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前的原始文明与神话传说 长沙处于湘江下游,洞庭湖滨,湖南的中部地带。长沙之名虽然在周成王之时才出现,但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长沙的远古原始文明也就从这时开始。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距今大约300万至1万年以前,延续的时间十分漫长。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里,湘水流域即已出现湖南最早的先民。据考古发现,长沙地区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器是1991年浏阳县永安镇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器,较典型的有大尖状器和砍砸器。这批石器出土于海拔65米的小山丘上,距湘江支流捞刀河约1000米,多采用撞击法初步加工,以单面打击为主,一次成型。其年代距今大约15~20万年。这也是长沙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存。 距今约9000年左右,湖南的原始先民从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从最新考古发掘资料来看,迄今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址是湖南道县玉蟾洞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稻壳实物已逾万年;洞庭湖畔澧县彭头山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稻壳,时代距今也有9000年,比一向认为是稻作农业起源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还要早1000年左右。长沙位于澧县与道县之间,相距都不远,属同一经济流域,至少在9000年前当也进入了稻作农业时代。1985年,在长沙县南圫大塘(今属天心区)挖掘出的距今约71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址,它与澧县彭头山遗址应属同一源流,是长沙地区相近于大溪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出土的石器以石斧为主,多以燧石打磨而成。陶器有炊器、盛食器、盛水器等数种,分泥质和夹砂两类,制作精细,造型美观。特别令人惊叹的是一陶罐残片上的装饰,不仅有以戳印的点线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且出现了彩绘,即在红色或白色的陶衣上用黑彩或红彩绘上几何图案或写实图案。这块陶罐残片上画有两对对称的高冠长尾鸟,鸟嘴含一树枝,鸟前方高挂放射光芒的太阳,表现出长沙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工艺水平。陶片上还有一圈“干栏”式高阁建筑图纹,表明7100年前的长沙先民已能建筑干栏式高阁建筑物。 稍晚的文化遗存在长沙地区则有更多的发现。长沙县腰塘遗址是距今约5000年前屈家岭文化的代表。长沙县境内的团里山遗址、月亮山遗址和浏阳樟树潭遗址等,则是距今4500年前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典型。 从这些目前所发现的文化遗址看,长沙先民们为生存和发展,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劳作,逐步发展了原始农业和原始饲养业。大塘遗址已发现许多生产工具,如石镰、石斧,这不仅表明了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显示出原始农业和饲养业的发展。而炊具、盛食盛水器则是定居生活的实证。 腰塘遗址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长沙地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概况。腰塘遗址文化遗存分为3期:第一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纹饰简单。石器有双面穿孔的扁平石铲。第二期,陶器仍以夹砂陶为主,黑陶有较多增加。器形新出现宽扁瓦状足三足盘和双层平台式柄座的陶豆等。石器有扁平体柳叶形石镞、扁平石铲。值得注意的是,遗址中还发现半地穴式房基一座,房坑深入地面一米,呈口大底小的椭圆形状。黄褐土覆盖整个房坑,黄褐土上又有一层黑色灰土。据估计,黑色灰土可能是当时茅草之类的屋顶焚烧倒塌所致。第三期,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时间约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进入长江中游龙山文化发展阶段。从同期的长沙团里山、浏阳樟树潭遗址看,这一时期,长沙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已进入新的阶段。团里山遗址和樟树潭遗址,已出现大量磨制精致的石器,种类有石斧、石铲、石锛、石镞、石矛、箭镞、刮削器、石凿等。陶器的纹饰呈多样化,种类增多,主要有鼎、罐、釜、鬻、犟、簋、盆等。位于长沙县鹿芝岭的月亮山遗址还出土了陶制渔猎工具——网坠。 从上述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在新石器时代,长沙地区不仅已经有了较多的人类生存,而且在旧石器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原始开发。首先是石制生产工具有所改进,如石铲双面穿孔,可加上木柄增加力度;出现了磨制精致,便于钻孔,切割的小型石锛、石凿等加工工具;适宜于砍伐森林、开辟荒地的磨制石斧也大量出现;还出现了适用于渔猎的石镞、网坠等生产工具。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先民们已开始了较为安定的定居生活,地穴或房基以及大量生活陶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渔猎仍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的发展阶段。长沙地区的大溪文化遗址代表和屈家岭文化遗址代表就分别属于这两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长沙地区丰富的远古人类遗存为“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从原始农业发展到农业文明,与炎帝的神话传说有关。炎帝,又叫神农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期的一位氏族部落首领,生活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新石器时代。据古文献记载,炎帝与黄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以发明农耕而著称。据传说,生活在姜水流域的炎帝氏族开始也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手段,但后来人口增多了,渔猎已不能提供足够的食物,于是炎帝发明了农耕。这样,炎帝部落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农耕的部落,炎帝也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管子·轻重篇》说:“神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逸周书》则构造了“天雨粟”的神话,说当时天上降下粟米,炎帝便耕而种之,并用树木制成了农具,教人耕田。从此,人民开始以谷物为食。当然,农业的发明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是炎帝一人的发明,而只能是当时的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的。 炎帝部落强大后,沿黄河东下,从此开始了与其他部落的战争。炎帝曾与黄帝联合,战胜了南方的蚩尤九黎集团,但战争却使黄帝部落迅速扩大,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领袖。宋代罗泌《路史》中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黄帝之子“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的传说,意即黄帝把长沙封赐给自己儿子,“熊湘”亦即长沙。后来发生了炎帝与黄帝两大部落的涿鹿大战,结果炎帝败北,炎帝部落一部分融合于华夏族,一部分则被迫南迁,徙居于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南北。 传说炎帝部落的某些支系南徙到湖南境内各地,从洞庭湖之野直达九疑苍梧。于是湖南首先有了炎帝陵的遗迹。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后汉书•郡国志》也有相同记载。有的传说则说炎帝为民治病,遍尝百草,在湖南日遇七十毒,终因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路史•后纪三》所载更详:炎帝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叫茶陵,其后裔庆甲等徙居在此。茶陵,秦汉时期为长沙郡或长沙国辖地,所以称作“长沙茶乡之尾”,或统称“长沙”。南宋时从茶陵析置酃县(今炎陵县),炎帝陵在酃县境内。炎帝陵显然带有传说色彩,表明了人民对祖先炎帝的怀念,但同时也反映炎帝后裔南迁到湖南和长沙地区的史迹。 由于炎帝部落较早从原始采集、狩猎生活过渡到原始农业经济,因此,其后裔南下湖南后,对于在湖南传播农耕技术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长期以来,湖湘境内留下了不少炎帝的传说,如嘉禾县的得名与炎帝教耕种禾有关,说是炎帝的时候,天上降下谷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徇其实曰嘉禾县”。赤松子为神农氏的雨师,湖南不少地方也就留下与赤松子有关的地名,如浏阳有赤松山,华容有赤松子亭等。这不仅表明赤松子族人随同炎帝部落南迁湖南,也表明当时人们已重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 炎帝教耕和其部落迁居湖南,把农业带到了湖南,带到了长沙地区。农业的传播与发展,给先民们的生活资料提供了新的来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因为如此,湖湘人民对炎帝神农氏十分怀念。时至清代,“衡、湘之间,其民至今犹念柱(即炎帝柱),凡一境数里,共奉一柱,以春祈秋报焉,谓树者柱也。又所在有神农祠”。 炎帝、黄帝以后,中国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尧、舜、禹传说时代。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组织已从血缘性的氏族部落过渡到地域性的部落联盟,是氏族机构到国家的过渡形态。 尧、舜、禹都曾担任过这种部落联盟的首领。 舜帝,名重华,姚姓,号有虞氏。年轻时就“好学孝友”,闻名四海,在他成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后,更是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发展生产,成效卓著。舜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流放了“四凶”,任用大禹治水,天下大治。到了舜帝晚年,曾被尧打败的南方三苗集团再次崛起,舜对此不能容忍,于是双方发生了新的战争,舜也因亲自南征,葬身于南国。这就是传说中的“帝舜南巡”。《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山海经•海内经》对舜帝南巡的目的则另有说法,认为是为视察水旱灾害而南巡,溯湘江,过长沙,跋涉苍梧,引水灌田,因积劳成疾而“葬在长沙零陵界中”。因此,舜帝南巡与湖南、与长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湖南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苍梧即九嶷山,在今零陵宁远县地。零陵是因舜陵而得名,西汉武帝时始析长沙置零陵郡。由此可见,西汉以前,长沙的辖地十分广阔,几乎包括整个湖南地区,零陵自在其中。 舜帝南巡在湖南留下了许多美好传说,一些地名也与这种传说密切相关。舜曾途经南岳衡山,《衡山县志•古迹》记载:帝舜将高辛氏盛甘露的玛瑙瓮迁于衡山,故南岳有宝露坛。舜在坛下建望月馆以隙望月亮。安上峰有舜庙、舜溪、舜井、舜洞,传说是舜帝巡狩曾驻跸在此。传说舜帝南巡还到过湘潭,并演奏了韶乐,韶山由此而得名。 舜帝南巡湖南,丰富了湖南远古传说文化。屈原《离骚》就有“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的诗句。唐代朱庆写有《舜井旁舜洞诗》:“碧瓮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巅。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舜之后,禹继承舜的遗志,继续开拓南疆,把中国分为九州,长沙在荆州境内。相传禹也到过长沙。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禹用石碑将兴风作浪的孽龙镇于岳麓山下的神话。岳麓山至今有禹碑、禹迹蹊等胜迹。神话传说虽难考究,但至少说明长沙这块土地与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神奇古老。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5 03:21 , Processed in 0.0965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