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寺
紫霞寺位于长沙县黄兴镇仙人市沿江山。浏阳河自东而西,蜿蜒流经山麓,故名沿江山,周长21.7公里,主峰文选峰海拔207米。清光绪《善化县志》载:“县东七十里沿江山,主峰文选峰,上有古寺名紫霞寺。”紫霞寺立于文选峰顶,桃树湾、潭头湾、斋塘湾、王家湾、萧家湾等五处河湾把浏阳河截成五段,但被截断的河流,仍然朝着沿江山,直到木瓜洲的章家坪,才掉头向南转西直奔省城而去。这五段河活象五条巨龙,朝拱着沿江山,人们便起名为“五龙捧圣”。故紫霞寺山门联云:
五龙捧圣; 一柱擎天。
紫霞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7),为右骠骑将军尉迟敬德监修,清顺治十年(1653)重修。殿分三楹:正殿主祀观世音菩萨,前殿陪祀韦驮暨汉寿亭侯关羽,偏殿配祀文昌,四大金刚、二十四褚天、十八罗汉则分列于东西两侧,经堂禅室,肃穆庄严。寺的东侧下方有戏楼。庙宇建筑雕龙画栋,曲径回廊,错落有致。 寺周古木参天,奇花异草争妍斗艳。山泉清洌,怪石嶙峋,浏阳河曲折东来,绕山麓而西去。俯瞰周遭,平畴广阔,环顾四野,阡陌纵横,天下美景尽收眼底。云蒸霞蔚,莽莽苍苍,层峦叠嶂,形胜天开,令人心旷神怡,恍若身临仙境。小溪绕庙周北下,上有石桥,名“春心桥”,刻石立碑于桥侧,为清书法家何绍基所书。相传清初吴三桂叛军攻打长沙时在此驻扎,在一小山头上击鼓鸣金,发布信号,因此有了天子山、打鼓堆、校场坪等地名;又在山东麓储放粮草,故名屯田垅;又把囚犯集中起来在沿江山东南面开荒造田,留下了囚田的地名。 20世纪50年代,紫霞寺被拆毁,殿宇戏楼、神坛法器、名联壁画、古木奇花,荡然无存。2004年9月,沿江村与早禾、座寺两村合并,更名沿江山村。新村委会顺乎民意,与诸村各民委同事商议,决定重建紫霞寺,开发沿江山。千年古寺拔地而起,门庭严谨,高墙耸立,楼阁参差,青瓦鳞栉,错落有致。山门两边一对雄狮蹲踞镇守庙宇。进山门,韦驮菩萨手持宝杵站立门前,东西两侧吊有大钟立有大鼓,一击一敲,声音浑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关帝爷手捋胡须,坐姿端庄,神态安详。转过天井,即到正殿。正殿祀千手观世音,高约两丈,脚踩莲花,行合十礼,慈眉善目,眺望远方。左右两旁另有手持净瓶的甘露观音和怀抱童子的送子观音。两侧靠墙处,上下分列二十四诸天菩萨、十八罗汉。东南墙角有赵公元帅财神,西南墙角有地藏王菩萨。东北、西北角分别立着周仓、关平,偏殿有祝文昌帝君。殿下为一个广场,戏楼宽敞、华丽,两侧有回廊,中间有座位。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庙会,乡民扶老携幼前来上香看戏,茶摊小吃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资兴寺
资兴寺又名观音寺,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鹿芝村观音岭燕子塘。1949年,观音寺尚有庙产田租8亩,作养寺经费来源。寺原存有古匾、佛像等文物,1966年“文革”时不知所踪。 1992年,地方村民倡导修庙,发动信士、民众捐资2.3万元,第一次另择地址建起上下6间住房、一间佛堂,面积达120平方米,观音寺得以香火再续。2003年释怀翠法师游方至此,出资购买原资兴寺地基建庙,还原香火,供信众祀奉。2007年又由信众捐款,筹资建大雄宝殿一座,山头建仙人洞、观音阁,终使寺院初具规模。2008年,释怀翠去南岳南台寺礼请释会淳法师入住此寺。是年10月,以求佛信士的功德捐资扩建观音寺,次年正月初八竣工,并举行佛像开光庆典,镌庙门联云: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观音寺周围景色怡人,岭的东西两方,沃野千倾,佳果飘香,稻田肥美,翠竹欲滴。千年古城龙喜县治鹿芝岭坐落其中。登高俯瞰全景,胜似人间仙境。相传明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微服出游时曾路过观音寺,见此处环境雅静,群山起伏,芳草萋萋,流水潺潺,便留宿观音寺内,连住数日,留连忘返。 今观音寺依山而筑,占地面积102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青山碧水将殿宇环抱其中,寺内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理念。观音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方式。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其中又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观音寺仿宫殿建筑,大雄宝殿由24根红柱支撑,殿内可容纳数百人同时叩拜。大殿正中供奉一尊高3米的贴金释迦牟尼佛莲花坐像,佛像面容圆润,身躯魁伟,神情亲切端祥。大殿东西两角供奉有普贤和文殊两位菩萨,两侧供奉金装十八罗汉。大殿联云:
大慈大悲,十方法界无刹不现身; 救苦救难,六道众生有求皆感应。
偏殿联云:
烟袅清香环玉宇; 花盈春色绕经楼。
大殿二层为藏经楼,内有经柜若干,藏经万卷。大殿后为三圣殿,殿内供奉西方三圣贴金塑像。 走出三圣殿,沿栏向右走西北角,有小道通龙泉洞,两边墙上绘有十殿阎君像,从一至十分别是泰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宫王、森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沿梯级小走几步,便见两侧墙上书有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醒碍记,其中写道:“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更难。朕为天地山河主,忧国忧民自讨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人半日闲。”还有北宋仁宗皇帝御题赞僧赋:“若得为僧,便受天人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白鹿含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东侧墙上绘有八仙漂海图,个个栩栩如生。 寺院整体建筑豪华,宽敞明亮,设备齐备,管理有序,礼佛有章,年参与活动的信众及游客达二万人次。
东兴古寺
东兴古寺亦名陷家山,坐落于路口镇花桥村村南板坡,乃唐代嵩岳禅师携弟子捧觉化缘,创建于中宗景龙四年(710)。寺庙屡次迁址,由象坡经寺园坡迁大园山,后移花园岑。相传省府督台曾题“东明古刹”匾。清乾隆时明崇法师改建为东兴庵、东明寺。东兴庵建于古刹原址,门联:“东兴露色,西极光辉”;东明寺建东南之寺园坡,门联:“大千世界,不二法门”。 清末,有法师崇清及其弟子道清主持东明寺兼经管东兴庵。崇清圆寂后,道清主持,将寺庵合一。上正殿供如来、观音,铜铂铸造。正东堂供释迦摩尼佛祖、二十四诸天。正西堂供地藏、开山福祖圣像。下正堂二殿供天虎大将、十八罗汉等。道清圆寂后,由弟子印清主持。印清大师曾出任开福寺住持。1926年,印清重返东兴庵。 1930年9月,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撤出后,李志本带领部分队伍来到东兴庵。印清大慈大悲,护养伤员,供给伙食数天。后托请寺田佃户张寿桃带路,夜奔平江,与大军会师。因叛徒告密,国民党匪首张全天部捉拿印清,严刑拷打,残酷杀害。东兴庵及附近民房被烧,百姓悲冤浩天,将古寺称为陷家山。多年之后,仍有泪流悲哀者。 至20世纪80年代,为感念印清大师壮烈牺牲,当地信众、城乡居民举行隆重纪念会,并议决筹资,恢复千年名胜。 该寺今占地32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大雄宝殿、玉皇殿、观音殿、斋堂、宿舍楼、厨房、库房等构成,建筑面积944平方米。主要佛像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佛、韦陀菩萨、南岳圣帝、药师等,佛像金身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大雄宝殿重檐硬山,琉璃瓦结构。大殿前有长3米、宽1.6米的方形香炉座;两个高0.65米、直径0.9米、雕饰祥云的石鼓分列台阶旁。大殿前坪植玉兰、桂花、水杉、柏树等。寺门右侧有一小型土地庙。寺内现存原物有石鼓、香炉、碑刻。殿前香炉台为盝顶式建筑,四根大柱上堆塑有云龙、宝向花纹饰、琉璃瓦当。正殿联云: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东兴寺布局错落,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深得佛家韵味,对研究佛教建筑、佛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今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荷塘寺
荷塘寺原名荷塘古刹,相传有碑文记载:“唐贞观年间和尚玄与守续禅师缘建东明古刹荷塘古刹”,原址位于今高桥中学校园内,历代多次维护修缮。20世纪50年代,寺院改办小学,后办高桥中学。这里作为高桥中学前身、李维汉前辈的母校,1991成立了李维汉奖励基金会,“李维汉生平事迹陈列室”位于学校中心,即古刹正殿位置,成为学校及社会的重要德育基地。 2002年,东兴寺原住持释静心执意来到高桥村,一心倡导重修荷塘寺。当地百姓踊跃捐款、投工、献物,选址高桥村印子湾组茜草塘畔,破土动工。建筑于2004年在荷叶塘边落成,座西北朝东南,占地420平方米,属紫竹山开元寺分庙。主体建筑大雄宝殿进深13.4米,宽16.4米,仿唐建筑风格,外围有12根大柱。大殿高大、雄伟、壮观,供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消灾延寿佛、地藏王、乐师佛等。有斋房两栋,常住僧侣三人,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庙前荷叶塘水面宽阔,周边树木林立。高大的庙宇,苍翠的松林,宽阔洁净的水面构成美景。旧时有高桥八景绝句,似乎是对新景的描绘。诗云:
眺望荷塘古刹深,晚钟幽处绿莹莹。 慈悲更有诸天佛,说法应教神梦醒。
寺内今存“从正禅师青石墓碑”,右首镌刻“止一禅师塔志”,中间是“临济正宗三十三先师止一讳从正禅师之塔”,落款为“清乾隆卅五年庚寅岁孟夏月刊建”。古碑距今近250年,虽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 荷塘寺庙门联云:
荷香拂古寺,一片诚心叩金阙; 塘柳托清风,八方信士悟真知。
正殿联云:
做个好人,身正居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荷塘寺历史悠久,见证了从唐至今佛教在当地流布过程,对研究佛教文化和佛寺建筑有一定意义,今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3:20 , Processed in 0.0959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