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五章 长沙弹词艺术家

2020-10-3 20: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93| 评论: 0|原作者: 王亨念 唐湘岳 谭鑫 李迪辉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五章  长沙弹词艺术家

 

一、曲苑奇葩舒三和

舒三和(1900—1975),出生于长沙市一个手工业者家庭。10岁时入蒙童馆读书,14岁随父学蔑匠手艺。18岁时正式拜鞠树林为师学唱弹词。抗日战争期间,舒三和组织曲艺艺人参加“长沙市杂剧抗敌宣传队”,担任副总队长,深入街道、农村、宣传抗战救亡。

抗战胜利后,他与唐仁芳等艺人,在被“文夕”大火焚毁的火宫殿废墟上开设3个书棚,供曲艺艺人白天说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舒三和与其他艺人报名参加政府主办的长沙市戏曲改革讲习班学习,先后被聘为长沙市和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会员。他积极配合肃清反革命分子、民主改革和抗美援朝,自编自演了《斗倒恶霸金松》《美国活饭桶》《空军英雄张积慧》《共产党员赵宝桐》《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曲目,并参加中央赴老区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深入茶陵、攸县等山区,演出了《井冈山》《仇上加仇》等曲目。1952年至1954年,三次奔赴整修南洞庭湖和新泉寺的建闸工地慰问演出,并创作了《万子湖》《驾排英雄》、《王家河堵口》等弹词曲目,在治湖工地三次演出累计8个月之久,受到民工们的称赞和人民政府的表彰,荣立一等功。1953年,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成立“湖南省基本建设文化服务队”,作为主要演员,他深入株洲、湘潭、金竹山等处的大型基本建设工地演唱,爱到群众好评。1954年,他致力于弹词曲目的创作、改编和整理工作,先后改编了《十五贯》,创作了现代曲目《贺庆莲》。他整理的传统曲目《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野猪林》《太白赶考》《宝钏记》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3月,湖南省第一个国营曲艺团队——长沙市曲艺队成立,舒三和任队长。同年初8月,他选为湖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同年,中国唱片社将他演唱的《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灌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

舒三和演出的弹词作品多次获得大奖。1953年2月,“湖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观摩会演”,舒三和演出的长沙弹词《东郭救狼》获一等演员奖。1958年5月,湖南省曲艺、木偶、皮影艺术会演,舒三和演唱的长沙弹词《贺庆莲》《武松打虎》又获一等奖。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舒三和与他领导的队员们被迫停止演出。1968年底,长沙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织宣布解散长沙市曲艺队。舒三和被迫退职,1975年含恨去世。舒三和曾先后担任湖南省文联一、二、三届委员;省曲协副主席、主席;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长沙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市政协委员。1979年3月,长沙市委宣传部在落实政策大会上为舒三和恢复名誉。1980年10月,中国曲协湖南分会、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市文联联合举行“已故著名曲艺家舒三和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纪念和表彰他为发展曲艺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舒三和的弹词演唱,唱腔悦耳动听,表演绘声绘色,唱词通俗优美,道白风趣简练。舒三和从事弹词演唱五十余年,艺术造诣很深,对弹词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舒三和的弹词创作中,突出的成就要数传统曲目。这些曲目听唱起来是一种艺术享受,阅读起来也耐人寻味,它们分别在省历届曲艺汇演中荣获嘉奖,并已出版发行。

作为曲艺形式之一的长沙弹词,以表现故事见长。《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选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舒三和对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采用一人一事的单线条的结构方法,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使情节曲折生动,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它的矛盾冲突由低到高,节奏变化由慢到快,有张有驰,有头有尾,使故事委婉动听,防止了死呆八板。曲艺改编有现成的、厚实的文学底子,这是它的便当之处。然而,其故事已为人们所熟悉,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岔,这又是它的为难之处。舒三和在改编这些故事时,坚持了积极主动而又慎重稳妥的方针,既尊重原著的精神,不瞎编乱改,又根据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把有关的情节再行浓缩和凝练。同时也考虑适应弹词这一曲艺形式的特点,在改编中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力求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使改编后的弹词既能阅读又能说唱。既是书面文学又是口头文学,既忠实于原作,又是原作的再创造。在这方面舒三和同志是把握得比较好而且是有他独到之处的。

    以往的长沙弹词,大多是“劝世文”,而舒三和改编的这两个传统曲目,则成功地塑造了武松、鲁提辖等艺术形象。从“劝世文”到塑造人物,这是弹词的一大进步,也是对那种“曲艺不能塑造人物”的谬论有力的一击。舒三和运用弹词形式塑造人物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坚持以人物为中心,围绕人物来选择典型事件,结构故事情节,展开矛盾冲突,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再现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脉络。二者虽有主有从,却互为依托,相得益彰。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赘言剖析,以资佐证。

    武松是个打虎英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水浒》中对他在景阳冈上打虎的情节写得十分精彩。怎样用弹词这个艺术形式予以表现呢?先看下面这段引文:

看武松身高足有一丈,

坐下来比人家站的长。

壮士帽子戴头上,

英雄扎巾安顶梁;

  上身穿紫红窄袖袄,

    油绿色的裤子大甩裆;

      黑缎子腿带扎在脚跟上,

    抓地虎的快靴穿一双。

挺胸而坐精神旺,

两目炯炯闪寒光。

    这短短的十句唱词,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状形与传神相结合,是对武松的外貌描写,活象一帧肖像画,又像一尊钢铁塑。如果说这不出声的静态描写是作者对人物的间接介绍,那么作者对他吃酒的动态描写则是人物自身的直接亮相。“酒家,你把牛肉切上几斤,好酒打上几缸来!”只见他“一块牛肉一碗酒,顿时就吃了一十八碗”。这寥寥几笔,便活托出了武松的英武气,为其后来在景阳岗上战胜老虎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依据。

    打虎是表现武松英雄性格的重要情节所在,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这里,写得很有层次,很有气势。他先写武松看到酒店挂着“三碗不过岗”的招牌,听到酒家“三碗不过冈”的劝告,都不相信,反以为是酒家在故意炫耀自己的酒好,要赚过客的银子。当他走近山神庙时,又见官府告示,信以为真了,本想随身打转,却怕“反惹得酒家笑一场”、于是又迳往前走。这是为武松打虎所作的远近两层铺垫,既在听众心理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悬念,又突出地表现了武松义无反顾的执拗劲和好汉不食自言的好胜心。大风拔树,方显出铁塔之峥嵘。要表现武松的英勇,必须写好与之对垒的强硬敌手,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且看作者对老虎嚣张气焰的描写:

        忽听得呼啦啦的大风来得狂,

树叶子吹起随风舞,

      好家伙,地动山摇令人慌。

                               一阵狂风刚过去,

    草坡里窜出老虎兽中王。

    这大虫身高足有六尺半,

    硬棒棒的身躯九尺多长;

浑身的毛儿钢针样,

                               道黑来一道黄;

                               鼓起眼睛象月亮,

     恶凶凶又把血盆口一张。

    再凶恶的老虎,终归逃不脱猎手的惩罚。作者接着笔锋一转,饱蘸浓墨,状写了武松与老虎之间的一场生死搏斗:老虎使出了“一扑二掀三剪”的吃人绝招,虎虎有威势;武松与老虎斗智斗武斗勇,勃勃显英姿。并且用老虎的黔驴技穷,来衬托出武松的臂力千钧。至此,无论是听演唱还是读本子,谁个不深深地爱戴和崇敬武松这个打虎英雄!

   《鲁提辖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是一个路见不平、两肋插刀的侠客式人物。作者从鲁提辖在酒店陪客饮酒写起,当主宾酒兴正酣之时,忽听到楼下有叫苦声,鲁提辖“怒气冲冲”,不仅“席桌上碗盏打得一片响”,还厉声喝问酒保:“你怎么在下面弄得人家啼哭叫苦,打搅俺兄弟喝酒,俺少了你的酒钱不成?“这一顿无名火起,一下便把他那粗犷、暴躁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他听了金老父女的苦情倾诉之后,获悉恶财主郑屠强抢民女、勒索钱财,俄顷燃起了对郑屠的仇恨之火,萌发了对金老父女的怜悯之心。象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一样,他痛骂郑屠“横行霸道把人欺,做出此事伤天理”,急于前出“打死那狗东西”。在朋友史进和李忠的劝留下,他一时强忍心中火气,凑了一些银两送给金老父女作盘费,叫他们赶快离店,逃脱虎口。鲁提辖的这些所作所为,又表现出了他急公好义、解囊相助的高贵品德和直爽、奔放的性格特征。

    突出地反映鲁提辖英雄本色的地方,自然是他与镇关西的短兵相接的较量。为了铲除镇关西这个恶棍,第一个回合便是挑逗和耍弄镇关西,打掉这歹徒仗势欺人的威风。你看!忽儿要“称十斤精肉切好做心子,不要半点肥的在上面”;忽儿要“称十斤肥的,不要半点精的在上面”;忽儿“再称十斤金软骨,精的肥的不要半点在上面”;并且不要刀手伙计动手,而要郑屠亲自切好。鲁提辖在这里用的是“激将法”,三把火一烧,烧掉了郑屠的威风,至烧得他由忍气吞声、坐立不安到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第二个回合落到拳打镇关西的高潮处,密锣紧鼓,刀光剑影,场面热烈,争奇斗胜。但见鲁提辖大吼一声:“俺正是来消遣你的!”顺手把两个装肉的荷叶包,劈头盖脸地朝镇关西打去,“好似下了一阵肉雨”。始则镇关西提刀乱砍,杀气腾腾,竟使鲁提辖只有招架之工;继而鲁提辖主动进攻,拳打脚踢,使镇关西毫无还手之力。“一拳打在鼻子上,……好似开了个油酱铺,又是酸辣又是咸”;“再一拳照着他眼睛打,直打得眼珠儿突出血淋淋,又好似开了个颜料铺,又卖紫绿又卖红”,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这两个回合,都写得层次分明,活灵活现,使鲁提辖侠义正直的性格和镇关西狠毒阴险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对比,入木三分。如果说武松在景阳岗上打死的是自然界的老虎,那么鲁提辖在渭州城里打死的则是人间的老虎,为民除害,英名可掬!

    英豪大方、机智沉着,这是武松和鲁提辖性格上的共同之点。然而,武松曾经打死西门庆后,自动去吃官司,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魄;鲁提辖却粗中有细、刚中有柔,打死镇关西私奔五台山去了,显示出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作品中表现鲁提辖这一性格侧面的地方主要有三:一是写他打发金老父女走之后,唯恐店小二赶上去害他们,自己“端一条凳子头门坐,一直坐等两个时辰;大概金老走远了,才放心迈步出店门”。这个典型的细节,反映了鲁提辖的胆大心细以及他“救人救彻底”的纯朴善良的美德。二是写他要“消遣”郑屠,却打着“经略相公”的招牌,“挟天子以令诸侯”,表现了他的心计,并以此内心的纤巧精细和足智多谋,作为他外表的大刀阔斧和勇敢无畏的补充和映衬,使鲁提辖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三是写他三拳两脚打死了镇关西,心里怕吃官司,不如趁早脱身,但在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以攻为守的策略方针中扬长而去。下面这段引文,足见其精细入微,镇定自若:

    扭回头指着郑屠尸体骂,

你只管装死不做声。

    这回是提辖饶了你的命,

    下一次定要送你的终。

 一头骂来一头走,

 撒开大步不留停。

    武松和鲁达都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汉,舒三和对他们的性格刻划,刚柔相济,有声有色,点弛点张,着力表现其所向无敌的英雄行为和嫉恶如仇的内心世界,精镂细琢,颇具匠心。

    在弹词创作上,舒三和善于用传统的表现手法,显示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人多角、出出进进,《武松打虎》中的人物少一点,只有武松、酒家两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人物就多了,出场者计有:鲁提辖、堂倌、李忠、史进、金老汉、金翠莲、郑屠、店小二。这些人物的出现,或由说书人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叙述介绍,或由说书人充任剧中角色自白自唱,时出时进,生动多变。表演者只需一把月琴或一副简板,即可摩拟各种各样的人物言行,表现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作者是深知内中三味、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的奥妙在于坚持以主要人物武松、鲁提辖的行动线,作为故事发展的情节线,就简避繁,贯穿始终,把其他次要人物插进去。主要人物自然是主要描写对象,对次要人物也尽量写出某某一性格侧面来。如鲁提辖向史进、李忠借钱,史进说道:“值得什么,要哥哥还?”随手取出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而李忠却摸了许久只摸出二两银子来。这两个人的一言一行,就把史进慷慨爽朗的性格特征和李忠吝啬小器的性格特征鲜明地映衬出来了。又如武松打虎,老虎心想:“好家伙,此人个子不小,只怕两顿吃不了。”作何把老虎这么“拟人化”,赋予老虎兽性的本能以人性的能动,写出了老虎的凶残。现在的许多弹词创作,只写故事,不写人物,或只有群象,没有个性,把人物淹没在故事情节之中,这就很难把它立体化起来,不便于说唱表演。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表演上向歌舞化和表演唱形式发展,靠庞大的舞乐队建制和众多人物的舞台调度来补拙,有失于弹词艺术的特点,是不足取的。诚然,要表现大而热烈的场面,用坐唱或联唱的集体演出形式,以增强艺术气氛,可另当别论。

    与一人多角,出出进进的特点相适应的,就是舒三和的弹词作品严守传统弹词的规则: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在唱和说中,有以表唱和表白(即作者对故事的叙述、情景的描绘和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为主,以说唱和说白(即剧中人物的独白、独唱或对话、对唱)为辅。然而,舒三和也不完全囿于这个原则,有时为了表达复杂的场景和多变的节奏,采用了长段介口。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就用了一段长达几十句的好表白和说白,既再现了鲁提辖相助金老父女盘费的生动场景,又反映了史进、李忠和鲁提辖各自的个性。但这些道白不是信手掂来的“打平讲”,而是经过锤炼,富有戏剧性的。

    舒三和的弹词创作对语言很讲究,既有文彩,又通俗易懂。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第一,雅俗共赏,动作性强。列宁曾经指出:“对任命不能咬文嚼字,而要讲得通俗易懂。”长沙弹词是一种民间俗文学,无论唱词还是道白一般都要求口语化。同时,它又是一种听觉艺术,听众要一句接一句地听下去,没有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其唱词不能象诗歌那样含蓄蕴藉,而要和盘托出。直陈明快。但口语和明快,并不是不要生动形象,而是恰恰相反。《武松打虎》中关于武松外貌、老虎凶残以及武松与老虎格斗的描写,都是明快如话,而又形象逼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油酱铺”、“颜料铺”等民俗语,活现了郑屠被打的惨状。总之舒三和的弹词创作中,没有空洞的政治说教,叙事、抒情都有生动而具体的形象,动作性很强,适合于弹词艺术的表演。
    第二,合辙押韵,上仄下平。长沙弹词分上下句,句尾一个字要求奇句仄声,偶句平声、押韵。舒三和的弹词创作平仄规矩,韵脚工整。《武松打虎》用的“江洋” ,气舒目展,昂扬激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兼用“一七”、“人辰”、“江洋”诸 ,韵律富于变化。
    第三,长短句结合,七字句为主。舒三和在叙事性较强和情节节奏进展较快的《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篇里,都是用的七字句;而在夹叙夹议略带抒情的其他弹词段子里有时也用十字句这样可以增强语句的表现容量,根据所表现的内容而有所变化,做到长短句结合,以七字句为主,使表演既圆润流畅又生动活泼有板有眼,节奏分明。

    舒三和的弹词结构一般由书头、道白、唱词、尾声组成,使在具体实践中,都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拿“书头”来说,有先引四句诗文作“书头”,再接道白的,也有“书头”与唱词直接相连,中间不插道白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书头”是四句唱词:“日出东来晚落西,梁山好汉美名提:鲁提辖性鲁名达威风大,急公好义拳打镇关西。”交代故事原委,接着表唱鲁达的外貌和本领。又如《武松打虎》也是两句唱词作“书头”:“弹动琴弦开了腔,唱一个武松打虎景阳冈”,接着表唱他的所作所为。我尤其喜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结尾:“渭州走了个鲁提辖,五台山出了个鲁智深。”它用及其简练和饶有风趣的笔法,俏皮而形象地交代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后的行踪去向,言近旨远,回味无穷。


1234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6:14 , Processed in 0.9593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