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坚信灵魂永存而产生了笃信祖先的观念是古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仰习俗,故以古代贤哲或传说中的祖先作为庙神的祠宇在长沙也为数不少。 文庙是供奉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因而又称孔庙、孔圣庙、夫子庙。自唐以后,文庙与官学结合,以附“左庙右学”之制,故又称学庙、学宫。据史书记载,自宋以来,长沙先后建有长沙府学宫、长沙县学宫、善化县学宫等学庙建筑,经明清两代修缮增建,其规模日趋完备,建筑巍峨庄严。 长沙府学宫,在府城正南门右(今学宫街左),始建于宋朝,元末毁于兵。1374年(洪武七年)重建,以后屡有增修,才形成清时(音yu:彩云)煌壮阔的局面。整座建筑的形制:外为棂星门、泮池,中为圣殿即大成殿,是祭祝孔子的殿堂。“大成”名源于孟子语:“孔子之谓集大成”, l104年(崇宁三年)徽宗“沼明文宣王殿曰大成”,自此全国通称。东边为教授署,明伦堂、文昌阎、屈子祠等,西边为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等。东南角建有高大的魁星楼,俯瞰学宫。教授署、训导署不言而喻是知识的殿堂,而名宦祠、乡贤祠则是供奉本地著名的宦官贤儒之场所。 长沙县学宫,宋时在测阳门内定王台旧址,1276年(至元十三年)移建长沙府学宫之右,1370年(洪武三年)迁建于长沙县署东之烟霞巷,1378年迁建于北门外,明末毁于兵。1658年(顺治十五年)重建于大西门内,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复迁于北门外旧址,1708年巡抚赵申乔再建于新开门内(今红墙巷一带)。中建大成殿、启贤词(1724年即雍正二年改为崇圣祠)。左为名宦祠,右为明伦堂、乡贤词。自1783年(乾隆三年)始,长沙县学宫多次增修、改建。“圣集大成”、“圣协时中”的御书金字题额始终高高悬挂于殿堂之前。因四周红墙围绕,始留下了红墙巷的地名。 善化县学宫,宋时在城南兴仁坊,元末毁于兵。1370年(洪武十三年)重建于长沙府学宫左,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迁建于南门左(今文庙坪一带),后有二次兵祸,屡建屡毁,规模渐阔。 长沙的文庙建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制,基本格局一般为左庙右学。其建筑群大体上可分为3个部分:前导部分,主要由照壁、泮池(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棂星门(源于古时帝王祭天先祭灵星,以示祭礼规格之高,如同祭天。一般为三间四柱石构门坊,为文庙的主要标志)等组成;主体部分则包括大成门、大成殿(殿内正中龛祀孔子,东西龛祀“四配”、“十二哲人”)以及两庑(龛祀先儒先贤)所组成的庭院;后部则一般为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忠义祠、节孝祠、钟鼓亭、魁星楼、尊经阁等附属建筑。建筑形式主要采用官式做法,红墙黄瓦,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显著标志和突出地位。长沙市区的文庙建筑虽随历史的风云而消失,但位于测阳市圭斋路的浏阳文庙则因其也是始建于宋,发展于明,成制于清,且保存较为完整,可以说是长沙地区文庙建筑的最好历史遗存,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时长沙还建有不少由具有忠孝节义品行的历史人物而衍化成的神庙。如因忠君而被奉为神的关帝庙,(位于新开门内今营盘街一带),1680年(康熙十九年)重建;祀元指挥使刘承忠的刘猛将军庙(位于城南书院废址),1835年(道光十五年)建;祀汉太守张仲景的张公祠,1743年(乾隆八年)建于北门贤良里(今巡道街附近);以及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在北门大街西建有的祀湖南巡抚李发申之李大中丞祠、1739年(乾隆四年)在北门大街东建有的祀明兵部侍郎王伟的王公词、1824年(道光四年)重建于妙高峰的张南轩祠和真文忠祠、蒋周二忠祠、理灵祠、任赵公祠、郎公祠、五忠祠、昭忠祠……等,真是不胜枚举。这些祠庙建筑因其历史影响的局限性,今已踪迹全无。 此外,从明至清长沙城区还出现了一种地域性和行业性的建筑----会馆建筑。会馆建筑的形式类似于祠堂,它一般是由外地商人、迁徙的移民或手工业行会集资兴建的,这里每年要定期地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故会馆的名称也有以“宫”、“殿”相称的。长沙的会馆始于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的明代中叶,清代开始兴盛发展。比较著名的会馆建筑有: 1664年(康熙三年)始建于坡子街的山陕会馆,该会馆经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两次重修,形成前后三栋(中为关帝大殿,后为观音阁,四边客厅,东边义路)的建筑群。 位于福胜街的苏州会馆(建于康熙年间)规模宏大,进门为戏台、方坪;正栋关圣殿,左为文昌宫,右为财神殿,中为翠波阁;后进中为大雄殿,左雷祖殿,右杜康词。 此外,还有福胜街的中州会馆、太平会馆、怡长街的粤东会馆、鱼塘街的湖北会馆(1684年建)、西牌楼的云贵会馆(1866年建)、太平街的江南会馆、坡子街的上元会馆等,均为外地商人在长兴建的地域性会馆。而位于宝南街的鲁班庙,则是长沙木行、泥行各工匠捐资建造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行业性会馆。鲁班庙始建于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初时为一座小殿,经1850年(道光三十年)、1863年(同治二年)两次扩建,才形成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三进殿宇的大型建筑。整座建筑由山门、戏台、庙坪、五睦堂、观音堂组成,殿势雄伟、坚实华丽,尤其是奉祀鲁班仙师的五睦堂,横宽24米,进深8.5米,总高12米,为清代长沙著名的古建筑,是长沙泥木两行建筑大师的杰作之一。可惜毁于1938年的长沙大火。 如果说会馆建筑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作为一种补充丰富了长沙传统的建筑装饰方法,那么,带有明显外来文化特征的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传人及其宗教建筑的出现,无疑使这一地区的宗教建筑在类型和形式上更加锦上添花。 创建于7世纪初的伊斯兰教,约在唐代传入我国,14世纪中叶的元末明初传入长沙。1591年(万历十九年)在金线街道建清真寺。1664年(康熙三年)再建于三王街,此时的清真寺规模较大,人们习惯上称其为清真古寺。1711年(康熙五十年),来自晋陕豫等地的穆斯林商人集资在三兴街又添建一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为宫殿式建筑。文夕大火,两寺皆毁。由于伊斯兰教徒的教义与仪典的要求,其清真寺的建筑装饰方法,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佛寺、道观有着显著的区别。殿内不设偶像,仅设朝向圣地麦加的神龛(因教徒作礼拜时要求面向圣地麦加)。其装饰不用任何动物纹样,均用植物或几何纹样,墙面很少设窗,入口处设带尖券的高大的门楼,屋顶为圆形的,厅堂则为方形的,高而尖的塔与圆形的屋面在建筑构图上形成完美的对比、统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宗教气氛。为体现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在长伊斯兰教的需要,1987年长沙市政府在白沙井岭征地5.8亩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这座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殿高三层,白色外墙,绿色大圆顶,典雅大方的阿拉伯式建筑为古城长沙平添了一份异域风情。 天主教传入长沙是在1690---1699年(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之间,葡萄牙耶酥会教士陆若瑟第一个来长沙从事传教活动。1699年,陆若瑟在长沙修建了一座临时教堂。因清廷一再颁布禁令,驱逐传教士,从而大大抑制了天主教在长沙的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西方教会势力在长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翁德明利用“衡州教案”赔款,在北门外湘春巷重修天主堂。1910年“抢米风潮”中教堂被捣毁,次年修复,至今已80多年。这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空灵、纤瘦和高耸是其主要特征。堂外正面镌刻着“天主堂”3个红色大字,堂顶高耸的十字架,以其高而直的形象,直指上苍。表达了信徒们想脱离苦难、升腾上天的虔诚的心态。堂内6根10多米高的圆形石柱和6根梅花磨石柱托起两侧14个小穹隆顶和当中3个大穹隆顶,顶棚呈弧形,天蓝色星空,粉红色墙,整座建筑奇异非凡,似有神启之感。80多年保存至今,为古城长沙留下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宗教建筑遗存。 在迷信神佛的观念十分牢固和普遍的古代,遍布城区内外的宗教建筑的确是古代城市建设的一大景观。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祠坛庙宇今日已大多消失,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毕竟有过辉煌的历史,在长沙的城市建筑史上留下了难忘的光环,为长沙市城市建设的阶段性发展书写了厚重的一页。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湘城沧桑之变》,郑佳明/主编,黄纲正|周英|周翰陶/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