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故居
黄兴故居位于原善化县二都凉塘,即今长沙县黄兴镇扬圫村凉塘,西距浏阳河1公里许。故居地处平畴沃土之中,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坐西朝东,原为53间的四合大院,今存土砖青瓦平房12间,悬山式青瓦坡屋顶,缀有悬鱼纹饰,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正门有廖承志题书“黄兴故居”门额,门额上端彩绘文房四宝,梅兰竹菊吉祥图案,并书斗大“福”字,两旁有楹联:
蒙庆受福; 长乐永康。
另一联云:
慧风和畅; 化日舒长。
故居为黄兴祖父所建,后由黄兴父继承。祖父黄月楼(1815—1876),名维德,字懋昭。咸丰初,太平军攻长沙,“公倡募团勇,昼夜巡辑,境赖以安”。父亲黄炳昆(1840—1897),号筱村,年轻时入县学为诸生,补府学廪生。在乡间设馆授徒,并担任过地方上的都总。后在长沙教馆,家境稍宽裕,添置了田产。母亲罗氏。继母陈氏。再继母易自如,粗识文字。兄姊妹共5人。兄仁蔚,字霞叔,弱冠即逝。姊3人:长适贺,次适李,又次适刘。小妹适胡。 故居上厅右边正房是其父母居室,摆雕龙琢凤中式古床。左边是黄兴卧室,置西式铜腿金属简易床。下厅正房及耳房均辟为陈列室,介绍黄兴生平事迹,黄兴手书“无我”、“笃实”座右铭陈列其中。故居前临水塘,后接田垅,院内多植橘树。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日(1874年10月25日)黄兴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与少年。黄兴原名轸,派名仁牧,字岳生,号廑午。光绪三十年(1904)后改名兴,号克强。 黄兴8岁至10岁(1882—1884)入冯塘团屋萧翰林私塾就读,初习《诗经》,稍长,喜读太平天国杂史。萧翰林名云爵。萧云爵(1852—1935),光绪进士,点翰林,曾任广东主考官,老于林墅间。 11岁至13岁(1885—1887)寄读新冲子新喜山庄周翰林私塾,但经常回家,参加一些插秧、除草、扮禾、挖花生等劳动。周翰林,名笠樵,字笠翁,笃谨能躬行,虽好述因文见道之言,而通晓时务,颇为乡人所重。讲授经史能表达其意义,并对生徒学习策论词章,指导有方。黄兴颇很尊敬这位塾师,课余尝向其询究清军失败经过,从此便萌发力求新知与救亡图存之志趣。 14岁至16岁(1888—1890)在家自学,自定规例,用以自勉。规例内容包括:行动必须严守时刻;说话必须说到做到;读书须分主次,纵使事忙,主要者不得一日荒旷等。自学之余喜爬山、游泳、钓鱼,又从浏阳李永球学乌家拳,力大无比,只手能举百钧。常邀同村少年到屋后大坪比武,练习拳术。 17岁(1891)与同县廖星舫之女淡如结婚。次年应善化县考,落第。以后进省城学习。 1912年12月黄兴38岁时曾回凉塘省亲,小住数日,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居。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后改名黄兴,字克强。早年就读长沙城南书院,1898年进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02年留学日本,曾组织拒俄义勇队。次年回国,在长沙与宋教仁等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004年在长沙策划起义失败。1905年,逃到日本,与孙中山相见。两位伟人一见如故,各倾肝胆,共同创建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兼协理。同盟会成立后,在东南沿海发动了多次起义,均归失败。1911年4月,孙中山和黄兴又倾同盟会之精锐,发动了震撼中外的黄花岗起义。黄兴担任这次起义的统筹部长,为了保证起义的胜利,黄兴组织了一支100余人的敢死队,并亲自担任队长。4月23日早晨,待起义部署全部就绪,黄兴写了一封绝命书:“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其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领导武汉保卫战。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逝于上海,年仅42岁。孙中山异常悲恸,亲临吊唁。1917年1月5日,黄兴灵柩运抵长沙,省会军政学界代表前往大西门外码头迎祭。4月15日于岳麓山举行国葬,谭延闿主祭。出殡时送葬群众逾万人,还送来无数挽联,其中章太炎所撰挽联高度概括了人民大众对黄兴的赞誉之情:
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
1988年,黄兴故居与岳麓山黄兴墓一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先谦故居
王先谦故居名曰“葵园”,位于长沙县善化县二都凉塘,即今长沙县黄兴镇扬圫村凉塘“老虎图”地,西距浏阳河1公里许。李肖聃《葵园学略》云:“葵园伏居凉塘,校刊古籍,用力甚勤。”旧居于土地改革时被没收,上世纪80年代拆除重建。王先谦墓在旧居附近,原有墓冢、墓围、墓道、墓坪、石桌、石凳等,均毁,今存墓址。 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号葵园,清长沙县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侍讲,升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光绪十五年(1889)回湘,先后主持思贤讲舍、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集资创设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戊戌维新时期,与叶德辉等反对南学会,攻击时务学堂。一生博览群书,治学重考据,多有成就,汇刻《皇清经解续编》,编著《诗三家义集疏》、《汉书补注》、《虚受堂文集》、《后汉书集解》、《十朝东华录》等。 王先谦是史学大师,又是经学大师。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祟。后又编清代《十朝东华录》。该书取材广泛,不仅取自《清实录》,还广采《方略》、《会典》、《御制诗文》、《大臣列传》等,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科。 他曾花费半生心力,著《尚书孔传参正》一书,书中探讨《尚书》原委,旁证历代诸儒训释,博采《史记》、《汉书》、《论衡》等材料,对伪托之处详加辨正。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评价它“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他又继乾嘉年间的大经学家阮元之后,博观慎取,解释和考订经书,集资汇刻了卷帙浩繁的《续皇清经解》,清代著名文献学家刘锦藻评价:“维持文献之功,阮氏而后为推先谦矣。”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王先谦也颇有造诣,所撰《释名疏证补》撷取江浙和湖湘学者精英,所校所释,颇为全面而有系统,后人认为它超过了毕沅的《释名疏证》,于训诂、词汇、音韵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光绪三十四年(1908),王先谦所著书经巡抚岑春蓂呈送清廷,受到嘉奖,赏以内阁学士衔。 另外,王先谦在浏阳河下游长沙城北荷花池(今属开福区)也建有宅院,亦名葵园,今不存。
许光达故居
许光达故居位于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西临浏阳河,南距黄兴故居1公里许。许光达诞生于进门厅屋前房,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学生年代。房舍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原有两进,共有房屋21间。上进倒于1954年洪水中。今存砖木房屋4间,青瓦顶,青砖勒脚,土砖白粉墙,木格窗,木框大门,杉木前廊檐柱。2005年许光达故居按原貌进行修缮,并对外开放。 许光达(1908—1969),善化县二都萝卜冲人(今长沙县黄兴镇)。1925年 5月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 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后来编入炮兵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5月编入中央独立师,参加了武汉卫戍司令叶挺将军领导的反击军阀夏斗寅叛军的作战。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任见习排长,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曾任11军25师75团排长、代理连长,参加了会昌和三河坝等战斗。后在国民党军中做兵运工作。1928年6月20日与邹靖华结婚。1929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先后任军参谋长,第17师政治委员和师长等职。参与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多次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抗日战争中历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 2军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初期,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参加了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等战役。1949年1月,任军长,7月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为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继而挥师西进,攻破兰州南山敌军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与第19兵团全歼城中守敌,解放兰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命组建装甲兵。1950年任装甲兵司令员,曾先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上书毛泽东,请求让贤大将军衔,一时传为佳话。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著有《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等。 2005年许光达故居按原貌修复对外开放,并在前坪入口处立“让衔碑”。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廖沫沙故居
廖沫沙故居位于原干杉镇(今并入黄兴镇)廖家垅。地处长沙城东约30公里,故称长沙东乡。这里丘陵起伏,星星点点的山丘之间,镶嵌着蜿蜒成片的小盆地,本地俗称“冲子”。廖家祖屋就坐落在这“冲子”里。廖家祖屋已不存,今存遗址。 廖沫沙(1907—1990),原名廖家权。廖家境贫寒,父亲廖志堂十七八岁时,选择了从军这条路。光绪初年,廖志堂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抗击列强的战役,大抵因为识字不多,直到清末,才当上一名“哨官”。小有积攒,解甲归乡后置办田土,造屋安居,祖屋即建于此时。看重文化训导,热衷耕读传家,老祖宗一脉相承的礼教,成了廖志堂晚年耿耿萦怀的心结。随军东征西伐、四处驻防,廖家父母仍不忘到处搜集、购买蒙学丛书、传统唱本、小说画报等,以日相授受的方式,教他们的独子识文断字。如《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刚过5岁,廖沫沙就在军队防区附近一家私塾启蒙。后来又随父母回到长沙,在北门外一所新式学堂——广益小学读完初小。廖沫沙上学期间,与生性好动贪玩的孩子并不一样,他少年老成,显得沉默内向。他酷好读书,初小阶段就遍览《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东周列国志》等书籍。除沉迷在传统读本之中,少年廖沫沙还喜欢涂鸦,用过的作业本、描红纸上,到处留下他描绘的英雄豪杰,如智勇双全赵子龙,义薄云天关云长。启蒙时代的传统教化,依稀播撒了几许亘古不变的善恶是非种子。 1919年,廖沫沙进入㮾梨镇长沙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五四运动惊雷骤起,打破了浏阳河边小镇昔日的安逸、宁静。校园坐落在汉魏遗迹陶公古刹的偏殿,隔墙之外便是庙宇正殿和古戏楼。一座历经沧桑磨劫,饱览盛衰兴替的舞台,如今隔三差五上演活报剧、街头剧、化妆演讲,舞台上下,不时口号乍起:“抵制日货,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等,新派校长杨懋林热心邀请青年学者演讲,“巴黎和会”、“新文化运动”、“德先生、赛先生”,廖沫沙虽说少不更事,风云激荡,已在少年心中吹动片片涟漪。 1922年廖沫沙进入长沙师范学校,曾和贺绿汀组织文学社,办文学刊物,做过报纸副刊的助理编辑。1927年到上海,在田汉主办的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旁听,在《南国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了《燕子矾的鬼》等戏剧小说作品。从此踏上了自学道路。这期间,他与同学合租一间破旧的房子,白天去图书馆读书,晚上在“斗室”整理笔记练习写作,开始在《自由谈》上发表杂文。 1930年廖沫沙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加入“左联”。1938年至抗战胜利前任湖南《抗战日报》副主编,桂林《救亡日报》、香港《华商报》晚刊、重庆《新华日报》编辑主任。抗战胜利后去香港恢复《华商报》,任副主编、主笔。抗战时期写过一些历史小说,1949年结集为《鹿马传》由三联书店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加入中国作协。《人民日报》曾为他和夏衍等人开《长短录》杂文专栏。北京市委刊物《前线》曾为他和邓拓、吴晗开《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1966年5月和邓、吴三人被错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遭到残酷迫害。1968年初到1975年他在狱中整整被关了8年,后又被送到江西林场劳动3年。1979年初平反昭雪后,继续潜心创作,并整理大量旧作,由北京出版社、三联书店先后出版。著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杂文集》、《纸上谈兵录》及与邓拓、吴晗合著《三家村札记》等。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3 06:06 , Processed in 0.0985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