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卷五 宗教胜地

2020-10-4 17: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19| 评论: 0|原作者: 辑注校点: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今开福区铁佛东街,街以寺名。铁佛寺始建于唐朝,其开山祖为法华禅师,时铸有三尊高丈余的铁佛和一座七层高的铁塔,铁佛寺因此而名。寺毁于元,明初重建大雄天王二殿、观音阁、左右廊庑等建筑。明末清初屡毁屡建,只剩三尊铁佛露于风雨之中。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鼎建一新,香火日盛,为湘城一郡之名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围长沙,守城大帅恐铁塔成为敌军据点,遂下令摧毁,半桷无存。至光绪年间铁佛寺犹存得几所殿宇,清末改为农业学堂的农事试验场,铁佛不知去向,只剩下铁佛东街的地名。

 

重修铁佛寺记

(清)任绍爌

 

长沙郡城北里许铁佛寺,考碑盖唐开元时僧法华创建者也。范铁为佛像三尊,故名,后以兵火寺毁。明初,僧鲁山领本郡都纲正僧纲司于东庑,僧圆真嗣其任,建大雄、天王二殿,观音阁、左右廊庑、门墉、井湢毕具。成化间,僧大云复广募修葺,寺遂称盛。当明末之际,兵火频仍,寺复残败。

迨本朝康熙十三年,长郡为吴逆窃据,至十八年始恢复。余滥叨郡守,偶过前寺,止大雄、天王二殿。殿后三间率皆破损倾攲,未几而大雄殿顿尔颓倒,巍然三佛露峙于风雨之中,过者兴嗟。或谓湘江迤城西,直泻北去。兹寺镇锁下关,则秀气停蓄不泄,形势家能言之。顾以羽书旁午,无暇及此。二十一年,滇、黔底定,军供渐稀,经前任抚部院韩公念寺为风水所关,慨然捐资以为重修之计,委予监修。甫购材庀工,而韩公以移镇西蜀而去,予又以罣误离任,寺工亦以资竭停止。从前所购之材木久将朽弃,所费之工价尽属虚靡。予每念及,辄为憬然。会原任永郡伯许公慨捐六十金,勉予必竣其事。是时各郡邑诸公亦复量为捐助,共计百十余金。遂委徐经历督修,仍复兴工。讵意工巨资微,甫竖木,而捐资辄尽,势难再辍。予于是独肩其费,遣宁、袁二书计守、督工匠,每日晨往暮归,三阅其月,幸而事半功倍,工以告成,计起建大雄殿周回共五楹。因其旧址,高耸过之,飞甍重楼,上下二层,以第二区为楼。登楼四眺,则江山风雨吐纳如在几席。又制铁鼎三、瓶二、磬一,作佛前香供。厥工粗毕,予得借以无负韩公之委,而所费金钱不致虚靡,予志足矣。倘云将以邀福,则非予之本志也。

惟是殿宇虽成,不过仅蔽风雨,而其楼上北、东、西三面,予皆护以板扇,其南面须作明窗亮牖,方惬楼制。楼下、殿前、后门以及佛像尚未装修完备,其天王殿破损如故。顾予旅况萧然,力实告竭,当以俟后之君子。先时长沙士子久未发科,是秋殿楼甫成,而秋闱登隽者顿有其七。岂兹寺果有关于长沙之风水,而遂有验可信与?故并记及之,以为后征云。

 

按:本文录自清同治《长沙县志》卷三十一。

任绍,字思庵,清山西河津人,康熙进士,二十三年(1684)任长沙府知府。

 

重修铁佛寺塔诗序

(清)觉罗敦福

 

国朝乾隆四十年,前中丞令少司农会稽梁公重修长沙铁佛寺。之明年,寺既毕工,绀宇焕发,像教重辉。时则岁丰人和,百物阜成。余方摄官抚军,乃率僚属,顶礼梵王,介厘迓祉,香介清严,咸称盛举。遥见寺门左方有塔巍然,俯瞰江郭,风雨久摧,相轮隤陊。虑匠石不继,无以肃观瞻,普慈利。询谋佥同,檀施协力,鸠工庀材,将拓规而加扩焉。练日蒇事,除旧甓,启敝扃,得铁柱如幢贯塔中。长丈有四尺,围圜尺有七寸,首微锐,有穿下,砥平如截,顶刻蟠螭,重约百钧。一鼓镕成,完好无缺。爰命工剔抉锈藓,环饰文字悉露。上为宋潭州判官李思明《皈依慈氏佛发愿文》,下为观音大士《陀罗尼咒》,皆进士董頀书。寺僧曰道崧,镌工曰李升。计字七百六十有奇,楷法隽妙,得未曾有。余维颜书《多宝》,柳书《玄秘》,并皆砻石垂示来兹。至于镂称坚铁,疏著夏书,铸勒铭文,功归冶氏,如景龙法性。各钟识款,靡不发金就范,倾写印成。若此大书深刻,錾凿精良,洵属奇觏。

考郡志载,唐开元时,衡岳降神,舍铁造佛,兼铸是塔。塔之铁柱,唐制无疑。末署淳化元年庚寅,岂宋修唐塔时所镂欤?又考,明成化十二年,及我朝康熙二十二年,并经重修佛寺,未及修塔。故塔柱无闻碑乘,但言铸塔,亦不言铁柱。塔柱为铁,铁柱有文,至是始显。盖舍坚固金刚不坏,加以空誓秘文真言法宝,天人拥护,历劫如新。一时好古者,日就摹拓,奉为稀真,固其宜也。于是督学使李公汪度、廉使郑君大进、观察仓君、圣裔梁君敦书、汪君、新郡守王君,鸣歌咏其事,继声属和者若而人,共得诗若干首,不啻集古金石诸篇,搜奇录异,提唱宗风,响达檐铎,于以首导众生,宣扬佛日。塔与寺俱复旧观,上祝圣寿,永镇江国,尤足志庆也。夫因颠末与诗亦并勒贞珉,藉传不朽云。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七。

觉罗敦福,见   页。

 

寻故铁佛寺记

(清)熊少牧

 

出湘春门迤西数武,为铁佛寺,唐法华禅师所建,铸铁成大佛三尊,故名。寺前有塔高七级,中铸铁幢镌佛偈,书法精妙,宋以前物。禅宫宏邃,旁一笠亭犹胜。

道光丁亥夏,余偕人避暑,同游其中。老木交荫,凉风徐来,上悬诗额有“草光坠地凉如水,岳色窥人绿过江”之句,秦小岘瀛笔也。座间指岳麓、天马诸峰,岚翠扑眉宇,湘流浩淼,贾樯渔舸明灭。林外历溯南唐马氏会春园、九龙殿,遗址宛然。虽霸业烟消,而一时豪雄割据之略,至今犹可想见。剧谈极饮,薄暝始归。

嗣后余远出,不至寺二十余年。每遇名山梵宇,仿佛其境,辄惓然思续前游也。

咸丰壬子,粤逆犯长沙,攻围数月,势汹汹。大帅恐塔寺穴贼,下令摧毁,半桷无存,铁佛露坐瓦砾中,蓬封藓蚀而已。寇去之明年,中丞骆公议复其旧,以费绌不果。

夫江山欲胜之区,乃天地大友,即人事代谢而风物不改。然无林卉台观、钟鼓麟羽以活其趣,助其升华,则风月无聊,荣落异局。游者虽可以神过,不以形求,而俯仰陈迹,觉沧桑陵谷之感,怅惆于怀而不能自已焉耳。庄子曰:“山林与泉壤,于使我欣欣然而乐。”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旷达如漆园,亦无从而矫之也,宜也。

今年春,偶与客散步城外,周览故墟,凭吊久之,因书而为记。辛酉(按:清咸丰十一年)寒食日。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

 熊少牧(1795—1878),字书年,号雨胪,长沙人。道光举人。授内阁中书,以诗闻名,被吴梅梁誉为“超超等”,亦工古文辞。曾主讲长沙求忠书院。同治三年(1864),归居长沙洞泉草堂,日与士人论学赋诗。有《延年堂集》行世。

  

上林寺

 

上林寺为唐代长沙华林寺主持善觉禅师创建,遗址在今开福区仓后街。明末寺废,殿宇多化为园圃。清康熙初年,懋勖禅师为重光佛法,在湖南布政使郎永清的支持下,募捐赎回基地,予以重建。康熙三十三年(1694)按察司郎廷栋又捐款重修大佛殿、观音阁,殿宇规模日渐宏大,僧徒达数百人,成为省垣名刹。同光年间,名僧笠云、寄禅都当过上林寺方丈,郭嵩焘,王闿运等常与他们过从唱和。1938年长沙大火,上林寺毁于一炬。后由僧人了凡等建房数间于废墟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寺由商业部门征用。

 

募修上林寺小引

(清)郭嵩焘

 

佛法入中国垂三千年,所言明心见性之旨,与吾道相为异同,今之僧众罕有焉,独其所为戒律,其徒固世守之,有非吾儒所能及者。彼教中神通衍为北宗,其于生死来去,神鬼怪秘,诚若有以尽其变,为人所敬信,则今喇嘛僧是也。为僧众者,因缘附会,舍其真实而求权应,而南宗之传亦微。要其象教之设与禅真之所栖止,盛衰兴废,历时百变,固尝有人焉持其后,教以延而弗绝。    

上林寺者,唐戒灵禅师演法之所也。递传至康熙初,懋功禅师实昌其绪,而布政使郎公因其寺基恢廓而崇大之,逐为会垣名刹,十方接引,饭僧常数百人。而其后侵寻为刊刻官书之所,僧寮阒然,莫庇其生,寺亦颓废逾半,多治为民居。剑州李公来为布政使,檄书吏还诸寺僧。于是西枝和尚实住持斯寺,感李公之加惠,重启法门,建戒律。既乃顾瞻寺宇,喟然曰:“是寺重修于郎公又二百年,敝坏不治,且日蹙矣。佛殿之存者,栋桷摧朽,架木枝柱之,又十余年于兹。今(按:清同治六年)传次在予,而令是寺及予身而圮,无以赞益李公之德而永其延,厥咎滋大。”谋博徼同志,式宏佛教,葺而新之,属嵩焘为之引。

异时会垣上林、泐潭、开福三寺,为僧众聚集之区。居者有所安,行者有所庇,法教普焉,志愿宏焉。泐潭、开福寺基仅存,独上林寺犹为丛林,不宜更就倾颓,使戒灵一钵之传,迄今而就荒也。夫彼教所以觉悟愚民,常有所偏胜。晋、梁以来,释、老代兴,乃今而俱衰微,则耶稣之强民以崇事者兴焉。佛之教,日引召其徒修而行之,其传有所归,而其流有所止,使人知其为教犹不逾乎心性,以无急折而入于耶稣也。倘亦吾儒之志也欤。

 

按:本文录自《郭嵩焘诗文集)“文集”卷六。

郭嵩焘,见   页。

 

报慈寺

 

报慈寺位于今芙蓉区凤凰台,始建于唐。《五代史补》云:报慈寺主持“洪道通内外学,道行尤高大,为时人所重”。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藩司黄性震重建。乾隆间重修过一次。至道光间,香火渐衰,有地痞盘踞寺中,招摇撞骗。藩司万贡珍查得,把地痞赶走,并捐廉重修,恢复原状。咸丰初,寺侧设厂铸炮,失火,寺亦被毁。民国元年(1912),其地拨给培德女子学校作校舍。

 

   

重修报慈寺记

(清)万贡珍

 

省城东南隅有阜隆然,曰凤凰台,其旁古刹为报慈寺。考邑志,寺创于康熙年间,为前方伯公为亲祈福而作。厥后日渐零替,住持法嗣亦浸稀。

    余于莅任后,闻有假仓房名目居此寺中,为招摇计,盖奸人盘踞已久。稔此寺无人,将肆其蚕食之计,一经查拿,遂纷然藏遁。余愍此寺之久废也,爰捐廉重葺,建观音阁于后,并将凤凰台官地围入垣内,为邑人登临览观之所。至大殿,则多有未逮,以俟之后人。维时丹岩上人以精岐黄,居城中,遂延为此寺住持。百废具举.焕然一新。

余维一都一邑必有踞江山之胜者,为公馀登览之处。楚南岳麓环峙,湘水潆洄,乃以都会之大,竟无有地焉可供眺涉者。此台踞城最高处,万家鳞比,一览无遗。如有志者踵而增之,亦邑中之一胜也。至梵唱清严,增植花木,是又在丹岩善祝,其法嗣谨守勿失,勿使匪人得以行其狡焉思逞之计,是则余所厚幸者。夫庚戌(按:清道光三十年)秋日,将以述职赴都,爰倚装书此以贻丹岩,为述其大略于此。

 

按:本文录自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卷十。

万贡珍,字荔门,清江苏宜兴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由庶常改官户曹,充军机章京。出守归德府知府,以才敏称。调开封,擢湖南布政使。道光二十九年(1849)大饥,倾廉助赈,眷属簪珥皆斥助归赈。尽檄属府县建义仓,办积谷,州县以拯饥助赈为殿最,饥区赖以保全。权巡抚事,复内调大理正卿,旋以病告归。

  

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今开福区西长街西侧吉福街,清顺治七年(1650)长沙府知府张宏猷始建,置长沙县民田八十亩,以奉若祀。有殿宇二座,月殿云台,时称招提胜境。因观音菩萨普救众生,为民祈福,吉福街由此而得名。观音寺毁于“文革”时期。2010年,因房地产开发需要,吉福街亦被拆除。

 

观音寺田亩碑记

(清)张宏猷

 

粤自经来白马刹建青龙,遡汉暨晋,由来远矣。况观音大士以三十二应身,现八万四千手臂,接引群生。故五台瑞像,尝自双峰山迎入。唐时建宝陀寺,历传不朽。余素匪佞佛,乃从丁亥(按:清顺治四年)受事涉湘,目击城阛,凋零万状。询及古刹,倾圯尤多。一日,履南郊,见一像庄严,风雨弗蔽,不觉惕然惊肃。讯之故老,咸曰:大士法身,其丛林煨烬弗存也。余日:大士有灵,救我十二城黔黎于水火中,吾当迎而新若像,建祠宇以祀之。于是率众辇迎,若有神助,乃于城内之西门卜一旷地,召地主以价售之。爰命梓人估价贸木,前后创殿宇有二,山门、廊舍草率粗备,不必花砖锦石、夏藻秋莲,粧点招提胜境。然月临月殿,云映云台,安知千叶莲花,不在香阜中腾凌宝气耶。诫令山僧朝夕静诵,但祈甘泉遍布,善感龙泉耳,他复何求。具戒之曰:捐六尘,持八关,汝从事沙门,独不究心乎。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非麄暴者所居也,愿尔等扫除凡根,杜绝俗党,以奉菩提于有永耳。寺经始于庚寅(按:顺治七年)桂秋,成于辛卯(按:顺治八年)之冬。置长沙县民田八十亩,以奉若祀,将以垂久,故悉识之。

 

按:本文录自清嘉庆《长沙县志》卷二十四。

张宏猷,字调鼎,清奉天(今辽宁锦州)人,顺治四年(1647)任长沙府知府。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2:56 , Processed in 0.1050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