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三湘的摄影明珠——凯旋门 罗宇明
位于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的凯旋门摄影公司,自创立至今,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过硬的影相质量和完美的服务而倍受顾客青睐,是一家久负盛名、享誉三湘的摄影店名。 开业逢时生意旺 民国35年(1946年)3月1日,摄影行家朱振三集资12股计1200银元开设灯光照相馆,店址设药王街。时抗战胜利,为贺祝捷,取名“凯旋门摄影社”。店内设日(灯)光摄影室、营业厅、工作房等15间房,艳毯铺地,店堂宽敞,彩灯闪烁,气派非凡。且首次采用新颖别致的一人多影照,一照多影,表情各异,崇为时尚,引起轰动。特别是抗战八年离乱,人思团圆,拍照留影者甚众。故开业逢时,生意颇兴隆,日均营业额达100银元,列行业前茅。 开业之初,除股东任店职外,另雇22人,其中技工17名,学徒5名,员工月薪照发,年终还可分红。店主平日对店员、学徒待之以礼,不分厚薄,同桌共餐,齐心协力,各尽其责,为店争荣。因而店中祥风瑞气,和气生财。当时参与营业的五大股东均系摄影名师,每照必亲自摄制,分工把关,保证质量,不论拍照、冲洗、放大;也不分团体、个人,均按规矩办事,毫不敷衍,做到认真摄制,精心选印,稍有瑕疵,立即重照。直到以顾客满意为好。民国36年(1947年),在一次拍摄集体婚照时,摄影师不慎失误,照片略显灰色,但外行却难以分辨,连顾客本人看照后都说“可以了”,并将相片取走。经理朱振三得知此事,顿色而言:“凯旋门的照相质量不是‘可以了’就行,而是要顾客真心满意才行。”随即亲自跋涉200余里路程,逐个登门邀接,约日重拍。重拍之照甚佳,博得顾客赞誉,纷纷加印放大。结果,仅此笔生意竟增收千余银元,声望日高,至今仍传为行业佳话。民国36年(1947年),凯旋门摄影社被编入《长沙一览》一书,书中称其为“著名商店”,次年又荣登《长沙日报》,誉为“长沙市五大摄影权威之首”。 名师荟萃威名扬 1949年8月,凯旋门摄影社迎来新的春天,兼营照相器材,财源茂盛,月最高营业额11万余元,仍为行业之冠。1954年与白宫照相馆合并,集资6万元,新建4层营业楼,占地650余平方米。请中国著名书法家、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黎泽泰题写招牌。1956年,“凯旋门”首批转入公私合营,其后又合并华昌、红日等照相馆。实力壮大,业务倍增。并荟萃一大批摄影名师,如萧伯、邹子庄、周振怀、陈更新、蒋国政等,他们或擅长拍摄,或精于修工,各有所长。特别是著名技师萧伯,16岁进相馆当学徒,开始步入影相圈,从此,一辈子与照相机结下不解之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空军派人到长沙招收有照相技术人员13名,要求年龄在22岁以下,且技术较好。萧条件合适而被应招,随军8年。时军中使用的照相机和照相器材,大都是德、美、日、意等国制造,拍摄、冲洗方面技术均较复杂,所招人员均进照相训练班培训,学习照相技术和器械操作,萧伯勤思苦学,刻苦钻研,不但掌握了进口设备的操作,还能利用字典翻译说明有关资料,为自己的照相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萧带着一手技艺回到长沙,先后在国际、华昌、红日和凯旋门等照相馆献技。他每拍一片,极为认真,从胶片的选择,到用光、布景、摄影画面的构图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照片的构图在主体、背景、轮廓形状、影调配置、色彩关系等方面协调统一。他拍的肖像画,若通过放大镜,人的头发、眉毛、睫毛一根根清晰可辨,其技艺可谓炉火纯青。1956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来长演出,有关方面特请萧为其拍照,所拍之片张张立体感强,神态自然,维妙维肖,深得梅先生赞许。1964年元月,经商业部批准,湖南省商业厅任命萧伯为一级技术摄影技师,直到1979年退休。修相名师邹子庄,人称“长沙一支笔”。一张相片,由于拍摄、洗印过程中的失误,或眼闭鼻塌,或嘴歪牙缺,只要一经邹修点,这些缺点就不复存在,相片也和新拍的没有两样。为了掌握修相技术,邹子庄不仅精通美术,而且对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都颇有研究,使相片达到像形合一、栩栩如生的境界,用行话说叫“起籽起肉”,毫不走样。特别是相上修眉,邹更是一绝。他能根据男女老幼面部特点,五官长相特别是眉骨的轮廓,巧点神笔,使所修之眉如天然生就,不露半点痕迹。在团体相中,如有一人在拍摄时眨眼、移动,势必影响相片的整体美观。但邹子庄能够修补其中的缺陷,使团体相拍摄者都能拿到一张完美的相片。如抗日战争胜利时,湖南溆浦机场6位美国飞行员合影留念,在按动快门一瞬,站在边上1人有急事走出,又不便重照,相片出来,只现5人,1个位置明显空着。当时邹子庄正在溆浦工作,有人拿着那位出走的飞机员个人照片和5人合照要邹修合在一起。邹看后,经翻拍、修画,照片又形象地再现了6人在一起的场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拍的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在长视巡的照片,大都经过邹的修饰。1987年,邹子庄病逝。萧伯、邹子庄技虽精却毫不保守,把技术传给众多徒弟,如今,这些徒弟们秉承师艺,继续在摄影行业作出贡献。 凯旋门摄影社由于名师济济,摄影业务日趋发展,名声远扬。省市领导部门大型会议及团体照,一般都指定该店摄影,六七十年代,曾派人多次为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在长的活动拍照留念。著名艺术家贺渌汀、李谷一等人也慕名来凯旋门摄影。其中为贺老所摄的照片,还获全国大像摄影作品二等奖。 技术革新成果显 1956年公私合营后,国运鸿昌,各行各业开展技术革新和专业练兵活动。凯旋门摄影社根据行业特点,进行攻关,取得了一批革新成果,主要项目有光电测密印相机、电动座机、照相油压阀门等,有的项目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光电测密印相机的成功,使影相的准确曝光有了保证。众所周知,照相胶片具有乳剂感光性能。胶片的感光度越高,对光越敏感,只需较少的光线就能产生合适的影相密度,胶片的感光度越低,对光的敏光越弱,则要有较多的光线投射到感光乳剂上,才能使之产生合适的密度。正确的曝光,要求无论在任何拍摄条件下,不管拍摄现场的光线多强多弱,都要使胶片获得不少不多的曝光量,才能在底片上产生合适的影相密度,适于印相、放大,所以,感光度高的胶片,曝光要相应地少一些,反之,要相应地多一些。一般用人工读数进行估计曝光,由于受人为影响,往往难于准确掌握曝光多少,影响照片质量。利用光电测密印相机,自动测量影相密度,准确控制曝光时问,而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使照片画面清晰、协调。其次,电动座机的发明,不需人工对焦,只需把被摄体摄入镜头,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为便于团体拍照,他们革新了自动梯形架,即梯架根据拍摄人数的多少,可高可低,错落有致,顾客对号入座就可拍摄,解除摄影师搬凳之劳。此外,还首创音乐照相,为拍照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对拍“全家福”、“新婚照”尤具吸引力。在技术革新中,曾涌现大批革新能手,特别是邹子庄更突出,一年中,他试制出照相电动快门、照相油压阀门、安装景象合同摄影等。 凯旋门摄影社的革新成果,为同行所瞩目,各级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行业技术革新先进单位”,获得市技术革新成果奖。“文革”中,“凯旋门”遭到冲击,招牌被砸,更名“人民摄影社”,技艺也遭批贬,技术革新停顿,业务受挫,收入下降。到1978年,拨乱反正,业务兴苏,恢复原招牌。 婚纱影照领风骚 进入20世纪80年代,该店率先引进彩色扩印机,成为省内首家开展彩扩业务的照相企业。扩大照相器材经营,新辟照片压膜、相机维修等业务,生意越做越红火,规模也越来越大。1988年,成立“凯旋门摄影公司”,设“一楼五部两车间”,即摄影楼、彩色加工部、摄影广告部、摄影器材部、营业部、财务部、整修车间和维修车间。公司有各类高、中级技术人员30多名。除保持传统的黑白照优势外,彩色摄影及冲扩业务发展迅速,特别是婚纱摄影更是独领风骚。 “凯旋门”的婚纱礼服照有大套、小套和豪华套照3种,每套4张,情调各异,大套和豪华照放大两张,规格24寸,豪华照一张压膜。千元以上的婚纱礼服各式各样,异彩纷呈,任君选用。在服务方式上,设看样选择台,派专人接待,提供美发、化妆、着装等一条龙服务。所拍婚纱照构图新颖,用光别致,色调高雅,画面豪华、形神合一。摄影室内清新舒适,四季如春,被群众誉为“婚照之家”和“情侣影地”。为提高档次,凯旋门摄影公司投资26万余元,引进高科技设备,增设前背景豪华套照摄影室,为婚纱照锦上添花。前背景照是将室外景和科幻景的彩色图片放入前背景投影仪内,通过摄影仪将图片投射到定向(珍珠)屏幕上,使人物和景物一次合成在一个画面上。摄影时,人置于屏幕前面,摄影师自由调节投影仪,把图像移到适合的位置上,人物和图景一起摄入镜头。这种照片顾客可根据爱好自由选择图景,并能做到一片一景。图景千姿百态,真实感强,既有山水风光,又有都市风貌。有的金光闪烁,彩霞当空;有的视野开阔,气势恢宏,使人如身临其境。如果将这种放大的相片,再经真空压膜,相片就如油画一般,且能延长存放时间,保持色彩艳丽。这种豪华影相尽管价格昂贵,由于摄制精心,影相精美,故吸引力大,大多数新婚夫妇乐拍这种全背景豪华婚纱照。“凯旋门”的婚纱照由于设备先进,质量可靠和规范的服务,赢得了顾客。婚照业务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市场占有率曾达到70%以上,最多日照80余对。不少外地大工厂、大企业,经常送来一车车、一队队集体婚照情侣,排队等候拍照,留下永恒纪念。 为进一步增加婚纱礼服照的魅力,凯旋门摄影公司专门成立了婚纱礼服照研究小组,不断推出创新之作。并相邀省内80多名摄影名师汇集长沙,探讨婚照技艺,评选婚照优秀作品;还聘请加拿大著名摄影大师波根来公司讲课,交流婚照经验,选派摄影技师出国考察,开阔眼界,使婚纱照水平更上一层楼。(本文作于1992年) 原载:《长沙老字号》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9月 主笔、特邀编辑:陈先枢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7 06:35 , Processed in 0.0983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