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老街 春华老街是长沙县唯一拥有“一河两岸”的集镇。它北与西紧邻胭脂港,南障捞刀河,长数百米,有春华渡船码头、湖南和平解放签约地恒丰楼、老戏台等著名历史遗迹。 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春华山,县东南六十里,万寿都,通浏阳。”相传,昔日春华人依山傍水,渔歌互唱,农耕交易,结庐成市,取义“春华秋实,人寿年丰”,而乐称春华,传世久远。 昔日春华街,从街头到街尾,全是麻石铺成,错落有致。严丝合缝的麻石街两边,店旗迎风招展,从日常的柴米油盐,山果木炭,到从水运远道而来的绫罗绸缎、洋布洋火、时潮的进口挂钟怀表等,应有尽有。生意之兴隆热闹,俨如长沙下河街。如同昌文具、吴德中药号、范氏笔铺、粟家伞铺、乾升斋号、曹开久药店、林森甫旅舍,及泰丰城、恒丰楼、集兴长、大华厚、福寿全、范四星、罗鼎泰、德福长等数十家商铺林立。 清晨,老街上的店铺“吱呀”开门,招揽生意的吆喝就此起彼伏。傍晚,站在老渡船码头,望着夕阳沉入捞刀河,饭铺、旅馆还在大声招呼,抢着迎客。午夜一过,屹立街头街尾的两座高大木栅门,“咔嚓”一声,关闸上锁。这几人高的、坚固的木栅门,类似古城门,严关把守,既防土匪打劫,也防域外的毛贼溜进街巷。此时冷清的街上,只有那打更的声音,伴着人们的呼噜,悠悠入梦。风雨飘摇的春华老街,上演着多少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故事。 昔日春华老街人流中心在关帝庙一带,庙前有青石宝塔(化纸炉),正殿供奉关帝,西侧有关平、周仓神像;左有哪叱闹海群塑,右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关帝后有财神菩萨。后殿供奉观世音等。每逢初一、十五,常有渔民信众前来供香,以求平安。前殿阁楼有晴龙、酥龙各一具,逢年过节取出到各村舞耍。 老街杨泗庙,是晚清戏曲家杨恩寿家庙。他在同治五年五月十六日(1866年6月29)的日记云:“吾家庙建于春华山。适十四日傍晚,浏阳蕉溪岭下出蛟,春华山正当其冲,市上居民铺户共四百余家,俱漂于水,惟家庙岿然独存。若有呵护捍御之者。”同治八年十月十九(1869年12月21)日记载:“赴山家庙祀祖。破晓率二、三侄启程,自东门出六十里,傍晚始到山市。” 长沙自古有“㮾梨会点戏,春华会看戏”口头禅。相传,旧时戏班子登春华古戏台唱戏,都自怵三分,生怕闪失砸场。庙会庆典,春华老街人山人海,戏场里水泄不通。中国南北两大戏剧家浏阳欧阳予倩和果园田汉,都慕名到春华老街看戏。田汉回忆儿时趣事曾说,春华老街不仅戏好看,街上的米豆腐、刮凉粉更好吃,那辣辣的、飘着葱香味儿的小吃,一想起就咽口水。 春华古街为什么会有长沙东乡最大的戏台呢?因这里出了个清代大戏剧家杨恩寿。杨恩寿(1835—1891)生于春华老街,是晚清著名诗人、书画理论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他性情旷达,能酒善歌,自少醉心戏曲,达到如痴如狂地步。凭着对戏曲的酷爱,杨恩寿一生创作了大量剧作和戏曲论著,主要汇集于《坦园六种曲》、《词余丛话》之中。《桂枝香》和《再来人》是杨恩寿戏曲创作的代表作。他创作的一些剧目至今还在演出,他的戏剧理论仍在指导着众多艺术工作者。 关帝庙对面有著名的古戏台,前后两进,翘角飞檐,雕龙画凤,雄伟壮观。几丈高的石梁柱,支撑起宽阔的舞台,能容纳《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的万千兵马纵横,时有县、市湘剧团、花鼓剧团来演出,称为“戏窝子”。 长沙和平解放前夕,1949年8月3日,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司令部、中共和谈代表袁任远、唐天际、解沛将军等,就住关帝庙。晚上,在附近恒丰楼举行长沙和平解放签字仪式,盛赞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的正义之举。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随即由春华山、黄花、东屯渡进军长沙,古城得以和平解放。 今春华镇将以古街为核心,实施沿捞刀河环道建设,再现明清风格的水乡旅游小镇。新修的亲水码头,就在当年立木栅门的地方。 麻林桥老街 在长沙县麻林河中游西岸、路口镇西北部,有个以“七桥八氹、五马奔槽”著称的古镇,其核心即麻林桥老街,虽不太长,却古来商贾云集,是麻林河两岸的中枢地带,辐射周边乡村、小镇,有“小长沙”之誉。 这里北邻青山铺镇、西界安沙镇,三面环水。西北有来自广福庵的金盆河,西有来自孙家桥的杨家坝河,东南有来自汀家港水库的汀家港河,北面3公里内还有金坑桥河、金山桥河从东、西两翼注入当地人心目中的母亲河——麻林河,再一起向南,流淌于古镇之东,故称“五马奔槽”。 通公路前,这里去长沙城只能以徒步为主。发水季节,人与货才能利用竹排往来。古镇沿河筑以土堤土墙,河堤上有鸡尾竹篱笆。河边樟、柏、桑树等郁郁葱葱,好一处世外仙境。 古镇中的麻林桥老街,临河而建,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吆喝声声,箫鼓阵阵。通过水路运来的各种商品,源源进入寻常百姓家。每逢古街之侧的栗公庙庙会,300多米长的老街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庙会持续十天半月,来赶会的屡超10万人次。 长者回忆,20世纪50年代的街,以恒泰、正泰、乾泰三大字号的南货食品、糕点作坊为主,另有李鸿章文具用品店、叶恒兴豆腐作坊、涂新富袜厂及大大小小的百货成衣、杂货染坊等几十家店铺。其中最出名的算“麻林豆腐”,历史悠久,不仅是当地人争相购买的宠品,更引来十里八乡的流动摊担和“提篮小卖”,他们将“麻林豆腐”推向四面八方,为“小长沙”增添了繁华与人气。 域内至今流传“七桥八氹”、“五龙摆尾”、“五马奔槽”等等故事。如歇后语“桃花江的美女、麻林桥的豆腐——水出”,即指制作麻林豆腐的秘诀——“八氹”中的“盐泉氹”,当地人称之为“仙水”。传说原有位心地善良的大妈,虽然做了多年豆腐,但生意总是平平淡淡、不温不火。某日,她酣睡醒来后,梦中景象似乎还在眼前。路经“盐泉氹”时,见一位绝色仙女驾着祥云翩然落在跟前说:“大妈是做豆腐的吧?以后你就用这‘盐泉氹’的水做吧,大妈会有好运!”说完消失在云端。第二天,大妈半信半疑地挑来“盐泉氹”的水做,不料吃过的人都齐声赞叹。从此,她的豆腐供不应求,生意红火,成了“麻林豆腐”创始人。现经专家化验,才知“盐泉氹”的水富含多种矿物质,难怪所做豆腐味道超凡。 所谓“五龙摆尾”,即上述诸河有如五龙,摇头摆尾而来,带来福气,有时也带来灾祸。“五马”,指五个带“马”字的小地名:白马嘴、马头嘴、马公塘、白马庙、白马塘。所谓“槽”,指古老的麻林河。“七桥”,指竹溪桥、大桥、拱桥、万家桥、亭子桥、蛮人桥、观风桥。“八氹”,即小桥氹、阴致氹、三角氹、鸭婆氹、灵官氹、盐泉氹、茭瓜氹、大粪氹。 此域水陆相绕,河网交叉,桥梁棋布,河氹相连,可谓风水宝地。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吉安迁徙而来的梁兴泗,或许看准了这个交通便利之地,率家人在此定居,育四子,广置田产,繁衍数千人,后聚居之地便名梁家塅。梁兴泗墓在今麻林老街255号住户彭觉明家后院,坐北朝南,占地17平方米,为梁姓始祖与五世祖合葬墓。现存两通大理石墓碑,主碑长1.1米、宽0.54米,上刻“始祖考梁公兴泗大人之墓”。附碑长0.9米、宽0.4米,刻“五世祖考梁公道公之墓”。墓年代久远,两座石碑具文物价值,今为长沙县不可移动文物。 麻林桥历史文化悠久。有东汉新屋墓群,尤其称道的是1977年夏出土的麻林桥南朝墓买地券,为现存南朝买地券中文字最完整、字数最多、内容最充实的一方,对研究刘宋时期的葬俗、方术及迷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朝时期长沙称国、称州、称郡的历史增添了实物证据。 域内古桥颇多,上述“七桥”,有的还留有车辙印痕,仿佛在诉说古街往昔的繁华,见证着麻林街的兴衰,滋润着今天的文化,让人们能够立体地品味这个梦幻般的、浸染着岁月烟云的水。 清朝末年,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小塌方,从地下冒出腾腾热气、汩汩水流,冬天更是浓雾翻滚,热浪扑面,用温泉泡澡洗脚渐成当地人的一种享受。 老街既享受辉煌,也经历过不堪回首的屈辱。野蛮日寇入侵时,这里历遭劫难。据郑兆琦老人回忆,1941年9月,日军退兵经过麻林桥,烧杀抢掠,鸡犬不宁。他与妹妹随母亲和姨妈躲避不及,匆忙间藏身在大树下的柴草堆后,被一日本兵发现,四人皆战战兢兢、面无人色。幸而日寇听到集合号令匆匆离去,母亲迅即带领逃进屋内,跳进茅房粪坑,用粪便糊满全身,站立在齐颈深的粪水中,大气不敢出。俄而日军又至,我听得屋内翻箱倒柜打砸声。至人声远去,仍不敢出。待亲人呼唤良久,方敢应声,被从粪坑中拉出,秽臭无比,都跳入冰冷的水塘洗濯,好心邻居烧热水洗澡换衣,惊魂方定。检视屋内,一片狼藉,锅灶、米缸、坛坛罐罐,俱做了日军大小便的便器。 当地政府已将恢复、重建麻林老街列入发展规划。日后的麻林街将文脉、古韵和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建筑中,续写新的繁华和缔造新的传说,消减对往昔风采消歇的落寞之感 。 高桥老街 清代以来,金井河畔、郭桥东侧的高桥古街,以著名的48茶庄而名声远扬。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我研究拳脚之实地练习》载:“宣统三年三月……因高桥地方的位置,又靠山又近水,茶叶出进,都极便利。每年三月间开市,远近来选茶的男女,老的少的,村的俏的,足有一万多人。趁这茶市谋生活的小买卖商人,各种各类凑起来,也在一千人以上……”。那时,高桥、范林桥、单家坝十里长河,三个码头,数十家茶庄,全在河东一线。路上不断人,灶里不断火,到处有人用车推着铜板去收购毛红茶。运茶的、选茶的、看茶的、打包的、搬运的,忙得不亦说乎。 旧时高桥窄窄的青石板街道两侧,茶叶店一家挨着一家。成堆的茶叶摆放在店铺外的架板上售卖,茶庄屋檐上的旗帜迎风招展。如现存杨氏祖传“永兴祥茶号”木质招牌,黑底金字,端庄大气,制于清乾隆年间,有近300年历史。作为省内外茶商云集之地,鼎盛时有茶行48家,所谓”高桥四十八条秤”。 1935《中国实业志》载:“长沙县民国二十二年植茶面积1万亩,产茶2.1万担……主要产区为高桥,其次有范林桥、单家坝。”单家坝在金井与范林交界处,跨河有宽6米、长60米的4拱麻石桥——太平桥。造桥年代失考,但从桥面正中的麻石被独轮车辗成一道深深凹痕,便知其年代久远。当年日寇犯乡时,山乡百姓扶老携幼走过石桥逃往浏阳深山老林“躲兵”。日军溃退后,人们又走过桥去重建家园,桥上又响起独轮车声。 有“中国当代茶圣”之誉的吴觉农(1897—1989)大师,1934年撰《湖南产茶概况调查》: “高桥向为茶商云集之地,设立茶行十余家,规模宏大,贸易繁盛。除本县及平、浏茶商集资经营外,尚有外邦至此贸易。……所有红茶悉由金井河或高桥交船启运,至捞刀河过载入湘江至洞庭运售汉口。”抗战前夕,武汉还有协记、元茂隆、德玉昌、新记、瑞记、咸昌福、锭记、晋丰太等庄号。 湖南省茶叶管理处《本省红茶运销调查》载:“1939年,长沙县高桥远销红茶9213箱,占全省红茶产量的10%。后因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生产茶叶,在国际市场与中国茶叶竞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港口封锁,茶叶出口受阻,生产受限。”可见,高桥茶叶早已享誉国际市场,远销沙俄、波斯等异邦。当时的48家茶庄,大都沿河而建,以利货船顺金井河而下,入捞刀河,奔三湘四水,再涉重洋,至遥远的异域他乡。高桥茶,香透五湖四海的数百年时光。 长沙关于茶的记载始于唐,宋代出产名茶仙芝、玉津、先春、绿芽等20多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清代,高桥(郭桥)旁生意兴隆,来此经商的江浙等地的茶商络绎不绝。当地村民邹广宇还珍藏着长1.03米,宽0.255米的“永兴祥茶号”黑底、金字老招牌。邹广宇说:抗战时,日軍进攻长沙,“永兴祥茶号”毁于一旦,祖上仅保存了这块招牌。年过九旬的娭毑过世前将将该祖传宝物传给他,并告诉其背后故事:家中祖孙七代经营茶庄,家谱有记载。他决心传承祖业,先整理家中“永兴祥茶号”手抄本资料,交给政府,再在高桥镇重开“永兴祥茶号”茶庄。 在郭桥下游,河中尚有几个坝墩。秋季雨水稀少,行船困难,又正是茶叶运出旺季,茶庄老板便联合出资,在河中筑几个永久性三合土、石头坝墩,以减轻筑坝的工作量。坝塘蓄满水,择日开放,上百号木船满载茶叶,似蛟龙入江、出海。端午龙舟竞渡,有时也筑坝蓄水。 高桥货船满载欢乐、希望、离愁、别绪,顺流而下,一路清茶为伴,聊慰寂寞。两岸的茶肆、田畴向后退去,只盼船儿满载幸福、财富早日归。 清末茶庄首富魏鹤林,名下茶铺几乎占了半条街。某年夏初,他运了几十船茶叶去上海,遇到日本人极力压低价钱。魏一气之下,烧了船和茶叶,自此家道败落。但在茶乡人心中,他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高桥48家茶庄毁于日本人的战火。 现在,郭桥旁墙上,大写“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对联。相传桥建成后,郭氏兄弟骑马经过。马过木桥发出有节奏的马蹄声,郭焌出一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郭灿听后,一时语塞。下桥见一群小鸡在一盆内吃食,发出啄啄响声,马上对曰:“鸡啄铜盆嘴敲锣”,郭焌听后道:“对得好,对得好”,二人哈哈大笑。这副对联堪称绝对,世代流传下来。现在,高桥人把它定格在墙上,定格在高桥风雨历史中。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5 16:34 , Processed in 3.99406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