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杨裕兴面馆 芝音
长沙人形容某人的名堂、点子多,有句歇后语,叫做:“杨裕兴的面——牌子多。”杨裕兴面馆就是以其油码品种多样,顾客想吃什么,多能令其满意;且油码质量上乘,人人称赞而闻名遐迩的。该面馆至今(1994年)已有百年历史。创办人为杨心田。杨原来以做纸楣(引火用)为生,继而在出租喜轿、丧杠的轿行做杂活,后来又摆设米粉摊营生。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杨心田在三兴街租得铺面一间,开设粉馆,并兼营汤圆,为图利市大吉,取名杨裕兴。因所做汤粉质地上乘,味道鲜香,生意日兴,盈利颇丰,遂于民国11年(1922年)购置房产,雇工7人,增设甜品,扩大经营。 民国23年(1934年),杨心田病重,难以顾及生意,乃由其子杨菊村继任老板。民国26年(1937年),杨菊村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支店,增设汤面、卤腊味、煎饺等食品,雇工40余人,日销额高达400银元。民国27年(1938年)“文夕大火”,三兴街和青石街两店俱毁。火后,老店重建,支店改搭棚屋复业。到民国34年(1945年),两店合并于青石街,次年,新建3层楼房,占地70多平方米,继续经营汤面、甜品、煎饺、卤腊味等,尤以汤面盛名全市,成为省内著名面馆。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如偶然误购母猪肉或病猪肉之类的原辅料,立即换掉,如有变质,宁可报废,决不出售。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擀面和站前锅的李菊生、盛桂生、余桂云、何东其和站后锅制作油码、盖油码、配制面粉碗内调料品的宾运生、柳物华等人,各有特长,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杨菊村还经常走访同业,尝试桌面剩余面汤,借以不断改进。 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每袋面粉应配多少新鲜鸡蛋,多少纯碱,多少水,都有严格的配比。面筋拌和均匀,揉成大团后用竹杠压平。旧时压面是手工操作,面揉和后,放在一个约2平方米的长方形案板上,用一根竹杠,固定一端,另一端人坐在上面,类似骑马姿势。每压一次,遍撒面粉后,折叠复压,如此反复10余次,最后压成象布匹那样,滚筒切丝即成。此种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肉丝、牛肉、酱汁、排骨等大锅油码,必先焯水,原汤沉淀,过滤煨炖,并加冰糖、绍酒,牛肉另加桂皮;时令油码,听报下锅,专人制作。尤以杂酱著称,选用鲜嫩里脊肉剁碎,水发玉兰片、金钩、香菇切丁,旺火红油,先炒玉片,然后烩炒,加调味品勾芡。在面粉上淋入适量芝麻油,上桌时油泡闪烁,撩人胃口。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质优量足,童叟无欺。嗜酒者要过桥面粉(油码、面条分装两碗),听随客便。猪骨熬汤,保持常沸,从不使用阴阳水,以保汤鲜味美。其精制米粉亦然,条匀细致,无锄头尖,嚼有拉力,柔软可口,风味独特。 1956年公私合营后,杨裕兴新迁店屋,面积扩大2倍多,职工37人,继续经营汤面、炒面、卤味及零酒,定为国营一级面馆。“文化大革命”期间,杨裕兴面馆改营大众化面食,经营特色有所失传。1978年以后,重新恢复杨裕兴面馆的招牌和经营特色。90年代初经理李仕奇与全店员工一起,在保持传统品种的基础上;相继推出瑶柱、海参、金钩、什锦、酱汁、麻辣、牛肉、鸡片等高、中档新品种;同时,保持了肉丝、酸辣等大众化品种;常年应市面食多达30余种,还结合季节变化,适时推出鳝片、寒菌等时令品种,颇受食客青睐,尤以码中有荷包璧、肚片、海参、肉片、墨鱼、鸡片、火腿片、猪肝、腰花、玉兰片10种高档原料配成的什锦面,被广大顾客视为汤面中的珍品,销路通畅,效益颇佳。(本文作于1993年) 原载:《长沙老字号》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9月 主笔、特邀编辑:陈先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01:16 , Processed in 0.1043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