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故居 王首道故居位于浏阳市张坊镇上洪蟹形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钟姓庄屋,后两经易手,成为王俊朝(王首道之太祖父)的产业。蟹形大屋坐东南朝西北,中间正屋前后两进,两边对称横屋伸出,是典型的农村土木结构三合院。尔后,又在三合院两边陆续增添了不少房屋,故称蟹形大屋。蟹形乃螃蟹之形得名。大屋三面群山环抱,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确系风水宝地。前面一片开阔地,土地肥沃,庄稼碧波荡漾。门前一条干坑河,常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伸向远方注入浏阳河。前有围墙与槽门(1958年拆除),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王首道一家住故居东厢房屋,共计八间。王首道即出生在东厢房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 王首道(1906—1996),原名王芳林,长沙府浏阳县人。由于家贫,王首道9岁才入学。但他刻苦攻读,操行和成绩年年名列榜首,家人和乡邻常以他为荣。小学毕业后,王首道得人资助升入离家不远的张家坊洞溪高小。这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也卷入这偏僻的山乡,学校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大家公推王首道为会长。他积极带领同学罢课、游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在当地影响很大。 高小毕业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学膳费最低的长沙“修业农业专科中学”。刻苦学习之余,他经常去由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等人筹办的长沙文化书社,阅读进步书刊和介绍苏俄革命的小册子,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倾向革命。 1925年在长沙读中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他进入毛泽东同志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l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至马日事变后回到家乡,成立浏东游击队,展开对敌斗争。王首道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8年、l984年、1985年六次回故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首道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广东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其故居历经两百多年风雨沧桑,进行过多次的修葺,惟有王首道的几间老屋从未进行过大的修缮。 2011年,王首道故居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农舍。前迎池塘,后依山峦,坐东朝西,占地面积六百平方米。正堂屋左边为邻居,右边为刘少奇故居,有堂屋、正房、书房、饭堂、厨房、烤火房、碓屋、猪牛栏屋及杂屋等二十余间。土砖砌墙,黄泥敷壁,门前晒谷坪,屋外清水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居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3月按原貌修整后对外开放,故居大门额上悬挂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横匾。 刘少奇(1898—1969),原名绍选,字渭璜。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2年回国后,奉党中央之命到湖南,任中共湘区委员会执行委员,参加领导了长沙的工人运动、粤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特别是参与领导了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1929年以后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委员、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等。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担任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福建省委书记。红军长征中,任红八军团、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和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他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华北主持北方局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领导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和山西抗日新军的创建工作,组织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委。1943年春回到延安,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副主席,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毛泽东的一位主要助手。此后二十多年,他一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岗位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他非常重视经济建设,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在八大会上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制定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路线;指导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为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强调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1969年11月12日蒙冤去世,时年七十一岁。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60年,刘少奇曾回炭子冲,在这里进行过至关重要的农村调查。其时,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刮起了严重的“共产风”,中国农村陷入十分严重的困境,各地出现大饥荒。为了挽救危局,中共中央作出1961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为调整农业政策作准备。这年四月,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回到湖南,深入农村调研。他先后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山大队和宁乡东湖塘公社蹲点。5月3日,他和夫人王光美回到炭子冲,住进少年时代的卧室中。到5月12日离开,前后十天。在这期间,他把炭子冲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代表,请到旧居横堂屋召开座谈会,深入田间、山林、食堂、猪场、医院、社队企业察看,亲到社员家中走访,了解“五风”的危害,获得了大量反映农村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亲自动手解决当时农村急待解决的公共食堂、社员住房、干部作风和平反冤假错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纠正“五风”错误、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了重要指示。公共食堂问题是他这次调查的重点。听了炭子冲拓木冲群众对公共食堂的意见后,了解大办食堂强调集中居住拆掉了一大批社员住房,公社、大队及企事业单位又平调和占用了一批,这样造成大量社员无法搬回原屋居住。他指示县委立即起草一个文件,下发到生产队,指示:凡是公家单位平调占用社员房屋的一律要退还。 1988年在故居附近建大型“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为三千二百多平方米,主体是具有民族风格的自由分散型园林,庭院式的风格与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互映衬,美丽而和谐。纪念馆内共有八个展厅,其中分五个专题展示了少奇同志的生平,共陈列了展品八百余件。馆内复原了刘少奇在中南海故居的办公室、卧室。卧室里两张床没有床架,而是床垫直接放在地板上。旁边有介绍,说是因为刘少奇常年服用安眠药,为防止他睡后从床上跌下来,王光美与工作人员得夜夜看护,后来他干脆就改睡地铺了。 文人墨客题咏故居的诗词对联不少,其中有李祁望先生所作的一副长联颇引人注目,玆录如下: 闻鸡起舞,恰书生年少,挥斥方遒,记火播安源,雷惊江夏,龙骧倭后,豹隐白区,肩大任于艰虞,纾缓淮南危局,立箴言于修养,激扬党内清操,曾经万里征诛,添满头银发,两番缧绁,锻无限丹忱,溯旧踪,步履铿锵,匡世之精诚可敬,移山之勋绩恒馨,咸欣禹甸春回,宝刀未老,擎天重荷,勇负仔肩,远抱岿然,待到辉煌雄百代; 叹凤兴嗟,何元首数奇,荣枯莫测,讶风来空穴,祸蕴萧墙,疑酿弓蛇,情寒箕豆,蒙深诬于六字,痛隳祖国长城,罹瘐死于稀龄,再现瀛台悲剧,所幸三中盛会,拨九域阴霾,一席严辞,雪十年冤狱,喜今日,纪纲整肃,强邦之路线仍遒,撼树之蚍蜉焉在,齐庆沩峰雾净,靳水弥澄,拔地层楼,永铭德业,哲人往矣,纵抛骸骨耀千秋。 1988年,刘少奇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叔衡故居 何叔衡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杓子冲。故居为一所农舍,清乾隆五十年(1785)建。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二十三间,小青瓦屋面,大砖泥筑院墙,占地约二千六百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廖沫沙题写“何叔衡烈士故居”横匾,堂屋正中悬“东阁青松” 匾。1972年后多次维修,复原陈列有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书房等。陈列室内有谢觉哉《挽何叔衡联》: 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名之所至,谤亦随之。 何叔衡(1876—1935),出生于农家。少时读过私塾,1902年中秀才,在乡村教私塾。1906年,与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结为盟兄弟,因都留有胡须,称为“宁乡四髯”。1909年到宁乡云山学校任教, 1913年辞职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学校,一年后并入湖南第一师范讲习科,结识了毛泽东。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在反对军阀张敬尧的驱张运动中,他率驱张代表团赴衡阳,联络湘南学联、女子救国会、国货维持会等各界团体,发动工人、店员、学校师生和市民召开万人大会揭露军阀祸湘罪行,号召一致驱张。他还派人前往郴州与吴佩孚交涉,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以武力胁迫张敬尧离湘。1920年冬他与毛泽东建立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夏,又与毛泽东一道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后,他与毛泽东创建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支部,随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组织委员。又与毛泽东一道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及附设补习学校,主持校务工作,亲自给学员上课。1923年11月,自修大学被军阀封闭,他又任由党创办的湘江学校的校长,继续为革命培养人才。大革命高潮中,参与领导湖南工农运动,努力推进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先后任国民党省党部监察委员、省法院陪审员、水口山矿务局监理、《湖南民报》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湖南济难会执委兼财务委员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年抵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随后又任内务部代理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教育委员会委员兼苏维埃政府干部训练班主任等职务,主管检察、民政、司法、干部训练等多方面的工作。 1933年初,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下的临时中央迁往瑞金后,何叔衡在政治上受打击受迫害,行政职务被撤销后,仍严肃认真地从事党分配给他的工作。红军开始长征后,他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上杭县水口镇小径村被敌人包围,突围时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2013年,何叔衡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觉哉故居 谢觉哉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宁乡市沙田乡堆子山南馥冲。谢觉哉出生在沙田乡萧家冲一个农民家庭,后搬迁到南馥冲定居。故居为普通农舍,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占地约六百四十平方米。前临农田,后依山坡,竹松环绕。谢觉哉原系晚清秀才,考取秀才后曾自题门联曰: 十数年笔歌墨舞,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谢觉哉(1883—1971),出生于一农民家庭。少读诗书,中过秀才,教过私塾,行过医。他深感“社会的病大于人体自身的病”,于是弃医从教。五四运动后,他到长沙主编《湖南通俗报》,极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阴谋和官僚军阀的罪恶。1921年1月加入毛泽东等创办的新民学会,旗帜鲜明地主张用俄国十月革命的方法来改造中国与世界。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委兼工人部长、党校秘书长、省党部机关报《湖南民报》总编辑等职,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大力开展农民运动。 1933年5月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兼中央政府机关党总支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兼秘书长、司法部长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创造了一套新的法规和审判形式,制订了适合边区实际的司法条例。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团结争取甘肃省政府主席贺耀组和国民党新编第一军军长邓宝珊及其他国民党人士。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回族同胞共同抗日。1940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中央局成立,任副书记兼边区政府秘书长,还当选为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为边区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和经济的改善倾注了大量心血。1945年11月,边区政府成立宪法研究会。他具体负责研究会工作,着手新民主主义宪法的起草工作。他就国体、政权机构、人民权利、一院制与两院制、地方自治、选举制度等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着手起草《宪法草案大纲》。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当选为政府委员兼司法部长。1949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他任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根据法院工作的需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亲自办案,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力所能及地保护了一些老党员、老干部,也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史料。 2013年,谢觉哉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玄墓 韩玄墓在今天心区长郡中学老校园内。旧有墓庐和韩公祠,今不存。清康熙间学者汪应铨曾作《韩玄墓记》,记曰:“长沙府城西有古冢隆然,相传为三国时长沙太守韩玄之墓。其前祠屋三间,卑陋下湿,守冢人以苇席蔽其旁居之,秽气触人。余游东,过而伤之。”墓坐西朝东,花岗石砌墓围,长二点四米,宽一点七米,高一米,土冢呈长方形,冢首竖花岗石墓碑,阴刻楷书碑文“汉忠臣韩玄之墓”。墓围东侧开口,砌石阶三级,围外建水泥护栏。清光绪三十年(1904),这里建起了长沙府中学堂,即今长郡中学,李芸青题韩玄墓联云: 汉代当年一抔土; 郡庠今日满园花。 墓主韩玄,东汉人,生卒年不详。汉献帝建安年间任长沙太守。韩玄是一个神秘人物,他的死充满着传奇色彩。《三国志·蜀志》上说他在刘备南征时降蜀,但《三国演义》却说他是被下属魏延刺死的。民间也一直这么传说,长沙城内至今留下一些与韩玄之死相关的地名。相传,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率大军取南方四郡,关羽担任攻长沙的任务。韩玄派黄忠迎战,两人交手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遂拨马退走,欲用拖刀计斩黄忠。这时,黄忠的坐骑突然失前蹄,他被掀翻在地。关羽上前对黄忠说:“我关某人不杀落马之将,快换马再战。”黄忠回到城中,韩玄对他说:“你箭法高超,何不射杀关羽?”他又将自己的良马给黄忠,黄忠于是又复出与关羽交战。几个回合之后,黄忠假装不敌,关羽中计赶上前来,黄忠挽弓发箭,射断了关羽头盔上的簪缨,关羽引兵而退。原来。黄忠为了报关羽不杀之恩,故意没有射中要害。这一切都被在城楼观战的韩玄看到,他认定黄忠有反叛之心,要斩处他。这个决定,激怒了与黄忠交好的魏延,挥刀欲刺韩玄,韩玄见势不妙上马就跑,一路上乌纱帽掉了也顾不得捡。途中为了迷惑魏延,他还故意脱下一只靴子,把靴尖朝南,自己却朝北逃去。可惜计谋被识破,一路被魏延穷追不舍。韩玄故技重施,又脱下另一只靴,想误导魏延,魏延仍不中计,二人一路向北,你追我跑,一直到今天的营盘街、五堆子附近,韩玄筋疲力尽,被追上来的魏延一刀毙命。这里后来被称为“刺韩湖”(今名“赐闲湖”)。韩玄掉乌纱帽的地方称“纱帽塘”,脱靴迷惑追兵的地方,分别被称为“南倒脱靴”和“西倒脱靴”。韩玄善耍小聪明却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为后人留下了话柄,有竹枝词咏道: 魏延仗义救黄忠,太守韩玄遁北门。 乌纱坠落南塘水,倒置双靴计未成。 韩玄死了,但关于他的故事并未结束。他的墓在汉代长沙太守府署的后面。传说后来的府署里多次出现怪事。有时大堂中空无一人,却传出韩玄在堂上大声叱呵之声;风雨之夜,有吏卒见韩玄着官服端坐于大堂之上。后来的太守胆子小,住在这里寝食不安,乃将官署迁走。又在韩玄墓前建了一座韩公祠,供人祭祀。祠前原有两个大铁镬,直径达五尺,可蓄水数十石。相传为韩玄的饮马池。祠内有一大树,围一丈五尺,身似槐而味似楮,被称为“神木”。有人题诗云: 神木神木堂西厢,槐身楮叶相抱藏。 中有赤心迎朝阳,朱衣导从倏来去。 去是韩公神所据,三年借尔荫清风, 下无苍鼠上无虫。 清光绪末年,韩公祠被拆毁,又将学院的一部分划过来,建了长沙府中学堂。民国初年府一级政权废除,府中学堂改为原长沙府下属十二县办的联立中学,即今长郡中学前身。韩玄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七十年代末修复。长郡中学修缮校园时,新建韩玄墓园,至今仍常有人到墓前凭吊这位传奇太守。 2014年,韩玄墓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赵汝愚墓 赵汝愚墓位于天心区妙高峰北麓青山祠。理宗时追封赵汝愚为福王,谥忠定,祀称“八方王爷”。此地原有青山祠,祭祀福王赵汝愚。今祠不存,留下“青山祠”街名。赵汝愚陵园占地约一千八百平方米,墓葬坐南朝北,南依妙高峰,北砌高约四米的石基,使墓地成为依山之台地。台地中部有椭圆形墓冢,以花岗石砌墓围,南面依山处砌高约二米的围墙,东南角有门与外相通;北面临石基有石护栏,原东西各立华表一根,今存东边一根。石基中间有台阶三十余级。墓壁上嵌石碑,碑上首刻“南宋忠定赵福王墓”,下首刻“南宋庆元二年丙辰安葬,清宣统二年庚戌续修”。中间原有叶德辉所撰碑记,今围在墓前一民居中。记中有“长沙之民十万户,知伍子胥树槚之坟”等语。台基前方右侧有墓庐,今占为民房。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依《宋史·罗必元传》考证,“汝愚墓在余干县”,此墓或为衣冠冢。赵汝愚被权臣韩侘胄所忌,诬以谋害社稷,贬永州。至衡州时暴卒,遗体运至长沙。一说余干之墓为衣冠冢。长沙、余干福王二墓,孰为真墓,孰为衣冠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从前,长沙人称福王为“八方王爷”,1950年以前,在省城可说尽人皆知。因为楚湘街上天符庙里供着他的神像,那里的神签最为灵验。他作为宋代一位有名的忠臣,反而不为一般人所知。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人。宋宗室,乾道年间中进士,任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右丞相等职。赵汝愚为官正直,敢于在皇帝面前犯颜直谏。当时外戚韩侘胄专权,位居左右丞相之上,因赵汝愚有“奠安社稷之功”为韩侘胄所忌,他千方百计罗列罪名迫害他。庆元元年(1195)宁宗偏信韩的谎言,罢了赵汝愚右丞相之职,将他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离开京城杭州前往永州,次年正月到衡阳时,太守钱鍪定受韩侘胄的指使,故意与他为难,赵汝愚不明不白的暴卒而亡。赵汝愚之死,在京城引起轰动,一些正义之士纷纷为他鸣不平。大学生敖陶孙冒着生命危险在杭州三元楼酒家壁上题诗: 左手旋亁右手坤,如何群小恣流言。 狼胡无地居姬旦,鱼腹终天吊屈原。 一死因知公所欠,孤忠幸有史长存。 九泉若遇韩忠献,休道如今有末孙。 该诗愤怒斥责韩侘胄,诗中将赵汝愚比之于周公和屈原。敖陶孙也差一点落入韩侘胄之手,只因酒保及时报信,他才从韩氏派来的捕快眼皮底下逃脱,躲过一劫。 赵汝愚死后,朝廷下旨归葬他的家乡江西余千县,灵柩从衡州运抵长沙后,暂厝于开福寺。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就葬在妙高峰北向山坡上。韩侘胄伏诛后,朝廷为赵汝愚平了反,追复了他的原官职,谥忠定,封为福王,又在墓旁建青山祠,取“青山有幸埋忠骨”之义。衡阳也建有祭祀他的专祠。清代衡阳赵汝愚祠被洪水所毁,八方王爷神像顺湘江漂到长沙,被民众捞起,供于楚湘街天符庙内。大水退后,衡阳专祠派人前来长沙迎八方王爷神像归位,长沙人不允,双方争执不下,遂以卜卦决定,结果长沙方面赢了,八方王爷神像便留在天符庙中。说来也怪,天府庙从此香火大盛,前来求神问卦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1937年7月长沙《力报》上有一篇该报记者小玉写的《从福王墓到天符宫》的通讯中这样描写道:“过得二门,香火果然不凡,二十四个蒲团上跪得满满的,还有十来个人,坐在长凳上,等着求签,对面设了两个售签偈的柜台,三四个人忙得弯着腰,手脚不停的,找对签偈……” 由于八方王爷显灵,长沙百姓干脆把天符宫叫作“福王庙”。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天府庙周边房屋均已焚毁,军警曾至天府庙放火三次,奇怪的是三次都未燃烧,天府庙得以保存,香火比以前更盛十倍。 福王墓于清宣统二年(1910)重修一次,1936年由仕民捐资又修过一回。后来陵园逐渐被民居所占。“文化大革命”中部分被毁。2005年市政府拆除部分民居,按清代规制对福王墓进行全面修复。陵园周边有青砖围墙,墙上嵌多个“福”字镂空窗棂。在墓的左上方山坡上,重建了一府潇湘一览亭(此亭原在妙高峰附近山上“赵相府”中)与原城南书院十景之一的卷云亭相去不过百步之遥,卷云亭今亦重建。有两座都始建于宋代的名亭相伴,福王也真算有福了。 1993年,赵汝愚墓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浚张栻父子墓 张栻之父张浚墓位于宁乡市巷子口镇官山村,墓葬位于沩山一脉的官山南麓,背依九曲奇峰,前临沩水。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前立石华表,以三合土筑成凸字形封冢。冢首竖青石墓碑,碑文为“宋元辅封魏国公张公德远之墓”。山脚距墓六十米处有祠,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按原形式修复,并觅得原墓碑依旧竖立。 张栻墓在张浚墓之西侧,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三合土封冢。青石墓碑,碑文为“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墓前有石柱四根,山下有南轩祠,明代大学士杨廷和撰有碑记,为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封冢墓围皆按原形修复,并觅得原墓碑竖立原处。 长沙可算是张栻的第二故乡。他原籍四川绵竹,父亲张浚系北宋进士,官至枢密院使,封魏国公。张浚是一位抗金名将,屡立战功,因遭到秦桧的排挤,三次被罢官,先后被贬到永州和长沙。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浚父子来到长沙,在妙高峰下建城南书院,从三十岁起,张栻在此间研修理学,后成为一代大儒。隆兴二年(1164)张浚再迁福州,这年八月,在赴福州途死于江西余干。张栻、张杓兄弟将其遗体运回长沙,按照父母的遗嘱,葬于宁乡官山。 张浚选择官山作为埋骨之地,缘于他的一次沩山之行。他在长沙时,一次曾携张栻策马同游宁乡,参观了密印寺、同庆寺等名胜,当他们一行来到龙塘附近的时候,坐骑突然停步不前,张浚父子于是下马在此休息。环顾四周,山高林密,聚气藏风,张浚“一洗胸中万里尘”,顿觉十分惬意,他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儿子说:“我真想在这里终老”。后来,张浚临终之前又遗书张栻说:“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不能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之下足矣!”张栻兄弟遂按父亲的遗愿将他葬于官山。 淳熙七年(1180),四十八岁的张栻在江陵英年早逝,其弟张杓将其葬于乃父墓之西侧。 官山在今宁乡黄材镇官山村,北倚九曲奇峰,循峰而下有马蹄形小山名罗带山,山的东端为张浚墓,墓碑上刻“宋元辅魏国公张公德远之墓”;山的西端为张栻墓,墓碑上刻“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不远处有墓庐,在距墓六十米处建有南轩祠。两墓均已复原,墓庐和宗祠则已不存。 张浚逝世后,远在江苏京口的著名诗人陆游作了一首七律寄托哀思,写得十分动人,诗云: 河亭携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麾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听急雪,相思时取近书开。 朱熹曾亲到官山并作了一首《拜张魏公墓下》的五言长诗,称颂张浚“精忠宸极”的高风亮节。其中几句云: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士心即豫附,国威亦张皇。 清人彭开勋在《张魏公父子墓》一诗中对他们的毕生功业作了概括: 魏国功臣首,南轩道学名。 朝廷论大事,父子夺先声。 地未中原复,星犹上将明。 九原依膝下,秋草墓门生。 2013年,张浚张栻父子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宁乡市人民政府在张浚张栻父子墓园前方兴建了大型“南轩文化园”,并重建了张魏公祠和南轩祠。 何绍基墓 何绍基墓在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石人村石竹坳东山坡。石人村因存多尊宋代大学士庄天合墓园石人而得名。何绍基墓坐西朝东,花岗石墓围。冢首竖祁阳石墓碑三通,主碑阴刻楷书“何公子贞大人墓”。两侧耳碑阴刻碑文内容为何绍基生平简介。1958年兴修农田水利时,墓围被毁,今存墓冢及残墓碑二通。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暧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名臣何凌汉之子。道光十六年(1836)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总篡协修、英武殿纂修,先后担任福建、贵州、广东等省乡试正、副考官。咸丰二年任四川学政,因直言丢官,后潜心教育,曾主讲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 何绍基从小勤学苦练,通经史,精律算,嗜金石,于书法的造诣最深,影响也最大。他论书、作书,都以“横平竖直”四字为其准则。他特别推崇碑学,在碑学中又以北碑为主。他主张“学书重骨不重姿”,并指出“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见于笔墨之外”。何绍基的书法可谓淋漓泼墨,沉雄峭拔,刚中带柔,不拘一格。徐珂《清稗类钞》一书称其书法艺术为:“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斗士斗力,筋骨涌现;忽而如含枚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其妙也。”更有方家称:“他的篆书用笔遒劲,貌似古藤,古拙典雅;他的隶书运笔浑圆,婉和韵雅,古拙朴厚,具有深厚的金石味;他的楷书力厚骨劲,气苍韵遒,骏发雄强;他的行书恣肆超然,有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摸;他的草书龙翔凤舞,超迈入神,浑然一体,自成风韵。” 在诗歌方面,何绍基也有着重要贡献。他是近代宋诗运动早期的重要诗人和理论家。他遵奉的是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他对“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他非常推崇苏轼、黄庭坚的诗风。他认为做诗和做人一样,应该临大节而不可存,“不横使才气则定,要起就起,就住就住,不依傍前人,不将就俗目”。何绍基的诗现存二千三百余首。1992年,岳麓书社推出了原湖南师院零陵分院的两位老师龙震球、何书置校点的《何绍基文集》,厚厚一巨册,近百万字。他的诗有评家称“一名一体,随景触发,郁勃横恣”。他喜欢直抒胸臆,“语言简净中透出硬朗峭拔”。特别是他的山水诗,更是被人推崇,称其为“脱口而出,粗犷自然,平和生动,别具一格”。 何绍基于咸丰十一年(1861)从山东泺源书院回到长沙,主讲城南书院。这一年他六十三岁。他在城南书院主讲前后八年。何绍基在城南书院讲学期间,住在化龙池“蟠石山房”。他与长沙的一些文人雅士经常聚会,喝酒吟诗,相互酬唱,留下许多吟咏长沙景物的佳作。他在李星沅宅院芋园赏菊时有诗云: 秋光清绝是长沙,酿出名园万菊花。 盆盎滋培等珠玉,楼台掩映入云霞。 枝摇画舫声声笛,影写晴窗面面纱。 谁识性灵冰雪在,千般绮丽总无瑕。 他写过游“天心阁”“又一村”“宛园”“旷寄园”“影珠山”等处的诗,如重阳佳节他与友人登天心阁有句云“同人试登最高顶,一气直上如翱翔。”又如至旷寄园有句云“长沙几处好池台,旷寄园中最豁开。” 何绍基七十岁那年因病离开城南书院后,便去了苏州。直到七十五岁时在苏州病逝。那年是同治十三年。他的儿子庆涵扶其柩回湘,归葬于今长沙雨花亭石人村石竹坳东山坡。二十一世纪之初,在墓的周边地区建立了一座何绍墓文化园。园中有一口大池塘,塘中水波荡漾,荷叶田田,假石山点缀其中。池塘旁边有一道长长的书法墙,白壁黑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亮丽。墙上复刻了墓主人所创作和书写的对联和诗文,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何绍基的文学与书法艺术成就。 1993年,何绍基墓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藩墓 曾国藩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岳麓区坪塘街道(原望城县坪塘镇)伏龙山。伏龙山因远看如一条蛰伏的巨龙而得名。山上多桐树,山涧即名桐溪,山下有著名的古刹桐溪寺。寺始建于唐代,古称兴国寺,民国时期为长沙八大丛林之一。原寺已毁,今人曾在原址上建了几橼简易房舍,大门前额题“桐溪古寺”。外墙上复制了一副原寺的平面图,从这幅图来看,原寺庙建筑十分宏伟,庙宇从山坡延伸至山脚,山脚存两棵罗汉古松,传为寺中遗物。桐溪古寺今已复建,但古貌无存。 曾墓在桐溪寺后。依山建有一座花岗岩高台,台上可容百人以上,周边围以石栏,东西两端各有一高约四米的石阙。右边阙下有墓道,墓道亦为花岗岩所砌,道旁原有石马、石狮、石虎、翁仲之类,今尚存石人一个。墓冢建在高台的上方,花岗岩墓围中,圆形墓冢底径约五米,高约两米,前有墓碑三通,立碑高约三米,上刻: 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 皇清 之墓 一品侯欧阳夫人 原来离墓冢不远处有墓庐和御碑亭,今已不存。距墓冢约三百米处,原来立有一块神道碑,高约三米,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座系赑屃造型(赑屃,为一种巨型龟类,因其力大能负重,常用于作碑座,俗称“乌龟驮碑”)。碑文为李鸿章所撰,黄自元书,楷体,全文二千八百余字,传述曾国藩生平及主要功绩。今已断为两截。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长沙府湘乡县荷塘都(今属双峰县)人。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奉命帮办团练,后改编为湘军。咸丰四年正月(1854年2月),发布《讨粤匪檄》,开始领兵进攻太平军,出湘作战。10月攻下武汉,加兵部侍郎衔。咸丰八年(1858)攻占九江。咸丰十年(1860),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后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7月),破天京(今南京),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同治五年(1865)奉命镇压捻军。期间与李鸿章协力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揭开了洋务运动历史。同治六年(1867)授大学士,次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八年调任两江总督。有《曾文正公全集》。 同治十一年(1872)农历三月,曾国藩在南京病逝,五月十七日灵柩运回长沙水陆洲,三天后灵柩暂厝于顺星桥曾公祠内。因长沙盛夏天气酷热,他的儿子曾纪泽与家人商定,先在长沙附近暂时浅葬,将来觅了风水宝地再行迁葬。曾纪泽在长沙郊外四处踏勘,选中了金盆岭楠竹冲,因为这里临近湘江,交通便利,与岳麓山隔江相望,“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他认为这里可以作为乃父永久墓地,但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不赞成。灵柩在金盆岭下葬后,曾国荃和曾纪泽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在郭嵩焘的帮助下,于长沙至曾氏老家湘乡之间多次寻找永久墓地,终于选定坪塘伏龙山。郭嵩焘认为“山过一田峡,非砂体。汤萼楼谓桐溪港水口紧密,其结作实由此山穿田,至塅中回身逆结”,风水特好。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十月初七,曾国藩的灵柩从金盆岭山上移至山下猴子石渡口停泊的大船上。十一月初三,原先暂厝长沙城中的曾国藩妻子欧阳氏的灵柩也运到江边,次日,长沙城中的文武百官都来江边祭奠,附近民众聚集于渡口,目送载着灵柩的大船溯江而上,同日木船到达坪塘江边,十一月初五正式葬于伏龙山上。经营湘军是曾公一生最重要的功业,左宗棠挽曾国藩联云: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曾文正公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捣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按原貌修复。山下近年在建湘军文化园,未竣。 2013年,曾国藩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宗棠墓 左宗棠墓位于今雨花区跳马镇柏竹村,墓碑镌刻“清太傅大学士恪靖侯左文襄公之墓”。墓冢为圆顶,墓前有石砌平台,配以拜台、石鼓、石香炉。原墓前有石人、石马、华表、石桌、御碑亭及墓庐,庐内树碑,为黄自元所书。今墓为1988年长沙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两侧华表上的墓联,系左宗棠嫡曾孙婿梁赐龙主持左墓修复时所作,联云: 汉业唐规,西陲永固; 秦川陇道,塞柳长青。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清长沙府湘阴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后屡试不第,曾作乡村塾师。太平天国起事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咸丰十年(1860年),由曾国藩保举,赴江西、浙江前线与太平军作战。次年任浙江巡抚,后升闽浙总督。同治五年(1866)在福州设马尾造船厂。旋任陕甘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平定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授协办大学士,举办兰州机器制造局等新式企业。光绪元年(1875)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讨伐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建议新疆设省并进行经济文化改革,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俄伊犁交涉中,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阵”,迫使沙俄交回所侵占的中国领土伊犁。光绪七年(1881),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中,授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指挥抗法战争,不久病逝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家世代以耕读为本,左宗棠五岁时,便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他生性聪颖,少怀大志。道光七年(1827)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的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包括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都留心阅读,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作用。嘉庆八年(1803),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次年,转入湘水校经堂。校经堂是一所专门治经的学校,一改当时书院专攻八股的习气,主张经世致用,这正合左宗棠的理想。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的老师贺熙龄曾作诗夸奖他道: 天朝花月毫端扫,万里江山眼底横。 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深抱古人情。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二十一岁,在长沙参加乡试,及第中举。然而此后的道路却并不顺畅,他先后三次进京参加会试,都未能考上进士。他本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他的才华并没有因为考场的失利而被埋没,反而受到一些名臣,如陶澍、贺长龄等人的赏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冬,林则徐路过长沙,特地邀约左宗棠在湘江舟中相晤,两人彻夜长谈,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极口称赞左宗棠是“绝世奇才”,临终前还命次子代写遗疏,一再推荐左宗棠。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围攻长沙,省城告急,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素闻左宗棠深谙军事谋略,于是亲赴湘阴左家,邀请左宗棠参赞戎机。左宗棠深感其诚,终于应聘出山。张亮基遂将军备托付左宗棠,让他坐镇军中出谋划策。 城外的太平军,乘夜摸到城墙下面挖地道,被清军发觉。左宗棠让士兵日夜在城内墙根一带巡逻,一旦发现地道的痕迹便马上堵死。太平军改为用火药炸墙,终于将城墙轰破,左宗棠传令将油桶和火药抛向城墙豁口,点燃后形成火墙,使太平军后继队伍不能拥入。清兵与冲进城内的太平军展开肉搏战,死伤无数,到傍晚,太平军大部队仍未能入城,只好暂时收兵。清兵将士们连夜修补城墙,发现砖头不够用,左宗棠发动军民找大石块代替,凡向缺口处抛石一枚即赏钱一千文,一时抛石者无数,一夜之间便将城墙修补完毕。围城的太平军知难而退,长沙城得以保全,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因此而开始。当时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些高官显贵在皇帝面前竞相举荐,咸丰皇帝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同治十一年(1861)左宗棠被授予了四品卿衔,命他襄办曾国藩军务,他立刻在湖南招募了五千兵勇,在金盆岭上修了一座大兵营,将这批新兵集中在一起进行封闭式训练。左宗棠本人也经常到此亲自督导,由于他治军有方,练兵严格,经过三个月的日夜苦练,他拥有了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命名为“楚勇”。农历八月初八这一天,这支队伍在左帅的率领下,向皖南前线出发,驰援湘军。左宗棠从此独领一军,围战赣、皖、浙、闽、粤诸省,与太平军及其余部展开殊死征战,终于在广东嘉庆指挥各军将太平军最终扑灭,从而在他手上结束了长达十四年太平天国战争。后来,左宗棠又率领湖湘子弟兵远征西北,平定新疆, 为维护祖国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在福州抗法前线病逝,死后葬于长沙东郊跳马,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在省城湘春门内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左文襄祠,今长沙第二工人文化宫即左祠的后花园。 1996年,左宗棠墓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墓 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国葬时由当时的湘督谭延闿主祭。墓坐西朝东,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为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高约十米,气势雄伟,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绕以石基柱围护栏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铺以花岗石,整个墓表占地面积一千一百八十多平方米,苍松翠柏,掩映其间。其下有黄兴墓庐,占地约一千一百平方米,为一曲尺形琉璃瓦楼房,依山临池,门联云: 血染黄花,魂归岳麓; 名垂青史,首建中华。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后改为黄兴,字克强,清长沙府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今属长沙)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1898年进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02年留学日本,曾组织拒俄义勇队。次年回国,在长沙与宋教仁等建立华兴会,任会长。1904年策划长沙起义,失败后亡命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任庶务。1907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武昌起义后任战时总司令,领导武汉保卫战。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1913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领导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后去美国,并从事反袁斗争。有《黄兴集》行世。 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黄兴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由孙中山领衔,且亲自签发讣告并撰挽联。联曰: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之不易; 试想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章太炎先生撰联: 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 1917年4月15日,黄兴的遗体由上海移往岳麓山进行了国葬。也就在国葬的前一天,孙中山先生写下了著名的《祭黄兴文》,文曰: 惟公之生,为众所瞻仰,远迩所震惊,群竖所疑忌,国家所尊崇。惟公之死,疑者信之,亲者哭之,无老无幼,无新无旧,皆知今日中国不可无此人。鸣乎!是非得丧,本无足论。公殚一生之心血,历二十余载之艰辛,身涉万险,政经三变,国势犹如此,将来或更不止如是也。公虽赍志以殁,公之目岂瞑。文等今日遥望哭公,遵礼祭公,身虽衰老,志犹如昔。志四千余年之古国,挽四百兆涣散之人心,是犹赖公在天之灵。公志其可作耶,尚有以鉴之。鸣呼,痛哉!尚飨。 墓庐内辟《黄克强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大门有曾广言撰联: 一代勋名昭国史; 千秋浩气壮名山。 又有湘潭田翠竹撰《黄兴墓》联云: 黄帝子孙,黄香后裔,壮黄魂,洒黄花碧血; 湘山红叶,湘水清波,鼓湘瑟,葬湘上完人。 据悉黄兴墓里面,有三样陪葬品,第一是他曾经用过的指挥刀,代表他戎马生涯的光荣与梦想;第二件是他儿子赠送给他的纪念品,南京之战时缴获的一个炮弹筒;第三是黄兴生前用过的笔筒。 1988年,黄兴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锷墓 蔡锷墓位于岳麓山白鹤泉左后方山上,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此,湘督谭延闿主祭。占地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墓冢、墓碑及整个墓地均以花岗石铺砌,宽阔的平台基座建圆形尖顶墓塔,底部周长十二米,通高九米。墓碑方形,高五米,正面嵌紫铜碑心,楷书镌刻“蔡公松坡之墓”。墓前石砰上有石桌、石香炉各一,石鼓两对。墓塔四周环以栏杆,东辟入口,二十四块护栏石板分别刻有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热河、察哈尔等省省长、督军所献挽词。四周均筑围墙,外围辅以石砌栏杆,左右砌有石梯导入,整个墓区古枫翠柏掩映。 墓区正下方建有蔡锷墓庐,辟《蔡松坡先生生平事迹展》陈列室。墓庐大门悬孙中山 挽蔡锷联,联云: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蔡锷 (1882—1916),字松坡,清宝庆府(今邵阳市)人,早年来长沙入湖南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后留日习军事。1904年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军事学堂任教官。 1911年初至云南,任新军协统,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5年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被任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因积劳成疾,赴日本治疗,1916年 11月病逝,次年4月归葬长沙岳麓山。有《蔡松坡先生遗集》行世。 1897年秋,蔡锷又在新任湖南学政徐仁铸的推荐下,到长沙投考时务学堂,名列第三。不满十五岁的蔡锷,是四十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教习梁启超视为才子,师生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蔡锷原名艮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他深为悲愤,决心以 “湖湘人杰”“国士”自许,因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 “锷”。锷指剑刃,表明要弃文学武,改习军事,不做文弱书生。 1911年 10月 30日,农历九九重阳节,昆明城内菊花吐蕊,桂子飘香,春城显得格外艳丽。担任新军三十七协协统的蔡锷心中却如浪翻滚,激动异常。自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就一直和云南同盟会志士密谋策划响应。两天前的一次秘密会议上,他被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定于当夜十二点发动。但起义计划立即被他的上级、十九镇统制钟麟同察觉。形势突变,蔡锷立刻传令鸣号,将七十四标和炮标的起义官兵都集中到七十四标本部之前,当众宣布起义。他将部队分为三个纵队:第一纵队攻占督署,第二纵队攻占五华山、军械局,第三纵队是炮标第三营,将炮口对准省城东门与南门。昆明全城光复后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都督。此时,他年仅二十九岁。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将蔡锷削去兵权,羁留北京。后在京城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巧妙脱身。1915年 8月15日,蔡锷就乘晚班车去天津,会见老师梁启超,彻夜筹划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大计。12月 2日东渡日本。12月19日,蔡锷历尽艰难险阻,抵达昆明。回云南后,蔡锷与唐继尧主持会议,决定立即发动反袁护国战争,宣言:“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败利钝,与同休戚。万苦千辛,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持是力。有渝此盟,神明必殛。” 12月 25日,他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26日,云南组成护国军,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进军四川。护国军在蔡锷指挥下,艰苦奋战。从 1916年 2月上旬到 3月中旬 40多天中,泸州以南几乎全部化为战场失。他虽久患重病,仍身先士卒,英勇机智指挥战斗,给敌军以沉重打击。袁军损失惨重,被迫停战议和。继之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羞愤而死。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蔡锷被任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但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无法坚持工作。于 8月 7日离成都赴上海治疗。9月9日,东渡日本,转入福冈大学医院。 10月 31日,黄兴在上海逝世,他闻讯悲痛万分,并作联致悼。联云: 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 曾送我海上,忽哭公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11月 8日,蔡锷与世长辞。临终仍嘱“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年仅三十四岁。次年 4月12日,国葬于长沙岳麓山。南社诗人傅熊湘作《送黄兴蔡锷殡归麓山》诗云: 谁与重挥落日戈,江山憔悴泪痕多。 一时龙虎都消歇,凄绝临歧薤露歌。 2006年,蔡锷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撰稿: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原载:长沙文化遗产丛书《长沙百景》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8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6:08 , Processed in 0.1004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