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曲艺 1.长沙丝弦 长沙丝弦是金、元时期从长江下游地区的民间音乐中吸收过来的古长沙地区的民间音乐,其表现形式大都短小,难以表现大型的传说和故事,而丝弦音乐却善于长篇的表现。它的伴奏乐器全是丝弦,如扬琴、琵琶、三弦、月琴、大筒、胡琴、板鼓和板胡等。另外,丝弦音乐相对于吹打音乐,显得十分雅致,深为士大夫、文人学士和小资产阶级及市民所欣赏。因此,明、清两代,丝弦音乐在长沙地区十分盛行,并为长沙民间音乐所吸收和地方化。 长沙丝弦的形式主要分小调、牌子丝弦、板子丝弦3类。演奏者有两类,一为以此为业的民间艺人,多为盲人、盲人弟子等;二为自娱自乐的市民和村民。丝弦音乐的曲调音乐性强,旋律优美,长于抒情,因此,自清代流入农村后即与花鼓戏紧密结合,丰富了花鼓戏的音乐部分。 2.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源于古老的“道情”,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同治二年(1863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肖惟妙”。长沙弹词多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有了两人对唱,即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筒板和小钱击节。早期都为街头流动演唱。内容多为“劝世文”和短篇故事。 1927年后,长沙弹词开始进入书场、茶馆,说唱中长篇故事。1933年长沙市渔鼓弹词业工会有会员61人。传统长书有《岳飞全传》、《残唐》、《宝钏记》等;短段有《东郭救狼》、《武松打虎》等。曲本散文、韵文相间,说唱结合,以韵文和歌唱为主。唱词多为七字句。长沙弹词音乐以弹腔中的“八板九腔”为主曲体,具有“平板”、“慢板”、“快板”、“散板”等曲调板式。早期的唱腔简单,只有板式变化。后来吸收民间小调和地方戏唱腔,成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相结合的形式。具体说来为上下句结构的板腔体,有九板九腔。九板有平权、慢板、快板、散板、哭板等;九腔有平腔、悲腔、欢腔、柔腔等。不同的腔调分别用在各种板式中。平板是各种板式的基础,平腔是平板中用途最广的腔调。演员前后有鞠树林、舒三和、谭海鹏、李青云、谭水利、彭延绅等。如今只剩下彭延绅一人。 3.长沙评书 评书俗称说,曾广泛流行于长沙民间。民间评书艺人在书场或茶馆,敲打惊堂木,口若悬河,一律用长沙话,为人们的枯燥生活带来欢乐。说评书者都通晓设悬念的本领,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基本要素在于一个“扣子”,类似人们常说的“卖关子”。其技巧有正笔、倒笔、插笔、伏笔、补笔、惊人笔,种种艺术手段极力将情节推演到紧张激烈的巅峰,而当观众如痴如醉之时,说评书者往往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束。时或有听众不舍得离开,万般求饶再说一个段子时,评书艺人往往煞有介事:听三国,还是水浒?然后几个四方八句就把三国水浒说完,更让人不忍离去。 评书是以一种类似口耳相传的古老方式存续,其特殊的语言技巧、情境设置,包含了深厚的传统语言艺术精华。一般来说,一地的评书影响了一地的说话语气、语言技巧。在传媒不发达的时期,说书人的口语由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闻名遐迩的《金瓶梅》就是在说书人的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38年2月《观察日报》刊载记者惕厂采写的一篇题为《火宫殿》的报道,其中题到了“说书”:“说书、相声、测字、卖艺、零食……无所不有。听完了《三国演义》后,哼着一段反二簧,便可在那里饱餐一顿,既不来手巾,也不要小账,吃喝之后,咂匕嘴儿,倒干脆得很。”据记载,长沙著名评弹艺人舒三和在火宫殿设棚,演唱《说唐》、《岳飞传》等长篇,深受欢迎。在火宫殿说书的则有号称“唐济公”的唐元芳和“廖三国”的廖夔等人。 20世纪50年代初,长沙大众游艺场最有特色的游艺项目是听书。说书艺人中有不少名角。因此,书场要挂牌。如:“老艺人张菊醉:《水浒》 120回;晚场《林冲雪夜上梁山》;清茶每位二角。”这种挂牌的式样和京戏演折子戏做广告没有什么两样。大众游艺场的老艺人说书,说到紧要处,用惊堂木一拍。拍声极有讲究。奸臣向忠臣射冷箭的刹那,拍得令人寒心。铡陈世美的时候,拍声荡气回肠。关公和黄忠战长沙,也放冷箭,也施拖刀,那拍声使听众紧张而不发冷。因为关公和黄忠都是英雄,又在长沙过招,各有其主而已。 听书的资费不高,一场书连茶才两角。如果买月票则更合算。有的艺人说书,听众不买票。 说到悬念处,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便休息喝茶,艺人的徒弟双手持一个茶盘,向茶客们问 好。茶客也就是听众,丢三分五分,一角二角都随意,决不嫌少。站客则可以不给钱自听。艺人以为站客是帮衬艺人支持书场,是在捧场,还要向他们道声辛苦。听书者中有不少中学生、职员,连 搬运工人都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修养。刘、关、张三顾茅庐、武松打虎、元妃省亲、拷红,都可以在书场听到。听艺人“开口笑”(欧德林)的长沙话相声,学生只收一角钱。老艺人说书态度严肃,内容都是他们深入生活而提炼的题材,老艺人决不为逗笑而随意作践自己。那时候不少名角就住在“大众”附近的街坊。“开口笑”就住在灯笼街。 4.长沙快板 长沙快板俗称“莲花闹”。它由艺人在街头敲竹板的即兴演唱发展嬗变而来,宋代已有流传。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中已有关于唱莲花闹乞讨者的记载。元、明之际,演唱曲目逐渐增多,并被杂剧、传奇所吸收,杂剧《金线池》、《曲江池》均有“四季莲花落”穿插其中的记载。流布于湘楚大地的莲花闹虽非当地的原生物种,但由于入乡随俗,改用方言和当地唱腔演唱,已嬗变成湘楚说唱家族中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一员。 莲花闹灵活自由,早期莲花闹艺人的活动一般多以沿门乞讨为主,其次也参与“赶酒”(婚丧嫁娶)和“赶会”。如灯会、龙舟会、盂兰会、庙会等活动。它可一人演唱,也可二人对唱,或与莲厢组合演唱。有故事情节的中篇曲目,目前仅发现《七子团圆》、《雁蚌相争》、《懒大嫂》、《二十四孝》、《八洞神仙》等10余部。 一人演唱时,艺人左手操两块竹瓦,右手操一块竹板,自打自唱;两人演唱时,一人为主,一人为辅。为主者左右两手操板,为辅者左手操竹板击节。由两个艺人交替颔唱、对唱,然后帮腔合唱。快板在叮叮当当敲击节奏中,说书人常常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如临时找话,且尽可能把当下的人事编人快板,笑身边之人,乐自己之事。至于用竹板敲出无数花样,那是再平常不过的基本功了。 莲花闹的文词以七字句式为主,有时也突破三、三、七的句式,偶尔也穿插十字句或五字句,甚至增添单字垛、双字垛、三字头、四字联等灵活多样的句式。它的唱腔属于韵诵与歌唱相结合的综合体,融合评书逗笑谐趣的艺术手段,全方位地增加快板的艺术表现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5 00:19 , Processed in 1.2018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