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尧墓位于岳麓山穿石坡原教育公墓区,占地约50平方米,土培圆顶形墓冢,花岗石腰椎形墓围。墓体“文革”时遭破坏,部分墓围石块散落在墓四周,墓碑横倒在地,碑上刻楷书“谢公祖尧之墓”。民国著名教育家彭国钧所撰、省教育厅长王凤喈所书的墓表碑石斜卧在墓围一侧。墓表碑刻字迹开始风化,有的字体模糊,全文如下: 君新化谢氏,讳真,字祖尧。沉默凝重,言笑不苟。初入中路师范习教育,旋入明德学堂,以勤苦好学称。民元湖南都督府考送留学生,君取留美,以目疾改留日。卒业后,应其师湘潭胡元倓之坚邀,返回任明德主事、副校长等职。十数年殚精竭力,成材众多。民十八长省立第一师范,延揽群英,为校效力,校风丕振,多士翕服。五年解职,复任明德副校长。抗战军兴,长一师一年,回明德代理校长。举校以迁者五,遭大战者二。复员后又为校奔走修复,劳苦颠沛,亦云拯英。 君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领导青年,宣扬主义。同志信任,先后选为省党部执、监委员。本坚贞沉朴之精神,与环境奋斗,十年如一日,虽当局以禄位饵之,不屑也。其任湘中路局委员会常委,保管银币二十余万元,悉藏之库。一日省府派人点验,毫厘不爽,人笑其拙,君则自信其拙也。 君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将赴京出席。一病不治,于丙戊十一月三日卒,葬岳麓山教育林,享年五十有八。配 谢祖尧(1889-1946),名真,早年名振鹏,字祖尧,清宝庆府(今邵阳市)新化银溪人。青年时代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后入明德学堂。民国初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明德中学主事,1919年起任代校长,1925年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毕生以教育为职业,对明德中学和第一师范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被选为“国大代表”。1946年10月10日病逝于长沙湘雅医院。 谢祖尧于清朝光绪十五年二月十五日(1889年3月16日),出生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新化县银溪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原来是位裁缝,靠为人缝制衣裳维持一家生活。后来跟人学习中医,由于刻苦钻研,很快成为当地著名的医生。他为人善良,经常为无钱治病的穷人免费治疗,因此在当地口碑很好。 谢祖尧在青年时代来到省城长沙,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即湖南第一师范),不久又考入长沙明德学堂,以勤苦好学著称。民国元年(1912年),湖南都督府考选一部分青年学生,以公费送到国外留学。谢祖尧积极报名,并考取赴美国留学的资格,但因目疾,改为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 在日本高等师范学校,谢祖尧度过了六年的学生生活,终于学成归国。回到长沙后,他的母校明德中学的老校长 也就是在这一年,谢祖尧受学校派遣再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仍在明德中学工作。当时,老校长胡元倓以他的主要精力操持学校的建设,为学校到处奔走,筹措经费,同时作为一位著名人士,要参加的社会活动也很多。因此,他将学校的教务工作托付给谢祖尧,让他担任明德学校的代理校长。 谢祖尧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明德中学代校长分别为1919年-1928年,1932年-1936年,1942年-1946年,共有19年。而1929年-1932年,1936年-1941年的八年时间,则被调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校长。可以说,他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倾注于明德中学,当时,正处于国内战争频繁和日本侵华时期,学校经历了多次磨难,他与全校师生同甘共苦,共渡难关。聘请教师,安排课程,筹划教材,对明德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谢祖尧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两袖清风。他曾担任湘中公路局管理委员会常委,负责保管一笔资金达银元20余万元。他毫不染指,全部藏之银库。一天,省政府派人前来点验,20余万元,丝毫不差。当时,曾有人笑他太笨拙,一点也不肥私。他却以拙自任,一笑了之。他一生清贫廉洁,逝世时除了三间茅草屋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 作为一位省城二所名校的校长,谢祖尧确是颇有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因此他曾担任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执行委员,去世之前还曾被选为“国大代表”。但他并不愿当官。他曾拒绝去常德担任政府官员的邀请。他主持明德学校,曾取消了政府派来的军训教官,取消了国民党明德学校支部,还曾营救过一位共产党员,保持了一位知识分子刚正不阿的正气和秉性。 (本文录自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麓山名人谱》,陈先枢、梁小进/编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08:07 , Processed in 0.0938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