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麟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下穿石坡附近,1928年5月国葬于此。墓呈半圆形,茔地及坟堆均以花岗石围栏和铺砌。立碑三通,主碑镌刻楷书“李公仲麟之墓”,左右附碑刊碑记及立碑铭文,石栏板上刻“浩气长存”。墓后有石砌二层小坊,中嵌程潜撰写的“追赠陆军中将李公仲麟墓志铭”石碑一方。碑文多数字迹不存。墓前方立一对华表石柱,上刻对联: 化鹤归来,百战河山馀片石; 幡龙无恙,千秋砥柱说江流。 李仲麟(1886-1920),字契隽,湖南长沙县人。早年入清新军第二十五协四十九标,充正目,后入第四十九、五十标随营学校。毕业后在长沙加入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返湘,任督署卫队营营长。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从事讨袁活动,嗣任湘军总司令部副官长。1916年任护国军招抚使署总务处长,擢铁道守备队司令。1917年参加湘南起义,任护法军前卫司令。1918年,由广东军政府授为陆军少将。 1915年冬,窃据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概。 李仲麟为程潜旧部,曾任湘军总司令副官长,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袁护国的斗争中。 这时,蔡锷已率护国军进入四川,与袁军作战。云南都督唐继尧鉴于“湖南地处冲要……军事战略意义极大”,委任程潜为湖南招抚使,“回湘召集旧部,从侧翼牵制敌人”。唐继尧还应程潜的要求,任林修梅为参谋长、李仲麟为总务处长。 在贵阳,李仲麟等与程潜一道,积极谋划回湘发动民众、组织力量、反抗袁军、驱逐袁世凯在湘走狗汤芗铭的计划,并制定了“招抚计划大纲”和“招抚宣传大纲”。 这时,全国反袁护国运动迅速发展,湖南境内反袁驱汤情绪日益高涨,湘西各县和邵阳、常德、长沙所属各县纷纷宣布独立,并派人前来联系。程潜等决定在靖县召开护国军湖南人民讨袁大会。李仲麟作为长沙的代表,与新化、邵阳等地代表共10人作为大会发起人,并担任大会筹备处长。 护国军湖南人民讨袁大会,是护国战争时期湖南军事政治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这次会议代表了湖南人民的意志,对于全省讨袁护国驱汤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李仲麟作为程潜的得力助手,对于策划全省讨袁斗争和大会的成功举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护国战争结束后,程潜离开湖南,其旧部由林修梅率领,驻扎衡阳。李仲麟时任铁道守备队司令,率部驻湘南。1917年,孙中山号召护法,反对北洋段琪瑞反动统治。9月,林修梅和刘建藩在湘南宣告独立,揭开了护法战争的序幕。这时,李仲麟率部响应,与林修梅进驻衡山,进入长沙,后任湖南游击司令,参加了与北洋政府军的战争。 1919年湖南驱张(敬尧)运动以后,谭延闿掌握了全省大权,一身兼湖南督军、省长和湘军总司令三职。李仲麟担任湖南第六区司令,率所部六营,驻扎醴陵。1920年冬,孙中山谋划北伐,命程潜策动在湘旧部倒谭。李仲麟等便暗中成立了一个浏醴军官团,准备推翻谭延闿,迎接程潜回湘。 在李仲麟等人的策划下, 平江兵变发生后,谭延闿调兵平乱,但各将领按兵不动。谭只得表示妥协,决定废除督军,专任省长,请掌握雄厚兵力的师长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 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后,李仲麟等恃功自傲,很不服气,图谋乘机去赵而后快。 李仲麟蒙难后,程潜悲痛不已,1921年,他还写下《悼七士》一诗,表达了他的悲愤之情。诗云:“吾党盛秀士,夙志剪荆棘;奋起乡闾间,行义如不克……哀哉二三子,含冤痛沉抑。” (本文录自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麓山名人谱》,陈先枢、梁小进/编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2 14:12 , Processed in 2.2179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