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设在岳麓书院旧址的湖南高等学堂停办。1912年,由原清末优级师范学堂改名的湖南高等师范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旧址。1916年,高等师范学校迁至武昌,与湖北高等师范学校合并。于是,由清末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改名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于当年迁到岳麓书院旧址。该校在五四运动前后共有教职员50人,学生740人,是当时长沙人数最多的一所高等学校。 新文化运动中,各地纷纷设立大学。湖南教育界胡元侦、朱剑凡、杨昌济、杨树达、易培基等力倡筹备湖南大学。1917年,在岳麓书院内设立了湖南大学筹备处,由杨昌济主持,接管了原高等师范学校的图书设备。但因经费无着,筹备工作不能正式进行。1920年,赵恒惕政府甚至想取消筹备处,经何叔衡等联络湖南教育界力争,才保住筹备处。在1921年的“湖南自治运动”中,湖南学界强烈要求设立湖南大学。赵恒惕政府不得不在“省宪法”中规定了设立湖南大学的条文。1923年,经当时的省教育司筹划,将原有的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和商业专门学校三校合一,定名为省立湖南大学。以岳麓山原工业专门学校为校址,经费仍为原3校经费。1924年1月,成立了湖南大学董事会,并设立行政管理委员会,以李待深为委员长。1926年2月,三校正式合并,设立理、工、法、商四科,分数理、化学、土木、机械、电机、商学、法律、经济等8系。这样,湖南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了。 1927年4月,法、商两科被撤消,校名又改为湖南工科大学。5月,“马日事变”发生,学校一度停办。到1928年4月,才恢复为湖南大学,设文、理、工3科,以任凯南为校长。 1929年7月,著名教育家胡元侦被省政府聘为湖南大学校长。他一上任,就制订《改进湖南大学方案》和《湖南大学组织大纲》,经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后开始实施、根据“方案”和“大纲”,文、理、工3科改为文、理、工3学院10系,文学院下设中文、教育、政治、经济4系;理学院下设数理、化学、地质3系;工学院下设土木、电机、机械3系。同时,他又积极筹措资金,扩建校舍,添置图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在他主持下,建筑面积3018平方米 的图书馆开始动工修建;科学馆和大礼堂也开始筹建;学校还装设了一座无线电台,修通了校内马路,添购了图书和仪器设备2万余元。他还四处奔走,为学校争得了一笔“庚子赔款”退款,充实了学校经费。他还广泛聘请名师,充实教师队伍。在他一年的任期内,新聘教师26名,占教师总数的39%。其中有许多知名教授和留学归国人员。如刘宗向、周风九、陈天倪、李肖聃、钟巍等都是当时名望甚高的专家学者。他还主持制定了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1930年以后,相继担任湖大校长的有杨卓新、胡庶华、黄士衡、皮宗石、李综尧和易鼎新等。其中胡庶华从1932年至1949年间曾三度担任湖大校长,任期达13年。 胡庶华,1886年生于长沙府属攸县。年轻时曾先后在明德学堂、京师译学馆学习。1913年留学德国,获铁冶金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历任高等学校教授、武昌大学代校长、江苏省教育厅长、上海钢铁厂和汉阳兵工厂厂长、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大学校长等职。他在3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期间,多次主持调整和增设院系,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扩建校舍,添置设备,对湖南大学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思想开明,富于爱国热情,爱护学生,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斗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1937年,湖南大学改为国立。这时学校有3院11系,有教员90多人,其中教授70人,有学生535人。1938年,日寇侵逼长沙,湖南大学迁至辰溪。其间先后增设法学院、矿冶研究所和法律、水利、外国语言文学、史学等系和矿冶专修科。1945年l1月,湖南大学迁回长沙岳麓山。1946年,国立商学院并入,又增设会计统计、银行、土地经济、工商管理、合作等5系。到1949年上半年,该校共有5院、20系、1个研究所和3个专修科;共有教职员369人,其中教师250人,教师中教授105人,副教授25人;共有学生1803人。 正如岳麓书院门联上写的那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大学从成立以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其中有科学技术方面著名专家,如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冶金学专家李嚣,曾任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的计算机专家慈云桂,内燃机专家戴桂蕊,铁道桥梁专家李芬,曾任东北军医大、长春医科大校长、湖南医学院院长的医学教育专家李亭植等;有社会科学方面知名学者,如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曾任新华社副总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杨翊;开创我国消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家尹世杰和主编我国第一部《市场大辞典》的经济学家陈德维等。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湘城教育纪胜》,郑佳明/主编,彭一平|陈先枢|梁小进/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