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中的一个主要剧种,明代由江西 阳腔传人,并与长沙等地的民间音乐结合后逐渐形成,所谓“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低屡变腔”指的就是戈阳腔。湘剧旧称“人戏”、“大戏”。它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4种声腔构成。因用长沙方言官话演唱,并以长沙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长沙府12属州县,故又称长沙湘戏。长沙老郎庙早年保留有1664年(清康熙三年)的福秀班牌。乾隆(1736一1795)末年办的九麟科班为湖南最早的戏曲科班。后班社发展数百,以伍云科班和同春戏班影响最大。班社流派各不相同,如福秀班以高腔为主,大普庆班以昆腔为主,仁和班以弹唱腔为主等。 长沙湘剧的风格,有的粗扩、奔放,有的委婉、流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腔调最初以江西戈阳腔与长沙等地的民间宗教音乐结合而形成的高腔和古老的“低牌子’功主,后加入弹腔(皮黄)及部分民间小调,形成高、低、昆、乱四大声腔。高腔受安徽青阳腔影响,加用“滚白”、“滚唱”,以接近口语的曲调,唱通俗化的唱词,为湘剧艺术最具特色和观众喜闻乐见之处。 高腔的唱念用中州韵结合长沙方言六声字调。阳平偏低,去声特高,声调高低悬殊,形成唱腔中有特色的音区对比。入声的高升调而延长,利于行腔。高腔共有[汉腔]、[四朝元]、[山坡羊]、[金莲子]、[锁南枝]等曲牌约300支,其中以徵调式为多,宫调式较少。曲调进行大跳与级进相结合,故有高亢爽朗而又流丽甜美的特色。 低牌子与昆曲近似,有曲牌300支左右,有《岳飞传》等剧,多为生、净脚色所唱,音调粗犷明快,无赠板,与昆腔有别。 弹腔通称南北路。南路即二黄,北路即西皮。另有反南路、反北路等。基本腔调、板式与京剧大体相同,而吐字、韵味自具特点。名称亦不同,如“十板头”或“四块玉”(相当于慢三眼)、“走马”(相当于原板)、“垛子”(即流水板)、”“快打慢唱”(即摇板)等。 湘剧的表演依其扮演不同类型的人物分为12个行当,即大靠(正末)、二靠(副末)、唱工(正旦)、小生、大花脸(大净)、二花脸(二净)、三花脸(丑)、紫脸(重唱的净)、正旦(青衣)、做工旦(花旦)、乔旦(贴,包括小旦、武旦)、婆旦(老旦)等。小生不仅有文巾、罗帽、雄尾、蟒靠之分,而且有穷、文、富、武4种戏路做派(即富贵衣小生、褶子小生、袍带小生、武打小生)。 湘剧的音乐,在高、低、昆、乱4种声腔中,高腔和乱弹是经常唱的唱腔;湘剧的乐队原为“文武六人”,武场4人,打击鼓板、铙、大锣和小锣;文场2人,操弄胡琴、月琴、并吹笛和琐呐等。胡琴定弦与京剧相同。打击乐器的形制、音响差别很大,尤以双钹交击,别具风味。后来,高腔增加丝竹乐器伴奏,帮腔也由以前的男声发展为男女分帮或合唱,加强了表现力。1920年,福禄科班开始教女演员。 长沙湘剧有传统剧目680多个,其中乱弹剧目500多个,高腔剧目100余个。高腔的“四大连台”和“六大记”是演出较早、保留较长的代表性剧目。其中,许多剧目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故事多取历史演义、通俗话本和民间传奇。所谓“四大连台”为《封神传》、《目莲传》、《西游记》、《精忠传》,每本可演5—7日,故事连贯,有头有尾。“六大记”为《金印记》、《白兔记》、《投笔记》、《琵琶记》、《拜月记》、《荆钗记》。此外,乱弹有“八大连台”、“江湖十八本”、“三十六按院”等。 解放后,湘剧艺术家们又整理上演了《琵琶上路》、《打猎回书》、《追鱼记》等一批优秀剧目;还创作上演了《山乡巨变》、《园丁之歌》等一批现代戏;涌现了徐绍清、彭俐侬等大批优秀演员。剧作家田汉曾赞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它的好演员、好戏与平剧无多让,而且有独到的地方。如动作的朴素、感情的强烈,都是难能可贵之处。”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风物大观》,郑佳明/主编,周贤朴|顾庆丰|沈绍尧|易仲威|王建宇|于安全/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