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湖南的省会,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今日长沙市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6区,长沙、宁乡、浏阳3县(市)。面积11825平方公里,人口700万。 长沙地处湘中丘陵与湘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倚罗霄,西接武陵,南依衡山,北瞰洞庭,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长沙城以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橘子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湖泊星布,冈峦交替,一江两岸,山、水、洲、城浑然一体,生态环境堪称一流。 长沙居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两个大市场的腹部,是内陆通向港澳的跳板,东部联接西部的桥梁,在全国东靠西移、南北对流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长沙交通发达,京珠、长益、长浏等高速公路和107、319等国道在境内相联;铁路四通八达,京广高铁 、沪昆高铁 、京广、浙赣、湘黔、石长等线在长沙相汇;黄花机场为国际空港,已开通百多条航线;水路从霞凝港北出洞庭,通江达海。
一、长沙的沿革和地名由来 长沙作为地名,出现于城市形成以前。长沙之名最有名的记载见于《逸周书·王会篇》。《逸周书》又名汲冢周书,相传为晋太康二年(281年)得于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期的魏安厘王墓中,则其成书至少在战国以前。“王会篇”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公营建雒邑竣工后,周成王大会诸侯方国的盛况。当时“长沙鳖”是作为方物贡献给周王室的,据孔晁注“王会篇”,谓“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方物以地而名,可见长沙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战国策·赵策》中有“长沙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也”等,可见长沙之名在战国时就屡见不鲜了。 如果说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可能失实的话,还有一份最有权威的资料,1986年湖北荆沙铁路修建时发掘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长沙之名,一为 “长沙正”名“龚怿”,一为“长沙公之军”。包山2号墓的时代为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 以上资料证明,长沙地名的出现不晚于战国中期,可能早于公元前11世纪。《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洪荒之世,也是指有人类聚居生活之始。 在尧帝之前,长沙为扬越之地,属古三苗国。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把熊湘封给他的儿子少昊,熊湘即为长沙。炎帝教耕,“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舜帝南巡,“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禹分九州,长沙在荆州境内,至今岳麓山还留有禹碑、禹迹蹊等胜迹。 春秋时期长沙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已建有城邑,为楚南重镇。秦王扫六合,在全国立36郡,长沙郡名列其内。自此,长沙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治所存世,历代相传。西汉封长沙国,都城名临湘。东汉复置长沙郡,三国时长沙属吴国。两晋南朝置湘州,长沙为其治所。隋唐两代改置潭州,长沙亦为治所,唐代中期还为湖南道治所。五代十国时,马楚国踞湖南,以长沙为国都。宋代长沙是潭州和荆湖南路的治所。宋元符元年(1098年)析长沙县五乡、湘潭县二乡置善化县,取“善邑”和“教化”之意,两县同城而治。元朝先后改置潭州路、天临路,长沙仍为其治所。明清两朝长沙府辖长沙、善化、宁乡、浏阳、湘潭、湘乡、湘阴、益阳、安化、醴陵、攸县11县和茶陵州,长沙城为长沙府及长沙、善化两县的治所。清康熙三年(1664年),两湖分藩,长沙即为湖南省治。民国初年,长沙建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民国元年(1912年),裁善化县入长沙县,并入长沙府。次年废长沙府。长沙先后属长宝道、湘江道,长沙为道治。1922年道制撤销,改为省、县两级。同年析长沙县置长沙市(仅管市政),省辖市、县同治,并定为湖南省会。1933年长沙正式设市。 长沙之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所以说长沙之名源于天上的长沙星,如甘氏《星经》载:“长沙子一星,在轸之中,主寿命,小而明。”《史记•天官书》说:“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星,曰长沙。”《太乙统宗》也说:“轸在天阙之外,当南河之南,其中一星主长沙。”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明史•天文志》更肯定地说:“轸旁小星曰长沙,应其地。”说长沙星之下就是长沙这个地方。《湖广通志》最后的结论是:“长沙之名起于周,又曰星沙,以星名。” 第二,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沙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今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沙土,尤其是沙粒长而大,“白沙如霜雪”。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所以长沙是以地貌特征为名。《遁甲记》说:“沙土之地,云阳氏之墟。”《路史》则说:“沙为长沙……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故轸宿中有长沙子。”按《路史》之说,长沙之名在少昊氏时业已存在,至少有4500年的历史。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看来,长沙的名称,当以清光绪《善化县志》所说的:“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即先有长沙这个地名,以后天文学发展了,便把地上长沙的地名,又用于长沙天上的星名。 第三,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骃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州“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祀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 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长沙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长沙者,所谓万里长沙也”之说。 第四,得名于“老龙沙”。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俗名“老龙沙”,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清徐珂《清稗类钞》云:“湘江中有沙坟起,若新筑之马路,长短不等,最长者曰老龙沙,长至六七里,长沙命名或以此耳。” 关于水陆洲的出现,有不同的认识,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洲生。”认为水陆洲是东晋才出现的。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作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时代至少在1万年以上。古代湘江水位较低,如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圫遗址,与水陆洲南头相距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陆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亦为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 第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寨,先立长沙”之语。此说尚无史籍的佐证。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2-4 16:20 , Processed in 0.1016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