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晖亭 春晖亭为北宋潭州徐姓私家园林,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北”。即今湘春路一带。春晖亭面积不大,但整个园林回栏穿竹,花影相间,鸟声阵阵,十分幽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为永州团练使时,过长沙写下了《题潭州徐氏春晖亭》一诗,春晖亭之胜韵可知一斑,诗云: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尽倚栏。 寄竹鸟声惊步武,入帘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平圃,好问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 12.梅园 梅园亦名梅坞,是长沙宋代园林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东屯渡外,据张栻《梅坞诗并序》载:“旧闻长沙城东梅坞甚盛,近岁因买园其间,念欲一往未果也,癸巳(1173)仲冬始与客游,过东屯渡十余里间,玉雪弥望,平时所未见也。” 张栻又有《梅园分韵得林字诗》云: 今君五亩园,不问蓬蒿深。 红梅忽秀发,邂逅成赏音。 一笑领诸客,扫地坐墙阴。 清芬到酒面,落蕊飘衣襟。 月出未忍去,起舞独微吟。 今自赏晤耳,问花亦何心。 虽有开落意,则无古今须。 13.岳麓书院 坐落在长沙湘水之滨、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从岳麓书院到清末的湖南高等工业学堂,再到今日的湖南大学一脉相承,故有“千年学府”之称。它比意大利最早的波隆那大学要早近100年,比英国牛津大学更要早近200年。 岳麓书院的渊源可追溯到五代末。那时,茂林修竹、葱茏滴翠的岳麓山林已是士子的习业之所。智璿等两位僧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璿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的。 北宋开宝九年,潭州知州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真宗赐名岳麓书院,从此书院名闻天下。南宋时,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书院,大理学家朱熹两次前来讲学,生徒达千人,有 “马饮则池水立涸,舆止则冠冕塞途”之说,是岳麓书院的全盛时期,因而有“潇湘洙泗”之称,并号称宋代四大书院之首。 自宋以后,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清康熙帝曾赐书“学达性天”匾额,乾隆帝又赐以“道南正脉”四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准改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嗣后,湖南优级师范、湖南高等工业学校等相继在这里办学。至民国十五年(1926),正式成立湖南大学。1988年,岳麓书院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曾屡经兵火,又几经修复。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后又多次修缮。1985-1987年,又予修复,基本恢复了书院旧观。岳麓书院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建筑。其布局呈对称形,中部为教学区,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赫曦台、二门、讲堂、御书楼,两侧分列教学斋、半学斋、湘水校经堂、百泉轩、船山祠、崇道祠、六君子堂、杉庵旧址、濂溪祠、四箴亭等;左为文庙;右为花圃、园林、池沼。大门前右有黉门池,中建一吹香亭;前左为饮马池,中建有风雩亭。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造型优雅,色泽庄重。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鸿胪寺少卿罗典任岳麓书院山长时,在书院周围辟隙地,修池沼,建亭阁,植花卉,形成独特的书院园林,并题名八景。书院前部一台(赫曦台)、二亭(风雩亭、吹香亭)、二池(饮马池、黉门池)构成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前四景;后部的观鱼亭、流觞亭、百泉轩、花丛、竹林等处构成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后四景。书院八景情色各异,意趣悠然,显示出书院园林特有的幽静和清雅。清乾隆举人俞超咏《岳麓书院八景》诗云: 晓烟低护柳塘宽,桃坞霞烘一色丹。 路绕桐阴芳径别,香生荷岸晚风抟。 泉鸣涧并青山曲,鱼戏人从碧沼观。 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绕竹千竿。 14.城南书院 位于长沙天心区妙高峰上的湖南第一师范,其前身乃古城南书院。城南书院原是南宋大儒张栻之父张浚在潭州的私家园林,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因而声名远扬。当时的城南书院,名为书院,实为园林,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城南十景”。丽泽堂、书楼、养蒙轩、月榭、卷云亭,集楼台堂榭之胜;又有绿竹成阴的琮琤谷、高邱层观的南阜,一池如碧的纳湖;纳湖中置听雨舫和采菱舟。民国时卷云亭尚在。据1936年《长沙市指南》载:“卷云亭在妙高峰中学之门楼上。城南十景,惟此独存。亭仅方丈,可容三四人坐憩。湘水前横,麓山在望,春夏之间,凭窗西眺,烟波云雾,叠叠重重,在湘滨向麓顶上升,如卷绵焉,此或‘卷云’之名所由来?”南阜是妙高峰的绝顶,卷云亭亦在妙高峰上。琮琤谷在卷云亭后高阜之右,”朱熹称此处“倚仗忽琮琤,竹深无觅处。”纳湖即今天鹅塘。塘水与老龙潭相通,老龙潭水经过大椿桥,又直通“朱张渡”。朱熹来访,常与张栻留连往返于十景之中,举杯痛饮,遂有十景的唱和。张栻咏《月榭》诗云: 危栏明倒影,面面涌金波。 何处无佳月,惟应此地多。 朱熹和诗云: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 与君凌倒影,上下极空明。 淳熙间,张栻召为吏部员外郎,离开长沙,十景逐渐荒废。到元代,南阜上的“苍然观”改为“高峰寺”,但张浚手书“城南书院”四字匾额仍保留在寺内。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 有暑名“西耕”者撰《长沙新市政计划中应保存之名迹》一文,竟把此匾额列为“不保存之 列”,理由是此匾为“杀岳武穆之嫌疑犯张浚所书。”因此,流传近千年的“城南书院”匾 额,最终毁于一语。查史,参与陷害岳飞的是张俊,而非张浚。不知此公读书何以如此荒忽,乃至浚俊不分。 明正德二年(1507),湖广行省参议吴世忠、湖南提学道陈凤梧曾谋求在妙高峰恢复城南书院,但此地已被吉藩府所据而未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长沙府推官翟台才在妙高峰寺下建得学堂5间,万历中复圮。但城南书院并没有在人们记忆中消失,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岳麓书院山长李文炤即写有《怀张浚故宅》一诗,自注“今为城南书院。”诗云: 元臣矢庙算,力战绝和书。 蜀道安磐石,平江返日车。 亭台芳草合,池沼白蘋疏。 弦诵留遗泽,承家仰硕儒。 城南书院真正成为诸生肄业之所,是从清乾隆时开始的,乾隆十年(1740),杨锡绂任湖南巡抚,下车伊始,杨便赴岳麓书院课试生童,然而前来应试的生童寥寥无几,问其故,只因长沙城到岳麓书院“中隔湘江,稍遇风涛,士子即畏涉不前”。杨决意将岳麓肄业诸生迁移至湘江东岸的城内就读,恰巧在都正街寻得都司衙门空署一所,于是将其改建成书院,因该书院在城之南隅,乃称“城南书院”。此举极得人心,司、道、守、牧各官都捐出养廉银,历一月落成书舍80间,分正谊、主敬、进德、存诚、居业、明道六斋。道光二年(1822),巡抚左辅认为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邻近善化县治,市嚣嘈杂,不利学子静修,于是将城南书院从天心阁下复迁至600余年前的创始地妙高峰上。 左辅复建的城南书院恢复了“十景”。清道光进士、云贵总督劳崇光《城南书院赋》记述了十景的盛状。赋曰:“草树回环,山川萦束;纳湖供其溯洄,高阜任其瞻瞩。访旧基于月榭,危栏之影依然;叩曩躅于云亭,隐几之吟可续。舫名听雨,闲垂软涨三篙;舟泛采菱,缓度新歌一曲,轩开半亩,养蒙迪我聪明;堂矗三椽,丽泽成吾学问。看红波岳色,潇湘之灵秀如新;仰圣域贤关,闽洛之渊源伊近。” 道光皇帝御书“丽泽风长”匾额,从此城南书院步入了它的辉煌时代,著名学者孙鼎臣、余廷灿、贺熙龄、何绍基、郭嵩焘等先后主讲城南书院,青年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王闿运、张百熙以及黄兴等曾在此修藏或就读。书院内旧有吕南邨所撰一联: 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 学须就学,时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此联深含哲理,上联讲做人,下联讲治学,劝人不可苟日偷安。光绪二十九年(1903)城南书院改为湖南师范馆,次年改为中路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湖南第一师范。 15.八景台 八景台在长沙驿步门外,建于宋嘉祐(1056-1063)年间。驿步门即大西门,遗址在今五一大道湘江大桥之东引桥附近。八景台上摩画宋迪“潇湘八景图”。潇湘八景是湘江中下游流域的八处胜景,始名于宋沈括《梦溪笔谈》。笔谈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运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除潇湘夜雨在永州、平沙落雁在衡州、洞庭秋月在岳州等外,其余诸景皆在潭州境内。 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讲学岳麓,又在八景台边建有二亭,登临观景者日多。加之众多名家纷纷为八景台题诗、撰文、作画,八景台遂名噪海内。仅以“潇湘八景图”而言,除宋迪外,北宋李成、南宋牟熙等众多丹青妙手皆绘有其图。可惜大多失散,只有牟熙的《眺望潇湘八景图》被日寇掠走,今藏东京博物馆。 元代八景台仍是登临观景的胜地。曾主编宋、辽、金三史的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返乡省亲时就登过此台,留下《登八景台》诗: 山几重兮水几重,晴岚夕照有归鸿。 潇湘八景丹青画,都在高台指顾中。 至清乾隆年间,八景台已荒废,但遗址尚在。当时经学家张九镡曾“访其遗迹,登高而观”,作《八景台记》,记下了当时的潇湘美景:“南北一天,东西四隅,波涛汹涌,风云阊阖。北望洞庭重湖,吞吐日月,乾坤浮浮;南则有潇湘之泉,白沙露,赤崖立。每当晴霁雨收,岚气若无,斜阳倒垂,梵音乍续,渔歌互答,雁行起伏之处皆可目送。而或寒江积雨,涨沙舞雪,伏万里之鱼龙,呼寒天之鸧鸹,则又有风帆浪泊,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景则佳矣,而八景之擅名,可谓领其胜矣。” 张九镡在记中深叹八景台荒废之可惜,而米芾、惠洪、揭奚斯等留下的雅韵因台的荒废也失去依托。近年来,重建八景台的呼声又起,斯文定有攸归矣。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1-2 20:43 , Processed in 0.1133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