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光绪末年的谘议局到民国初年的省议会,湖南曾多次议决要拆除长沙古城墙,填塞护城河,以拓展城区面积,逐步把长沙建设成一个新型城市。1917年1月,湘督谭延闿下个设立长沙商埠马路工程处,编制《长沙北关外商埠马路工程计划书》,这是长沙城市建设自然发展状态的结束和科学地进行规划建设的开始。计划书明确指出:“拆城墙为绕城马路,则因道路之便利,庶是以吸引四方行客。”但因湖南政局飘摇不定,这份计划很快夭折了。 1920年6月,谭延阎第三次督湘。8月,他下令设立长沙市政厅。从此长沙的市政建设开始有了一个个专门的机构进行规划和管理。1923年长沙市政公所下设的马路工程处成立,举步维艰的长沙古城墙拆除工程和环城马路修议工程终于得以实施。1923-1924年,巍然屹立于湘水之滨达千年之久的古城墙在一片号子声中轰然倒塌,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只留下天心阁一段城墙,作为古城长沙的见证。 1924年10月环城马路第一期工程,即自城角码头始,经湘春门、兴汉门、经武门至小吴门北段工程(今湘春路和建湘中路北段)正式开工,1925年8月基本建成,环城马路的第二期工程,即自小吴门经浏阳门、南门口、学宫门至西湖码头的南段工程(今建湘中路的南段至西湖路西端)也相继开工。首期竣工的是1928-1931年建成的天心路、城南路和西湖路。此后环城马路修修停停,至1935年总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长沙人民面前。 (原载《长沙晚报》2000年11月21日)(本文来源《湘城文史丛谈》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2-5 15:38 , Processed in 0.0873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