事故。“拿韩”的程序,是先由四童子引太白金星出场,城隍奏明太白:“今有某县某乡演戏酬神,请太白定夺。”太白即令城隍,带领由生、旦、丑等行扮演的五路神仙去对面庙里或祠堂将韩林拿来。韩林由管把子箱的扮演,事先约好躲藏地点。韩被抓来后,钻人戏台桌底,从中丢出一个草人作韩的替身,五路神仙将草人钉于戏台柱子上。杀鸡安韩,以保演出安全。 封箱:戏班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封箱。封箱前将服装道具摒挡就绪,加贴“封箱大吉”的封条。一般封箱晚场戏唱《六国封相》,一是“箱”与“相”谐音,二是取苏秦被封为六国丞相,以示一路吉祥之意。大年初一开演时,再郑重启封,换贴“开锣大吉”、“新春大发”等吉祥语,并互道恭喜,以示当年业务兴旺。演出剧目为《普天同庆》、《五路财神》,以迎合观众求财心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7:01 , Processed in 0.0925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