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传说——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文化》序(2010年) 陈先枢 顾庆丰先生是一位写传说的高手。1995年我组织编撰《长沙历史文化丛书》,其中《长沙风物大观》一书安排有“民间传说”和“乡土文化”两章,在物色撰稿人时,我首先想到了庆丰先生。因为我了解到,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庆丰刚二十出头时就已经是《长沙民间文学集成》丛书的编委了。庆丰先生果然不负所望,他撰写的这二章成了人们介绍长沙民间传说和乡土文化时经常援引的经典之作,后来有的网站或手册在设置这类栏目时,甚至原文照录他的著述。这虽有侵犯著作权之嫌,但至少说明庆丰先生关于长沙民间传说的著述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青睐。 庆丰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少年时代住在老龙井等老街上,经常听街坊老人讲一些长沙的传说,如抗日战争时期,社坛街上老百姓用剃刀杀死正在理发的日本鬼子,这是在任何史书上都找不到的,但却是真实的故事。从那时起,庆丰先生就深深地爱上了长沙这座养育了他的城市,并开始刻意搜集长沙民间传说,孜孜不倦,日积月累,竟得传说资料百万字之多。所以庆丰写“传说”可顺手拈来,精中选精,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长沙的褒扬和热爱,写出了长沙人执著、刚毅、奔放、机灵、敢充里手、勇往直前的性格,亦即长沙籍歌唱家李谷一所说的“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长沙精神。 传说与神话都是民间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是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类型。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神话的构思不受历史事件、人物的限制,幻想成份较大;传说则要受真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约束,使故事的主观臆想性大大减弱。传说有不同的分类法,一般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三大类。有的分得更细,如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传说、地方传说、物产传说、风俗传说、新闻传说等等。只要翻开本书的目录,读者便可知《长沙的传说》一书囊括了这些分类。人物传说写了贾谊、张仲景、陶侃、李靖、欧阳询、怀素、刘蜕、辛弃疾、左宗棠,乃至黄兴、田汉、毛泽东、刘少奇等众多名人。历史传说讲述了发生在长沙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的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如元兵屠城、太平天国战长沙、长沙文夕大火等等。地方风物传说则更多了,目录中的“地方传说”“风物传说”“乡土文化”以及“人文历史”中的部分都属这一类型的传说。 《长沙的传说》中的传说具有5个特征。 一是固定性,即时代固定、地点固定、人物固定、事件固定。如“辛弃疾练兵抗金”,时代,南宋;地点,长沙营盘街;人物,辛弃疾;事件,组建飞虎军。 二是历史性。传说不一定是历史,但又离不开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实有的地方风物。传说与历史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人们通过传说,述说历史发展中的现象、事件和人物,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观点。但传说的历史性并非历史档案和信史。如“陶侃射蟒”,陶侃平乱、拜大将军、封长沙郡公确有其事,但射蟒只是民间传说,表达的是长沙人民对陶侃勤政爱民、为民除害事迹的缅怀。 三是可信性。可信性并不等于真实性,但确实又让人相信。传说是作为一个真实故事讲述的,讲者和听者都抱着信以为真的态度。传说由于和历史人物及实有事物相联系,而具有被人相信的形态。如“药王孙思邈在长沙”,史籍找不到孙思邈到过长沙的任何记载,但长沙地区至今犹存药王街、洗药庵、洗药桥、孙隐山等地名和实物,让人“宁可信其有”,这表达了世世代代长沙人民对药王拯救万民生命的一种敬仰。 四是具体性。这是传说与神话、童话的重要区别之一。童话故事的情节常常大同小异,如狼外婆的故事,全国到处都有,且情节梗概大致相同。而传说,由于历史的实在因素,使其有独特的情节、细节。如本书中的“左宗棠投石问错路”“郭亮带兵抓自己”等。 五是艺术性。《长沙的传说》不是单纯的叙事文,而是具有很高艺术性的民间文学作品,它做到了传奇性与历史性的有机结合。在传说的构思方面,对历史事件的取舍,往往以是否符合群众的感情和愿望为原则。《长沙的传说》中的人物都是经过典型化加工过的人物,有血有肉,可为人民的楷模。如写屈原,不像某些作者笔下仅仅是一位具有诗才的巫师,而是“千古诗人第一人”,以许多细节突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湘江泽畔遇渔父、汨罗江沉江等故事刻画得入木三分。 “长沙”有3个,即历史记载中的长沙、口头传说中的长沙和现实生活中的长沙,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们印象中的长沙,亦即平常所说的“长沙印象”。要在世人心目中形成优美、可亲、可敬的长沙印象,这三者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的长沙,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有目共睹。历史记载中的长沙,得先辈的传承和近年的努力,已有数十部著作面世。而口头传说中的长沙,以往虽有多则传说见诸各种书刊,但一直没有集中的专著,而今这一空白由庆丰先生填补了,可喜,可贺! (作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21 21:23 , Processed in 0.0949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