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明代由江西弋阳腔传入,并与长沙等地的民间音乐结合逐渐形成。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它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4种声腔构成。因用长沙方言官话演唱,并以长沙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长沙府12属州县,故又称长沙湘戏。 长沙湘剧的风格,有的粗犷、奔放,有的委婉、清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腔调最初以江西弋阳腔与长沙等地的民间宗教音乐结合而形成的高腔和古老的“低牌子”为主。低牌子与昆曲近似,有曲牌300支左右,有《岳飞传》等剧,多为生,净脚色所唱,音调粗犷明快,无赠板,与昆腔有别。后加入弹腔(皮黄)及部分民间小调,形成高、低、昆、弹四大声腔。高腔受安徽青阳腔影响,加用“滚白”、“滚唱”,以接近口语的曲调,唱通俗化的唱词,为湘剧艺术最具特色和观众喜闻乐见之处。 湘剧的表演依其按演不同类型的人物分为12个行当,即大靠(正末)、二靠(副末)、唱工(正旦)、小生、大花脸(大净)、二花脸(二净)、三花脸(丑)、紫脸(重唱的净)、正旦(青衣)、做工旦(花旦)、乔旦(贴,包括小旦、武旦)、婆旦(老旦)等。小生不仅有文巾、罗帽、雉尾、蟒靠之分,而且有穷、文、富、武4种戏路做派(即富贵衣小生、褶子小生、袍带小生、武打小生)。 湘剧的音乐,在高、低、昆、弹4种声腔中,高腔和弹腔是经常唱的唱腔;湘剧的乐队原为“文武六人”,武场4人,打击鼓板、铙、大锣和小锣;文场2人,操弄胡琴、月琴、并吹笛和唢呐等。胡琴定弦与京剧相同。打击乐器的形制、音响差别很大,尤以双钹交击,别具风味。 高腔的唱念用中州韵结合长沙方言六声字调。阳平偏低,去声特高,声调高低悬殊,形成唱腔中有特色的音区对比。入声的高升调而延长,利于行腔。高腔共有[汉腔]、[四朝元]、[山坡羊]、[金莲子]、[锁南枝]等曲牌约300支,其中以微调式为多,宫调式较少。曲调进行大跳与级进相结合,故有高亢爽朗而又流丽甜美的特色。 湘剧高腔是弋阳腔、青阳腔结合当地剧种而产生的声腔系统。弋阳腔大约在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西,是以弋阳地区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在宋元南戏的演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戏曲声腔。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这是说弋阳腔在明代永乐年间曾流行云南、贵州等地。湖南毗邻江西,是通云、贵的要道,弋阳腔传入贵州、云南二省,必先经由湖南,这是大致可以肯定的。 据对江西弋阳腔的调查研究,元末明初,江西曾流行“高腔目连班”、演《梁传》、《目连》、《观音》、《岳飞》四大本,这是弋阳腔发展的萌芽阶段。明成化、弘治(1465-1506)以后,“江西弋阳腔”是弋阳腔发展的第二阶段。明嘉靖、万历(1522-1620)以后,是青阳腔和徽池雅调,为弋阳腔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湖南高腔中,没有这样严格和明确的历史分期,而是经过高腔目连班、弋阳腔、青阳腔、徽池调的综合发展阶段。退一步说,明代初期,江西高腔目连班即有可能传入湖南。 明代中叶,弋阳腔逐渐向外地流传。明祝允明《猥谈》说:“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也。今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又不如旧。”可见约在明代成化以后,由南戏衍生的弋阳腔已在各地流播。弋阳腔大约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也在湖南流行。李东阳在《燕长沙府席上作》一诗中记述: 郡庭开宴倒银缸,绮席朱帘玳瑁窗。 愧我孱躯真倚玉,看君雄饮欲吞江。 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 既醉不知豪已甚,题诗那有笔如杠。 又有《燕长沙卫席上作》: 千里山川控带通,郡城高枕大江雄。 广庭歌管今辰宴,好雨东南昨夜风。 朝组少年叨上客,戌门高宜见诸公。 明朝又是江楼别,兴在残杯落照中。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长沙府茶陵人。生于1447年,天顺八年(1464)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于1516年,著有《怀麓堂集》。以他为首曾形成“茶陵派”的文学流派。《燕长沙府席上作》一诗作于成化八年(1472年)。《怀麓堂南行稿序》说:“成化壬辰岁二月,予得告归茶陵,奉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湘剧的历史还应向上推进两个时期。一是要推到公元1355年,即元至正十五年。这时北杂剧早已进入湖南,而长沙本地一带也早有擅唱南北曲的专职歌妓。元代的南北曲已不是过去的一般歌曲概念,而是已正式形成的全国南北两大戏曲剧种的代称,南曲即南戏传奇,北曲乃北杂剧。在当时还没有正式的专业戏班,它既可坐堂清唱,也可粉墨登场。该年夏庭芝《青楼集》中,有以正旦帘前参与正末任国恩夫妇为主角的北杂剧戏班曾到过湖南演出,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当时湖湘间出现了象股股丑、刘婆惜等一批能歌善舞、通达音律的驰名歌妓。从明洪武十八年(1385)到成化十三年(1477)期间先后有皇室亲王3人封藩于长沙。据明制,“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藩王府都建有戏台,蓄养专业戏班,“自国初以来,公私尚用优伶供事”,这时的长沙已有供王公贵族享用的王府戏班。李东阳诗中“南曲声低屡变腔”之咏早已在湖南植根,并形成了“楚腔”这一湖广地方化了的北曲。由于北曲在湖南的广泛推广,曲牌只能是来自北杂剧(北曲),元末明初,形成了湘剧四大声腔之一的代牌子,它是南北遗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四大声腔中然而最早成为湘剧的第一种声腔。 (本图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中国长沙·长沙民间艺术》,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撰稿,龚智强、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6 23:54 , Processed in 0.0917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