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田波扬墓 田波扬墓位于浏阳市北盛镇乌龙乡马占村,系与其夫人陈昌甫合墓,占地约 学运领袖田波扬 田波扬(1901—1927),字佐储,清长沙府浏阳县人。1921 年赴长沙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 年加入共产党,1924 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当选为共青团湖南区委学运委员、湖南学联总务主任。7 月入北京中国大学肄业,出席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当选全国学联常委。半年后回湘,1926年10 月,任共青团湖南区委书记。1927 年出席共青团四大,并列席中共五大。“马日事变”后,因叛徒出卖被捕,6 月在长沙就义。 峥嵘之才 田波扬,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出生于长沙府浏阳县乌龙乡良陂村。父亲田茂昭是个不得志的乡间知识分子,对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陈作新等称颂不止,并常把这些英雄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田波扬六岁发蒙,三年后转入邻乡的琼瑞学校读初小三年级。这个学校提倡新学,教师思想比较活跃,有位名叫彭霞仁的老师是同盟会员,常在课堂向学生讲虎门禁烟、金田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故事,使田波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有一次,田波扬看到一个农民因赌博把家里的东西输光,还拿老婆出气,闹得妻离子散。他遂与同学潘心元组织一支宣传队,宣传“禁止仇货”、“戒牌禁烟”、“提倡妇女剪发、放足”,在群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16 年,琼瑞学校停办,田波扬转入浏阳北乡卓然高小二年级。他酷爱历史、地理,更关心国事,长于写作。他一篇《敬告同胞勿忘国耻书》的作文,浩叹:“乃我国建立五千年,国非不古也;人民四百兆,民非不众也;二十二行省,地非不广也。以此论之,自必能独立于世界,称雄于五洲,何致如此受辱乎?”得到老师陈菊霖的赞赏,并写下“不平则鸣,是亦有心于国事者”,“少年有此峥嵘之才,实是难得”的评语。后来,陈菊霖还把自己的侄孙女陈昌甫许配给田波扬。 陈昌甫,乳名爱贞,浏阳县秀山乡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祖父在馆学文习字,还绣得 一手好花,1921 年春与田波扬结婚。 ◆图: 田波扬、陈昌甫夫妇合影 创办《新民》杂志 1921 年,田波扬来到长沙,考入楚怡工业学校。他的好友潘心元也考进了长沙岳云中学。他们时常相邀同去潮宗街文化书社看书读报,并在那里结识了易礼容、郭亮、萧述凡、夏曦、夏明翰等人。不久,田波扬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 年下期,田波扬转学到兑泽中学第十八班,这所学校与岳云中学仅一墙之隔,他同潘心元的来往更加密切。他们联合浏阳同学30 多人,成立了一个青年组织浏北新民社,还自筹资金,办了一份取名《新民》的不定期刊物。该杂志以宣传马列主义为宗旨,开卷第一篇就转载了《共产党宣言》。 田波扬用“易水”的笔名,先后在该刊发表了《洪水与猛兽》、《好人的罪恶》等文章和《我要》等诗篇。特别在《我要》这篇诗中写道: 我要放出更强烈的火光, 照亮人世间的虚伪和欺诈。 我要锻炼成尖锐的小刀, 刺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田波扬创办的《新民》杂志,受到中共湘区委员会的表彰和进步青年小学教师的欢迎。 ◆图: 田波扬就读过的长沙楚怡学校(老照片) 湖南学运领袖 1923 年5 月,田波扬经郭亮和夏明翰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昌甫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 年底,湖南各教会学校为反抗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而举行罢课。省学联为了支援这一斗争, 决定举行非基督教运动节。田波扬和萧述凡、曾三等发动长沙各学校组织了10 个宣传队, 沿街散发《为非基督教运动节檄告同胞》等传单,提出了“推倒杀人不见血的基督教”、“取消制造洋奴的学校”、“制止文化侵略”等口号,在长沙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热潮。 1925 年2 月,湘区团委为了加强对学生运动的领导,设立学生运动委员会,田波扬当选为总务委员,负责学运的日常工作。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湘区团委的领导下, 省工团和省学联发起成立了“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发动社会各界进行全面罢工、罢市、罢课的斗争,田波扬是湖南雪耻会执委之一。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1926 年6 月,国民革命军进入湖南,田波扬在浏阳发动民众支援北伐。8 月间,北伐军进入浏阳后,他组织浏阳人民为部队带路,侦察敌情,运送粮草,发动妇女护理伤员。北伐军占领长沙后,田波扬被湖南区委派到夏曦、谢觉哉等主持的国民党省党部工作,担任青年部部长,同时兼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 11 月下旬,田波扬受湖南区委的派遣,回浏阳检查工作。他与中共浏阳地委执行委员会书记潘心元、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罗纳川等,召开座谈会,下乡考察,制定了进一步发展工农运动的计划。他还动员自己的父母和亲戚带头减租减息,把多余的田土拿出来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群众称赞他是“北盛地方最好的人”。与此同时,他对已担任北盛区妇联主任的妻子陈昌甫的工作也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罗巍振一同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在这年10 月,党组织决定由田波扬担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又将陈昌甫调到长沙,担任团省委联络员。同志们都热情地称赞他俩是“生活上的亲密伴侣,工作上的革命同志,斗争中的真挚战友”。 ◆图: 与田波扬一道发展农民运动的潘心源。潘心源(1903-1931),字国卿,清长沙府浏阳人,1923年加入共产党,曾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1931年任浙江省委书记。后被叛徒出卖遇害。 献出年轻的生命 田波扬与陈昌甫留在城内开展地下斗争。敌人到处搜捕他,同志们也劝他下乡暂避,他坚定地回答:“斗争需要我留下,即使死了也值得。”5 月 国民党当局知道田波扬是湖南青年和学生运动的领袖,当晚就提审他。审讯官假惺倡地说他很爱惜人才,叹息他“走错了路”,只要他在报纸上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便可释放。他理直气壮地批驳说:“我走的道路是光明正大的,不需要悔悟,只有你们背叛革命才绝对地错了。”审讯官气得下令对他使用酷刑,用竹签扎他的十指,用木杠压他的双腿,但没有能从他的口里得到一个他们所需要的字。审讯官逼着陈昌甫代替丈夫在自首书上签字,陈昌甫接过笔来,写一段钢铁般的誓言:“我宁可代替他死,但决不代替他叛党,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血债一定要偿还! ” ◆图: 北盛镇烈士陵园浮雕墙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0:55 , Processed in 0.0908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