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桥

2020-9-25 09: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4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沈绍尧

麻林桥  亭子桥

 

麻林桥地区位于长沙县中北部水网地带,三面环水,素有“五马奔槽”“五龙摆尾”“七桥八氹”之说。“七桥”指附近的竹溪桥、大桥、拱桥、万家桥、亭子桥、蛮人桥(麻林桥)、观风桥等。其中麻林桥历史悠久,清嘉庆《长沙县志》就有“麻林桥,城东北八十里”之载。《湖南省长沙县地名志》云:“麻林桥,因年久失修,人车来往,殊感不便。相传某大力士手搬麻石,搭于桥上,人称蛮人桥。后讹称麻林桥。”

亭子桥建于清代,是南北向的双孔桥,长6米、宽1.6米,岸基、桥墩、桥面全为花岗岩构砌。中间桥墩长2.5米,宽0.66米,桥面由三块长条麻石板拼就,高3米多。因长年累月承载着独轮推车,中间麻石竟有寸宽寸深的车辙印痕,记载着“艰辛”的历史。该桥造型小巧,结构稳固,今列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横过麻林河的处处古桥,见证了这条母亲河的曾经繁忙和历史贡献,也见证了麻林街的兴衰。当宽敞的现代化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如蛛网般不断伸南展北交织时,过古桥的人日益减少,似乎有几分“陌生”。然当路过麻林桥时,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历史沉重感油然而生;甚至用好奇的眼光左看右瞧,聆听古桥诉说古街的往昔与骄傲,自然还会想起“麻林桥的豆腐”的美味。

 

 

郭桥

 

清嘉庆《长沙县志》载:“郭桥,城东百二十里,原名高桥渡。乾隆三十九年(1774),善化拔贡任广东曲江知县郭灿,捐二千余金改建。桥跨河岸,东西径九丈,宽一丈,砌四石墩,搭以巨木,铺以厚板,周绕栏杆,盖亭其上,以蔽风雨。并置民田五斗,计一坵,以作岁修。其田坐落汤家湾,粮载锦绣都十甲,册名郭桥,纳则两二斗八升五合。水系沙婆塘门首塘板塘荫救。桥东立‘奉县示禁碑’,桥西建茶亭,暑月煮茶,以待旅人,闾里环桥为市。众济二桥,在郭桥西。乾隆甲午(1774),里人公建,将原置高桥渡经费、田租拨作二桥岁修。其田在锦绣都东边塅五亩,计三坵。嘉庆丙寅(1806),经管侵吞,控县讯明断追,册名更立甘棠渡,纳粮三斗二升。”

可见,乾隆三十九年(1774),今高桥地段同时建两桥。其中郭桥不仅建造精美,还处处体现“盖亭其上,以蔽风雨”、“暑月煮茶,以待旅人”等“为民理念”,岁修等管理措施也很到位。

郭桥位于今高桥镇金桥村乡道“同仁路”上,横跨金井河,是四墩三孔的花岗岩古桥,长26米、宽4.3米、高6.9米,占地100平方米,两侧各有0.9米高的花岗岩石护栏,东南侧刻有“郭建”二字。2004年当地政府出资对该桥作了大规模维修,现桥面中心为花岗岩轴线,其余部分铺水泥。

郭桥是长沙地区保存较好、具典型清代风格的石拱桥,设计独特,工艺精细,桥墩及跨拱部分均由规格一致的方形和长扁形麻石砌成,饱经200多年风霜、洪水,仍傲然屹立,并经受现代熙熙攘攘的车辆考验,成为连接高桥集镇与金桥村的交通咽喉,对研究桥梁发展史、建筑工艺均有重要价值。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睹物思人。行走在这舒适桥面上,对郭灿200多年前的建桥义举,追根溯源,考其担当基因,不胜感概。郭灿曾祖郭金门乃岳麓书院历任55位山长之第23位。因“三藩叛乱”,岳麓书院于康熙十三年(1674)遭战火重创。康熙二十三年(1684),湖南巡抚丁思孔重修书院,聘郭金门为山长,岳麓书院再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郭金门为《岳麓书院试牍》作序称:“今天子好文,廷臣屡上书请正文体,海内力学嗜古之儒,彬彬称盛,而长沙燹冷之余,会大中丞丁公、督教姚公、郡司马赵,风起文澜,一笔一削,点墨成金,并藏岳麓。余得窥其全豹,因之有感。”

郭灿胞兄郭焌,字昆甫,少负文名,自号罗洋山人,清雍正拔贡,乾隆九年乡试第一,任国子监助教,有《罗洋文集》、《罗洋诗草》各一卷传世。《四库全书》称“焌诗天才横溢,古风尤为擅长。其诗为姚鼐、阮才生、纪昀所推崇”。诗古文外,尤关心经世致用之学。著有《罗洋文集》,其题《泼墨图》云:“我年三十走京师,耳闻其名今见之。一见使我低头拜,再见三见神魂痴。……十年足迹半天下,屈指朋游皆丈夫。淮安交得周与程,常叹老边绝代无。……如此翁者那可得,于思于思万人特。雕龙有谈信惊座,射虎若骑能杀贼。几曾将相与侯王,空尔东西与南北。外间只说边芦雁,今我披图长太息。”

郭桥另一重要特色是“闾里环桥为市”之建筑理念。即便于商贾充分利用金井河的水运条件,在沿河一带形成集市,特别是茶叶,清同光年间就盛传“四十八条秤”,即有茶庄48家,货由金井河直达汉口、上海等商埠。时有歌词曰:“湘茶船载下南京,来自金井小地名,金井河边小茶抹,巧手采出碧山春,好似织女下天庭。”盛况可见一斑。

 

 

螺岭桥

 

螺岭桥位于长沙县高桥镇螺岭村螺岭山侧,故名。在长平公路线上。系四孔五墩花岗岩结构,全长八十五米,宽七米,高十一米,造型美观。为路口地区北通平江,南至长沙的重要桥梁。

螺岭桥横跨于金井河上,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石墩桥。修建于1932年至1934年,即修筑长平公路时所造。后被洪水冲毁,20世纪50年代在原桥基础上重建。现桥为西北-东南走向,长80米,宽7.2米,高11米,占地568平方米,全由花岗岩垒砌而成。除两岸桥墩外,中有3个石墩,共4拱。桥面两侧有0.8米高的栏杆。该桥结构稳固,古朴庄重,大方美观,是建国初期长沙地区桥梁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为长沙县不可移动文物。

螺岭桥处暴雨多发带,历来洪灾频发。为积极掌控水情动态,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即筹建螺岭桥水文观察站,是长沙县域最早的水文站之一。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该站积累了1951年以来的宝贵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防灾减灾作出了平凡而珍贵的贡献。

 

 

芙蓉桥

 

芙蓉桥位于金井镇涧山村新河组与新萍组之间,东西走向,横跨金井河,原为宋代吴交、杨初二人出资修建,故本名吴杨桥,历为贯通长、浏、平、三县的交通要道。今桥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1914年再修的单孔花岗岩石桥,长27.8米,宽4.7米,离水面高7.2米,占地131平方米。桥为花岗岩垒砌,桥面石块长0.7-0.95米,宽0.3-0.4米,两侧护栏石条长达1.5米,宽0.5米。两端有斜坡石梯。桥北侧嵌6块青石碑,5块为捐资碑,第6块为1923年所立碑志,详叙建造维修史,全文如下:

 

吴杨桥俗名芙蓉桥,在县东北之尊阳都。乾隆四十年岸屺碑出,乃宋淳祐十二年,吴交杨初二人创建,县志彰彰可考,诚古桥也。民国三年氾于水,是岁山水暴发,周境数十里内桥梁存者一二,不数年,尽复旧观。吴杨桥位尊阳中区,为平浏达道。以工钜费繁,群难其事,集议已有十年,今幸诸君子慷慨输将,事举而功集矣。噫!工穷数月之劳费,竭中人之产,古人慨然为之于前,今人毅然续之于后,其急公好美之心,千百年遥遥相应,有心世道者,当见而兴感也。爱将桥之始末,暨续修诸君子姓名寿之于石,以冀后世而垂诸无穷也焉!(捐资芳名录省略)民国十二年癸亥岁冬月吉立

 

当地虽然前后两次在此修建现代化公路,古桥北侧另建新桥,使古桥得以完整保存,呈现三桥并行景观。该桥造型古雅质朴,极富地方特色,6块碑刻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研究清代桥梁建筑、社会经济状况有重要意义,今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脱甲桥

 

脱甲桥位于金井小镇西北约5公里处,来历久远。传说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取“先南后北”统一策略。时逢割据湖南的周行逢病故,其子周保权继位。大将张文表不服,起兵反抗,割据潭州。周保权派人求援,赵匡胤乘机带兵入湘。当大军行经长沙之北百里的一石桥时,云雾缭绕,茶园若隐若现,如世外桃源。风尘仆仆的宋太祖竟脱下盔甲,至桥畔一农家品茶,倦意顿消,连赞:“佳茗,佳茗也。”“脱甲桥”由此扬名,相继衍生出脱甲街、脱甲村、脱甲乡、脱甲中学等地名。

脱甲桥畔是英豪聚集之地。生于脱甲桥街旁的郑敦谨,晚清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为官清廉,有铁面青天之誉。退隐乡居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百姓乐于与他打交道。他事母至孝,乡人送对联一副:

 

名士为官,无富贵气;

老成持重,有父母心。

 

郑敦谨83岁辞世,追封“恪慎公”。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狮、石象,雕塑精致细腻,极为壮观。墓后有御碑亭,刻著名书法家黄自元所书生平事迹。惜乎,今仅见一石狮倒伏涧边。

喻科华,1891年生,家贫苦。1927年前后,脱甲桥一带建立苏维埃政府,他积极参加农会和赤卫队的放哨、送通知、游行等种种活动。1930年,铲共义勇队梁镇球把他抓到天王寺审问,严刑拷打,逼他供出组织名单。喻科华只有一句话:“都是我一人干的,没有其他人,要杀就快。你们的绝日快到了。”梁振球气极败坏地惨杀喻科华,悲壮史迹,让人无不感泣。白色恐怖时,冤死多少无辜?曾有三个平江人买猪过此,被诬为共产党逃犯,搜身后被杀。目睹这一惨事的林乔五公作联挽之:

 

狮山岭上,松涛飕飕诉冤案;

脱甲桥下,河水潺潺带血流。

 

郑兆炳,1898年生于富裕农家,从小勤劳朴实,酷爱读书,助弱抑强,深得父老厚望。在省第一师范读书时,受毛泽东、徐特立等影响,接受马列主义,立下救国救民大志。1924年由李维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郑兆炳任平江县委书记,在梅仙街租房开店,先后化名郑坦白、郑孟和、李胜桥,乔装货郎担,在平江四乡开展秘密工作。1931年后被派湖北工作,任省委宣传部长。1939年4月,在武昌散发抗日传单时,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未泄露半点机密,当年7月惨死狱中,用生命保护了组织和战友。湖北省委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和葬礼,安葬在武汉大学内湖南籍公墓中,省委书记邹百耕亲自撰文竖碑纪念。

1939年8月,脱甲人郑保善等痛击驻扎在脱甲塅樊家祠堂的日本马队,用12条生命换取了18个鬼子和20多匹大洋马,迫使日寇放弃了从高桥、经上华山、过脱甲、到汨罗的修路计划。郑保善等是在武汉会战中被打散的国军,回家乡后自发组织抗日游击队。日本骑兵侵入脱甲后,驻扎在樊家祠堂,杀人放火,奸淫抢掠,无恶不作。郑保善说:“这一队骑兵,我们从岳阳一直跟到这里,早就要收拾他们了,这两天就动手。”当晚,他们四更出发,天亮前潜伏在脱甲小镇后山,居高临下,离樊家祠堂仅200米。郑保善把12人分为4组,3人以脱甲河堤为掩体,作为前哨。他扛着一挺机枪,带领两人伏在后山制高点上,其余两组在他左右互为犄角。上午9点多钟,他们见日兵一个个离开祠堂,只有6个鬼子在农田中牧看28匹大洋马。郑保善第一个扣响机枪,牧马的鬼子来不及拿枪就倒下了,洋马死了大片。值勤的鬼子叫来十几个鬼子反扑。郑保善大声喊道:“你们撤,我掩护。”敌人连续发了一串迫击炮弹。郑保善腾地站起来,命令其余战友赶紧撤退,他一个人端起机枪猛射追到河边的鬼子。忽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胳膊。郑保善咬牙扫射,鬼子倒了一大片。受伤鬼子趴在河堤上朝他射击,郑保善壮烈牺牲。《湖南省长沙县地名志》载“郑保善击马脱甲桥”故事流传至今,脱甲桥畔英豪正续写新的辉煌。

 

 

大有桥

 

大有桥位于开慧镇竹山铺,横跨今葛佳山村境内20多米宽的开慧河,3墩4孔。墩由麻石从基岩砌起,高丈余,南侧迎水面呈船头状,以利分流。北侧墩面为方形平台,有供行休息的连体石凳,形似人的大拇指,中间石凳上还饰有蜈蚣状雕刻。桥面由3条丈多长、2尺宽、近2尺厚的麻石板拼成,4孔12条麻石板平铺起东西通途。

桥东原有3块青石功德碑,麻石框边、盖顶,庄重美观。所捐钱款以“文”为单位,谷物计石(担)、斗,可见桥为民间募捐所建。碑已失,但其前面“碑坵”名还在,坵内1亩多田仍在耕作。桥西原有麻石砌的三层宝塔,五边,空心,高约丈余。第二层有孔,旁刻“惜字进香亭”。旧时写过的字纸要在“香亭”内焚化,万不能作它用。此俗源于旧对文字的敬重。

大有桥地处古道旁,进城、下乡的土车子川流不息。车有半空铁圈箍着木轮,桥面麻石中间被铁箍碾成光滑的、约10厘米宽、2厘米深的槽沟,叫“踏石有印”,雨天槽中堵满水,是旧时竹山铺一带商品经济发达的见证。当地庄户人家除作田外,盛行纺纱、织布、染布、踩布,俗称开“机染坊”。大户人家做出的布匹要运到长沙城的布庄去卖,换回洋纱、染料和其它商品,来回全靠土车子。

当时的长岳古道上,天不亮就响起“叽呀叽呀”的土车子声,如田园交响乐,响过不停。推车人悉为卖苦力的农民,是专门推“长路车”的。他们的作息时间是“早也毛塘铺,晚也毛铺塘”。即天明前发车,推着两百多斤货物,到九十里远的毛塘铺(今属安沙镇)才歇息。第二天进城卸货、装货返回,又在毛塘铺打住。次日赶回竹山铺,三天一来回。天天如此,何其苦也。

古大有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时有鱼虾游戈,在桥上看得清清楚楚。小孩拿着扒篓,光着脚,甚至光着屁股在河里捉鱼,是常有的事。成人们为了饱口福也常来摸鱼,口渴了就双手捧河水喝。

居住在桥头边的孩童,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在大有桥上跳远。从桥墩石凳处起跑,横穿桥面,至平台边纵身一跳,落在沙池上,跑上岸再跳,比谁跳得远,乐此不疲,直到母亲在家门呼唤,才依依不舍离去。

大有桥经沧桑岁月,洪水冲刷,却固若金汤,从选址设计到建造工艺无不体现工匠们的高超智慧和技艺。也留下诸多千古之谜让人思量:石料是哪里来的?因方圆几十里未见这么好的采石场,这么重的整条麻石怎运过来?如何安放在桥墩上?

1997年,在“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声中,大有桥被整体拆除,于原址修建了一座能通行大货车的二孔圆拱形公路桥。

 


12下一页
上一篇:古塔下一篇:祠堂老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05:41 , Processed in 0.0991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