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名人墓葬

2020-10-3 1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59| 评论: 0|原作者: 李映辉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6.刘道一墓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岳麓山青枫峡上,其夫人曹庄与之合墓。茔地面积110平方米,茔地及坟冢皆以花岗石铺砌。墓围石制,高0.5米,立碑三通,主碑高1.9米,上刻谭延闺书“烈士刘道一、曹庄墓”,左右附碑刻刘道一胞兄刘揆一所撰碑记。墓前有石凳、拜台、香炉、石方柱等。石方柱置于墓前左右两侧,四周阴刻小楷,书刘道一生平事略。刘道一遗体先葬于湘潭,1912年3月归葬长沙岳麓山。墓前碑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挽诗: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馀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刘道一(1884--1906),清长沙府湘潭县人,祖籍衡山。自少受兄刘揆一的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想。读《汉书·朱虚侯传》“非其种者,锄而去之”二语,遂以“锄非子”为号。1904年2月,在长沙加入华兴会,与黄兴、刘揆一等联络会党,策划武装起义。事泄失败后,留学日本,在东京与秋瑾等组织秘密革命团体“十人团”。不久赴横滨,参加冯自由等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受封为“草鞋”(将军)。1905年7月参加同盟会,担任东京同盟会本部书记、于事等职,办理对外交涉事务,黄兴说他是“将来外交绝好人物”。1906年秋回湘策划、组织起义,l2月31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年仅22岁。刘道一牺牲后,其父刘方尧因悲愤过度而仆地中风,l个月后病逝。刘道一的夫人曹庄当时正在长沙周南女塾读书,闻信痛不欲生,自杀,未成,2年后仍自缢殉节。刘道一的牺牲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同盟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孙中山、黄兴都为他撰写挽诗,给予他极高的评价。黄兴挽诗云: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淡中原侠骨香。

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已有光。

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下令追赠刘道一为烈士,并将他们夫妇的遗骸合葬于岳麓山上。

 

7.禹之谟墓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岳麓山麓山寺北侧。1912年lO月自湘乡迁葬于此。茔地面积30平方米,松竹环绕,幽静肃穆。茔地及坟堆皆以花岗石铺砌。墓冢石制,长方形,平顶,呈三级台阶状。立汉白玉碑三通。主碑刻“烈士禹之谟“六字,高1.47米,宽0.5米。左右附碑分别刻禹之谟《告同胞书》和墓志铭。墓前有石案、石礅、拜台及护栏等设施,两旁各立石鼓一对。

禹之谟(1866—1907),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实业家。字稽亭,清长沙府湘乡县青树坪(今属双峰县)人。早年在布店当学徒。1886年投身湘军。l894年,随湘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负责运输粮饷军械,往来于山东、河北及辽宁等地,出色完成任务,因功以县主簿候选,辞不受。战后至上海,专心研究实业,幻想“实业救国”。l900 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会,同年秋与唐到汉口筹划自立军起义。事机泄露,逃亡日本,研习纺织工艺和应用化学。1903年在湘潭创办湘利黔织布厂,次年迁至长沙荷花池,附设工艺传习所。时人称:“湖南之有机织,自之谟始。”1904年,协助黄兴在长沙创立华兴会。l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禹之谟在湘组建同盟会湖南分会,并被推为首任会长。次年积极参加收回粤汉铁路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创办湘乡旅省中学堂与惟一学堂(禹遇难后易名为广益中学,今湖南师大附中),组织学生自治会,被推为湖南商会会董、教育会长和学生自治会干事长。l906年5月,著名的反清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和爱国志士姚宏业灵柩返湘,禹之谟首倡“公葬岳麓山,以彰义烈”,发动万余名学生举行大型公葬活动。6月,痛惩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又领导湘乡学界反对盐捐浮收斗争。8 月10日,禹之谟在长沙北门湘利黔织布厂被捕入狱。事前,好友曾劝他暂到圣公会避难,他婉言谢绝,说:“吾辈为国家、为社会死,义也。各国改革,孰不流血?吾当为前驱。”禹之谟被捕的消息传出,长沙各界纷起营救。清政府当局深恐激成事变,遂秘密将其移监常德,后又解往靖州(今湖南靖县),交著名酷吏靖州知州金蓉镜讯办。禹之谟备受酷刑,坚贞不屈。1907年2月6日凌晨,禹之谟被绞杀于靖州西门外,年仅41岁。临刑时,他指着金蓉镜说:“我要流血,为何绞之?辜负我满腔心事矣金答:“尔辈素讲流血,今日偏不把你流血,何如?”禹之谟笑道:“好,好!免得赤血污坏。”接着高呼:“禹之谟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人而死,继我志者自有人!”从容走上绞刑架,慷慨就义。其遗体始葬青树坪,民国元年10月公葬于岳麓山。孙中山追赠其为陆军左将军。国民党元老仇鳌《挽禹之谟联》云:

具一副豪侠肝肠,不破坏不能完全,叱咤变风云,倡谋借白水盟心,十载同磨高祖剑;

剩几许英雄铁血,愈摧残愈有价值,精诚贯日月,归葬到麓山绝顶,万古重留大禹碑。

 

8.蒋翊武墓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岳麓山麓山寺正门下约20米处,1916年9月自桂林迁葬于此。墓区为一空旷平地,墓冢居中,花岗石砌平台四级,上建方形顶碑塔,高4.15米,花岗石琢成,中嵌汉白玉墓碑,楷书“蒋公翊武之墓”,墓区前方有珍贵树木——构棘。墓下方建单檐、攒尖顶、小青瓦六方亭一座,名“翊武亭”,即今日所称“半山亭”。

翊武(1885—1913),清湖南澧州(今澧县)人。l8岁入澧县高等小学堂,20岁考入设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和澧籍同学黄贞元联络志士刘复基等与部分会党从事革命活动。为了策应宋教仁自鄂来湘的革命活动,蒋翊武设机关于常德城内的园寺,会商革命方略。不料事泄,被开除学籍。l905年离乡赴上海,次年中国公学学习,并加同盟会。10 月28日,与杨卓林创办《竞业旬报》,用白话文宣传革命,深受读者欢迎。l907年春,两江总督端方下令将该报查封。蒋翊武返回湖南,继续鼓动反清革命。1909年春与刘复基再赴上海。秋,应刘复基之邀赴武汉襄理《商务报》,由黄贞元介绍,新军四十一标三营左队当兵,参加新军中革命团体群治学社。l910年群治学社改为振武学社,初杨王鹏为社长,后由蒋翊武主持社务。1911年1月,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蒋被举为社长,在新军中积极发展会员。后同盟会员谭人凤等策动,文学社与反清革命团体共进会合作,于l911年8月间组成领导机构,蒋翊武被推为总司令,总司令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积极筹划起义事宜。10月9日上午在总司令部,与刘复基、彭楚藩等聚议发难日期。不料是午,孙武等在汉口宝善里机关制炸药失事,事机泄露,遂决定于当晚起义。晚10时,清军警突然包围总司令部,逮捕党人。蒋翊武因脑垂长辫、身着长衫,未被注意而得以走脱,奔往新沟(今监利)。蒋翊武派人分赴各单位传达命令,起义仍照原计划执行。10月11日,武昌全城光复。武昌起义新军拥黎元洪为湖北都督。10月13日蒋翊武返回武昌,担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和军务部副部长。适逢黄兴由沪赶到武昌,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随后汉阳失守,武昌岌岌可危,黄兴赴沪,黎元洪退驻葛店,一度由蒋翊武任战时总司令,后改任驻汉招抚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致电黎元洪说:“蒋公天下才,鄂省不得而私之。”礼聘蒋翊武为大总统高等军事顾问,后授以勋二位,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蒋翊武因洞察袁的阴谋,皆拒不受。l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回湖南策动反袁,失败后秘密入桂,以图再举,不料在广西全州被捕。虽经广西督军陈炳琨多方营救,袁世凯仍电令广西副都督陆荣廷杀蒋。1913年10月蒋翊武在桂林丽泽门外英勇就义,时年29岁。3年后,1916年9月蒋翊武遗骸由桂林移葬长沙岳麓山。春轩挽联云:

 立功在楚北,殉节在粤西,推翻专制,拥护共和,英雄成败均千古;

 奋迹于涔阳,首丘于岳麓,昔年欢迎,今日追悼,故里春风又一时。

 1921年l2月为追念蒋翊武为国尽忠,孙中山下令在丽泽门外为蒋翊武立碑,并亲题“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镌刻于碑上。

 

9.覃振墓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岳麓山青枫峡上方,1947年初夏自上海归葬于此。墓冢呈半圆形,以片石砌成,墓后正中竖花岗石墓碑。遵其遗愿,碑上仅刻覃公理鸣之墓”六字,未署任何官衔,表示他生前对官场的不满。无墓围,墓坪宽敞,占地约100平方米。

覃振(1884—1947),字理鸣,一字竞存,原名道让,清常德府桃源县人。年少有大志,吐属不同凡响。先后就读桃源高等小学堂、桃源县漳江书院、常德府中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经宋教仁介绍,正在常德府中学堂就读的覃道让加入华兴会,因经常发表反清言论,被学堂开除学籍。覃即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求学。同年下半年华兴会策划起义,覃回国助宋教仁负责常德一路。起义失败后,改名覃振,复潜赴日本。次年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被选为评议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投海自杀。其时,覃振已离日返湘,乃与禹之谟等在长沙发动学生和各界人士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之后覃再赴日本,源等地,长达4年。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长沙光复后,覃振自桃源出狱,急奔长沙,任湘桂联军督战队队长,率部援鄂。民国二年(1913年),覃振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对袁世凯抨击颇多。3月国会开会前夕,宋教仁被害,覃悲愤欲绝,参与孙中山、黄兴发动的讨袁“二次革命”,惜未成功,遂避赴日本。民国三年(1914年)覃振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湘支”部长。是时,袁世凯派驻东京的坐探蒋士立,用大量金钱收买旅日华侨、学生,以拼凑“筹安会”分会。覃振派其学生吴先梅将蒋士立惩毙。日警厅侦知后,将覃监禁2月,因乏确证予以开释。民国五年(1916 )覃振参加湖南的反袁独立活动,率护国军扼守湖南西、南两路以遏制袁军。民国六年(1917年)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军政府任覃振为湖南检阅使。民国十年(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覃振任总统府参议兼法制委员。7月,孙中山由粤入桂,督师北伐,设大本营于桂林,所有党务皆委覃振负责。次年9月孙中山拟改组中国国民党,指定覃振为党章起草人之一。民国十三年(1924年)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覃振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主持汉口执行部,办理湘鄂陕甘党务,后参与组织西山会议派。

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主张抗日,支持共产党抗日方针,曾任国共两党共同开办的湖南塘田战时讲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18日覃振病逝于上海,终年63岁。弃世时家无余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拨国帑40万银元用之丧葬,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不料,经办者拐款潜逃,故墓葬甚为简陋。

周震鳞挽覃振联云:

避嚣何处觅桃源,撒手作西归,千万绪牢愁,都成解脱;

问病长征来歇浦,伤心主东道,四十年形影,瞬隔人天。

 

10.何南薰墓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乡县沙田乡杓子冲右山嘴上,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从平畴至墓室筑有三级青石块砌成的护坡,高二三十米,陡峭苍劲。谒墓之路是护坡旁的一条羊肠小道,苍天古树掩映左右。墓冢平顶,墓前有石阶五级,拜台一方,墓后立汉白玉石碑,上刻“陆军少将何公南薰之墓”。碑上方另有石横匾,上刻孙文亲题“为国捐躯”四大字和直书“南薰司令千古”六小字。墓碑上方及两侧石壁上有十多幅浮雕。墓两旁各立石人2尊、石马l尊、石狮l尊。墓联石刻:

顽廉懦立;

志决身歼。

何南薰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加中华革命党,参与护法斗争和北伐战争。l922年5月9 13,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何南薰为前支队司令,率4000余人进逼江西吉安。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何南薰奉命返粤平乱,北伐军改为东路讨逆军,进军福建。何南薰任先锋,率所部由闽西经建瓯、古田向南逼进,在水口附近白塘街山与李厚基部激战,何中弹牺牲。

何南薰牺牲后,孙中山命东路讨逆军总司令许崇智于是日在福州主持追悼会,廖仲凯致悼词。孙中山并发来唁电,亲题“为国捐躯”墓碣。遗体后归葬故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23:07 , Processed in 0.0965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