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神庙宇 旧时长沙地区城乡遍布大小各种俗神庙宇,这里只介绍长沙城内信众较广的一些庙宇。除以上各目已述的外,著名者还有: 1.关帝庙 位于今开福区局关祠巷。关帝庙原在北门外吊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关羽屯营于此,后人即其地建祠以祀。明崇祯十年(1637年)毁于兵,次年兵道高斗枢在营盘街飞虎寨的北面,即今局关祠巷新建一祠,移关公神像于此,名局关祠。清顺治元年(1644年)起,定于每年五月十日祭祀。清末王闿运有联题关帝庙,联云:“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俱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另在南正街(今黄兴南路)有关圣古殿,坡子街亦有一座关帝庙。长沙县榔梨镇也有关帝庙。 关帝是民间的护国神和武财神,被视为与文圣人孔子相并列的武圣人,又是忠义、诚信的化身,加之《三国演义》“关羽战长沙”的故事给长沙留下许传说和地名,如跳马涧、歇马岭、吊马庄、惊马桥、落刀嘴、捞刀河等,因此长沙民众对关帝特别顶礼膜拜。成了神的关羽身兼多职,财神便是其中之一。据说他能保护商人,使之招财进宝。这对于经商的人来说自然是个福音,每个商家无不虔诚供奉这个生意的护佑神。 关帝祭祀分民祀和官祀。民间祭祀表达的是民众信仰热望,随时都有信众到庙里烧香礼拜。官祀是大型祭祀,比较正规。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此前宋徽宗曾先后封其为“忠惠王”、“义勇武安王”,此后清顺治帝又给予了他长达二十六字封号的“关圣大帝”。自从关羽被历代皇帝加封之后,对关公的祭祀就上升到国家大典的位置。据《关帝志祀典》载:“明嘉靖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四孟及岁暮,遣官祭,国有大事则告。凡祭,先期题请遣官行礼。”清代后期,祭祀关帝的典礼达到极盛。咸丰三年(1853年)将关帝正式脐列为“中祀”,祭关要“行礼三跪九叩,乐六奏,舞八佾,如帝王庙仪”。 2.文昌阁 长沙城内原有5处文昌阁,岳麓书院、长沙府学宫、长沙县学宫、善化县学宫各有一座,另天心阁的前身也为文昌阁。文昌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附祀魁(奎)星,故又称魁星楼或奎文阁。清乾隆年间,城南书院将文昌阁改为天心阁后,仍供奉着文昌帝君和魁星。长沙县学宫文昌阁先后有两座,一是明代的,在今开褔区文昌阁街;二是清代的,在今开褔区学宫街。清代,长沙县学宫搬迁后,原文昌阁没有废弃,同治年间还重修过。 文昌本为星名,是古代对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星相家认为它是主大贵的吉星,后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元代,文昌星与四川梓潼神张亚子合而为一,称文昌帝君,成为主宰天下文教之神,故文昌阁是古代学宫、书院必备的祭祀建筑,到明代“天下学宫皆立文昌祠”。 魁星又称奎星,常追附于文昌帝君。魁星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在汉代便有“奎主文章”之说。古人所绘的魁星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正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像“魁”字中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考中之人的姓名。故士子考试之前和金榜题名之时,都要跪拜文昌帝君和魁星。旧时文昌阁和天心阁香火旺盛,可见民间百姓对功名利禄的渴求。 同时,文昌帝君还是私塾、造纸、笔墨、书坊、刻字、刻石、说书、南货、绵匠、冥织等行业供奉的行业神,更加提升了文昌阁的地位和人气。各业成立有“文昌圣会”等行会,每年公同推举会首直会,每岁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圣诞日,同业公议,各岀份金若干,举办文昌庙会,敬备花果,拈香跪拜,演戏谢神,共襄盛举。 祭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的活动除民祭外,还有官祭。清乾隆《长沙府志》“文昌阁”和“奎星楼”条都有“春秋委官祭”的记载。 3.城隍庙 城隍是传守护城池的神,即传说中的“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庸。水即隍,庸即城。长沙城有3座城隍庙。即省城隍庙(府城隍庙)、长沙县城隍庙和善化县城隍庙。 省城隍庙,始名长沙府城隍庙,明正德五年(1510年)吉藩首建于城北空地古飞虎寨西(今营盘路附近)。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巡抚陈文恭将府城隍庙改作省城隍庙,后在此添立八府四州城隍像和乾、凤、永三门城隍像,规模更加宏大。同治十二年(1873年)仍称府城隍庙。 长沙县城隍庙,旧在湘春门外,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朱前诒改建于湘春门内之保宁街(今成功街一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住持募修了头门、正庙、戏台、观音阁、关帝殿。乾隆五十八年(1793)知县黄允洙创建大堂、子台、走廊、财神殿及横屋。清末又多次修葺,庙貌如新,香火日盛。庙内新悬对联一副,联云:“此地岂客瞒,任百般诡计阴谋,登场便见;及身当有报,看千古忠臣孝子,结局方知。” 善化县城隍庙在县正街善化县署东侧,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建正殿、戏楼及两廊。嘉庆二十年(1815年)众姓又捐建财神殿。嘉庆《善化县志》载,每年五月二十八日城隍会,鸡牲、花炮络绎庙前,灯彩斗妍,靡费日盛。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南城,枪炮火箭如密雨流星,轰声如雷。守城清军从天心阁下善化县城隍庙请出定湘王神像,抬至天心阁城头,由提督鲍起豹等人轮流守护,以求神灵庇佑。最后太平军未能攻下长沙城,城隍菩萨更成了长沙人心目中的城池守护神。咸丰七年(1857年) 善化县城隍庙得以重建,规制一新,大殿三进,大门三拱,右门书“福善”,左门书“化民”大字。门前分立两亭,右曰“彰善瘴恶”,左曰“理阴察阳”。善化县城隍庙旧有戏楼,清末名流王闿运、郭嵩焘、杨恩寿等常来此观戏。 4.社稷坛与先农坛 长沙南门外社坛街,旧为社稷坛所在地,今属天心区。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谷神之所,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自古以来,土地和粮食就是立国之本。古人将土地神化,称之为“社”而加以崇拜。稷,即稻谷,是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先人视为“五谷之长”,并尊之为“稷”神。“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古人“封土立社”“立稷而祭”,为的是祈祷丰收,故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祭祀土神、谷神。 帝王以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祭拜自然之神,而地方只需兴建一座神祗坛共祭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长沙的神祗坛旧在南门外,明洪武三年(1370)由知府滕缉首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迁建于北门外与社稷坛相连,并北建神祠以妥神位。坛制与社稷坛同,惟门由南入,设神牌3座,中为风云雷雨之神,左为山川之神,右为城隍之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颁定,每岁祭期与社稷坛同,为春秋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先农坛是祭祀农神之所。位于湘春门外文昌阁后之东(今文昌阁街一带)。整座建筑由祭坛(高约0.7米,广约8米)、供奉先农神位的神庙、门楼、东正房(贮祭器、农具之房间)、西正房(贮米谷之房间)、东配房(买办祭器之用房)、西配房(农民居住之用房)以及四亩九分致祭之田等组成。自雍正四年(1726年)始,每岁仲春亥日(即每年立春后第二个月的十二日)巡抚以下官员在此举行祭典,不敢有丝毫怠懈。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5:24 , Processed in 0.0933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