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我在长沙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私立青年中学读书。学生都须加入青年会为会员,每周安排有“查经”、“祷告”等宗教仪式的课程,有时还由训育主任率领到附近教堂去做礼拜。因此我常去东牌楼遵道会(今东区少年之家)去玩,得知最早来湘的基督教传教士为美国人甘寿和与德莫登二人。他们是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自江西徒步来长沙的。他们沿途见我国民风朴实,深表同情,改变生活,随乡入俗。甘寿和在天心阁下槐树巷设立安息会,本人蓄短辫(民国后才剪去)长髯,着长衫马褂,起居饮食,均极简朴。民国初年,甘返美述职,偕妻同来,其妻不堪生活艰苦,竟至宣告脱离而去。甘乃以历年所得俸给,全部储蓄,因无家室牵累,乃出资创办小型孤儿院一所,设在水陆洲美国驻湘领事馆旁边,又向美方筹集多金,复在桐荫里倡设瞽女院。 一九四四年日寇犯湘,甘寿和冒弹雨,亲自率领孤儿走避,展转于长沙、宁乡、湘潭山林之间,因饥寒劳累,患病死于途中,终年八十。抗战胜利后,教会收其骸骨,卜葬南门外福音公山。 德莫登初租赁东牌楼房屋,为清末福建厦门提督慈利人孙道仁的父亲孙开华的公馆。遵道会设礼拜堂在此布道,可能是基督教来长创设教堂之始。自后即有药王街的信义会,北正街的圣功会,以及内地会、敬恒堂、警世堂、青年会等等,相继设立。德莫登自诩为入湘教士第一人,终年亦有八十。建国初,蔡锷中路五一路口的“三自堂” (今汽车附件修配厂),过去名为“慕登堂”,即为教会纪念德莫登而设。 民国六年(1917)东牌楼遵道会又有一位传教士名邓维真,也是美国人,先在醴陵遵道会布道,筹设遵道中学,后调来长沙,又积极从事教育事业,先后筹办遵道女校及遵道小学,为普及平民教育,也起过一些作用,邓维真牧师操一口长沙口音,身着长袍,外套背心,头戴瓜皮小帽,其貌和善可亲。每餐必食辣椒,闲时尤嗜花生米,自己规定每周要吃红烧肘子贰个、八宝果饭三次,习以为常。后调回美国,犹留恋长沙的肘子果饭不置。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31 02:02 , Processed in 0.1010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