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镇 东山镇位于浏阳河黄兴镇段的西岸,今属雨花区黎圫街道,南、西紧邻东山村、长圫村,北靠香樟路,东临浏阳河,与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隔河相望,今一桥飞架,交通十分便利。东山镇历史悠久,相传东山之名源于“东仓”,元末明初此地曾建有一粮仓,粮仓毁后,此地演变成东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商贩集中、商铺林立及手工业制造为特色的历史古镇。紧邻的浏阳河成为带来东山镇经济繁荣的重要航运通道,承接南来北往的水路运输和商贸流通,并设有义渡连接长沙通往浏阳、平江、醴陵等县要道。当年,平江一富商修建的停泊码头,成为古东山镇重要水运商埠要地的重要见证。东山镇历经了时代的变迁,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方逐渐退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 东山古商镇麻石老街,绵延三里,街巷一纵三横,店铺鳞次栉比,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古镇由一条主街贯穿和中间三条横巷连接组成。史载咸丰年间就有商铺二十余家,1949年前有居民三百余户,一千六百余人,商店作坊手工业店铺共有六十二家,较有名气的有义泰和、韩泰生、大德兴、黄茂康杂货店;裕生福南货店,黄家香铺,石海生皮货、郑昌龙百货、李福元家具,周友东油鞋木屐等。东山镇是以商贸经营和制作油鞋木屐、农用风车等手工业为主而兴起的商镇,其中木质产品的加工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江西的木材和瓷器等也随着水路运抵东山镇加工交易,吸引了远近富商巨贾来此经营。江西商帮在古镇建起了江西会馆,名曰万寿宫,与商镇发生了频繁的生意联系,逐渐形成为杂货行、木器聚集经营的商贸集散中心,从而推动了商贸繁荣和其他手工业的兴盛,标志着东山镇商业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景象。 古东山镇不仅商业发达,人文历史也很厚重,颇有代表性的关圣殿和福音堂,成为自然人文的集汇所在。每年的东山庙会人气旺,生意兴、周期长,能容纳数百人的关圣殿内搭台唱戏月余;福音堂位于繁华的街市,占地约四百多平方米,是当年长沙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由美国牧师传经诵道,前来忏悔和超渡的富商和平民络绎不绝,反映了当时慈善救济和宗教信仰的兴盛,同时也是其商业繁荣促进社会和睦的最好例证。1943年国民党部队曾击败日寇大获全胜,写下了著名的东山战役。东山镇在每逢端阳佳节时,浏阳河畔便热闹非凡,龙舟竞渡的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东山龙舟成为民间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 东山镇是著名民歌《浏阳河》的诞生地。1950年9月,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东郊浏阳河畔的黎圫乡东山镇,一边帮助农民土改分田,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当年l9岁的徐叔华就是文工团的一员,爱唱民歌。时值秋收季节,分到了田地的农民有了种粮积极性,交公粮也畅快,送粮路上你追我赶。徐叔华受到启发,打算编一个小歌舞剧《送粮路上》。于是有了如下唱词:“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呐,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歌舞小剧本《双送粮》就这样诞生了,而《浏阳河》是《双送粮》中的一个唱段。一年后的l951年5月,《双送粮》演出小组到武汉参加中南区选拔并顺利入选。但是主持者要求,将《浏阳河》曲调由原先套用的京剧曲调《小放牛》改换成湖南民歌的调子,因为剧中其他两个唱段用的是湖南花鼓戏腔调,《小放牛》夹在其中实在不协调。剧组大胆地改动了原曲的节奏,将原曲的慢四拍改为快二拍,改编后的曲调竟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情绪。几个演员试唱改编后的《浏阳河》,都认为很成功。《双送粮》进京演出,很受欢迎,《浏阳河》唱段更是令人喜爱。1951年5月22日关于西藏问题的和平谈判成功,在北京中南海签定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后要演出几个节目助兴,《双送粮》入选到怀仁堂为政治局委员们表演,其中也包括毛泽东。《双送粮》中的《浏阳河》唱段,便一炮打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山镇发展成为长沙市郊区的重要商镇,成立了长沙县商会东山镇分会,工商业改造中,私营工商业户纷纷加入供销合作社。国有银行、邮电、粮油、肉食等在此设经营点。通过近一二十年的发展,成为了长沙市郊区一个相当繁华的集镇。l956年建立镇委员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镇办、乡办企业有十余家。东山镇早市兴隆,成为长沙县黄兴镇、仙人市及当地村民蔬菜中转交易站,日交易额逾十万元。东山镇的东山辣椒源远流长,远近闻名,曾为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国友人的桌上佳肴。东山古商镇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已难看到原面貌。街巷再也看不见商贸的繁华、挑夫的踪影,浏阳河上也不再有运货的船队。留下的只有古镇渡口静卧的石狮在吐息着沧桑的余味,昔日的药号在遗存的木楼和窗棂斑驳痕迹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推开福音堂厚重的木门,诵经的回声仿佛定格在历史的轨迹上。今日东山镇已经失去了旧时的繁华与喧嚣,平添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气息,东山镇的历史旧貌只留在人们的“乡愁”中。所存旧迹尚有浏阳河古码头遗址和基督教福音堂,已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沙坪镇 沙坪镇原为沙坪乡乡政府驻地,原属长沙县北山区,今属开福区沙坪街道。沙坪位于捞刀河支流白沙河两岸,古为大片沙滩,故名沙坪。沙坪是清末翰林张百熙的故乡,其旧居位于原沙坪乡照壁屋。照壁屋作为地名也源自张宅屋前的一块大照壁。张百熙是清末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的始创人。 沙坪素有“中国湘绣之乡”的美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主要生产基地。湘绣源远流长,长沙楚墓中就出土有绣着龙凤和堆花的丝绢被,马王堆墓中出土了更多的绣衣绣料,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如一号墓中,用来装饰内棺的铺绒绣锦,以烟色绢为底,用朱红、黑、烟三色丝绒,采用针脚整齐、绣线排列均匀的平针满绣针法绣成。图案为斜方格纹,内填红底烟色花纹,每单元长宽均为四点二厘米。这一绣锦,绣工纯熟,技艺高超,在我国丝织物中极为罕见。内棺中的绵衾,用朱红、浅棕红、橄榄绿三色丝线,采用锁绣的针法,绣成叶瓣、云纹和带眼状的桃形花纹。这种图案,古人称之为“乘云绣”。还有呈穗状流云和圆点纹的“长寿绣”,呈梅花纹、茱萸纹等各种图案的绣绢,特别是被称为“信期绣”的图案纹样,线条细密,做工精巧,为刺绣中的上品。上述精美绣品,针法细腻流畅,粗细线条结合,明纹暗纹结合,花纹瑰丽奇特,显示了古长沙刺绣工艺的熟练技巧和高度的艺术想象力。 到清代,长沙地区民间刺绣更为普及,嘉庆十五年(1810)刊印的《长沙县志》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者多,事纺织者少,大家巨族的钿锦相侈尚。”可见这时的刺绣生产尚未商品化,只是作为一种自给性的副业生产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清代沙坪绣女名扬天下,沙坪绣女陈九姑曾为乾隆皇帝九十大典绣过龙袍,如今龙袍绣复制件为沙坪湘绣博物馆收藏,成为镇馆之宝。 长沙东乡袁家冲袁魏氏,公认为近代湘绣艺术的鼻祖。她先在沙坪一带授徒百余人,以后又往来于西乡渔湾市、溁湾市、三汊矶一带授艺,刺绣遂成专门行业。光绪二十六年(1899),袁魏氏之子袁瑾荪在长沙八角亭开设锦云绣馆。随后,长沙城内相继开设了春红簃、梁玉霞、李协泰、天然、萃丰豫、万源、王义生、彤芳、李豫章、粹锦、湘绮楼等绣庄。这些绣庄拥有资本,采取店外加工、工商合一的经营方式。沙坪乡和霞凝乡是这些绣庄的生产基地,多数农家妇女以刺绣为业,有“绣乡”之称。到清末,长沙绣庄已达二十六家,绣工逾万,年产绣品二万余件,价值八十万银圆。不少作品远销海外,享誉欧美,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如今的沙坪着重挖掘湘绣文化内涵,打造湘绣文化品牌,湘绣文化产业正如日中天,展现出勃勃生机。 沙坪小镇景色秀丽,古朴典雅。小镇的核心景区是沙坪湘绣文化广场,是游客集散、休闲、娱乐、购物的综合性文化广场。广场内有沙坪湘绣博物馆、天利湘绣品臻馆、湘绣名人馆、湘绣工艺体验馆、湘绣婚庆馆、绣乡食府等仿古建筑,绿瓦红墙,檐牙高啄,广场中央为文化表演区,定时为游客上演湘绣主题节目,让游客体验湖湘文化的浪漫多情。 小镇长达一点三公里的晚清风格的商业老街,铺面青砖泥瓦,木窗方格。家家户户,绣女飞针,高档湘绣产品与日用湘绣产品琳琅满目,散发出浓浓的古街气息,漫步街头,可以上演现实版的“穿越”,返回古韵悠悠的绣乡。 沙坪小镇今拓修有晚清风格的沙坪商业新街和艺术大观园。新街以贯穿沙平小镇的水体为依托,沿水两岸,小桥流水,游鱼嬉戏,游客徘徊两岸,穿街过店,妙趣横生。艺术大观园形成湘绣相关产业链。在这里,湘绣生产的制版、印画、配线、上棚、刺绣、装裱、配框等各个环节都真实生动地展现在游客的眼前,游客不仅可以观看湘绣的制作过程,而且还可以参与湘绣制作的环节,亲自“秀”一把湘绣。艺术大观园特设画家村,全国各地顶尖的画家、书法家、民间艺术家在此现场挥毫泼墨,创作艺术作品,俨然艺术家们的艺术天堂。 美食是沙坪的又一特色。沙坪地处长沙城的东北边,西汉的长沙国,五代的马楚国、明代的长沙藩王都曾将沙坪作为蔬菜、禽蛋、肉食的供应地,明代吉王府更是将沙坪作为其后花园。因此,这里的美食不仅有地方特色,还有点皇家气派。沙坪美食做工细腻精致、形式高雅唯美、口味厚重不腻。招牌菜有清蒸肘子、香辣鱼片、农家发肉。其中清蒸肘子特点是清爽鲜美、肥而不腻;香辣鱼片的特色是用料考究,香气四溢;农家发肉则是当地大宴和年节时使用,方法奇妙,用料考究,工艺独到,如同绣花一般。 靖港镇 靖港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湘江西岸,原系沩水入湘口,今为行政区划“靖港镇”镇政府驻地。 从长沙沿湘江下行三十公里,左岸河堤旁一座宝塔高高矗立,在百里平畴中显得格外显眼,它就是著名的杨泗庙塔——靖港古镇的标志。 清代诗人彭开勋《靖港》诗云: 李靖攻萧铣,当年此驻兵。 令严师惧将,人去港留名。 沩水西来使,湘江北汇清。 客船云集处,残夜火犹明。 前四句写的是靖港之名的来历。靖港原称芦江。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萧铣在江南拥兵自重,自称梁王,唐大将李靖带兵讨伐,大破萧铣。李靖的军队纪律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改芦江为靖港。 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少通书史。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高祖定京师,本欲斩之,而以壮士将其释放,被召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武德四年(621)授行军总管,委以军政,讨萧铣,领军镇守长沙湘江沩水港口,后度岭至桂林,收复整个湖南地区,分道抚慰,南方悉定。封永康郡公。百姓感佩其功德,特在靖港镇立李靖祠以祀,旧有戏台,其联云: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靖港在望城区西北,东濒湘江,从宁乡沩山流出的沩水在这里注入湘江。由于交通发达,这里很早就成为湘北的一个重要口岸,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来此进行交易。它的周边是有名的产粮区,湖乡的谷米在此集散,它因此成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这里又是省内淮盐的重要经销地。从沩水上游簰载来的竹木也由此进入湘江。镇上有“八街四巷七码头”,商家店铺,鳞次栉比;码头船坞,客舟云集,向有“小汉口”之称。1951年,在镇西粮食管理站附近拦河筑坝,使沩水改道新康出湘江,虽消除了水患,但从此失去天然良港的优越条件。 二十一世纪之初,经过整治修复,一座富有湖湘特色的古镇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老街入口处的杨泗将军庙,又称八元堂、宁沩会馆,为宁乡商人在雍正年间所建。 杨泗将军是舟船的守护神,船民必敬,以求庇佑航运安全。在河码头旁边,建有一座临水戏台,台长十六米,宽近五米,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岩护栏,栏柱之间,以石板相连,上刻花草鸟兽之类的图案,十分精美。戏台面向江心,演出时,船民不必登岸,坐在自家船上便可欣赏精彩的节目。戏台台基也为花岗岩砌成,虽经百年风吹浪打,依然保存完整。临水戏台充分显示了水乡文化特色,在省内不多见。 老街沿河而建。过去临水一面多为吊脚楼,以木头为屋架,木板为墙,地面也用木板铺成,下面以木柱支撑。这种吊脚楼为穷苦人家的住宅,今已不存。正街上现存的房屋多为砖瓦房,马头墙,白粉壁,小青瓦覆顶,富有晚清江南民居的特色。老街上有酿酒作坊、铁铺、秤店、圆木行,还有青楼、烟馆、育婴堂之类。这些行业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走在这条老街上,真有隔世之感。 靖港的餐饮业也自有特色,尤以“八大碗”著称:什锦杂烩、鱿鱼笋子、五元肚片、五元整鸡、八宝果饭、清炖牛肉、黄焖鲜鱼、虎皮扣肉,酸、甜、香、辣皆备。酒席用大桌面,大碗长筷,菜肴分量丰盛。这里是有名的渔乡,鱼的烹饪更是厨师们的拿手好戏。 如今,每逢节假日,靖港老街上人流不断,人们不必远到周庄、乌镇,便能领略到江南水乡古镇的种种风情。 2008年12月,靖港镇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铜官镇 铜官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湘江东岸,与靖港镇隔江相望。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中曾提到湘水一个叫蝶的地方,即今距长沙市北三十五公里的铜官镇。铜官镇古为铸铜钱之处,唐代诗人杜甫《铜官阻风》诗注云:“官铸铜处也,即锦官之类。”鄂君名启,系楚怀王的弟弟,拥有一百五十只庞大的商船,在楚国范围内广泛地做生意。当时的蝶应是楚国铸铜币的场所之一,又是一个商业集镇。在“铸钱处”置管理铸铜事务的“铜官”,这便是铜官地名的由来。 民间传说却说铜官的来历与关羽有关:在三国时关羽与黄忠在长沙会战时,曾在一个叫石渚湖的地方安营扎寨。关羽有一义母,是他在原来大战幽州时认下的。那位义母曾用乳汁救过关羽的命。且说关羽在这石渚湖畔安营扎寨之后,担心一时半会拿不下黄忠,便想尽尽孝心,派人将义母从幽州接到长沙来。谁知当时正值赤日炎炎的盛夏,长沙这大火炉瘴气逼人地。关羽手下的北方士兵大都水土不服,更何况他那年迈的义母。可怜关羽一片孝心,而那义母却无福消受。到长沙之后,她就一病不起,终因医治无效而撒手归天了。关羽悲痛之余,请当地匠人铸了一口闪亮的铜棺材,在石渚湖畔,关羽将义母安葬了。之后,那地方就叫“铜棺”,但棺材的棺毕竟不吉利,后来约定俗成,改棺为官,铜棺也就成为“铜官”了。 准确点说,铜官镇南距长沙市中心不到三十公里,北靠洞庭湖的湘阴县,东依山,西傍水,且水是日夜涛声下洞庭的湘江。 唐大历四年(769),杜甫带着他的家人从岳阳南下,途经石渚湖之西时,忽遇大风。于是,杜甫便找了个地方避避风。在避风时,杜甫写下了一首千古流芳的五言律诗: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雾晦,逆行波浪悭。 买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杜甫的这首诗题为《铜官渚守风》,后人为纪念杜甫,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守风亭,并将杜甫的这首诗刻在了上面。 自唐代起,铜官这地方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当时就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今依保存完好的“长沙铜官窑”。有关铜官窑的文献记载极少,仅有唐代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渚》诗中作了一些描述: 古岸陶为器,高林一尽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乱飞,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文献记载虽少,但考古成果却十分丰富。在印度尼西亚沿海,有一个勿里洞岛。1998年的某月某日,有一位渔夫到勿里洞岛去采掘海参,无意之中脚被一堆瓷器碰到了,或者说,是他的脚鬼使神差地踩到了一堆瓷器。好了,渔夫的脚就这么一踩,便踩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这事件便是轰动世界的‘黑石号沉船’被打捞了出来。这只船从中国的唐朝驶来,在勿里洞附近的海底打了个盹,醒来海水依然蔚蓝着,而船上的六万七千余件宝贝,件件都成了难以估价的历史文物。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六万七千余件宝贝中,居然有五万六千五百余件系长沙铜官窑中的瓷器。据三十多年来一直沉迷于长沙窑研究的萧湘先生说: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至少有四点是很值得一提的。其一:长沙窑是中国釉下彩瓷的发源地;其二:长沙窑也是中国瓷器上出现铜红釉彩的发祥地;其三:用诗书画同时装饰瓷器的,长沙窑可称得上中国第一窑;其四:在中国所有的外销瓷中,以诗书画同时装饰的,长沙窑依然可称为中国第一窑。就是这位萧湘先生,他还出版了一本书,叫《唐诗的弃儿》,该书收录了长沙窑瓷器上的诗一百多首。这一百多首‘唐诗的弃儿’,现在都已收入到中华书局重版的《全唐诗》之中去了,也算是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铜官镇上有一寺,叫东山寺,原名彤关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东山寺虽名寺,实为供奉少白龙王的庙宇。东山寺屋顶盖陶制琉璃瓦,正面墙体和屋脊均采用绿釉镂空陶瓷浮雕装饰,有人物山水、虫鱼鸟兽,别有风味,尽显十里陶都风采。庙内少白龙王神像,泥塑“金身”,双眼炯炯有神,面部栩栩如生。寺院内正对大殿有一座大戏台,清代文人李爱生撰戏台联云: 一曲谱薰风,藉铁板铜琶,演出河滨景象; 群仙翻乐府,驾苍虬白鹤,掀开水面文章。 1923年3月3日,铜官三千多陶业工人在东山寺坪举行陶业工会成立大会,推举郭亮为工会委员长。郭亮是铜官人,曾就读于长沙的长郡中学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铜官流传“郭亮带兵抓郭亮”的故事。1927年曾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28年初任湘鄂赣特委书记。二十七岁时,被军阀处死,其头还被挂在铜官镇东山寺戏楼上。 铜官镇现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长一千二百余米,宽六至八米,依山傍水,在唐代就已形成。街上房屋建筑多系砖木结构,街面为麻石铺垫。街的北端有“云母寺”,云母寺临湘江,下方有一个近千米长的深水港湾,名曰“铜官潭”,是船只停泊、装卸货物及避风、休整的理想处所。现在的铜官镇已修建了陶瓷一条街和铜官窑遗址公园等,并在着力打造一个极富历史风貌与文化气息的陶城。 2007年,铜官镇公布为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铜官老街依山傍水,房屋多用废弃陶缸等垫基为墙,陶瓦盖顶,独具一格,老街近年得到修复,2016年公布为长沙市第三处历史文化街区。 乔口镇 乔口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与湘阴县交界处,东靠湘江大堤,北依乔江,亦即乔江入湘江之口,是典型的渔乡,车船南来北往,交通便利,是原长沙县北一个古老、繁荣的集镇。大明《一统志》云:“在长沙县北九十里乔口镇,旧有三贤堂,祀屈原、贾谊、杜甫。元元统年间邑人黄澹因设义学于此,诏赐乔江书院。”故乔口以“三贤”著称。 唐大历(766—779)年间,无家可归的杜甫从蜀中远赴湖南,准备经潭州投奔旧日好友、任衡州刺史的韦之晋。于是,乔口有幸迎来了这位千古诗圣。杜甫自四川出三峡,泛舟江汉,先登临洞庭湖畔的天下名楼岳阳楼,写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著名诗句,然后行船入湘江,来到已属长沙北界的乔口。这里南距长沙六十里,杜甫写下了进入长沙的第一首诗《入乔口》: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 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密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屈原、贾谊到没到过乔口,无从可考。屈原、贾谊应是杜诗把他们带来乔口的。杜甫舟过距乔口不远的湘夫人祠时,想到屈原在《九歌》对湘夫人吟唱,忍不住赞叹“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入乔口》时,又想到贾谊与屈原相同的命运,又嗟叹“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关于乔口地名的来由,民间有因三国时小乔曾居此而得名,但史无确证。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中说:“乔口镇当益阳乔江之口,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王逵等自朗州(常德)袭潭州(长沙),克益阳,进克乔口及湘阴至潭州是也,今有乔口镇巡司”。据《明史地理志》载:“长沙西北有乔口巡检司。“益阳乔江之口”是“乔口”地名之由来。 乔口旧时寺庙、祠堂之多为区内之最,有记载的就有二十三座,如万寿宫、乾元宫、渐源寺等,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由于水陆交通便利,乔口镇自唐代起就成繁华集镇,镇内文人云集,歌舞升平,曾有“长沙七万户,乔口八千家”之称,可以想见当年乔口之盛况。渐源寺戏楼联云: 看这里替古人写照传神,莫道衣冠是假; 到此间愿诸君设身处地,要知善恶如斯。 但最有名者还是三贤堂和乔江书院。乔江书院建在三贤堂内,元代许有壬《修乔江书院疏》记述了它的原委,疏曰: 乔江书院者,经始宋季,再建国初,皋比之座既虚,伊吾之声遂绝。星霜变易,宛有故基,风雨倾颓,鞠为茂草。义士窘于独力,学者叹其无从。主领黄文复先生以笃古为人师,以兴废为己任,买田筑馆,弗遑宁居,问道传经,渐知矜式。一篑不止则九仞有终,丈席仅完而万问未构。十室必有忠信,况连衽之成帷;众流可为江河,看盈科而放海。将见风移俗易,薰晋鄙而皆善良;义重利轻,化齐民而出俊杰,共成盛事,侧仔群贤。 许有壬(1286—1364),字可用,元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人。元延祐二年(1315)进士,官参议中书省事。元统二年(1334)拜参知政事。至正六年(1346)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改御史中丞,迁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左丞,兼太子左谕德。有《圭塘小稿》《至正集》。三贤堂和乔江书院于2012年重建。 乔口原有一著名的古牌坊,名百岁牌坊,上刻乾隆皇帝 “圣旨”,可以说这“百岁牌坊”是沐浴着万岁恩泽的。百岁牌坊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刘光任而建。《长沙县志》载:“刘光任,生康熙庚午(1690)至乾隆庚戍(1790),实年百有一岁,身兼五代,题请建坊。”百岁牌坊毁于“文革”,有几位老人还清楚地记得,那牌坊就在古正街的万寿宫前,四柱三层。最上层有“圣旨”二字,由两条龙紧紧地抱着;第二层镌“百世流芳”四字;第三层镌有“刘光任百岁坊”六字。四柱下面分别有石狮、石象各两尊。有一份《望城县乔口镇百岁老人名录》,清代以前的不算,仅从乾隆五十五年算起,至今有名有姓的百岁老人就有三十余人之多。一个地方,但凡有好多长寿老人,那这个地方总有它不同凡响之处。要么是水特别好,要么是某些食物十分有益健康。乔口镇的鱼曾经是进过贡的,这乔口人的长寿到底是与水相关还是与鱼相关呢?亦或是人居于乔口便如鱼得水了。 新康镇 大清《一统志》称:“沩江在宁乡县一百五十里,源出大沩水,东北流入长沙县界,名新康河,又东北入湘。”沩水入湘江处,称新康口,其北岸即新康镇(今并入高塘岭镇)。杜甫诗《北风》即在新康所作,杜原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诗曰: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霄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病胏,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山涌坐隅。 此诗记顺风行舟湘水,咏北风声威。在贫病交加的作者眼中,北风有驱除瘴疠之功、摧枯拉朽之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康口扼湘北水上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载:“新阳(宁乡)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长沙)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据此断定“新康河即古之沩口戍也。”《水经注》中的“新阳”和“新康”均为今宁乡县的前身。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孙吴取荆州(其时长沙属荆州)后,分益阳为益阳、新阳二县。新阳县辖地大约为今宁乡县境及今望城区部分地域。新阳县治设长桥,即今宁乡横市镇。《水经注》又载:“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经新阳县南入湘江,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新康”二字究其含义,因上有沩水、茆江(茆江下游即八曲河,亦称漮水),故取新阳的“新”,漮水之“漮”,去水旁即名新康。 晋太康元年(280)新阳县改名为新康县,南朝沿袭晋制,沩水下游渐称新康水。隋唐时,新康县与益阳县时分时合,直至宋太平兴国二年(1329)置宁乡县,新康县之名才渐渐淡出历史,而新康水入湘江口的新康镇名一直保留至今。 据《陈书·岳阳王叔慎传》记载,隋朝收复长沙,最后战场就在新康口。隋将薛胄生擒陈叔慎,长沙陷落后,邬居业率所部从武州来援,出横桥江,闻叔慎兵败,乃驻新康口。隋大将刘仁恩奉命援助薛胄,于是新康口发生激战,相持两昼夜,隋军击败陈军,邬居业被俘,长沙归入隋朝统治。明末大乱,军阀混战,新康口再次成为战场,新康口几成废墟。其时陶汝鼐《还新康江口》诗云: 江岸人烟废,鱼矶草木深。 羽鳞欣有托,天地似长阴。 无处询前辈,徒劳辨旧林。 馀生还数过,未忍赋愁心。 新康在汉、晋时属新阳县和新康县,唐代以后属长沙县,清代称新康都,辖靖港、乔口等地。到清代,新康又恢复往日的繁华,到处莺歌燕舞,戏楼遍布整个集镇,举人袁松崖有《新康戏楼》联曰: 湘水庆安澜,恰当古寺钟摇,锦缆牙樯千里集; 江村欣赛社,又听阳春调逸,渔歌樵唱万人欢。 民国时期,设新康镇。镇上有裕源槽坊,酿酒远近闻名,酒香飘溢湘江,船工纷纷落帆停桨,上岸饮酒,有传统花鼓戏《洪兰桂打酒》述其事,使新康名闻湘鄂,经商者趋之若鹜,促进集市更加繁荣。抗日战争前,有工商业一百零六户,常住人口五千人。 昔日新康古刹甚多,较著者有“洪山古刹”,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时重修二次,祀洪山王爷,香火鼎盛;“阴阳庙”建于清代中期,位于街的中心,是由江西会馆建造的万寿宫,祀许逊真人,福建会馆建造的“天后宫”则祀嫘祖姐,二庙背向建造,一向东一向西,故称阴阳庙。还有茅庵寺、观音堂等,今均荡然无存。 新康镇周围还有多座卫星集镇,最有名的是沱市。沱市滨沩水下游北岸,东距湘江十公里。古称沱江、沱川,形成集市,故名沱市。沱市的辖神庙会远近闻名。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为辖神庙的庙会日。庙会的前两天,当地百姓要打着旗锣鼓伞,抬着辖神菩萨在各乡周游。每逢庙会得连续唱戏十天。戏台设计巧妙,音响效果好,艺人们的道白、唱腔都非常宏亮。长沙省城的湘剧名角,如小生吴少芝、老生欧云霞、花脸廖松柱、小丑李少成、老旦盖梅先和“六岁红”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给庙会更添热闹气氛。庙会期间,镇上小商小贩众多,前来看戏的人山人海,既有农民,也有乡绅,还有城里来的阔太小姐。庙前戏楼佚名联云: 河山社稷为谁开,听残铁板铜琶,千古兴亡归眼底; 将相公侯由我作,看到忠肝义胆,万年史册系心头。 丁字湾 丁字湾(今属丁字湾街道)又名麻潭,是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东岸一丁字型的港湾,以盛产麻石而闻名。清同治《长沙县治》载:“丁字湾,县北四十里,砠石崔嵬,横出岸外,水至此出入迂回,形如丁字,故名。俗讹为金字湾,为省城水口,亦名金紫湾,有拗风,舟人于此落帆乃过。”清诗人张九镒有《由星沙泊金紫湾》诗: 挂席三十里,晚风金紫湾。 天空微白水,云断更苍山。 星月孤篷外,渔灯小市间。 悠然把盏坐,沙鸟一声闲。 此诗写丁字湾的悠闲,而贺熙龄的《丁字湾》诗则是另一番景象,其险峻之状,实不可与悠闲之情同日而语。诗曰: 翠竹亭亭舞碧霄,松杉千尺拂云梢。 悬崖绝境无人到,管领烟霞太古樵。 丁字湾系中南地区最为集中的优质天然麻石集散地,花岗岩储量丰富,被列为中国十大石材基地之一。丁字湾的麻石的开采史可上溯到西汉。据专家对我国一些古寺碑塔的取样分析,所用麻石多取用于此。麻石,书名花岗石,亦名黑云母、长石,是地层深处的岩浆上升后凝成的酸性岩。丁字湾的麻石,为中颗粒浅白色结构耐温耐磨耐腐蚀,抗压度达到每平方厘米二千余公斤,是一种高级建筑材料。天安门广场、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岳阳楼等地,都留下了它坚不可摧的身姿。1958年修建北京人民大会堂时,因大量使用这种麻石而从望城县调去石工八百余名。 丁字湾原有龙潭寺,建于清雍正年间。台湾著名地理文化学者、建筑风水学专家汤天德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丁字湾古镇上的龙潭寺(现已损毁无存)是丁字湾老百姓最看重的信仰中心,因为它还是船石两业信仰与帮会的会所所在地。据当地的老人家记忆,龙潭寺为三进式庙宇,全寺大多由当地麻石所建成,占地非常广大,坐北朝南,面对湘江。主殿主祀龙王(为船帮的神祉)和鲁班先师(为石匠的神祉)。这也是全国极少数的一个庙宇中同祀两个神祉为主神的庙宇(在规制上主祀神明只有一尊)。龙潭寺的建筑工艺美轮美奂,传说庙中还有两个宝贝,一个是以麻石雕刻而成的算盘,意喻财源广进;另一个是石制的鸟笼,在北方鸟笼为闲逸生活的象征,在南方有突破束缚的意喻。前者已不知去向,而后者据说为日本所毁损。”龙潭寺石雕代表丁字湾麻石雕塑工艺的最高水平。门首一对石狮,高三米许,大嘴内藏石球,球面光滑,人手探入可拨球转动,但球不能出。寺内鲁班殿置青石香案,高一米,长二点三米,正面镂空雕刻花卉,内刻算盘和石鸟笼。石算盘长二十厘米,边、档、梁、珠分明,且算盘珠粒能上下拨动。石鸟笼栏栅细若香签,笼内刻石鸟,振翅欲飞,张嘴仿佛可鸣叫。这些珍贵的文物均毁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专家建议尽早恢复龙潭寺,因为它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麻石文化的一种象征。 丁字镇亦为旅游胜地。麻潭山即位于丁字镇境内,西临湘江,西南至东北走向,长约四点五公里,主峰海拔二百八十八米。麻溪于此地汇入湘江,山下为深潭,因名“麻潭”,亦称“龙潭”。清陈运溶《湘城遗事记》载:“山中有白云庵、福兴庵、观音寺、和尚洞、灵仙洞诸胜。灵仙洞口石门正方窥之,中空上生异木,秋深叶落从龙潭浮出,知此洞与龙潭通。龙潭湘水最深处也。”时邑人邹南英《游灵仙洞》诗云: 何处见灵仙,洞中有石室。 奇木生洞口,洞深不可测。 秋高叶落时,远自龙潭出。 仿佛巴陵道,仓山通地脉。 麻潭山山峰险峻,秀出云表,怪石巍峨,常有迁客骚人登山览胜,概之为“麻潭十景”:凌霄仙洞、狮子衔樟、白云古寺、金龟越塘、果老耸立、桂泉清香、歇憩坳岭、黑狗逐羊、练马池上、钟鼓广场。今白云寺已遭拆毁,其余九景依稀可见。 高桥镇 高桥镇位于长沙县境东部,距县城星沙四十八公里。高桥原为桥名,后成为集镇名、地片名、乡名、公社名,乃至镇名。高桥又名郭桥,位于今高桥镇金桥村境内金井河上。原桥居街之中心,木质结构,长三十米,宽三米,高十六米。两侧竖以栏杆,雕有花草虫鱼,人物故事。上过车马,下通舟楫,巍然高架,蔚为壮观,故名高桥。 清同治《长沙县志》载:“砌石墩四,搭以巨木,铺以厚板,围绕栏杆,盖亭其上,以避风雨,桥西有茶亭,夏日煮茶用待行人。”后因风雨侵蚀,桥身毁坏,清乾隆年间,当地翰林郭峻、郭灿兄弟捐资重建,为单孔麻右桥,并竖碑,刻有“木桥已毁,济之以渡,高桥已废,郭桥以兴”字样。但村民仍习称高桥。但高桥镇政府驻地并未在金桥村,而在桥里。桥里原为高桥乡政府驻地,地处学士桥与节义桥之间,故名桥里。 高桥是著名茶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谓“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即指高桥一带所产绿茶。清代高桥镇是中南地区最大的茶市,兴盛时茶号、茶庄达四十八家之多。清嘉庆《长沙县志?土产》称此地“茶有宝珠、单叶、红白各种”。被陆定一誉为“中国茶圣”的吴觉农(1897—1989)于1934年撰写的《湖南产茶概部调查》记载:“长沙锦绣镇(即今高桥镇)的绿茶早负盛名”“高桥向为茶商云集之地,设立茶行十余家,规模宏大,贸易繁盛。除本县及平、浏茶商集资经营外,尚有外邦至此贸易。……所有红茶悉由金井河或高桥交船启运,至捞刀河过载入湘江至洞庭运售汉口”。当年高桥为湘东红茶产销中心。本地茶商茶行五所,外邦来客八家,资本雄厚,规模可观。这些厂商抗战前夕还在武汉设有庄号。如协记、元茂隆、德玉昌、新记、瑞记、咸昌福、铨记、晋丰太等,专营湖南运汉茶叶。以高桥名义在汉口拍卖之茶在湖南茶中占有一定地位。时人戏作《高桥茶埠竹枝词》二首云: 谷雨新茶色味香,今年应比去年强。 茶商招股添资本,到处专人设子庄。 夕阳桥畔系轻舟,春雨连绵水上浮。 装得茶箱千几百,好风相送出潭州。 当代湖南茶叶研究所及其试验场驻高桥,其“高桥银峰”“湘波绿”等品牌跻身全国名茶行列。郭沫若品尝“高桥茶”后,即赋诗“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赞“高桥茶”可与著名绿茶“红纱”、“紫笋”媲美。 高桥镇自然风景优美,山水胜迹,美不胜收。有十一万亩山林,有二千多口山塘,其中白鹭湖景区最为引人注目,十二座水库和众多的庙宇星罗棋布,如明珠撒落在群山之中。 高桥镇人杰地灵,是革命先辈李维汉、革命先烈柳直荀的故乡;还是蹈海殉国的早期革命人士杨毓麟的家乡,惜故居已不存;又是间架体书法家黄自元的第二故乡。 黄自元墓位于高桥镇思公村思公山,占地约四十平方米,半圆球墓冢,表面为水泥构造,腰椎形墓围亦为砖石水泥所砌。墓围正后方嵌青石碑三通,中刻“黄公自元老大人墓”,侧墓碑上有“咸丰殿试第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等字。黄自元(1837—1916),字敬舆,清长沙府安化县人,其妻郑氏为尊阳都高桥人。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第一甲第二名,授编修,官至宁夏府知府。一生勤于书法,博采颜、柳、欧各家之长,自成“黄体”。曾为同治帝生母录写神道碑,被御赐为“字圣”。所书柳公权《玄秘塔帖》、欧阳询《九成宫帖》,由长沙墨香簃书画店刻版印售,开长沙书写刻印字贴之先河。2014年,黄自元墓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围山镇 大围山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今镇政府驻地即原东门市,为一古老集镇。东门市处于湘赣边境,为平江、浏阳、铜鼓三县货物集散地,素有浏阳东大门之称,故曰东门。民国时称上东镇,有“小长沙”“浏东重镇”之誉。东门古街由上街、下街、浆兴街组成,全长二公里,两边店铺林立,路心麻石铺就。 作为行政区划的大围山镇则因位于大围山北麓而命名。大围山镇北与平江县接壤,东与江西铜鼓相邻,南界张坊镇,西连达浒镇,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发源于此,璀璨的湘东明珠大围山镶嵌其中。大溪河蜿蜒曲折贯穿境内,接纳大小支流十四条,形成浏阳河的上游。境内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形成多类地貌。 大围山又名首裨山,位于湘赣交接处,西邻官渡镇,东邻江西铜鼓,南接江西万载,北靠平江,“岗峦围一绕,盘踞三县,因名大围”。山上岩石神工锼琢,离合成奇。群峰献秀,古人曾赞美它为“南衡七二峰峦外,别样岩蛲足胜游。”今为国家森林公园。 远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居住。考古学家曾在大围山发现商周文化遗址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三处。从楚东村新田坳、金钟桥村金钟组、朱家坪、中岳村等地遗址中出土大量的石斧、石凿、石箭簇、穿孔石马片、印纹硬陶等,可以印证早先人类的踪迹。 境内清代修建的石拱桥众多,共计二十八座,现在保存完好且能作公路桥梁的有四座,即同治年间修建的青兰桥,道光年间修建的长鳌江桥,光绪年间修建的田心桥、永幸桥。 境内祠堂星罗棋布,大多建于清代,各姓以聚族地中心点择地而建。这些祠堂大都为青砖木石结构,雕梁画栋,颇为气派。有的墙、檐上塑有历史、戏曲、人物雕像;有的刻有狮、虎、龙、凤等精美图案,构思别具一格,展现出民间艺术的风采。比较有名的祠堂有17座,分别是:白沙刘家祠堂、东门李祠、东门袁祠、东门涂祠、东门曾祠、上车季祠、鹅颈李祠、夏造冲吴祠、鲇鱼坪何祠、枧坑何祠、枫树夏陈祠、南冲张祠、赵湾刘祠、鱼头鱼祠、长鳌江廖祠、高漕邓祠、铜湾郑祠等。其中鲁家湾村鲁氏家庙保存且修缮完好,对联、书画点缀其间,富丽堂皇。 境内有各类庙宇十五处,多数被毁。东门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外形保存较好,青砖木梁石柱结构,单列四进。白沙集镇麻衣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祀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63)浏阳孝子、名医杨耀庭,故又名杨孝仙庙。该庙前殿石柱联云: 药桥一仙,麻衣一仙,八百年独步后尘,香火有缘分此地; 孝子千古,名医千古,三十春争传妙诀,恩波无际泽斯民。 大围山镇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位于东门近郊漾水湾的清代民居锦绶堂,1931年曾为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民居楚东山大屋,曾是中共湘鄂赣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围山书院、刘家祠堂、上坪会议旧址作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增补点,李氏家庙作为浏阳红一方面军活动旧址增补点,都进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 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围山书院,由谭嗣同的老师、维新派名儒涂启先带头捐资、捐地修建,为浏阳八大书院之一。书院位于东门市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主体建筑分为门厅、礼堂及后院三进,左右二厅,为青砖、石柱、木梁结构,沿中轴线与单元对称排列,每两进之间均有天井相连接。左、右分别为养正堂、教师备课室、教室及嘉惠祠、教室、教师宿舍,都为三进,也有天井相连。左、右最外侧为廊舍,分别辟为厕所、浴室及厨房、仓廒。各单元之间有间墙相隔,开拱形侧门相通。校舍四周有围墙,前有操场,后有花园。前栋有左右天井,天井里两棵桂树和两棵罗汉松,为涂启先当年亲手所植。涂启先亲题书院柱联云: 心远自地偏,果能敬业乐群,此处亦名山广厦; 民兴在经正,愿共守先待后,尽人为吾道干城。 涂启先(1833—1899),字舜臣,晚年自号“大围山人”,东门都佳塅人,清同治癸酉科优贡,曾任教于长沙岳麓书院及浏阳南台书院,与欧阳中鹊相交甚笃,先后两次计三年收授谭嗣同。清末,围山书院改为围山学校,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 官渡镇 官渡镇位于浏阳市境中东部,跨大溪河中游两岸,东连张坊,西接沿溪,南倚永和、七宝山,北邻达浒。距浏阳市区三十八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浏东重镇”之称。官渡镇昔称官渡市,是湘赣两省通衢。据《浏阳县志》载:早在三国至南北朝及元朝时代,县治曾两度设于此处北岸,当时名“居陵镇”。 关于浏阳县城的变迁,旧志有不同的说法。明嘉靖《浏阳县志?沿革》中说:“县治旧在居陵镇,元时改迁今治。”而《廨署》中又说:“明洪武初改迁县治在城西隅。”清康熙四年(1665)《浏阳县志》指出这一矛盾,并举出北宋浏阳知县杨时在今治建有归鸿阁、飞鹦亭等事实,批驳“元时改迁今治”的谬误。《湖南通志?古城考》说:“浏阳故城在今浏阳县东……隋大业初,省入长沙县而故城废,唐景龙初复置,即今治;元初迁居仁镇;明初复唐旧治。”而清同治《浏阳县志》则说:“唐景龙二年复析置浏阳于故城。” 居陵镇又名居仁镇。明嘉靖志说在县东七十里四。同治《浏阳县志》说,即今官渡镇,又说或在官渡河北。两志所说之里程、方向基本吻合。官渡北岸南岳塅有镇头塅的地名,河上又有镇南桥,均与居陵镇在官渡河北之说相近。1993年出版的《湖南古今地名辞典》“官渡”条说:“传说官渡北即居陵镇,东汉建安中叶(公元206年前后)至隋初(公元581年)为浏阳故城。” 2009年出版的《湖南地名志》“官渡镇”条则说:“据记载,公元222年(即孙权开国元年),三国东吴设县治,治所设在居陵镇(即现在的官渡镇),元朝时期再次把官渡作为浏阳县所在。” 以上各说,莫衷一是。本书以为《湖南通志?古城考》所说较为接近事实,即:浏阳县治最初在“县东”,也就是民间传说的今浏阳市城区治东街口以外旧城隍庙一带地方。从隋大业三年(607)至唐景龙二年(711)的百余年间,因废县而故城不存;到复置浏阳县时,在故城西面重建县城,即今址。宋末,浏阳遭元兵大屠杀,县城被破坏,元代遂迁治所于居陵镇;终因偏于东隅,交通不便,时隔百年之后,明初又迁回今址。迁回今址的时间,明嘉靖《长沙府志》明确为洪武二年(1369)。也就是说,浏阳县治在元代近百年设在官渡。 官渡镇今仍留有西门桥、镇南桥等重要遗迹。镇南桥位于官渡镇北,《浏阳县志》载:“地为吴楚通衢,乾隆丁亥,群捐资架木。嘉庆十四年改石墩成梁。”居陵镇和官渡镇隔河相望,官渡镇在居陵镇南岸,有兵马大渡,故名“马渡”。旧联云: 马渡风偏古; 龙门绪自长。 后来马渡改名官渡,故镇以渡名。居陵镇早已毁于兵燹,现在的官渡镇以原来的渡口命名,沿用至今。清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部将领王进才、马进忠等曾大破官军于此,乘胜攻克浏阳城。1931年夏,红十六军在此击溃国民党陈光中部。可见,官渡历为战略要冲。作为乡村政权驻地,集市贸易亦有悠久的历史。 浏阳河的源头大溪河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境内,沿河两岸为冲积平地。其中麻洲、中洲、龙尾洲、马家洲、钟家洲、吴家洲、冯家洲,素有官渡七大洲之称。 官渡镇历史建筑留存较多,如施氏宗祠、施家老屋、李家大屋、谢氏宗祠、谢家老屋、周氏宗祠、宝盖山观音庙、奉先祠等。 官渡镇是元代一代宗师欧阳玄故里。欧阳玄(1273—1357),字原功,号圭斋。幼聪敏异常,能日记数千言。延祐二年(1315年)中进士第一甲第三名,官国子监博士,升翰林学士、待制兼编修。编修四朝实录,兼国子监祭酒等职。元统六年(1333年),元惠帝以欧阳玄任翰林院直学士,负责编修《泰定帝实录》《明宗实录》《文宗实录》和《宁宗实录》,合称“四朝实录”,受到朝野好评。因此,当至正(1341—1367)初年元惠帝下诏修撰辽、金、宋三史时,又以欧阳玄为总裁官。三史共600卷千万言字都由欧阳玄一人改定。三史修成后,欧阳玄因功升翰林学士承旨,朝廷又命他纂修“仿周礼之天官,作皇朝三大典”的《经世大典》。此外,他还编成《太平经国》《至正条格》《经考大典》《纂修通议》《唐书纂要》《元律》等史著多种,共达1120卷。 欧阳玄不仅在史学方面成就卓著,在诗文方面也享有盛誉,堪称大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不论是写景咏物,还是酬和应答,都文辞典雅,《元诗选》《全金元词》等录入他的诗词百余首,其中有不少咏家乡景物之作。如写官渡《浏江》诗: 浏江江水色幽幽,两岸青山云木稠。 一自桑钦载源委,曾留孙盛作春秋。 猿岫风来起波浪,龙湫月出见汀洲。 下流两度翠花过,光气至今浮斗牛。 至正十七年(1357年),欧阳玄病逝于大都(今北京),享年83岁,朝廷谥号文,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葬宛平香山,后归葬浏阳天马山,并建祠纪念,受到湖南士人世代祭祀崇敬,至今浏阳市内还有“奎斋路”的街名。 道林镇 道林镇位于宁乡市境东南边缘,靳江中游两岸,距宁乡市城区四十六公里。东与湘潭市雨湖区为邻,南与湘潭县云湖桥镇接壤,西与大屯营、花明楼两镇毗连,北界岳麓区莲花镇。道林镇政府驻地,清代时称道林市。据清同治《宁乡县志》载:道林为宋处士谢英故里。其时金人入侵,因秦桧与金媾和,杀岳忠武,谢遂闭户读书,屡征不就,后人称之为秀才。以英抱道,名道林,地遂以人名。距集镇一公里处的麒麟山,山南有一石镜,长约数米,高一米,光可照人,昔为宋谢英读书处,风晨月夕,往往有咿晤声,故名“石柱书声”,为宁乡十景之一。 《宁乡县志》又载:“石柱山四周岩石林立,石柱山高耸其间,山形如台,方高两丈有余,顶宽平数丈,腰裂缝隙,有摇摇欲附之势,临柱顶却有坚定不可动摇之感。”石壁之上有大石,约二米见方,高七尺许,上有棋枰,相传为谢英弈棋处,当地称谢英台。此石台虽重达万斤,但以手推之即动,咸以为奇。谢英墓亦在麒麟山。清嘉道间宁乡本土诗人彭开勋作《道林》诗赞曰: 处士家何在,遗踪访道林。 墓门春草遍,山馆白云深。 近市人烟凑,移居物色寻。 嚣尘原不碍,恰慰故园心。 位于道林镇与湘潭市雨湖区响塘镇交界处的烧汤河,有一座跨靳江河的古桥,名石灵桥。据同治《宁乡县志》载:初为清初的黄灿费千金修建。清咸丰八年(1758),徐石村、杨少渡墓捐重修。清湘潭举人、长芦盐运使张璨作《重修石灵桥碑记》曰: 去郡城六十里,有河焉,名“烧汤”;有桥焉,名“石灵”。崩圮累年,川塗交病。予姻家黄君廷英过而衋伤,见乡人之募修者困于道谋,乃独身任之,费千金而事蒇。徒旅水陆咸跻于安,乡之人磨石纪事而来乞于言。予维古者大同之世,上下为一体,田里树畜,民事也,自上制之;道路桥梁,官政也,自下劳之。后世田不井授,人自为生,富连阡陌,而贫无立锥,井税之外,欲其率一钱以佐公家之急。即相顾有后言,由私生吝,由吝生忍。大之城郭,次及桥梁,废坏不修者比比而是。 今桥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陶衡绪、徐景山等倡募重修。五孔石拱桥,每孔净跨九点二五米,全长五十五米,桥面宽六米,保存完好。2012年,石灵桥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林近代名人以鲁涤平、鲁实先最为有名。鲁涤平(1887—1935),字咏庵,别号旡烦,道林傅家湾人。鲁涤平的叔、伯祖父有数人曾在左宗棠部任提督的本乡周达武麾下做过中下级军官,在与太平军作战中立下战功。鲁涤平早年毕业于湖南兵目学堂。曾参加辛亥革命、护国及护法战争、北伐战争等役。历任湘军教练官、管带,团、旅、师、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湖南、江西和浙江省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等职。鲁涤平之侄鲁实先(1913—1977)号称国学大师。1942年秋初,由杨树达教授推荐,被复旦大学(时该校驻重庆)校长吴南轩聘为教授。郭沫若对鲁也作了“当今国内罕有天才”的评价。当时鲁实先年仅二十九岁,人称“娃娃教授”。1961年起,长期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暨国文研究所教授,时逾十七载。著有《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殷历谱纠矫》《卜辞姓氏通释》《殷周金文汇纂》《说文正补》《文字析义》《甲骨文考释》等。 道林镇还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道林共有良田五万亩,水面一万亩,林地八点八万亩,现已建立万亩无公害优质稻基地、万亩淡水鱼养殖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五百亩红枣基地、五百亩名贵鱼基地等种养基地,特产“道林酸枣糕”和“道林鱼”“道林米”驰名省内外。 撰稿: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原载:长沙文化遗产丛书《长沙百景》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8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5:00 , Processed in 0.1028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