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一 长沙山水

2020-10-4 17: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550| 评论: 0|原作者: 辑注校点: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浏阳河

 

原名浏水,其源头二支分别为大溪河、小溪河,发源于浏阳大围山北坡和南麓。“浏”,清亮之意。位于浏水之北的浏阳县也以此为名。阳,北也。东汉置浏阳县,后渐称浏阳河。大溪河和小溪河为浏阳河的上游。二溪会于浏阳杨潭乡之双江口,为中游之始至浏阳镇头镇进入长沙县江背镇,为下游之始。由杨梅河入长沙市郊,经磨盘洲、杉木港、李家河、东湖、东屯渡、鸭子铺、黑石渡至落刀嘴汇入湘江。浏阳河十曲九弯,百数里水路入湘江。春夏河水时常暴涨,秋冬清波荡漾。两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考古遗址、名人故里、寺庙遗迹、绝景佳色,多不胜数。

 

水经·浏水

(清)陈运溶

 

浏水一名浏阳河,有二源,一曰大溪,一曰小溪。大溪源出浏阳县东大围山东峰三湾坳上壮高泉,小溪源出大围山中峰湖岭之南天泉,俱分流至双江口,始汇为浏水,合流百余里。至金塘港东岸人善化县,金塘港水来会。金塘港水源出浏阳县永安市,南流一里入善化县境。又十里至一字墙,又五里入浏阳县境,经梅花桥,又五里经石湾桥,又五里经湘山桥,与乌川水合。乌川源出善化县南,流八里经上花桥,又六里至石壁,又八里与金塘港水合。又二里经盐水桥,经回龙桥,又三里入浏。又折入浏阳县百嘉山渡头市十余里,径流至八斗湾西岸入善化县。又二里至团头河,又北二里,又西北二里,又西北三里,至仙人市。又西北五里,至螽斯港。又西北四里,至杨梅河。又三里,至眠羊山西岸入长沙县。又西北八里,至东山市。又北四里,为磨盘洲。又北稍东三里,至杜家河。又东北五里,又东四里,又东南一里,至善化港口,合善化港水。港南属善化,港北属长沙,源出善化县三乐庵。十里至打卦岭,又十里经善化桥人入浏。又东北一里,又西北一里,至榔梨市,合鸦灵桥水。鸦灵桥水源出孙山寺,西流五里至石子塘。又过曹家坪,合杨公坝水。又五里,至阴山。又三里,径响水坝。西经鸦灵桥,又七里至榔梨市,下入浏。又西北一里,又西南四里,为莪江洲。又西南四里,至杉木港渡。又西北三里,至花桥港,合花桥港水。花桥港水源出东山圫,北流十二里,经花桥,又三里入浏。又西北三里,至东屯渡。又西南四里,又西一里,至长套湾。又西北二里,为洪矶滩。又西南二里,又西半里,又西北半里,至湖迹渡。又东北五里,又北二里,又西六里,至陈家湾。又二里,至骆驼嘴入湘。即驼口,亦名浏口戍。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二。

陈运溶(1858—1918),字芸畦,号灵麓山人,湖南善化七里营(今属长沙市岳麓区)人,太学生。毕生致力于著书、辑书和刻书,尤其对搜寻、辑录湖南古地理、古艺文佚书倾心投入,不遗余力,有《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麓山精舍丛书》《灵麓山人诗集》《逸庐文集》等。

  

沩水

 

沩水因源出宁乡县西北沩山得名,有南、北两源。南源(主源)出扶王山西麓大托里,叫石板水;北源(旧志误为主源)出灯窝寨北麓大沙坪,两源会于黄材青洋湖,东流经双凫铺转向东北,横穿二十五个乡镇,至双江口镇的团湖村分左、右两支进入望城县境,注入湘江。沩水全长一百四十四公里,宁乡县内境长一百一十七公里。黄材以上为上游,黄材至县城为中游,县城以下为下游。县城以下河床平均宽一百八十米。上游小龙潭今辟为漂流胜地,两岸奇峰陡立,险峻无比。黄材以下,坡度平缓,河道弯曲多滩。共有大小支流九十九条,其中主要支流十二条,以乌、楚二江为最大。

 

沩水舟行记略

(清)罗鉴龟

 

沩水源发黄材,势如建瓴而下,至新康、靖港入江,计程约百五十里。其流潆回,绕山曲折,舟行如游沼池,不见其出也。郁积蟠结,土膏肥美,素封之家,望衡对宇。其椓杙横截垒石为坝者百有余,坝端倚岸留洪,以水为机,以转筒车。筒车形圆如车轮,断木为轴辐午贯之内盘,十六重为外盘,参差置辐承其杪,数五倍之。斜率筒数十于辐颠之间,筒长三尺余,有底,旁掩以箦,纵稍缩于筒横尺许。岸植木为二架,盛轴之两端置水中,水与箦薄击而旋转,筒饮水满,以次沥出如酌。架有曲尺枧接以灌田,坝之中则留洪以通舟。舟名乌舡,莫解其命之义也。闻造于黄材者良。

宁地沃饶,足谷米、烟铁、薪炭诸货,贸迁有无,资其搬运,而安、益、湘乡之界宁者亦如之。故樯影上下,如栉如墉,欸乃行歌,宵旦响荅。河身宽者数十丈,隘者数丈,风帆不利也,而洪狭流急。即篙师之能者,篙稍失,势虽将上犹复从流而下。二人不足,增数助之,甚必减载,然后克济焉。邪许謣舆,一登则訾螯笑噱,靡所不有。而自上而下者,稍左右分寸,则舟为杙损,糜碎沙沉。故沩水之舟子,乘风破浪或非所长也。至行舟以力,实捷而有神,又能使水如傭。方其溯洄而上也,火伴开头,后者呼取盘杅之属,前舟举投之水,虽相距寥廓,流触其舟,绝不他适,俯而搴之,如拾地芥。舟首有孔,维以索钩贯之。其上洪也,一舟既登,以钩挽后舟连之,不烦号召也,即杳不相识者,无德色无倦容。维舟食息,邻舟素未谋面,妮妮剧谈,坦然不疑,虽击鲜炰羔,亦会食无猜。受者初不以为惠,何人我之见交相忘也。此二者,殆风俗之醇美者欤。

硁硁小人曰:“世之扬舲湖海者,慑魂栗胆操奇赢于狂飙骇涛中,是以性命与货糈相角逐也。”兹水广如衣带,无风波之虞,密迩里居,筹持利获。且竹树畅茂,两岸笼舟,名禽时花,四时不断。壹似天悯其而劳而酬以清妙之况者,行行不落寞也。

若夫鲜明如镜,游鱼鳞鬣可数;渔舟一叶,散布瑟瑟澄潭。密纲截围没水簎刃者,时攫巨鳞于绿皮翠潋中,泼刺而出。而流浟触杙,从罅隙迸涌,望之皑然而白,如置身于雪碗冰壶、水晶宫殿,景光尤不易觏焉。彼目僦耳傭,安安而揽之者,若一任西湖、虎丘、三岛十洲之名胜,举无足移吾情怀,纷吾游棹也。己卯(按:嘉庆二十四年)闰月十一日。

 

按:本文录自清罗汝怀编纂《湖南文征》卷五十二。

罗鉴龟,字鹤龄,清长沙人,乾嘉间诸生。著有《思贻堂文稿》。


白沙井

 

白沙井位于今天心区白沙路旁。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白沙井,县东南二里,井仅尺许,清香甘美,通城官民汲之不竭,长沙第一泉。”清乾隆皇帝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将白沙井与北京玉泉、塞上伊逊水、济南珍珠泉、扬子江金山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一道御定为全国七大名泉。白沙井所处的锡山西坳,山基底为板岩,上部覆盖很厚的红土砾石层,地下水有承压性,泉脉甚旺,原老龙潭即为泉水所汇集。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白沙井,旧建亭,为游息品赏之处。亭废,建石坊一座,右题玉醴流甘,左题星泉溥润。巡抚觉罗敦福有记,勒石旁有南沙井、老龙井,涓流不竭,清冽次之。”今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二泉记

(清)蔡以偁

 

长沙城南五里地,鸡犬成村,桑麻可绘。沿城而行,不巷不衢,略行成野地。编茅藉竹,三四茅屋豁出,平芜迤逦。石路数百步,过此以往,半山垄,半田墅。沙石浴雨,列若棋阵,瑟瑟啮履有声。倒树张伞,罅漏日影,布落金点,然泉即出山下焉。满注不溢,取之不竭。俯视石底,脉隙一线,似鱼吹沫,出无痕还。甘逾醇酒,凉能醉人。

折十笏之西,又得一泉,盖即御泉,同老泉脉有如开双奁者焉。举瓢一吸,泠泠清洌,凄神寒魄,若僵卧冰雪。徒倚水憩,倦而思卧,因草铺席,捡叶堆枕。四望远色忽来,窥人断岩,若人时露半面。尖峰卓笔,江城一幅图画,遁入毫吻,骇青缛绿,远走未了。

移晌,赤日仄午,树影斜长。牧童驱犊,横笛叱拨。山僧赤脚出汲野寺,不觉有忘归意。迨至心凝境惬.暝烟一缕,吹出野外,而后知此游之与物适也。同游为李南州仲子鲁岩,并余成三人。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二。

蔡以  页。

 

白沙井记

(清)旷敏本

 

星沙城之南二里所,有井曰“白沙”,其泉洌然清浅,从山崖下沙石间喷出。井从裁尺许,横倍之,深赢于从而视衡犹称閷。凡井皆阑甃,而此则坦迤无隔。凡汲水者以瓶引以修绠,而此则利用瓢来舀,以至井所之后先为班次,担头各挂一瓢,班可容两人并舀,频舀而不虞其竭,即或久不舀而不见其溢。时炎夏,近井居民净夕舀之,贮以巨缸,平日担入城,担可得钱七八,不移时而缸胥罄。其旁有新井,从衡深广亦如之,或云水味似旧井稍逊,然舀者无分,饮者莫辨,盖其渊源同,其臭味亦自无差也。

予考宇内泉之著者,山左之趵突,黔中之漏趵,江左之惠山,然以方兹泉之流而不溢,挹而不匮,凝未之或逮也。嘻,神矣哉。

昔孟子因圣人叹水而原泉至,放乎四海。海之量,百川归之不盈,尾闾泄之不虚。白沙之盈虚消息,其微近之乎?而圣人之时行时止,不于兹露其倪乎?

朱子曰:“为有源头活水来。”大都君子之泽物,其灵台有活水洒之,以润生民。予于斯时有会心焉。

其南岳祝融峰有泉曰“虎跑”,其泉从峰顶涌出,寺僧以石枧引其流直达斋厨。予益叹大地之不爱其宝,而造物之无尽藏也。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二。

旷敏本(1699—1782),字鲁之,号岣嵝,清湖南衡山人。幼颖异,过目成诵,下笔如流。弱冠从师彭仕商,目为国士。乾隆元年(1734)进士,选庶吉士,因病而归,未再复出,从事教育和著述,乾隆十九年(1754)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对岳麓书院之贡献,以撰《六有箴》训士为最。著有《岣嵝集》《岣嵝诗文草》《周易启蒙》《禹贡发蒙》等。

 

白沙泉记

(清)张九思

 

白沙泉距长沙郡城南门外可一里许。上为土阜,亘而堑,其下为田。泉出阜腹,不溢不竭,其井不瓮,其汲不以绠。汲者至,人肩二桶,手一瓢以待,以至之先后为次。先者两人对坐,迭举瓢,俯仰若献祷。汲满,以次进就,举瓢如初,竟日暮不一息,无哗者。

其泉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煮为茗,芳洁不变;为酒,不酢不滓,浆者不腐;为药齐,不变其气味。若他泉也则否。三伏日饮者,霍乱、呕吐、泄泻,病良已。城之居民咸汲取焉。

余谓斯泉,功能厌物,而其出之也甚约,均之也有渐,君子之道也。闻长老说,泉随山脉来,甚远。今长沙山自江西之袁州,迤逦北奔,至此入城,盖术家有谓之荫龙泉者。异时一老僧尝偈识云其然,则斯泉之水千有余里而发于是者,居人固不见也。

 

按:本文录自清同治《善化县志》卷三十二。

张九思(?—1750),字聿修,号竹轩,别号洞井山人,清善化人。乾隆优贡,官宁远训导。善诗、文、书法。著有《火余集》、《蒙泉文集》等。

 

灰汤温泉

 

灰汤温泉位于宁乡县西南东务山麓。这里花岗岩广布,地下岩浆结晶构成热源,滚烫的泉水从乌江河畔涌出,水珠成串,晶莹洁白,热气蒸腾似石灰撒过。灰汤温泉历史悠久,南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记载:“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日未至,数里遥望,白云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新阳县即今宁乡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置。唐代长沙铜官窑出土瓷器上也烧制有一首温泉诗:“圣水出温泉,新阳万里传。常居安乐国,多报未来缘。”泉池多孔,旧有长八米、宽二米的主池。清同治《宁乡县志》载:“其泉有三坎,上沸中热下温”,上可燖毛,中可涤衣,下供沐浴。

 

汤泉赋并序

(明)陶汝鼐

 

汤泉,水之变性也。寰中称温泉者十数处,而古今以骊山为最。以其芳清,又迩宫阙,承恩赐幸,宠艳斯极,然亦其所生之幸也。其次则歙之黄山、滇之安宁,并称朱砂泉。黄山松云名胜,超然玄圃,非高人隽游不得致,可以无憾。安宁则滇之鄙郡,近代杨升庵迁谪其间,始著于书。然则此三泉者,骊山廓庙也,黄山仙隐也,安宁幽谷也。生幽谷中,后骊泉二千余年,赖文人以传,亦遇矣。彼浃渫而瀹草莽者,何限乎。

或谓温泉不甚沸,而无硫黄气,故别以朱砂目之,馀不得拟也。予曰然。汤泉沸激,瀹物蠲疴,功德被幽,独先寒贱。此何异士君子负烈正之行而严气,善事溉于乡里者哉。

予家深山之内,去溪江二里许,有汤泉焉。出于江干,石为之釜,不可手。上有方塘,则熬波清澜,可盥,可掬,可垂钓,可引灌我田,东坡所谓“饮食沐浴俱在”矣。盛宏之《荆州记》曰:“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日未至,数里遥望,白云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双辕形,昔传玉女乘车投于此泉。”今人时见女子姿仪光丽,倏忽往来,正此处邪。惜邑志不考,姑传流俗,曰浣纱夫人,旧有庙。予居其里数年矣,被泉之赐不得如安宁之遇升庵乎,于是感而为之赋。赋曰:

夫何衡泌之勺波,兼水火之令德。匪鉴此以涓涓,畴相之而溭溭。同为山下之豪,迥别溪中之色。观其觱沸乎古今,得无怨天壤之见抑异哉?此泉相对叹息。吾闻玄夷导坎,渊益清冷;百川灌河,流皆寒碧。今乃易冰为炎,改澜为炽,五行之变,于斯为极矣。

然亦尝思之,岂无海潜阴焰,野汇焦渊,岱舆之濆石烂,宛渠之础波然。莽煌沾衣而愈烈,金泥拂水以如煎。白玉为樊,乃得然邱之国;黄金薄底,方浮沸海之船。至使汉苑缣缃,标奇火浣;秦台沙树,最侈烘烟。广异闻于域外,觊一觏于神仙。爰有衰禅神井,咫尺西都;华清宝落,翠辇金吾;沉香爇火,天帝所娱。又有新安黄海,烁玉翻珠;云霞逸客,冰雪藐姑;浴不待赐,酣卧蓬壶。并擅朱砂之誉,分专清艳之殊。乃若匡泉汤,若汉水沸,如莱波烂乌,灵谷游鱼。访火井于临邛,志阳泉于天余。事或近而有征,史尝阙而不书,得无沧桑之换世,而空识于虞初也。

眷兹惠泽,近我柴门,山江之汜,汤出云根。蒸鹜岭,燠狮仑,迷鱼濑,罨鸡园。流卑潴高,蓄清泄浑,如煎如熬,不崩不骞。类曹家之豆釜,比管氏之盐盆。春浪滚则桃花别色,冬霜赩而柴燎同燔。允辞冰霰,偏沃禾荪。亦有赤鳞潜而吹泳,朱鸟过而消魂。炎液暄波,匪因人之热;捐疴荡秽,欲绝俗而奔。然而投闲率野,润庇孤村,无绮阑与玉砌,足石户之陶尊。将以沤麻,将以浣纱,时逢采葛之女,聊俱抱布之娃。岭上之白云常暖,池中之明月偏华。是以天姬翠盖,神女云车,欻然下凤,冉冉如霞。每蹒跚而至止,倏香雾以周遮;疑玉皇之赐浴,列云母兮障花。庶几幽光承乎玄鉴,游眺绝于狭斜矣。

云何胥涛欲绝,娲墓曾沉,望失江臬之珮,虚存捣练之砧。然而烟霞吐其直气,风雨助其枯音。虽山川之陈迹,终万古以常。是谓至变者不变,而谁能测其阳阴。于是池上主人缨足并濯,洗耳而吟,薇可瀹兮,泉可以斟,有温泉而无寒火,悟天地长存于水心。

 

按:本文录自陶汝鼐《荣木堂合集·赋集》卷一。

陶汝鼐,见   页。

 

宁乡灰塘汤泉记

(民国)吴楚

宁邑之西距治九十里,辟村落,河流弓曲,远山环之,田畴井井,庐舍相望。中有灰塘,穴通河,为阡陌沟洫水潴处。面积数方丈,波光夺天,温冷各半,荇藻交横,诚一邑之胜境也。塘底涌汤泉,自沙孔中出,淅沥有声,不火而燠,不爨自煎,气蒸蒸上腾,望若烟雾,水热之程度,能伐鸡豚毛。惟含炭酸,瀹茗不可口。塘下有池,窄而浅,曰“汤锅”。右凿一圳,曰“汤沟”。流十余步,曰“汤口”,热度稍杀,以手掬之,殆世俗所谓阴阳水然者。

由口流入大河,河之洲畔,土人甃石堆沙,成坟五六,深约尺许,曰“汤盆”。沐斯处者,肩相摩,踵相接,拟易汤盆为汤盘,取其铭也。盆与盘意相近,而汤字又兼两意,似较名贵。浮游其水者,曰“汤鸭”,长养于斯,化凉为温,价值千钱。塘之前后左右,相传召祝融,筑室不利。问其市,曰“汤泉市”,桥曰“汤泉桥”,故其乡亦曰“汤泉乡”。乡产伟人,前清中兴时,如刘中丞克安、黄门军少春诸先达,经文纬武,皆由山水灵秀所钟。而汤泉又足以资其酝酿,故得震襮于一时。民国肇造,其间瑰奇磊落之才,必更有与汤泉磅礴之气相感召,应运而兴者,倘所谓地灵斯人杰非耶?

予以履勘周、刘互诉掘毁案,经此止宿,得游览焉。稽诸《博物志》,凡水源有硫磺,其泉则温。又《水经注》,温泉出太乙山者,沸腾如汤。又《地质学》,有汤泉必有火山。中华大陆之国,温泉多,汤泉鲜,湖南一隅得之,何其幸也。惜夫,汤泉有以热予心。予性嗜廉让,竟以公务倥偬,不获解带,一浣尘垢,藉汤泉以洁予身也。欲续秦观赋,勒庾信碑,而时难驻马,临泉徘徊,感慨系之。天地为炉,阴阳为炭,此中妙谛,伊谁领会。

呜呼,大造不言造,化功不言功。山川辉媚,玉之韫也;蚕烛蛰伏,龙之潜也;激扬浊清,泉之体也。告余者谁?乡董黄君应周也。记之者谁?昌江吴孟子楚也。

 

按:本文录自民国《南社湘集》第四期。

吴楚,字焕熙。平江人。有《月下清砧图》,征人题咏。


辑注校点:陈先枢

原载:《长沙名胜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


12345678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2:59 , Processed in 0.0980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