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军 通讯员 汤锐)两 块古石碑,其中一块高约2米、宽约0.8米、厚约8厘米,基本无破损;另一块高约1米、宽约0.5米、厚约4厘米,左上角断裂……昨日,记者在浏阳市道吾 山风景区兴华禅寺内看到两块新发现的古石碑。从碑上文字断定,一块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一块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 两块石碑均为清朝所立 兴华禅寺当家师傅释广明说,两块古碑是前不久他们在寺边的草丛中发现的,目前被收藏在兴华禅寺的禅房里。 经仔细辨认,浏阳市文史专家潘信之说,一碑名《赎田斋僧敕碑永贻碑记》,立于1719年,距今已有近 300年;一碑名《道吾山兴华大禅寺重修禅堂记》,立于1890年,距今也已有120年历史。 潘信之仔细看了两块古碑的碑文后说,《赎田斋僧敕碑永贻碑记》记载的内容大致为,唐朝时,宗智禅师在道吾 山开基,皇帝听说后,下旨在道吾山兴建兴华禅寺,并赐香火田数万亩。只是世道沧桑,至清初,兴华禅寺的香火田只剩下了100多亩。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寺僧恒参出资赎买道吾山前田地60余亩,以作寺中布施供养之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寺中僧人请南岳僧人慧福记下此事,刻碑立之。《道吾山 兴华大禅寺重修禅堂记》则记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兴华禅寺僧人用“钱八百一十九串四百一十三文”重修禅堂的经过。“两块碑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和历史价值,其中康熙年间的那块尤其珍贵。” 释广明说,兴华禅寺正在建祖师殿,建好后,两块古碑将永久保存在祖师殿。 收藏的6块铁瓦铸于明代 随后,记者在该寺保管室还看到了保存在这里的6块老铁瓦,每块长约0.5米、宽约0.2米、重约4公斤, 表面锈迹斑斑。其中一块正面写着“信女李氏亲贞助瓦一口”。 潘信之说,据史料记载,兴华禅寺在元末被毁,在明代重建。因为道吾山上风大,屋顶必须盖铁瓦。从6块铁瓦 的形制、铭文等来看,属明代风格,“这些铁瓦的文物价值很高”。 潘信之表示,兴华禅寺已有1000多年历史,屡废屡兴,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新中国成立前后,该寺还有 几十间寺宇、几十亩香火田,非常兴盛。“那时寺里还有一座孤儿院,收养了二三十个孤儿。”1958年,因建道吾山水库,兴华禅寺被全部拆毁,现在的兴华禅 寺是上世纪90年代重建的。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2-5 20:58 , Processed in 0.0889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