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园集茶馆与戏园于一体,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开业,沈姓商人建于长沙太平街孚嘉巷。该园仿北京“广德楼戏园”款式营建,与旧式茶园无异,演出湘剧。是湖南省第一家湘剧戏园,为戏班班主经营。厅内造三面舞台,台前置茶桌方凳,卖茶而不售戏票。这种边喝茶边看戏的娱乐方式,清末称之为“视听之娱”。湘剧仁和班、春台班在此演出,晚晚座无虚席。王 ? 运(王湘绮)(1833-1916,清末经学诗文大家,晚年主讲长沙思贤讲舍)题外舞台联云: 东馆接朱陵,好与长沙回舞袖; 南山笼紫盖,共听仙乐奏云傲. 廖重垞题内舞台联云: 笛歌吹开九面云,看舞袖频翻, 风流当忆长沙国; 家山共此三湘水,听乡音无改,雅调如翻渔父词。 宣统二年(1910)宜春园歇业。 宜春园歇业当年,又有一座兼具茶馆和剧院功能的戏园开业,仍用其“春”,起名为同春园。同春园系叶德辉在坡子街苏家巷口辟出私家宅怡园改建。该园首创湖南省镜框式舞台,场内设包厢、雅座及长条木靠椅,舞台有灯光幕布。戏园始售戏票,但仍备茶水,另收茶资,叶德辉亲题台联: 同车攻马,抗怀三代; 春秋兰菊,竞秀一时。 时湘剧名伶皆荟集于此,生意远在各园之上。同春园将当时长沙湘剧同庆班、仁和班组成同春班,下按技艺高低分天、地、玄、黄4个演出单位,按角色不同身份演出,角色齐全,行箱富丽,为湖南第一大湘剧名园。其戏台悬挂联云: 同声歌绛树; 春色望青葱。 辛亥革命后,叶隐退,戏园交湘剧名演员李芝云等31人经营管理,号称“川一堂”。1929年同春园歇业。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郋园,又号直山,长沙人。21岁乡试中举,28岁会试中第九名进士,殿试二甲,当吏部主事,故人多称其叶吏部。但他对仕途不感兴趣,不久就弃官归里,开始营造他的“观古堂”。到1912年观古堂藏书已达20余万卷。叶最大的学术成就就是版本目录学研究,他编撰的《观古堂书目丛刻》至今仍有价值。但是,叶德辉思想保守,他反对维新变法,反对辛亥革命,大革命时又反对工农运动。1917年4月被湖南农工商学院处死。尽管如此,但爱喝茶、看戏的长沙人对叶德辉发展家乡戏剧事业的轶事总是津津乐道。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2-5 14:45 , Processed in 0.1049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