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名人是文化最好的代言人,名言就是文化最醒目的商标和LOGO。将耳熟能详、心口相传的湖湘金句纳入文化品牌思考,是学术研究工作要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一次新尝试。湖南文史馆副馆长、湖湘文化研究知名学者李跃龙选取10位名人的10条语录,著述为《湖湘经典十句》。本文为下篇。 6.周系英:吾道南来,本是濂溪嫡派;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联出《古今联语汇选初集》之《杂题三》。 这是一副清代旧联,近年来特别出彩,经常成为媒体版面上的热词。但是它的联语主体有不同版本,作者也有几说,没有定论。目前在岳麓书院文庙、永州濂溪书院等多个地方纷纷刻挂,是好事者所为,蹭热点而已,也恰好说明了它的知名和传奇。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是它的另一个版本,意思上没有差别。我们在标题上选用“嫡派”这个版本,主要是考虑它出自《古今联语汇选》这部著作,在对联学历史上比较权威,也更古老一点。著作权署周系英,也是这样一个理由,而不是定论。湘潭周氏人才辈出,进士出了好几位,在湖南算得上名望较高的文化世家,左宗棠就是他们家的上门女婿。明末的周圣楷,著有《楚宝》,是研究湖南地方历史文化的资料性著作。周系英就出生在这个文化世家,乾隆五十八年的进士,先后任四川、山西、江西学政,工部、户部侍郎,在政学两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古今联语汇选》中说周系英“督学江西,年甚少,人颇轻之。校士日题出,即拟作一篇揭示署外,群惊其敏捷。尝撰一联张署首……”作此联来压一压赣人的傲气。但联中的“湘水余波”语境与江西的几条江河却都不搭界,道理上说不通,这也是我们不下结论而存疑的主要原因。 也还有曾国藩、左宗棠、王闿运、王先谦等人所作的说法,他们中有人在南京为官,情节与江西大致相同,只是为金陵贡院所题。曾、左早已声名显赫,以曾的为人用不着也不可能以这种语气写联,可以排除。王闿运为人狂傲狷介,在江南宦遊时间也长,极有可能拿吴越的文人士子开涮。王先谦在光绪十一年做过江苏学政,写这副对联也不是没有可能。一副对联,对作者究竟是谁的猜测和考订,客观上增加了它本身的传奇色彩。 “吾道南来”联,睥睨天下,气势磅礴,把湖湘文化的强势写得既酣畅而又淋漓尽致,赢得湖南人的高度认同。上联把理学的道统追根溯源到开山祖师周敦颐,这个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从理学发展的脉络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第一次完整呈现了道学思想基本体系,发挥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关键作用。从师从关系上看,周敦颐是程颐、程颢的老师,二程又是杨时的老师。李侗曾师从杨时,他又是朱熹的老师。这种渊源关系脉络十分清晰,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是认可周敦颐为祖师爷的。乾隆八年,朝廷特别颁发“道南正脉”匾给湖南,所以上联的“吾道南来,本是濂溪嫡派”肯定理学的开山是湖南周敦颐,是立得住脚的,这也是湖湘文化的亮点,湖南的光荣历史。 下联“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无疑带有一种强烈的地域群体心理的优越自信或者自负情绪。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解读:湘资沅澧四水汇洞庭而入长江,湘江属于长江水系,是支流。把“大江东去”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看成“湘水余波”,特别是非湖南籍的人士心里会比较别扭,怎么是这样的口气呢?有一点说得太满甚至过了头的感觉。这是第一层。但是,我们如果从作者周系英督学江南,是向那些轻视新上司的士林发出一份警示,则无不可。又假设该联出自王闿运或者王先谦之手,当时的湖南人打下南京后,权倾天下,两江、闽浙乃至其他地区,上至督抚下至道府州县,到处都是湖南来的官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只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样的句子,才对得起那个时代。 有点纠缠的东西在里面,往往更有味道,名句也这样。 7.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语出《坐右为联语以自箴》,见《曾国藩日记》咸丰元年七月十二日条。 曾国藩在湖南是一个特殊符号,他代表“湘军”那个时代。曾国藩那一代湖南人到底有多牛呢?王闿运有一个说法:“湘军南止交趾,北及承德,东循潮、汀,乃渡海开台湾,西极天山、玉门、大理、永昌,遂度乌孙,水属长江五千里,击柝闻于海。”换个说法就是,清朝有多大,湘军差不多就有多大。曾国藩的三观中还有一招,让慈禧太后不得不佩服。湘军打下南京后首先裁军,居然又从自己嫡系的嫡系下手。对于权力来说,军队就是命根子,李鸿章还有后来的袁世凯,你要他的命也不会这样干。以至老佛爷一直想亲眼看一看,这位说一口湖南方言的老头子,到底长一副什么模样。 慈禧太后找到的答案就是,曾国藩是终身讲求理学之人,其他人会造反,他不会造反;他是办事之人,他会竭尽全力把每一件事办到极致。这一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被曾国藩奉为座右铭的话,意思一个人如果不向圣贤看齐,去追求做一名高尚完美之人,那么就等于是禽兽;做任何事情,不要在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先用心去做并且尽力做好。听其言而想见其为人,这是太史公在《史记》每一篇结尾都忍不住要说上的一句话。 曾国藩的老家在湘乡县一处偏僻的乡下,他的天赋并不高,家族祖辈世代务农,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他是一位靠勤奋苦读、虔诚内省、永不懈怠、成功逆袭的农家子弟,在《曾国藩全集》中有太多的这一类励志、修身、做人的名言,在他的家书中,苦口婆心地奉劝自己的兄弟,循循善诱、不知疲倦地教育子侄后辈,基本上都是这些为人做事的道理。他又把这一套推己及人,运用在带兵、御将、治民、理财、待人、接物等等各个方面。蔡锷编辑《曾胡治兵语录》,就是把曾国藩的名言警句运用到如何带兵打仗,言论集变成了一部兵书。梁启超编辑《曾文正公嘉言钞》,则收录范围涉及更宽,内容也更丰富。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曾国藩,但曾国藩确实人人都可以学习。 8.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语出家塾联,见《左宗棠全集》第十三册之联语。 湖南人言必“曾左彭胡”,左宗棠小曾国藩一岁。曾左两人事功差距不大,但人生经历和性情却大为不同。左宗棠科场不顺,办事果敢也喜张扬,他推崇诸葛孔明,自号“今亮”。但从传世的名言警句数量上看,左宗棠要明显少于曾国藩,迄今尚未见到以左公嘉言钞为题的篇什。 左宗棠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时,年方24岁,从这副励志对联可以品读出主人刻苦学习、效法古贤的远大志向和不畏清贫、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湖南人的精神,表现在技能方面是会读书、会种田、能打仗,表现在性情方面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左宗棠是体现得最充分而且可以当成表率的模范。 左宗棠一生以诸葛亮为学习榜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临终前这样上书朝廷:“方今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欧洲各国,环视眈眈。若不并力补牢,先期求艾,再有衅隙,愈弱愈甚,振奋愈难,虽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诸臣中海军之议,速赐乾断。凡铁路、矿务、船炮各政,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然居心为万事之本,臣犹愿皇上益勤典学,无怠万机;日近正人,广纳谠论;移不急之费以充军食,节有用之财以济时艰;上下一心,实事求是。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这是一份左宗棠格式的《后出师表》,是心忧天下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网络热传华人企业家李嘉诚所喜欢的一首署名左宗棠所作的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文字与内容俱佳,为联中上品,有道是左公为无锡梅园的主人所题。但此联的个人情趣与左宗棠为人处世的风格不尽相同,不太可能是左的作品,它与“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左宗棠差异也比较明显。对左的题跋、联语等,《左宗棠全集》已作了广泛搜集、整理和研究,但全集没有收入此联,态度是严谨的。据专家的研究,这副联应为安徽桐城人姚元之所作,嘉道时期进士,是左宗棠的前辈。这是我们推出左宗棠金句,顺便应该予以澄清的。 9.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语出谭嗣同《狱中题壁》诗。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这个人物增添了湖南历史的丰采和湖湘文化的底色,缺了他拼图就不完整。同样,湖南的金句,如果没有收录谭嗣同,也将失色。 梁启超同湖南的渊源很深,南下长沙筹办时务学堂过程中与谭嗣同开始合作,百日维新时期他们共事并成为生死之交。谭嗣同殉难后,遗言都是由梁启超整理。《狱中题壁》这首诗最早由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刊布,原文为:“望门投宿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后来梁启超撰写《饮冰室诗话》,又一次刊载此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对于这一首诗中多处字词变动,包括“两昆仑”的原意,以及梁启超的个人动机,学术界有多种解读。东汉的杜根上书劝太后归政,被太后下令扑杀,幸诈死而逃脱。谭嗣同用此典正可影射慈禧专权,梁启超改为“忍死须臾待杜根”,是有点说不通。末句的“公罪”,指的就是计划包围圆明园,兵谏太后归政光绪皇帝。梁启超回避此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考量,为维新派遮掩。没有人比梁启超更了解谭嗣同,我们也不能否定梁启超这位文章圣手带着政治目的为戊戌变法定调。但没有他,谭嗣同的英雄形象不会这样鲜活,“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是梁启超回忆谭嗣同的话;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逃亡,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这也是梁启超的回忆,梁有没有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有也是可以的,我们今天才有还原当年场景的可能。只有通过他,谭嗣同身上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才是真实的,具有温度的,也是值得永久纪念的。 读谭嗣同的名言,能让人莫名感激而涕下。谭嗣同是铮铮铁汉子,奉诏赴京起就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为尽孝道保护身为湖北巡抚的老父亲,已做足预案让朝廷找不出破绽。他慷慨赴难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但只要读到他写给夫人李闰的诀别信,人人都会肝肠寸断,他的儿女情长与我们每位都一模一样,“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谭嗣同字复生,复生已不复生,但他的名句和精神会永生。 10.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语出毛泽东的七律诗《到韶山》。 毛泽东非常多的金句,来源于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和事功,他超越了湖南的前贤,是第一流的人物。《毛主席语录》到底有多么个版本?它发行了多少册?这是一个弄不清楚的事情。毛泽东的名言有几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长,最早的大约可以上溯到1916年。二是涉及的范围广,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励志的、怡情的,可以说包罗万象。三是分布于各种语体形式,有诗、词、楹联、信札、书牍、笔记和语录等等,非常丰富。四是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即使謷牙诘屈、晦涩难懂的语言,专业和政策性极强的文字,他都会转换成老百姓明明白白并且能接受的东西。 毛泽东的金句大部分都能入列湖湘名句,但是,要选出一句进入十大金句,我们考量的出发点主要在于,除它的思想性外还要与其他名言在内容上的整体平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是表现湖南人士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二来也包含了毛泽东一生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壮志”。湖湘文化的奋斗和牺牲精神发源于屈原时代。“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屈原的《离骚》,“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这是南宋诗人郑思肖对潭州军民反抗外来侵略视死如归精神的由衷赞美。我们再看一看近现代以来的湖南前贤自己怎么说。“曾左彭胡”中的彭玉麟,他有一段著名的“三不要”:“惟秉诚实无欺之血忱,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既反映出一种血性,也充满斗争和牺牲精神。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劝其流亡,他不为所动选择留在北京,“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最后喋血京师街头,这是湖南人“变法流血从我始”的血性。民国“孙黄并称”的黄兴:“天下事,所谓不爱钱、不要命,无不成者也。”这是继彭玉麟讲“三不要”后再说“二不”的湖南人。再看蔡锷,“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这是蔡锷在云南起兵反袁世凯称帝时的心志表白,这是湖南人在誓死捍卫共和、争国民的人格。毛泽东本人也有许多这一类型的名言,比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毛泽东一共说过多少关于奋斗和牺牲的名言,恐怕中国人里还没有超过他的。只有敢于牺牲,才能争取胜利,打败帝国主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才能建立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同时他又是一位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浸润的风流人物,他工诗、善词,擅草书。遴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湖湘十大金句,而没有选择上述毛泽东的其他语录式的名句,主要在于兼顾毛泽东人生定位的另一个方面。这一句话来自于中国诗歌格式中的顶尖,七言律诗的五六句——颈联,它格律严密,必须对仗。毛泽东大半生戎马倥偬,指挥千军万马,但他并不是赳赳武夫,他的才华是全方位的,否则,怎么去解释“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呢?十大金句以屈原开篇,也只有横空出世的毛泽东名言,适合作收尾。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0:30 , Processed in 0.0989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