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教育重地 西文庙坪 修文街 东学巷 西学巷 西文庙坪、修文街以及东学巷、西学巷等街道均由长沙府学宫而名。西文庙坪位于天心区,呈“口”字形,东起东学巷,西止学宫门正街,南临修文街,北接上黎家坡。其他几条街皆围绕在西文庙坪四周。此处今存“道冠古今”石坊。文庙坪小学内存石象一对,象高57厘米,亦为长沙府学宫遗物。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潭州知州吴仲复改筑庙学为州学,王安石欣然作《潭州新学》诗以贺,是为长沙府学之始。古代文庙是供奉孔子之所,自唐以后,文庙与官学结合,行“左庙右学”之制,故老百姓习惯把学宫称为文庙。宋代州学多次扩修,规模最大的一次在绍定元年(1228年),由知州、资政阁学士曾孝序主持,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的大理学家真德秀为之作记。记曰:“彻其陪厦,敞为新宫,凡二十有六楹。昔之暗郁倏焉亢爽,列戟之门,学匾揭焉。” 宋末元年屠城,学宫荡毁。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章阿里海牙镇潭州,以西山先生(即真德秀)祠旧址重新,改为天临路学,并碑刻《天临路学先贤祠记》。此碑未见著录,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陈运溶在明伦堂侧寻得此碑,拓下碑文,后刊刻于《湘城访古录》,才得以传世。明洪武(1368—1398)年间,改为长沙府学,兵马指挥使邱广增建明伦堂,长沙知府刘清扩建庙庑斋舍,教授王褒复建射圃,学宫规模初具。天顺六年(1462年),知府钱澍又建尊经阁(藏书楼)于明伦堂后,大诗人李东阳为之作记。嘉靖至万历间,知府孙存、潘镒、周标、吴道行等又先后修建棂星门、敬一亭、司祭所和泮池,修复大成殿,明代200多年长沙府学未曾中断。天启三年(1623年)的修缮工程更为浩大,知府谢宗泽“念学宫殿庑,尤鼎革一大机务,遂捐俸纠工”,“建尊经堂以培龙气,广辟水池以澄秀颖,耸文星阁以峙巽峰”,巍然之盛举矣。惜好景不常,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大西军攻陷长沙,将学宫付之一炬。张献忠退走后,知府周二南、督学堵胤锡尝捐修,未及竣役明朝就覆亡了。 清顺治四年(1647年),知府张宏猷修缮大殿和斋舍,重建崇圣祠、敬一亭,东西两庑筑墙柏树,始复旧观。从康熙至道光间,湖南巡抚赵申乔、陈宏谋、吴荣光等又多次扩修学宫,清代学宫也曾两次荒废。一次是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叛军攻占长沙,文庙四周成了马栏,祭器都扔到了垃圾堆里。另一次在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城,将学宫的魁星楼作为炮轰目标,半桷无存。太平军退走后,长沙、善化、湘阴3县士民捐银10万两,学宫恢复如初。史载长沙府学宫最后一次大修在同治五年(1866年),由巡抚李瀚章主持,规模较昔更为宏敞,耗资5.5万余缗。从清光绪《善化县志》“长沙府学宫图”可窥视当时学宫的恢宏。正殿五进,依次为棂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西面为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射圃等,东面为教授署、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等,东南角上高耸魁星楼,可俯瞰城墙内。清光绪进士吴獬题长沙府学宫联云:
总要十年功,博览后好专攻,专攻后好博览; 何为百家货,当行中能出色,出色中能当行。 民国后长沙府学宫被省政府征用,30年代省政府主席何键还在此举行过大规模祭孔典礼。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留下一系列街名。 2004年,西文庙坪公布为长沙市11条历史街巷之一。 附:“道冠古今”石坊 “道冠古今”石坊位于西文庙坪中部,为长沙府学宫留下的惟一建筑,由花岗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6米。石坊始建于明代,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石坊东面原有一座“德配天地”石坊,规制与今存石坊完全相同,惜于“文革”时为作“四旧”拆除。因“道冠古今”石坊的两端被民房卡住,而未拆成,故能幸存至今。 古石坊共分三层,最下面的石廊上面有两头凸出的半米高的石狮子,中间有石绣球。第二层雕刻的是石竹、花草。第三层是镂空的石窗,有两条一米来长的鲤鱼。“道冠古今”和“贤关”坊额的上下为“二龙戏珠”镂空浮雕,盘龙错杂,宝珠为飞舞的“中国结”所缠绕,甚为精美。石坊两面的“道冠古今”四字和“贤关”二字完好如初,只是“贤关”二字上“文革”时所划上的红叉还依稀可辨。2005年启动西文庙坪历史街巷的修缮,“道冠古今”石坊恢复原貌。2013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附:西山先生祠 西山先生祠位于西文庙坪东侧,为祭祀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的祠堂。民国时改为小学校。据在该校读过书的台湾学者左舜生回忆,西山先生祠进门经天井为一大厅,可容学生五十人休息、体操。天井右边为厨房,厅两侧即教员书房兼卧室。厅对面为讲堂,祀有西山先生神位,神龛遮以竹帘。神龛上有一块“立三不朽”四个大字的横匾。两天井中隔以甬道,长可丈余,宽七八尺,为进入讲堂的通路。讲堂正面有门十余扇,槅门大开,空气光线充足,花香朴鼻,颇益人神智。旧址毁于1938年长沙大火。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景希,人称西山先生。建州蒲城(今属福建)人。早年从游朱熹弟子詹体仁。庆元进士,端平元年(1234年)拜参知政事。在学术上尊崇朱熹,自谓“尝私淑而有得”,是南宋后期重要的理学家。有《西山集》等行世。嘉定十五年(1222年)以宝谟阁待制、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在官以“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自勉,锐意革除积弊,推行“罢榷酤,免和粜”,以苏民困。又立惠民仓,设社仓,储谷达9.5万石。 真德秀居湘10余年,所作《湘亭谕属诗》,至今传诵不绝,诗曰:
从来官吏与斯民,本是同胞一体亲。 既以脂膏供尔禄,须知痛瘁切吾身。 此邦自号唐朝古,我辈当如汉吏循。 今日湘亭一杯酒,敢烦散作十分春。
其体现“务求有用之实”教育思想的名篇《潭州劝学文》也作于潭州任上。在长沙还著《星沙集志》一书,惜已失传。湘城士民感佩其作为立生祠以祀。祠南城墙上嵌刻有《西山碑记》。碑记留题云:
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 西方又出一生佛,南极今添两寿星。 几百年方钟间气,八千春愿祝修龄。 不须更作生祠记,四海苍生口是铭。
明末清初西山祠已荒废,光绪《善化县志》载,嘉庆八年(1803),“着天妃宫僧侍奉香火”,浏阳张自灿捐银250两,善化王澍捐银150两,别建西山先生祠于路边井李忠节公(李芾)祠旁。光绪元年(1875)藩宪涂某请复建西山祠于天妃宫侧。清人张先骏有诗咏《西山先生祠》:
斜日荒烟认古祠,何人不读谕僚诗。 流风此后谁兴起,湘水重摩德政碑。
可见,盼其“德政”,是士民建祠的初衷。
学院街 学院街位于今天心区,东起黄兴南路,西至学院巷。旧府署原设此街,明设湖南提学道,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改为学院衙门,街因而得名。学院为管理全省科举考试的机构,内设考棚,供府考和道考之用。从天妃宫到学院有一石桥,名“登瀛桥”,谓学士登瀛州之意。道光年间湖南学政岳镇南题学院联云:
衡岳之高,洞庭之深,惟地有灵,淑气必钟奇杰; 左徒以文,濂溪以理,斯人不朽,精神常在胶庠。
清同治五年(1866年),巡抚李瀚章在学院西街修缮长沙府学宫,因而学院街又称文星街。清末废科举,学院衙门改为提学使衙门。清末刊印《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的著名刻书社“萃文堂”亦设在学院街。民国初,省教育司、官书报局等先后设在学院旧址。1930年湖南省政府曾一度驻此。学院建筑全部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学院遗物仅存2只大铁镬。学院原有铁镬6只,明崇祯《长沙府志》云:“约可蓄水数十担,当是积水备灾之用。” 20世纪50年代在学院旧址建文化电影院,连仅存的2只铁镬也不见了。 附:东汉韩玄墓 韩玄墓位于学院街长郡中学内。旧有墓庐和韩公祠,今不存。墓坐西朝东,长2.4米,宽1.7米,高l米,土冢呈长方形,冢首竖花岗石墓碑。碑高1.3米,宽0.34米,阴刻楷书碑文“汉忠臣韩玄之墓”。 韩玄,东汉长沙太守,《后汉书》、《三国志》均无传记,惟《蜀志·先主传》载:“(先主)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相传刘备战长沙,韩玄降于刘备,死后葬此,其冢首竖石碑,阴刻碑文“汉忠臣韩玄之墓”。清光绪三十年(1904主),这里建起了长沙府中学堂。李芸青题韩玄墓联云:
汉代当年一抔土; 郡庠今日满国花。
2013年,韩玄墓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路 书院坪 书院路位于今天心区,北起西湖路,南接南湖路,初名南长路,1966年改称书院路。因古城南书院、惜阴书院遗址位于路两侧而名。路始筑于l951年,系在惜阴街、大雨厂坪、书院坪、同仁街、享堂街等旧街基础上扩建而成。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在城南书院旧址建湖南师范馆,是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惜阴街旧有惜阴书院和陶公祠,遗址在今惜阴小学。书院坪曾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所在地,该校建于l938年,蒋介石兼任校长,张治中任教务主任。 书院路尤以城南书院而闻名。位于书院路妙高峰的湖南第一师范,其前身乃古城南书院。城南书院原是南宋大儒张栻之父张浚在潭州的居所,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因而声名远扬。当时的城南书院,名为书院,实为私家园林,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城南十景”。丽泽堂、书楼、养蒙轩、月榭、卷云亭,集楼台堂榭之胜;又有绿竹成阴的琮琤谷、高邱层观的南阜,一池如碧的纳湖;纳湖中置听雨舫和采菱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7:10 , Processed in 0.1007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