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三章 精神特质:心怀天下的情愫

2020-9-24 21: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98|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二、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

楚先民早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发展阶段,就孕育了强烈的事业进取精神。屈原放逐沅湘,始终念着富国强民。为解救祖国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他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启承转合,千载而下,湖湘士子发扬光大了先人的基本精神,提炼出湘人精神的基本内核——经世致用。

南宋湖湘理学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讲“诚意正心”“存天理,去人欲”。朱熹认为诚意正心是万事之本,诚就是实,意为心之所发,诚意正心的目的在于“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尤为可贵的是,张栻对“义利之辨”作了新的阐发,他在《孟子说序》中认为:“无所为而然者,命之所以不已,性之所以不偏,而教之所以无穷也。凡有所为而然者,皆人欲之私而非天理之所在。此义利之分也。”不像以往仅仅把“利”同所谓商贾货殖等同起来,而是以道德良心上的“无所为(欲)”和“有所为(欲)”区分义与利。这种思想对宋代商业伦理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催化的作用,“灭私欲,则天理明”的信条也成为商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即提倡以义求利,诚信无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反对不正当竞争,以求得同业共同发展。

湖湘理学特别讲求经世致用,重视实践,反对空谈,这是它有别于正统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湖湘学派的开创者之一胡宏就主张“实事自律”,重视生产实践,告诫学生不可自视清高,要践履务实。这种务实思想对湖湘学派的发展影响巨大,同时也对宋代长沙商业有较大影响,即提倡重视市场、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务实作风,以及积极实践、敬业创业的商业思想。岳麓书院学子中善营“经济之学”者不乏其人,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的陈琦颇具代表性。天圣(1023~1032)年间官府管理纸币(交子)流通,出现种种弊端,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到南宋时情况更为严重,米、绢等商品价格成倍上涨。这时陈琦以“机宜”身份,整顿交子,严惩作弊官吏,重新建立了交子信誉,平抑了物价,稳定了民心。湖湘弟子正是以这种务实的作风和精神,推动着长沙商业和商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湖湘学派自宋代发轫一直倡导“求仁履实”。首先表现为重视人才的品德、操行、性格、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磨砺和塑造。湖湘学派第二代大师胡宏便把“有体”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谨守伦理道德规范,谓之“有体”。其次表现为推崇“治事”能力和才干的培养,湖湘学派第三代大师张栻更强调教育应培养能“传道济民”的人才。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至潭州,兴学岳麓,颁布了有名《朱子书院教条》,使岳麓书院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学规。在教学宗旨上,朱熹反对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反复要求“讲明义理”,进而提出“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尤其着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克己复礼、道德自律等道德修养原则和方法,反映了程朱理学的精髓。清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归纳并提出了“坚定德性,明习时务”的教育方针,完整地表述了上述两重含义。

明末清初,从岳麓书院走出来的王夫之,又把经世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经世之说影响着清朝几代长沙人。王夫之不仅在哲学上发展了“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而且大力倡导“留心经济之学”,在经济思想上颇有见树,成为我国较早论述商品流通作用和市场调节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商贾负贩之可不缺也,民非是无以通有无而赡生理”。只有商品流通才能“生人之用全,立国之备裕”,从而把过去的“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简单论证推进了一大步。在反对封建官僚地主集团的斗争中他站在新兴商人一边,指出“惩墨吏,纾富民,而后国可得而息也”。他在《黄书》中论述了商业促进“极其瘦薄”的乡镇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盐、鲑、布褐、伏腊、酒酱”之类生活资料的社会功能,赞扬了商品流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他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主张发展自耕农经济等。这些无疑都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作用。

到近代,湖湘经世学派发展到了巅峰。从岳麓书院走出来的魏源首开近世风气,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完成鸿篇巨制《海国图志》,使湖湘学人从此走出封闭,睁眼看世界。魏源还受当时长沙经世派代表人物贺长龄之托,主持编撰了《皇朝经世文编》巨著。魏源以实用、经世为主旨,选取清代200多年间的论学、论治文献2000多篇,编成120卷。此书刊行后,数十年间风行海内,湖湘士子更深受影响,促进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湖湘经世学派倡导“伦理践履”,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力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为前提。曾国藩家书云:“近来带兵者,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之苟取,但求自己不苟取。”许多湖湘学子都像曾国藩那样清修内省,严于自守,以“从人间问四方事”来培养自身的人品。这种以廉正为荣,以清贫为高,出污泥而不染的自恃心态,是造就湖湘人才的内在动力。曾国藩承“桐城派”遗绪,自开“湘乡派”士风,形成庞大的“书生领兵”集团。从这一集团分离出来的郭嵩焘和曾纪泽,走出国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成为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外交家。

梁启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时,才24岁,血气方刚,情感横溢,亲自制定了《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曰“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这10条学约虽已明显含有学为维新图强服务的思想,但其要领仍是“伦理践履”,充斥着儒家的修身治学精神。他认为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首先要养心、治身。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但之后千多年间却不见经传。清1885年,湖南巡抚卞宝弟为《湖南通志》所作的序言提出“实事求是之心不敢不勉。”1914年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将“实事求是”4字书刻成大匾,悬挂在岳麓书院。后来,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改造,“一切从实际出发”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1978年任中央组部部长兼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组织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重重阻力,于5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这是长沙人践行“实事求是”精神的最好诠释。

三、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

长沙精神是在湖南原住民文化(扬越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纳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楚文化)而形成的。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湖南有过多次外地部族或民众的大规模迁入。首先是在5000多年前从炎帝、黄帝、蚩尤直到尧、舜、禹时代的大迁徙。湖南地区古老传说认为蚩尤的原居住地在南方,即今湖南中部至湘西一带。蚩尤是九黎部族的首领,传说中九黎族的势力非常强大,逐渐向黄河下游发展。此时,起源于黄河中上游陕甘高原的炎帝、黄帝两大部族集团也先后向东发展。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团为争夺土地,连续爆发多次战争。在华北平原的涿鹿,九黎被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打败,蚩尤被杀。九黎部族大部分向南迁徙到湖南等地定居,成为三苗。古代以“三”为“多”,说明是众多的民族集团。至今湖南保留了许多关于蚩尤和三苗的传说、古歌和习俗。苗族是三苗的后裔,奉蚩尤为始祖。蚩尤与炎帝、黄帝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在北方,黄帝与炎帝又发生战争,炎帝部族战败,在其首领的率领下,一部分人也南迁到湖南。《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熊湘即在湖南长沙。炎帝在湖南留下更多遗迹和传说。因为他始作,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又被称为神农氏。他所属的部落是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氏族,故称中国农业的始祖。炎帝“耕而作陶”,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之琴,弦木为弧,削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炎帝神农氏晚年到南方巡视,一面了解民情,一面尝草采药,为百姓治病。世界上第一部药物著作,据考证是成书于先秦的《神农本草》。书中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典籍中还有炎帝建“长沙厉山国”的说法。《荆州记》说:“神农生于随县厉山,就都于长沙,死葬茶乡。”茶乡即今炎陵县鹿原陂。据考证,至少在西汉以前这里就建了陵墓。宋乾德五年(967年),太祖赵匡胤诏令在陵前建庙奉祀。此后,历代人前往谒陵拜祖,香火不断。

尧、舜、禹时代,三苗势力强大,成为北方华夏族的劲敌,舜、禹都曾统帅大军向南方进攻,攻打三苗。相传舜南巡时途经一处,但见山清水秀,风光绮丽,顿觉心旷神怡,命人奏起韶乐,引来凤凰翩翩起舞。这个地方后来就叫韶山。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史记》载,舜死之后,葬湘南九嶷山。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湖南地图上还标有陵墓的具体位置。舜的二妃娥皇、女英闻舜的死讯赶来,至洞庭湖君山,波横路断,恸哭不已,泪水滴洒在竹上,留下斑斑痕迹,形成斑竹。舜帝给湖南带来了新的道德文化。

大禹在湖南也留下许多遗迹和传说,如衡山岣嵝峰上有最早的禹王碑,禹穴是大禹藏书之处。宋人何贤良于嘉定九年(1212年)游南岳,前往岣嵝峰寻碑,过隐真屏,又渡过两条溪涧,攀萝扪葛,终于来到苔藓所封的古碑前,他将其字一一摹下,复刻于长沙岳麓山石壁之上。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夏、商、西周王朝的势力也都达到湖南。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江汉地区为中心的楚国疆域日渐扩大,称霸中原,南征洞庭湖以南,将这里纳入自己的版图l00多年。楚国强制江北小邦和方国南迁,如将罗子国、糜子国、郧、庸的遗民分别迁到今天的汨罗、岳阳、茶陵、大庸(今张家界)等地。楚国势力占据湘江流域的一些战略要地,迫使大批原住民向西、西南的山地迁徙。

秦汉以后,中原地区进一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成为政治、军事争斗较集中的地方。北方中原地区,战争连年,水旱灾害不断,民众大量死于兵灾和饥荒。相对而言,湖南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被看作偏远荒蛮之地或“世外桃源”,又有较好的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因此,自汉末开始,北方人大批往南方逃亡,不少人到达湖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形成严重的“流民”问题。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再起,又有大批人南来。因此,自汉末以后的几百年间,湖南江湖平原的楚人、巴人等一些原住民又逐渐被迫退到西南山区,和那里的原住民一起,成为后来苗、瑶、侗、壮、土家等族的先民。他们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和独立性。江湖平原地区则逐渐成为以北方移民为主的聚居地,成为汉民族的成员,融合了原住民和外来移民的文化特征。到宋代,又出现一次北方人口大量南流的现象。《文献通考》卷七《田赋考•屯田》载,北宋“靖康之变”,使中原百姓无法生活,被迫离开家园,出现“中原士民扶携南渡几乎千万人”的景象。他们流寓到“有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无人可耕”的荆湖、江浙地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元代。

元末明初,湖南遭到连年战祸,原住民大量往西逃亡到四川、贵州,大部分地区田园荒芜,庐舍成墟。明朝实行招诱流亡和移民垦殖政策,相邻省份的人络绎向湖南移民。据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统计,先后从江西迁入的达324族,占外省人的631%。明末战乱,湖南各州县又广遭蹂躏,后又经历三藩之乱,长沙一带被杀“数十万口”,白骨遍野。清朝顺治、康熙到乾隆年间,多次颁布“招民开垦”谕旨,于是大量江西移民再次进入湖南,又以到长沙地区“插标圈地”者最多。民间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说法。

历史学家林增平先生曾说过,大凡离乡背井,前往他方的移民,“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开拓意识,自立自强和勤奋创业的精神”。几千年的变迁,使湖南成为以汉族为主、多民族共存的地方。先迁徙到湖南的外地移民,对后迁入者来说,也成了原住民。他们一次次带来外地域、外民族的文化,一次次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使这里既保留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学术思想、理论思辨上,有儒学、佛学与道学,理学与心学等不同学派的沟通与融合。北宋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就是以孔孟儒学为正统,兼收道、佛思想。南宋 “朱张会讲”则是湘学与闽学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吸收。清初王夫之博采众长,而集大成。到近代,湖南士子又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文化,从而成为多元一体、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在湖湘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一些代表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的如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胡安国、胡宏、张栻等是外省籍人士,受湖南地域文化的影响后才闪烁出新的思想光芒;有的如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郭嵩焘等岳麓学子,则是以长沙的本土影响为根基,在省外甚至国外吸收新的思想后,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由此可见,湖湘文化正是在湖南深厚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与外域文化相碰撞、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在四次重要的历史时刻出现过影响重大的思想理论大融合。第一次是在宋代,儒学吸纳佛、道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其开创者是被岳麓学派尊为鼻祖的周敦颐。第二次是清初,王夫之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使唯物辩证法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前后,魏源学习西方以商立国和民主政治,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第四次是毛泽东,提出和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四次思想理论大融合、大创新的先驱竟然都是与长沙有着紧密关系的湖南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2-5 02:52 , Processed in 0.0998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