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四章 长沙近代商业的繁荣

2020-10-4 20: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77| 评论: 0|原作者: 编纂: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源远流长的长沙餐饮业

陈先枢

 

长沙餐饮业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行业,逾千年而不衰的湘菜、湘点,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平添几分姿色。早在西汉时期,湘菜的烹调技术就已达到一定水平,马王堆汉墓就出土有竹简菜谱,其中名贵菜肴有103种,烹调方法有九大类。今日湘菜的蒸、煨、烧、腊等烹调法,多由此演变而来。

长沙饮食业在历史上分为餐馆、面粉、茶食、油货、甜酒、冷饮等多个自然行业。清咸丰(18511861)年间,长沙就有了专营酒席的大型餐馆,其中,“式宴堂”、“旨阶堂”、“菜根香”、“飶香居”、“菜香圃”、“庆星园”、“嘉宾乐”等10家,被称为餐馆“十柱”。同时,餐馆业联合起来在永庆街(今都正街)建詹王宫,具有行会性质,尊隋炀帝的御厨詹鼠为祖师。清末民初,长沙酒家饭馆日益增多,有…李合盛”、“玉楼东”(原名玉楼春)、“徐长兴”、“许宏茂”、“挹爽楼”、“天然台”、“天乐居”、“奇珍阁”等先后开业。这些酒家饭馆各具特色,各有各的“拿手菜”。“玉楼东”于光绪三十年(1904)开设于青石桥(今解放路)。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钧曾登楼用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

回民徐沛斋开设的徐长兴烤鸭店比“玉楼东”早2年,以经营烤鸭、油鸡著称,尤以独创的“一鸭四吃”而闻名遐迩。稍后,汨罗人许少蘅在三兴街开设的许宏茂饭馆则以明码实价、薄利多销取信于民,一跃成为全市著名餐馆。到1922年长沙酒席馆达49家,其门店排场讲究,烹饪技艺自成流派,经常是食客盈门。许多餐馆老板不满足于长沙城有限的消费市场,先后打入南京、上海、重庆、贵阳等市饮食市场,广开湖南菜馆,特别是南京曲园酒家,在谭延闿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期间,冠盖往来,酒宴不绝,湘菜名声大振,遂与鲁菜、川菜、苏菜、浙菜、闽菜、粤菜、徽菜一道并列为全国八大菜系。到抗战胜利后,长沙的餐馆、酒家分布已相当集中,从育婴街到东茅巷直至毗邻的青石桥形成了“筵席一条街”,“潇湘”、“玉楼东”、“曲园”、“怡园”、“天然台”、“奇峰阁”等大酒家都集中在这一带。

以长沙菜为主要代表的湘菜品种繁多,用料广泛,以家禽家畜、水产居多。其特点是油重色浓、主味突出,辅料入味,尤以酸、辣、香、鲜、腊见长。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形、器、营养俱佳。烹饪方法千变万化,尤以煨、炖、爆炒最为适口,浸入肺腑,难以忘怀。湘菜原有千多种,有的已经失传,经过挖掘整理,收入《中国菜谱(湖南)》一书的菜目有220种,其中肉菜类46种,水产菜类55种,禽蛋菜类42种,野味菜类10种,甜菜类18种,素菜类30种,其他菜类19种。

长沙民间小吃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始于坡子街的火宫殿神庙。该庙又名“乾元宫”,每逢农历六月三十举办庙会,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久而久之,便有零食、小饮、相面、卖艺、说书等出现,逐渐形成独具风味的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小吃市场。1938年神庙焚于“文夕”大火,1941年再建神殿时,由商贩出资在神庙前空坪建铺面,3年不收租金,期满后产权归神庙。次年建成小吃铺面48间,占地2200多平方米,形成品种多样、风味独特的小吃店群,其规模与特色均可与当时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和天津“三不管”媲美。火宫殿的小吃品种从民间小贩开始,经年积累,具有浓郁的楚方特色,著名的有姜二爹的油炸臭豆腐、姜氏姐妹的姊妹团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张桂生的煮馓子、胡桂英的麻油猪血、周福生的荷兰粉、邓春香的红烧蹄花等。这些小吃从选料、配方到制作,代代相传,各具风味,一直流传至今。

至于湘点,主要是指长沙茶馆经的包点。湘点之所以也在全国小有名气,全因有与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媲美的“德园”包子等传统产品。“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所制包点以其“色白膨松,皮喧透油,馅芯鲜美”而备受称赞。老长沙市民素有“坐茶馆”的习俗,茶馆以早市为主,暑季还设夜市,既卖清菜,又售包点和瓜子、花生等零食。包点品类很多,常年应市的就有数十种。包子分菜、糖两大类。菜包子有鲜肉、叉烧肉包和小汤包,糖包子有水晶、豆沙、玫瑰、盐菜、枣泥等。卷子有春卷、马蹄卷、银丝卷、脑髓卷等。饺子有水饺、锅饺、蒸饺等。还有各类烧卖、糕饼、汤圆、粑团、油货等。因而茶馆包点业在饮食业中是与餐馆业并驾齐驱的大行当。清末民初,长沙著名的茶馆“德园”、“徐松泉”、“半江楼”、“普天春”、“洞庭春”、“五芳斋”、“大华斋”、“景阳楼”、“半江楼”等家,一般都悬挂“山水名茶、时鲜细点”的广告牌以招徕顾客。1922年长沙有茶馆75家,1926年增至115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市大小茶馆达170余家。

除餐馆和茶馆外,长沙面粉店也很兴旺,清同治年间就有面店粉馆行会,到清末、民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名店,如“甘长顺”面馆、“和记”、“黄春和”粉馆以及“杨裕兴”、“半雅亭”、“清溪阁”、“庆林斋”、“奇珍阁”、“甘裕华”、“味爽楼”、“人和祥”、“爱雅楼”等面粉兼营的面粉馆,也有不少餐馆、饭店兼营面粉。开设较早的面粉馆有“甘长顺”、“杨裕兴”等。1883(清光绪九年),汨罗人甘长林在药王街开甘长顺面馆。1904年甘寿鹏子承父业,以价廉质美吸引顾客,规模大增,“甘长顺”很快成为长沙著名面馆。1894(光绪二十年)又有杨裕兴面粉馆问世,店主杨心田,店址设在三兴街,开始经营汤粉,后首创鸡蛋面条,以其软硬适度、风味独特,成为省内一流面粉馆。到1908(光绪三十四年)长沙面店、粉馆以及甜酒酥食汤点店多达60多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增至100余家。

 

平民闹市火宫殿

苏宗润  黄志立

 

长沙市老城区中心,黄兴南路(原红牌楼)西侧有一条由东向西,通向小西门(德润门)的街道,叫坡子街。这条街大都是一些经营银行钱庄、金银首饰、名贵药材、铜锡制品的殷实户。街的腰中间,北边有一座火神庙,名曰火宫殿,又名乾元宫。清乾隆《长沙府志》卷十五第十页载:“火宫殿在小西门坡子街。”清道光六年(1826)客绅蔡世望等倡省城绅商重建。正殿为火神庙,左为弥陀阁,右为普慈阁(财神殿),供有神像。清同治《长沙县志》省城图标为“乾元宫”。

火宫殿的庙产富裕。在河西谷山冲、双眼塘、中华岭、孙家冲、菠萝山、象鼻坝、莲花桥、黑油沟等地共有田10余庄。田租达1600余担。房产成片,靠火宫殿一边,左起师古斋(今省商业职工医院),右止三王街口都有铺面,三王巷南北是庙边丽泽小学(今火后街小学)的地盘,还有衣铺街、黎家坡7个门面;伍家岭(今粮食一仓库)一块地作房租收钱。20世纪20年代以前,火宫殿长期由叶德辉主持,丽泽小学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8月,也由叶德辉担任校长。1927年,叶德辉被镇压,由老八董(董事)掌管(这“八董”是:余太华金号、李文玉金号、叶公和酱园,及东协盛、西协盛、九芝堂、福芝堂、寿芝堂药号)。40年代由新八董主持(他们是詹恒太、詹彦文笔墨铺;杨正泰、杨振兴锡铺;老公和、王福鸣铜铺;阜昌参茸号、朱义新金银首饰号)。旧城西区区长程前鸩任董事长,叶德辉的儿子叶尚农任副董事长,设有秘书1人,由李仰贤担任,文书2人,跑庄的1人。下面还有打更的管伙食的勤杂、泥木工等,庙产收入后的开支用于小学、救火会、祭祀3部分。其比例为6成(小学),3成(救火会),1成(祭祀)。救火会下面设有救火队,救火队设有司号、司机各1人。

坡子街街面上的铺路麻石厚、宽1尺多,长有4尺余,比其他巷的麻石要厚一倍,由于神庙与官府相通,因此这条街有“官街”之称。热天,从中和街口起至三王街口止,由庙董事会搭成竹木凉棚,行人走进凉棚下,脚踏平整无缝隙的麻石路面,头上有遮阴凉棚,顿感凉爽。

火宫殿南起坡子街,北抵火后街。西邻三王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长沙市内较大的庙宇,建筑雄伟。庙的屋脊上安了7个(中间1个大的,两连各3个小的)用九火铜铸造的大葫芦,金光耀眼,古庙增辉。庙内装饰古朴,雕梁画栋,颇具民族风格。正殿有丈余高的泥塑神像一尊,两边挂有“肃静”、“回避”的木质禁牌。神像前是砖砌成的神案,神案下方摆着一个长方形的铁铸香炉,香炉前用麻石凿成的石栏杆把正殿隔开,栏杆前又有一个扮桶状的圆香炉,两边站立四大金刚,墙壁上面有八仙飘海的泥塑浮雕,并挂着黑漆金字“有求必应”、“佛法无边”等许多的还愿牌。中间是佛殿,东边有一架撞钟。钟上面铸有“皇图巩固,计重八百斤”的字样。西边有一面大鼓。正殿两旁厢房,左为弥陀菩萨,右为财神菩萨神像。走廊檐上悬挂竖刻的“火宫殿”木质金字牌。檐前石阶下是庙坪,坪内栽有两棵桂花树,每年农历八月开花,香气袭人。宫坪内左右各有一个一丈多高的五层宝塔形化字炉。清道光六年(1826)神庙重建时,在前坪搭一个戏台,面对火宫殿,背靠“乾元宫”牌坊。戏台两边的台柱上雕刻有清代大书法家撰写的一副楹联。戏台上方有“一曲熏风”横匾。台口有腰圆形匾,何绍基写“静观”二字,并盖有何的图章。

戏台后矗立一座雕龙画凤和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的大牌坊,面向坡子街,牌坊中门上面,为清代书法家黄自元书的“乾元宫”三字。现在维修一新,但乾元宫三字已被火宫殿三字遮住。据住在神庙的戴福生老人说:“你若把火宫殿三字凿掉,‘乾元宫’三字就会全显出来。

由于人们迷信火神,因此民国年间,长沙哪家失火,哪怕是烧了一个刷把,都要到火宫殿谢火神。正如市民说的一句迷信话,叫做“遭雷打,谢雷神,遭火烧,谢火神”。穷人家失火,少则点三根香,跪在火神爷面前磕几个头,以表虔诚;富豪人家失火,点盘香,烧架香,杀猪设祭,请湘戏班子唱庙戏。这恐怕就是戏台柱子上对联中所说“虚中求实”、“苦里回甘”之意吧。除了敬香谢火神的,还有那些穿长袍马褂的、穿开襟子衣的、穿大衣的、着学生装的、卸了戎装穿便装的、梳巴巴头的、放大了脚的妇女到火宫殿求财求寿。求神保佑的人川流不息,所以火宫殿的香火十分旺盛。

与此同时,在火宫殿前坪,各行各业的小买小卖、三教九流的人应时而至。如送水烟袋的(一种长杆水烟袋管,这边为你装烟点火,隔着桌子,你在那边可以抽烟)、卖零纸烟的、卖扯麻糖、盐水鸡蛋、猪血、豆腐脑、乙合莲、刮凉粉、荷兰粉、糯米饭、猪脚粉丝、油豆腐、糖肉团子、水果、杏仁茶、唱卖梨膏糖的、炸油豆腐、牛角饺子、糖油巴、葱油巴巴;还有剃头、修脚、看相算命、摆课棚测字、抽采头兼代写书信、说书、卖唱、敲锣招揽看西洋镜、摆地摊卖假药、摆棋打把势、出皮生意(诈骗)和球子生意(赌博)、摆挡路虎(又叫摆红绿巴巴)、乞讨、耍猴把戏的,真是五花八门,龙蛇群集。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玩龙灯、六月二十三日(一说为六月二十四日)火神爷寿辰,办庙会、唱大戏,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1938年“文夕大火”,除“乾元宫”牌坊外,庙和神像付之一炬。明朝万历五年(1577)铸造的大葫芦从屋脊上掉下来,尔后捡起回炉重制未成(一说被铜匠私分了),至今回忆,殊为惋惜。

1940年,在长沙市民的强烈要求下,市政当局,不得不拨款再建。但只建了火宫殿庙宇,泥塑神像没有恢复,改用一块樟木厚板雕刻了“赤皇上品三无火宫洞阳大帝南丹纪寿天尊神”的神位,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被坡子街办事处收去做了一张条桌的面子(但背面雕刻神牌的字样尚存),神牌座子如今(按,指1987年)还在坡子街卫生院做凳子坐。

火宫殿闻名于国内外,并非火神爷的神威。特别是新时代的长沙人民不再相信木雕火神牌位了。但是俗话说“神灵庙主肥”。庙主因神招来了人,而绝大多数人到庙里来,主要是品尝小吃。也就肥了庙主和云集于坪里的饮食商贩。

火宫殿的小吃久负盛名,是有一段历史演变过程的。开始是提篮子、挑担子赶庙会卖各种各样小吃,随后形成了摊位。“文夕”大火后火宫殿救火队开救火机的徐菊生,征得董事会首先是秘书李仰贤的同意,第一个在庙坪内搭了2个棚子,开一片小饭铺,生意做得挺活,因此,其他商贩也纷纷要求在坪内搭棚建屋经营。庙主适应当时的形势,答应由商贩集的东成、西就、南通、北达4张门匾转为棚屋的名字,每个棚子3米见方,每线12个门面,共48家,后又增添了2个打更的、2个讲书的棚子,总共52个棚子。除打更的2个棚子外,其余每个棚子每月向火宫殿交纳一箩米(五斗)的租金。经营条件的改善,改变了露天煮食不卫生的状况,更加吸引了顾客。有的正式打出了招牌,如李合记饭馆,陈益祥卤味店,各种小吃也为之更名。如油炸豆腐改为油炸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糯米饭改成八宝珍珠果饭,荷兰粉改成十景荷兰粉,钵子饭改成神仙钵饭,猪血改成龙脂猪血,并挂起了各自食品名的木牌,以招揽顾客。由于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因此在制作方面精益求精,以质量取胜,风味别具一格。所以火宫殿小吃很出名。长沙市人民流行一首歌谣:“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这首歌谣既赞火宫殿小吃品种的多样,又赞美小吃别具风味。人们吃了还想吃,直至连口袋里的钱花光了也在所不惜。所以又有一句口头禅传至今,叫做:进去火宫殿,出来钱圆工(乾元宫的谐音,长沙方言“圆”是“完”的意思)。

(本文作于1987年)

 

玉楼东酒家

陈先枢

 

玉楼东酒家小史

长沙玉楼东酒家原坐落在市中心五一广场,是省内知名度较高的一家老字号。其前身叫“玉楼春”,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玉楼宴罢醉和春”之意,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设于青石桥(今解放西路), 由长沙人饶石顽创办。清朝末年,饶石顽在任清廷内阁中书期间,曾护送中国学生赴欧美留学,亲身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菜肴的浓厚兴趣,因而产生了经营饮食业的想法。回长沙后即集股在青石桥创办了玉楼春酒家,主要经营湘菜酒席。饶石顽虽然出身于封建官员,但具有民主思想,对封建帝制持反对态度。玉楼春开业时,他曾亲自撰写一副对联贴在店门上:

 

要汤以割;

见尧于羹。

 

后因股东汤翕庄认为此联的政治倾向过于显露,便另撰写一联取代:

 

宰天下当如是肉;

 治大国若烹小鲜。

 

同时,饶石顽加入了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谋划刺杀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因而遭到通缉。玉楼春酒家因此转由他人经营。

民国初,政府禁娼, 而春字有招妓之嫌, 因店堂正好在青石桥东茅巷(今东茅街)街口, 遂改名玉楼东。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钧曾登楼用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民国九年(1920),由当时被尊为“湖南第一名厨”的谭奚庭接掌玉楼东。谭早年时运不佳,专门为殷实户操办酒宴,后又受雇于江苏籍盐商和湖南省都督谭延闿当私厨。他有一手高超的烹饪技艺,由他制作的湘茶、湘点,人称“奚菜”、“奚点”。玉楼东酒家的牌子很快在长沙传开。后因经营不善亏本,改由姚某经营,仍聘谭掌厨。

    民国初,谭延闿在湖南督军任内,曾是玉楼东酒家的座上客。某年农历五月的一天,谭在“玉楼东”大宴宾客,觥筹交错,酒菜罗列。席间一幕僚在斟酒之际,指着手中酒瓶说:“这是一瓶法国名酒‘三星白兰地’,愿诸公属对”。席间沉默了几分钟,无人开口。谭忽然站起来说:“我想了一句‘五月黄梅天’,未知妥否?”诸人无不点头叹服。接着又上了一碗“鸡丝汤”,有人提议再续一对,谭信手指着旁边另一瓶酒说:“还是以酒相对,‘虎骨酒’如何?满座拍手叫绝。谭延闿在“玉楼东”对“无情对”的故事成了当时长沙热门的街谈巷议,为“玉楼东”赚来了不少名气。以后坊间各种集会常选在“玉楼东”举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将酒家烧成废墟。1942年,由佘文炳等集资重建于东茅巷。194974日《长沙商情道报》中有“本市工商界巨子昨在东茅巷玉楼东酒家欢宴刘航琛”的报道。刘航琛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他对玉楼东酒家的莱品,尤其是麻辣子鸡大为赞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店名几经变更,先后改名为“奇珍阁食堂”、“广场饮食店”、“长沙实验餐厅”。1985年为扩大经营,振兴湘茶,在五一广场恢复了“玉楼东酒家”这一老招牌。 

 

百年老店杨裕兴面馆

芝音

 

长沙人形容某人的名堂、点子多,有句歇后语,叫做:“杨裕兴的面——牌子多。”杨裕兴面馆就是以其油码品种多样,顾客想吃什么,多能令其满意;且油码质量上乘,人人称赞而闻名遐迩的。该面馆至今(1994年)已有百年历史。创办人为杨心田。杨原来以做纸楣(引火用)为生,继而在出租喜轿、丧杠的轿行做杂活,后来又摆设米粉摊营生。清光绪二十年(1894),杨心田在三兴街租得铺面一间,开设粉馆,并兼营汤圆,为图利市大吉,取名杨裕兴。因所做汤粉质地上乘,味道鲜香,生意日兴,盈利颇丰,遂于民国十一年(1922)购置房产,雇工7人,增设甜品,扩大经营。

民国二十三年(1934),杨心田病重,难以顾及生意,乃由其子杨菊村继任老板。民国二十六年(1937),杨菊村在青石街(今解放路)附设支店,增设汤面、卤腊味、煎饺等食品,雇工40余人,日销额高达400银元。民国二十七年(1938)“文夕大火”,三兴街和青石街两店俱毁。火后,老店重建,支店改搭棚屋复业。到民国三十四3年(1945),两店合并于青石街,次年,新建3层楼房,占地70多平方米,继续经营汤面、甜品、煎饺、卤腊味等,尤以汤面盛名全市,成为省内著名面馆。杨裕兴之所以盛名远传,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讲求质量,注重卫生,以保声誉。所有鲜、干原辅料,均选上乘正品,不用残次。如偶然误购母猪肉或病猪肉之类的原辅料,立即换掉,如有变质,宁可报废,决不出售。聘请名师,层层把关。擀面和站前锅的李菊生、盛桂生、余桂云、何东其和站后锅制作油码、盖油码、配制面粉碗内调料品的宾运生、柳物华等人,各有特长,均为行业中的知名人物。杨菊村还经常走访同业,尝试桌面剩余面汤,借以不断改进。

二是配料独特,做工精细。该店首创手工鸡蛋面条,每袋面粉应配多少新鲜鸡蛋,多少纯碱,多少水,都有严格的配比。面筋拌和均匀,揉成大团后用竹杠压平。旧时压面是手工操作,面揉和后,放在一个约2平方米的长方形案板上,用一根竹杠,固定一端,另一端人坐在上面,类似骑马姿势。每压一次,遍撒面粉后,折叠复压,如此反复10余次,最后压成象布匹那样,滚筒切丝即成。此种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每当品尝,必交口称赞,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当然,面条好还得油码好。该店油码精细,色艳香鲜。肉丝、牛肉、酱汁、排骨等大锅油码,必先焯水,原汤沉淀,过滤煨炖,并加冰糖、绍酒,牛肉另加桂皮;时令油码,听报下锅,专人制作。尤以杂酱著称,选用鲜嫩里脊肉剁碎,水发玉兰片、金钩、香菇切丁,旺火红油,先炒玉片,然后烩炒,加调味品勾芡。在面粉上淋入适量芝麻油,上桌时油泡闪烁,撩人胃口。不论熟人生人,或本地客外地客,均保质优量足,童叟无欺。嗜酒者要过桥面粉(油码、面条分装两碗),听随客便。猪骨熬汤,保持常沸,从不使用阴阳水,以保汤鲜味美。其精制米粉亦然,条匀细致,无锄头尖,嚼有拉力,柔软可口,风味独特。

杨裕兴1956年公私合营,后转为国营。

(本文作于1993年)

 

黄春和与黄春和粉店

伏家芬

 

“文革”刚过,笔者路过南门,见原大庆路饮食店已更名为“黄春和粉店”,这大概是恢复名牌老店,恢弘传统技艺,以振兴饮食业的措施,是“劫难”之后的一件好事。见闻之下,不觉勾起我对“城南旧事”的回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沙市南门的饮食业有几家名牌老店,其产品为“老长沙”所称道,那就是:燕燕的“馄饨”,德园的“包子”,杨裕兴的“面”,李合盛的“牛肉”,徐长兴的“板鸭”,以及黄春和的“粉”。

黄春和出生于1902年,家住长沙县榔梨镇鹿芝岭卷塘(今长沙轴承厂附近)。他圆头大脸;双目深邃有神。家庭贫苦,父亲操屠为业,生下兄弟姊妹七人,五弟兄,一个大姐,一个七妹。黄春和排行第五,人称“黄五爷”,后来发迹了,又称“黄五爹”。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36岁的黄春和带着妻子挑个米粉担子到长沙谋生,在南门口肩挑贩卖。每天半夜起床磨米面,烫粉皮,早上开始叫卖。那时南门口小菜贩子多,他夫妻手脚勤快,米粉质优价廉,生意还不错。过了一年,就在一家绸缎铺门前,搭了个木板窝棚,营造了一个聊遮风雨的摊位。两夫妻昼夜勤作,碗盏洗得干净,米粉用猪骨炖汤,佐料适当,味鲜量足,深受小市民欢迎。不到两三年,就赚了不少光洋。于是,就在织机街一家理发店旁边租了一个铺面,开起“黄春和粉馆”来,还雇了一两个帮工。又经营了2年,他便买下这个铺面,自己当老板,雇工上十人,分工有记账、掌锅、磨粉、跑铺、跑堂、拉风扇的。1945年至1949年为“黄春和”鼎盛时期,这段时期,“黄春和”扩充店堂,开设雅座,雇工20余人,并在乡下购田建屋,成为南门的商业大户。

黄春和经营粉馆,有几个特点:第一,由于出身贫苦,十分同情劳动人民。他嘱咐手下伙计,见有挑箩卖菜或拖人力车的,下料要多,要堆满一大碗,满足他们的食量。第二,由于自己是劳动发家,他不摆老板架子,平等待人,每晚端着水烟袋,召集职工商量生意,总是和颜悦色。职工家里有困难,及时周济解决,所以职工乐为之用,生意越做越红火。第三,察颜观色,亲自品尝。他每天坐在柜台上,边抽烟边观场。看顾客吃粉时的表情是否欢悦,如果喜笑颜开,他就高兴,如果愁眉苦脸地走了,他就要研究其原因。有一次,一个顾客剩下半碗粉气冲冲地走了,黄春和跑到桌旁,用筷子挑起粉放到嘴里尝尝,觉得皮子还可以,粉丝也切得匀,盐味也适度。他大惑不解,后来喝了几口汤,才知道这粉汤只有油味,没有鲜味,是味精放得不够。他分析这位顾客肯定是个吃口味的,遂交待手下人以后要当心。第四,及时总结经验。他的经验是:对穿皮袍、着马靴的人,要重码轻挑;对穿草鞋打赤脚的人,要轻码重挑;对小姐阔太,要轻油宽汤;对五大三粗的大汉要双油重挑。第五,选料精,加工细。他用米多是上等机器白米;淘砂去杂后,要求磨得又匀又细。烫成皮子要求“白如猪油,柔如轻纱,韧如手帕”,提得起,丢不烂。切的丝要大小均匀,长短适度,下到锅里,不成团,不粘不碎,吃到口里,不粘牙,松软可口,无杂味,无米潲水气。

1948年,他又增设“甜品部”,正月元宵前后卖汤圆,三月三卖“地菜蛋”,平时供应甜酒蛋、桂圆蛋、荔枝蛋,可见他生意之“活”。雅座除小巧幽静,便于恋人谈心、知交促膝外,还悬挂了名人字画,如何子贞、彭汉怀、八大山人等名家墨宝(当然有些只是赝品),这样,雅座便“雅”了,上层人士来到这里,坐得住。九流三教的人喜欢上门,“黄春和”无形中提高了知名度,上座率就高了。

他精打细算。生意旺时,每天的残汤剩菜有好几担。他就包给附近的贫苦老头,每担23元,人家挑着这残汤剩菜,走街串巷到处叫卖,两毛钱一瓢,一大菜碗,贫苦市民争着买。因为粉汤‘中残留着各种码子,如鱿鱼、墨鱼、鳝片、虾仁、牛肉、鸡肉丝等,当时的贫苦人将这残菜称之为“和菜”,视为物美价廉的佳肴。到后来,包挑这样的残剩菜,还得凭关系找熟人哩!

由于他的苦心经营,生意越做越大,招牌越做越红,以致当时的“老长沙”谈到吃粉,总是说,北有“和记”,南有“黄春和”,两“和”南北齐名,而南“和”还要高一筹。

黄春和于1960年以肺病去世,3个儿子都是国家职工,在化工系统工作。老伴住长沙南门口儿子家。七妹小黄春和8岁,系杨开明烈士之舅妈。

(本文作于1978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2:47 , Processed in 0.0968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