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弹词》附录《回忆录》魏杰:长沙曲艺四十年

2020-10-3 19: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61| 评论: 0|来自: 名城长沙网

附录四:回忆录

长沙曲艺四十年

魏杰

编者按我们在编撰该书时,苦于长沙弹词资料缺乏,多方搜集,在长沙市政协主编的长沙文史中找到《长沙曲艺四十年》。虽说不是长沙弹词的专文,但涉及长沙弹词的诸多内容,十分珍贵,对了解长沙弹词的历史大有裨益,我们斟酌再三,决定附录于此。


作者魏杰先生是一位有成就的曲艺作家,生前长期担任长沙市曲协的组织领导工作,见证、推动了长沙曲艺的繁荣发展。

 

一、开长沙曲艺历史新篇的见面会


1949824日,是令长沙市曲艺界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家住樊西巷百花村古道苑2号的舒三和,换了一套浆洗干净的衣裳,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前往皇仓坪和平大戏院参加军管会文管部文艺处召开的首次和长沙文艺界见面的座谈会。

 

下午4时,军管会的代表和长沙文艺界的代表70多人。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座谈会的序幕,同时,也是拉开了长沙文艺界从此置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发展和繁荣道路的序幕。


军管会与长沙文艺界的座谈会由胡代炜主持。他首先陈辞今天长沙已获解放,我们军管会文管部召开这个座谈会,目的是请大家商讨长沙今后的文艺工作如何推进。我们今天主要是谈方针政策方面的重要问题。他说,国民党反动派是扼杀进步文艺、而我们却是要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日益发展蓬勃起来。

 

接着文管部文艺处长曾直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军管会对长沙文艺界过去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此次长沙解放文艺界的热情欢迎慰劳解放军,以及文艺界不少朋友要求学习、要求进步、要求认识新文艺的方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示敬意和欢迎。他说,解放区的文艺政策是协助和扶持一切进步文艺的发展。欢迎多种文艺事业文艺活动新旧艺人,结成文艺界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发展新文艺而奋斗,这是解放区现定基本的文艺政策。我们提倡互相研究、互相批评,及尽可能教育说服的方法。文艺处首先是团结文艺界,推动并展开文艺工作,帮助大家克服困难,一道学习研究新的文艺政策和方向,使之逐步实现。接着他对军管期间将对电影、戏剧采取检查制度作了说明。曾直最后说,解放区没有多种苛捐杂税和非法剥削,加上文艺界的团结和努力,无论电影、话剧、京剧、地方戏和曲艺、杂技等均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希望大家很好地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政策、文艺方向,共同为发展新文艺事业而努力。

 

曾直讲话后,在座的十二兵团宣传部长赵立谓和文艺界代表纷纷发言。舒三和说解放使艺人获得了新天地,我们曲艺界的同仁,诚心诚意拥护毛主席的文艺政策,今后,在文艺处的领导下,为建设人民的文艺而努力。舒三和的发言,表达着长沙曲艺界的心声。


19727月,当舒三和得到长沙市革委会主任景林的同意在长沙剧院登台演唱他的拿手曲目长沙弹词《东郭救狼》时,无比激动地回忆说,19499月他参加军管会召开的见面会,那时正好是49岁,是党给他的第一次艺术生命。今天在停弦歇板7年之后,能再次操琴登台,是党给他的第二次艺术生命。然而不幸的是,这次演出竟成了舒三和从艺一生的绝响。1975519日,这位著名弹词艺术家,带着党和人民给予的中国曲协理事、湖南省政协和长沙市政协常委、湖南省文联委员和省曲协副主席、长沙市文联常委和市曲协主席等职务和荣誉,离开了人世,终年75岁。

 

今天,当我们撰写《长沙曲艺四十年》的时候,不能不插叙这段令人遗憾的往事。舒三和团结全市曲艺界同仁,为继承和发展人民的曲艺事业,操劳了半个世纪,在长沙市的曲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在他之后,长沙市曲艺工作承前启后,继续谱写着既有开拓繁荣,又有艰难曲折的曲艺发展历史的续篇


二、肩负着党和政府赋予的文艺先锋队的使命

 

解放不久,刚刚在人格上和艺术上获得双重解放的长沙曲艺艺人,就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站在党和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开展清匪反霸、民主建设等巩固人民政权的宣传、鼓动行列。那时,曲艺艺人全靠琴不离手、曲不离口以换取微薄收入,养家活口。但他们却置身家于不顾,毅然走向街头,走向广场,无偿演唱编写的《斗倒恶霸戴金松》《民主改革好》《工农联盟磐石坚》等曲目

 

紧接着,一场保卫年轻共和国的伟大而艰巨的抗美援朝运动,席卷中华大地。曲艺艺人又夜以继日地操起琴弦鼓板,演唱《空军英雄张积慧》《共产党员赵宝桐》《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和《美兵活饭桶》等曲目,以鼓动听众自觉地站到抗美援朝斗争的前列。

 

长沙弹词盲艺人张友福,40年后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个时候,我们民间艺人只有一万个热心,十二分干劲,家里揭不开锅盖,就叫老婆到左邻右舍借半升米熬粥,天天抱着月琴,敲着棍子跑到南门口、火车站,哪儿人多,就在哪儿开场。唱完一曲,听众自动地喊出打倒美国佬的口号,还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捐献飞机大炮。一天到晚,要唱七八上十场,累得精疲力竭回到家里,喝几口粥汤,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当时,艺人中流行一句口头禅是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1952年,长沙曲艺艺人舒三和、袁申和、罗福兴、彭子光、邬东红、谢子红、黄述礼等受命跟随中央赴老苏区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前往平江、浏阳、茶陵、攸县等地慰问演出。历时一个半月,他们演出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仇上加仇》《飞夺泸定桥》《铁血山》等曲目。

 

1953年,国家开始进入恢复经济时期,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成立湖南省基本建设文化服务队,长沙曲艺艺人又成了这个队的主要演员,他们先后深入株洲、湘潭、金竹山等处的大型基本建设工地和矿区,演唱70多场。

 

1952年到1954年,连续三个冬天,长沙曲艺界舒三和、张友福、杨茂泉、王清菊、梁云冕、罗福兴、刘承先、彭子光、谢子红、袁中和、陶球(女)、王淑昆(女)等12名艺人,都是在整修南洞庭湖和新泉寺的建设工地上度过的,时间长达8个多月。他们两人一组,分住在堤上的工棚里,与民工们生活在一起。白天在广播中鼓劲,晚上到工棚里演出,还要就地取材,在油灯下编写曲目,艺人们文化不高,遣词造句,历尽艰辛,不知在风雨中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们先后创作和演唱了《春光到了南洞庭》《万子湖》《驾排英雄》《王家河堵口》等数以百计的短小精悍的曲目,受到党和政府的称赞。在庆功会上,舒三和荣立一等功,其他艺人都获得了应该受到的表彰。

 

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50年代起,一直成为长沙曲艺艺人的行动准则。在多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运用曲艺能及时反映现实、演出简便等特点,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发挥作用,如50年代演出的《党的好儿女》《英雄郭俊卿》《共产党员刘胡兰》,60年代演出《新旧南门口》《百岁老人话今昔》《三块假光洋》,70年代演出的《第二次恋爱》《护相》等曲目,以及80年代的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曲艺专场和五讲四美曲艺专场。90年代,当长沙面临特大洪水的威胁时,曲艺艺人顶着烈日,赶到望月湖的土堤上,向抗洪第一线的军民进行慰问演出。上述数例,即是长沙曲艺艺人40多年来实践的写照。

 


123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2 09:00 , Processed in 0.0978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