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 太平街是长沙城中一条古老的街道。西汉初年,长沙王吴芮在湘江东岸筑城,城池在今湘江路与黄兴路之间。太平街即其腹地。朝廷给长沙王派来的太傅贾谊的宅第,就建在这里的濯锦坊(即今太傅里),由此可以推知当时长沙王的宫殿大概不会离此地很远。由于时间久远,王宫早已无迹可寻。而贾谊故居的遗迹留存至今。 太平街因临近湘江,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发展为省城中一条重要的商业大街。商贾云集,牙行林立,以经营粮食、油盐、水产、南货等为大宗,做的多是批发生意。两侧的巷内,富商的公馆一栋接一栋,会馆、戏园、酒楼、钱庄等纷纷落户这里,太平街上从早到晚,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令人庆幸的是,它虽历经沧桑,明清到民国时期的街巷格局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经过复原修葺,重新向人们展示昔时风采。 当人们穿过街口高大的石坊,走在古老的麻石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两旁鳞次栉比的传统铺面,高耸的白色封火墙,临街的晒楼、镂空的木窗棂、石库大门、大门内曲尺形的柜台……及路旁古色古香的街灯。 街旁墙上的碑刻,告诉人们这里的一家家老字号的来历。太平街上当年最著名的商号莫过于乾益升粮栈,栈内可贮稻谷十万石,可见规模之巨。乾益升的主人叫朱昌琳,祖籍安徽,数代以前迁至长沙。朱昌琳出生道光二年(1822),本是个儒生,但一直未获得功名。他的父亲在草潮门开一家小碓房,他本人二十七岁时到一个姓唐的官宦之家作塾师。朱家的发迹纯属偶然。唐家在乡下广有田地,一年佃户送来的租谷生芽,五百文一石也卖不出去,有人劝朱家买下,但他家经营的碓房本小利微,付不出钱,主人很慷慨,说可等谷子卖出去后再付款。朱家遂将几千担芽谷全部买下,次年天灾大荒,谷价猛涨,这批芽谷也卖到二千七百文一石,大获盈利,朱昌琳不愿独得其利,提出以每石一千文付款给东家,唐家也很仁义,坚持按原来议定的价格收款。 朱昌琳发迹后,遂辞去教席,转业经商,先是经营粮食,后又经营茶叶和食盐。经营黑茶,从安化办茶叶做成茶砖,销往新疆、西藏、内蒙等地,大受少数民族欢迎。朱家在太平街设乾益升总栈,又在汉口、西安各地设分栈。后又投资创办炼锑厂、红砖公司,还开了一家钱庄自铸银饼,发行市票,俨然“托拉斯”。生意越做越大,盈利越来越多,到清朝末年他已成为湖南首富,在乡下拥有大量土地,在省城购置多处房产,还在丝茅冲修了一座大宅院,人称“朱家花园”,占地四百多亩。朱昌琳为人义道,乐善好施,急人之难。发迹后,他专门提出一万石田租,在长沙四乡设育婴堂、施药局、鳏寡孤独局,又设义山、义学、义渡,发年米、施寒衣、救济穷苦百姓。他的子孙后来还将长沙东乡棠坡旧居和丝茅冲房产作为慈善事业机关之用。朱昌琳于民国元年(1912)逝世,终年九十岁,他的经营之道和商德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杨隆泰钉子铺,也是太平街上的著名商号,它开办于咸丰三年(1853)。本是一家杂货铺,后因为承接湘军水师制作造船用的铁钉业务,一跃而成为长沙城中数一数二的五金大户。 还有利生盐号,兼营茶油、棉花,湘北、湘中的行商坐贾都来利生批发,财源来自三湘四水。 从这几家商号可见当年太平街商贸兴旺之一斑。 太平街西侧的孚嘉巷是昔日的公馆区,十二号的陈公馆,四十二号的兰庄至今保存较好。兰庄曾是反清会党洪门会的一处秘密据点,辛亥革命前夕,焦达峰等革命党人在此组织“四正社”,大批洪门会人加入,后来在长沙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孚嘉巷中最著名的公馆无过于宜春园,为一座园林式建筑,光绪三十年(1904)辟为戏园,厅内造三面舞台,开湘剧戏园售票演出之先河,而在此前戏班只在庙会上作流动演出。作为早期戏园,宜春园与后来的现代剧场有很大不同,实际上是一座兼有演出功能的茶园,厅堂内排列着八仙桌,顾客一边喝茶、抽烟、嗑瓜子,一边看戏。堂倌提着大铜壶穿梭于桌子之间,为看客添水送热手巾把子。宜春园早已不存。2004年,太平街复原时特地在与西牌楼交汇处重建了一座宜春园戏楼。 太平街西侧的金线街是长沙城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之一。长沙用麻石铺路始于清雍正年间。铺路的麻石均产自湘江下游的丁字湾。长条形的麻石按中间横排、两侧直铺的形式,铺压在土路及排水沟上。这些只经过粗加工的麻石,经过数百年行人的踩踏,已经光滑可鉴,麻石路面与街两厢的民房、店铺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古朴。每逢雨后,素雅的街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给人舒适恬逸之感。金线街古称金线巷,是纺线的手工作坊区,但民间传说颇具传奇色彩:巷内一居民,偶遇道士吕洞宾,吕洞宾送他一块石头,他回家将道士送的石头,合在其他石头上,并无特别,唯两石之间留一线缝隙,射出一线灿烂金光,故名金线巷。 2004年,长沙市政府将太平街及周边的街巷定为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区。 潮宗街 潮宗街是长沙老城临湘江四门之一的潮宗门内的一条大街。长沙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特色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潮宗门内外民国时期有粮行、米厂、粮栈、米店六十多处,因此人们将潮宗街称为“米街”。1934年长沙全城年产大米三十六万石,仅潮宗街上的永丰碾米厂年产量就达四万多石,居全市各米厂之首。 旧时粮运主要依靠民船,每当洞庭湖区秋收以后,湘江中运粮船成群结队,直奔省城,停靠在潮宗门一带码头上的民船里黑压压一片,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粮食装进麻袋后,用平板车或人工背运到各粮行,加工成大米。谷壳糠皮则倒在湘江河沿,形成一座座山垛,连绵数里,金黄一片,蔚为壮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粮食加工转到四周农村集镇,粮食的运输也改以陆路为主,河沿的粮山糠垛,连同港湾内的无数木船便逐渐消失了。 离长沙城十五余公里的湘江边上,有座丁字湾古镇,镇后的麻潭山上盛产花岗岩,长沙人因此称之为麻石。长沙城中以麻石铺路面,始于清雍正年间,全城四十八条主街及两边的小巷,大都以麻石铺地,既坚固,又整齐。以石材铺街道地面各地都有,一般是先将石块打磨成板材,直接铺在泥路上。长沙则略有不同,先将石材凿成约五尺长、一尺宽、五寸厚的条石,再在泥路上挖出一条排水沟,沟壁也用麻石砌成,然后将条石搁在排水沟上。条石之间有缝隙,雨水落地后迅速从缝隙中渗漏到排水沟中,街上不积水;雨一停,地面便干了。随着水泥、沥青的普及,麻石路面逐渐减少,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满足市民怀旧的愿望,长沙特地留下四条麻石老街没有拆除,潮宗街即其一。 潮宗街除了保存了麻石地面,还留下许多老建筑。建于1925年的真耶稣会堂位于潮宗街十九号。真耶稣会堂成立于1925年,由原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传道人李晓峰等创立,该会主张“国人自立、自养”,绝不借助外力,为一座纯粹由国人举办的教堂。建筑面积约一千平米,为三层青砖清水墙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教堂至今仍在开展礼拜活动。大门旁有门联云: 圣灵警醒千古梦, 真理刺透万人心。 二楼礼拜堂有联云: 活水出锡安,澎湃分流东西海, 灵恩光中土,丰盈普召亿兆民。 梓园巷六号为民国旅社旧址,是长沙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四合院。本是清末布政使衔道员张自牧的住宅,称絜园,颇具园林之胜。园中有一座戏台,飞檐翘角,木构藻井,绘彩施朱,十分精美。它是长沙城区内现存唯一的老戏台,弥足珍贵。 梓园西侧九如里至连升街,还保存着一片老式公馆群,多建于民国初年,均为二层楼房,一色的红砖清水外墙,砌缝紧密,至今无风化迹象。据说这种机制红砖当时长沙还造不出,是从汉口购来的。公馆内主厅、厢房、甬道、回廊、歇亭、花园一应俱全,有的还挖有一个小型防空洞,可容一家人躲避空袭。 2005年潮宗街整治过程中,还在一处民房下发现了一个约百平米的防空洞,是抗日战争时期所建。抗日战争时期,长沙遭日机轰炸八十多次,死伤大量平民。为了减少牺牲,长沙百姓纷纷在住宅下修建防空洞。如今这里经过修缮,辟为日本侵略军轰炸长沙图片陈列室,又在防空洞顶上建了一座“朝宗亭”,供前来参观者休息。 毛泽东等人开办的文化书社旧址,位于潮宗街与寿星街的交界处。它原为1914年所建湘雅医学专科学校的校舍,汤飞凡、张孝骞等著名医学家都毕业于这所学校。而湘雅医学专科学校的校舍又是利用了清末军机大臣瞿鸿禨公馆的部分房舍。1920年医专从这里迁到麻园岭新址后,新开办的文化书社租赁了三间房舍作为经营场所,易礼容任经理,毛泽东任特别交涉员,书社发行了大批进步书刊,《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等别处买不到的书籍,这里可以买到。书社还在平江、浏阳、邵阳、衡阳、宁乡、武冈、溆浦七县设立了分社。1921—1923年间这里是中共湖南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点,陈潭秋、恽代英、刘少奇等著名共产党人都在这里住过。1927年5月,在“马日”事变中书社被捣毁,原屋在1938年“文夕”大火时被焚。2006年竖了一座石碑,以为纪念。 楠木厅六号为金九活动旧址,是一栋复合公馆建筑,四百多平方米,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石库大门内有小天井,二至三层,木构楼梯与地板,木板相隔房间,青砖白粉外墙。公馆内曾入住一位异国名人,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金九(1876—1949)为韩国的开国元勋,曾在中国从事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达二十七年之久。1937年上海沦陷后,金九率韩国临时政府成员迁来长沙。楠木厅这栋公馆不仅成为金九的临时居所,而且成为朝鲜革命党本部和韩国光复战线三党合一会场驻所。2001年7月,韩国国家报勋处组织的一个访问团来长,专程寻访了西园北里韩国临时政府遗址和楠木厅六号金九活动旧址暨三党合一会场旧址。2007年,楠木厅六号公馆以“金九活动旧址”的名义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批准,辟为对外开放的景点。2010年接待韩国游客突破五万人次,楠木厅六号再次为发展中韩友谊作出了贡献。 三贵街还有“时务学堂故址”,因意义重大,在《长沙百景》书中已单列一景。 2014年,长沙市政府将潮宗街及周边的街巷定为长沙市第二处历史文化街区。 坡子街 坡子街是黄兴南路通向大西门的一条东西向老街,从前分为上坡子街、下坡子街和小西门正街几个路段,如今统称为坡子街。坡子街在长沙赫赫有名,因为这里过去是富商巨贾云集的地方,还有一座以小吃著称的火宫殿。由于坡子街临近湘江,交通便利,很早就成为商贸发达之区。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北客西陕,其货毡毛之属,南客苏杭,其货绫罗古玩之属,繁华垄断,由南至臬署前,及上下坡子街为盛。” 1932年12月20日的长沙《大公报》上有一篇《八角亭小记》的文章,文章开头说:“普通的人,都以为八角亭也者,在长沙要算数一数二的阔街、黄金之路,其实……就整个长沙市看去,第一把交椅,还是要数坡子街。” 民国时期,长沙的金、钱、绸、纸四大行业在全国是享有盛名的。而坡子街,便是这四大行业的汇集之地,且有不少名头很响的老字号。如金业的永泰金号、余太华银楼、李文玉金号以及同丰、同福、余天宝、闿丰、朱义新金号;据统计,1934年,长沙钱庄达八十六家,其中半数在坡子街及其周边街巷。今存伍厚德堂即裕顺长钱庄经理伍芷清的公馆,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坡子街经营绸布业的,从清末起,就一直是以苏州和南京两处的客商为主,且有苏州帮和南京帮之分。苏州帮的大户有协泰祥、沈天成、罗元兴等;南京帮的大户有聚锦祥、吴玉记、祥生、麻寿记等。后来,长沙本地的商家也有不少做出了规模的,如九亭、万生、聚生泰等。同在一条街上,这么多的绸布业大户,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纸笔墨业,坡子街有一师古斋,有“南方荣宝斋”之称。师古斋在经营方面是很有招数的,时不时请一些文人墨客相聚,吟诗作对,绘画写字。一时间,师古斋也就成为长沙一个书画交流中心了。 自古以来,坡子街便是药材和水产的集散地,清末民初,长沙药材业已经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有“三芝四协”对峙称雄之说。三芝:九芝堂、福芝堂、寿芝堂;四协:东协盛、西协盛、南协盛、北协盛。这“三芝四协”之中,除“北协盛”地处北正街之外,其余都在坡子街。在这众多的药号中,九芝堂至今未衰。2005年,由邹静之编剧,张国立导演并主演的《宋连生坐堂》便是以长沙九芝堂药号为蓝本的。 坡子街在“文夕大火”中被焚毁,战后陆续重建。2002年,长沙市政府为发展长沙商业和餐饮服务业,作出了振兴百年老店、重建坡子街的决定,从而使之成为一条在国内外都具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民俗民食街。当人们从小西门河边踏进街口,老远就看到街心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书“坡子街”三个大字。石坊附近的街边原立有一块大石碑,上刻由本书作者之一陈先枢撰写的《坡子街记》,全文如下: 坡子街,乃湖南省城商业老街,西起小西门,东至南正街,全长六百四十米,以踞坡而上得名。唐时已为城南市易之所,杜工部诗谓:药物楚老渔商市,郭南抱瓮亦隐几。迄有清一代,更为繁富之区,北客山陕,南客苏杭,汇聚于斯。火神、财神、老郎,三会斗胜;餐饮、药号、钱庄,百业争雄。其间牌记最久者,如火宫殿、玉和、劳九芝堂、西协盛、师古斋、余太华等,远者三百余载,近亦百数十年。时人云:小西门外,两岸居人,竹篱茅舍,远近舟楫,无不入画;小西门内,商贾辐辏,店铺栉比,货物云屯,贸迁有无。其街市之繁华,民物之丰阜,京城而外,无过于此也。 讵料日寇侵华,大难突至。一九三八年“文夕大火”,全街建筑大半毁于一旦,百年老店,顿成废墟。火后复建,然旧貌已不存矣。 二○○二年,市府议决重建商街,而火神庙、伍厚德堂、鸿记钱庄诸古旧殿堂得以保全,乃增其旧制,饰其新容,以再现其百年繁华。“青和”“大韵”脱颖而出,毅然担负振兴商街之大任。 运筹擘画,殚精尽力,规划十易其稿,居户数百动迁。历三年之艰辛,中华商街巍然而起。占地七十余亩,跻身“五一”之商圈。汇百货奇珍于一街,集吃玩逛购为一体。粉墙黛瓦,曲廊飞檐,尽显湖湘之特色。星月楼、湘韵阁、云锦街、火神舫,街中连街,店内设店,明暗相通,纵横而错杂。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老店与新商互比高低。火宫殿亦乘势而上,重塑火神之像,恢复古戏之楼,踵事增华,重光旧貌。漫步商街,沐春光秋色,采日精月华,焉不能心旷神怡,满载而归。 湘水浩荡,云蒸霞蔚。湘城有幸,名街多情。觅湘楚之古韵,尝天下之佳肴,品新世之时尚,是为商街之大观也。 整条街上用花岗石铺地,整齐光洁,街道两旁,餐饮店铺一家接一家,以小吃著名的火宫殿(本书有专文介绍)、百年老店杨裕兴面馆、双燕馄饨店,向群锅饺都聚集在这条街上。每当火宫殿举行庙会,坡子街上同时举办美食文化节,全市的小吃摊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在街上排成一条长龙,街上香气扑鼻。 来到坡子街不但可以让你大饱口福,还可以一饱眼福。火宫殿的庙会年年出新,让人看得眼迷心乱。然而庙会不是经常有,你不必着急,坡子街上有座湘江剧场,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里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好戏天天演”。并且几乎全是演的地方戏曲——长沙人喜爱的花鼓戏和湘剧。而且是免费供市民观看。这里如今是长沙新的“戏窝子”。老戏窝子青山祠南区文化馆由于拆迁,这一品牌面临断绝的危险,湘江剧场将这一传统继承了下来。许多优秀的地方戏剧目在别的地方已经很难看到了,可在这里却能领略到这儿的风采,什么《李三娘》《小姑贤》《档子》《徐九经升官记》,还有著名笑星大兵举办的“笑工厂”,一出又一出,轮番上演,今天你有事没有看上,不要紧,过些时候,它又会出现在舞台上。 在坡子街上人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在群众中怎样的扎根深固。 西文庙坪 长沙府学宫遗址在今西文庙坪,周边的东学巷、西学巷、学宫门正街、修文街等都因学宫而得名。长沙官学始于北宋,南宋学者真德秀曾作《州大成殿记》,元代又将祀奉真德秀的西山先生祠改建为天临路学,明朝初年正式定为长沙府学宫。后来几次增建,又几次毁于战乱。最后一次大修是清同治五年(1866)。善化县志上的《长沙府学宫》图便是根据此次大修后的规制绘成的。从此图可以看出当年府学宫规模之宏大。 长沙府学宫地处古城西南隅,前面宫墙与城墙相迭。学宫前坪中有一半月形的水池,称“泮池”。泮池两侧各有一道石牌坊。泮池后面,有“棂星”“大成”两门。大成门为文庙的大门,进门穿过大坪,便到了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阙巍峨,气势恢宏,内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复圣颜子(颜渊)等历代名儒的塑像。殿内可容数百人行礼。 后坪中有御碑亭,亭后为崇贤祠。文庙最后为尊经阁,是珍藏儒家经典的地方。文庙是学宫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它建在中心位置,占地面积也最广。每逢初一、十五,府学全体师生都要在此祭拜先师,春秋两季还要举行大祭,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亲率文武官员参加祭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定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1934年时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键亲自主祭,特地从浏阳礼乐局请来数十名乐师演奏古乐,在省城各中学挑选二百名学生经过训练,当场表演祭祀舞蹈,仪式之隆重,史无前例,在全国引起轰动。 学宫的右边是教学区,有明伦堂、教授署,还有一座文昌阁,阁中崇祀文昌帝君,相传文昌帝君姓张名亚子,仕晋战死,玉帝使他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道教奉他为主宰天下文教之神,旧时读书人必崇祀,以为可得功名。历来文昌随孔圣,魁星随文昌。魁星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他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他的造型也按“魁”字设计:头部像鬼,一个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象形“魁”字右边的“斗”字。一手提笔,取用笔点中试人物的姓名之意。魁星既是天上的星宿,当然应祀在高处,府学宫中的魁星楼便是建在右前方宫墙相连的城墙之上,与城东南的天心阁遥遥相望,城中居民老远就能看到。学宫的左边有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射圃等建筑物。 清朝末年废学宫建新式学校,长沙府在今学院街另建中学堂取代府学。民国时期,长沙府学宫原址被湖南省政府征用。1938年11月“文夕”大火中,长沙府学宫这一恢宏的建筑群落,彻底从地面上消失。今仅存花岗岩石牌坊一座,立于文庙坪街心。牌坊高约十米,宽约六米,由四根立柱与三道横梁组合成三洞三层,横梁上有“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精美雕饰,东向面正中署“贤关”,西向面正中署“道冠古今”。学宫左侧还有一座与之相对应的牌坊,上署“育才”“德配天下”,今已不存。两座牌坊是学宫东西两边的入口。 2005年天心区政府在石牌坊前建了一道青砖墙,正中嵌清光绪三年(1877)《善化县志》所载“长沙府学宫图”刻石,两边镌“忠孝廉节”四个楷书大字。在牌坊左侧新建祭孔台,台正面墙上刻唐代吴道子所绘孔子像,下有拜台。在石牌坊周边新建的青砖墙上嵌有宋人真德秀所撰《潭州大成殿记》和明人刘弘化所撰的《长沙府修学记》。周边墙上嵌刻孔子语录多条。文庙坪街道两旁店铺均按明清传统建筑风格装饰,整个街区一派古香古色,原来的学宫、文庙虽然不存,但今天人们来到这里仍然会立刻沉浸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 2004年,长沙市政府把西文庙坪定为历史文化街巷。 化龙池 提起化龙池,现在长沙的年轻人最先想到的便是那里的酒吧。化龙池的酒吧主要以清吧为主。如果有人问长沙现在最好的清吧在哪里?十有八九的年轻人会说,化龙池。有网友评价化龙池某清吧:“临街座位很多,环境不错。有女歌手弹唱,嗓音很好听哦。同学带去的,清吧很有感觉,气氛很好,啤酒有些贵,但只要氛围好一切都好啦。下次再去!”有网友评价另一清吧:“跟以前去过的店子大不一样。风格特别。老板人挺幽默,挺可爱的。以后还会去。环境超一流。”化龙池的每个清吧的装修都各具特色。有的以西部风格为主,有的强调中式风情。如某清吧的靠窗处摆曾在一张中式大床,几个品酒者可以慵懒地窝在这张“大床”上,别有情趣。有的清吧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酒。也有的老板是来自美国或法国或其他国家的外国人。总而言之,化龙池,长沙最好的清吧一条街。 化龙池位于今芙蓉区,旧名玉带街、鳌背街,南起大古道巷,北止人民西路,紧邻着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系长沙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之一。全长约三百米,宽四至五米。其麻石的长度比其他的几条麻石街的长度要长。街道弯曲,呈不规则的S形。“玉带”实为古长沙“八大公沟”之第七公沟的前身,从人民西路(原织机街)对面的白果园流经此街。化龙池东侧便是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善化县学宫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按长沙府学宫规制仿建,规模宏大。化龙池东侧至今残存一段学宫青砖照墙,长约六米,宽约四米,墙基凸出的须弥座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明万历四十年(1612)善化县知县唐源在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曰三元,街曰鳌背,池曰化龙。因街在池西,遂改名曰化龙池。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磻石山房位于化龙池。清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八年(1869),何绍基在长沙的城南书院主讲并任山长,就是住在此处。现在旧居不存,好在还有一面墙上嵌满了他的诗与对联,如“添来半月闲忙活,补竹栽花又凿池”“破半日功夫清书捡画,同二三知己道古论今”。民国政要、曾任福建省主席的刘建绪的公馆也在此街。 旧时化龙池为繁华的商业街,有“长沙秦淮河”之称,油鞋、木屐店多集中此地。清雍正进士张鹏翀有诗咏化龙池: 寒霞网集龙湾市,新月人归鳌背街。 漫信古来卑湿地,楼台灯火似秦淮。 化龙池原来的公沟已改造成现代的排水管道。下水设施完工后,旧麻石路面完全按原样恢复,保持清代街道的古朴风貌。北入街口两厢传统店铺林立,形成自然的里门,从外向内观看颇有一种神秘感。善化县学宫照墙进行了修缮和加固保护,成为了化龙池的核心景观。 街巷曲折转弯处的两块空坪修建成小型古典园林。中段园景以化龙井、铁匠铺、化龙池传说浮雕等组成。民间传说此处有口井,井中有条孽龙托梦给住在此街曾救过自己性命的一位铁匠说,它近日要东归大海,到时长沙将变成一片汪洋。它要恩人赶快逃命。铁匠决心舍身挽救全城人的性命,遂将一大桶熔化的铁水倒向井里,井边的地和铁匠都陷了下去,孽龙被铁水熔化,井踏之处变成了一口小池塘。人们为纪念铁匠,便把池塘叫做“化龙池”。 南段花园系原著名建筑商李炳森宅基地,名“森庐”,今园林设计以休闲为主。新建了何绍基书法碑刻长廊和仿古戏台,成为了化龙池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沿街房屋花岗石勒脚,下贴青砖,上粉白灰,增设仿古屋檐、雨棚、门窗和木栏杆等。铺面按清末民初长沙传统店铺样式装修,横竖招牌,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现成清吧一条街,吸引着长沙的年轻人和外地观光客。 2004年,长沙市政府把化龙池定为历史文化街巷。 白果园 白果园位于芙蓉区,南起人民西路(原织机街),北止苏家巷,与化龙池隔街相望。小巷弯曲,呈不规则的S型,为长沙市仅存的四条古麻石街之一。古老的麻石路、石库门、清水砖墙、老式公馆,把人们带回清末民初年代。 白果园,因原街口多栽种白果树(又名银杏)而得名,民间还流传着美丽的“白果仙女”传说。相传远古年间,天帝巡视至正南天门,偶遇其最钟爱的七仙女,曰:“孩儿,汝今怎么面无喜色?有甚烦心事说来与为父听听。”七仙女跪拜道:“为儿听说人间旱灾肆虐,草枯木死,民不聊生,欲到下界一行急解百姓疾苦,又恐私行触犯天条,故此郁闷不乐。”天帝抚须笑曰:“孩儿关爱黎民百姓是吾所立之天道也,为父准汝下凡就是了。”七仙女随即腾云驾雾到凡间一名唤星沙的地方,但见此地因旱灾水井早已干涸,满城难觅半点绿色。在一条古巷里,见老少百姓皆坐地观天,嘴枯唇咧,祈望苍天降雨图生。七仙女见此禁不住慈悲催泪,遂拔下发夹往地上连戳数下,所戳之处即成一眼眼丰泉,水清见底可照人影。在巷尾街头玉臂一挥,数株白果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清凉可熄烈日之火。百姓见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携老扶幼畅饮琼浆玉液者排成长龙。当老百姓如梦初醒,方知此乃神明相助,要跪谢这位好心的仙女时,她已翩然而去,只在人间留下一路芳踪,在天边留下一抹彩虹。当地老百姓为缅怀这位美丽善良的七仙女,遂将此巷命名为白果园。 在这条长仅一百二十米、宽仅三米的小巷里,布满着文物古迹:巷内另一条支巷“老泉别径”,相传因宋代大文人苏洵曾居住于此而得名,“老泉”就是苏洵的别号。巷中“八大公沟遗迹”是长沙仅存的古地下排水设施遗迹,见证了长沙城市的变迁,弥足珍贵。白果园三十三号为《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湘江评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湖南学生刊物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由毛泽东任主编。《湘江评论》虽只出版五期,但对湖南新文化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白果园二十一号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程潜的公馆,1948年程潜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4日与陈明仁将军一道宣告湖南和平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程潜公馆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湖南和平起义历史陈列馆。另外,清末翰林、民国著名书法家郑家溉公馆,民国南北大侠杜心武寓所也在这条巷内。 白果园古老的麻石路面之下为原长沙第七公沟所经之处,多年没有改造,每逢下雨,路面积水严重。改造工程结合麻石路面的整修,以现代化的排水管道取代古老的公沟。并留下了一段公沟遗迹,砌石栏保护,以作为永久的见证。白果园原为旧式公馆集中区,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民国时期,历史风貌犹存,改造工程本着“保护原貌,以求其真”的原则,对部分破损外墙贴以青砖片,屋檐复以翘角。又更换了部分花格窗棂和石库门,厚重的黑漆大门镶上虎头铜环,挂上金色的匾额和门联,每栋房屋墙脚上都嵌上建造年代石碑,整个街巷整旧如旧。改造后的公馆有的辟为高级餐馆,生意兴隆。 人民西路至白果园街口,新建小型古典园林,面积约四百平方米,栽种白果、桂花等珍贵树木,小桥流水,亭榭石凳,市民小憩于此,悠闲自得,使白果园成为闹市中的幽绝一 景。小园东墙竖立大型仿铜浮雕文化墙,上雕与白果园紧密相关的两大历史事件图案,一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一为程潜、陈明仁两将军领衔湖南和平起义。风云事件,震撼中国;历史画卷,辉映古城;斯人已逝,浩气长存。 2004年,长沙市政府把白果园定为历史文化街巷。 都正街 都正街位于芙蓉区,南起高正街,与天心阁相连,北与马王街相接,因清初都司署设此而得名,是典型的老城区。2004年,织机街拓宽为人民路西路,将都正街截为南北两段,南段长一百八十二米,北段长七十三米。 清代长沙城有许多街道是以官署衙门命名的,如院正街、藩正街、府正街、都正街、县正街、臬后街、藩后街、府后街、局后街、盐道坪、粮道街、学院街、贡院街、游击坪、千总巷、学宫街、文庙坪等等,位于某衙署前面的街道就叫某正街,位于某衙署后面的街道就叫某后街。老百姓称它们为“官街”。旧时有人将其与带“正”字的街名编成一对联,颇为有趣,都正街就在其列。联云: 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头走马; 南正街、北正街、府正街、县正街,南北府县都正街,街上登龙。 在上述衙署中,游击、都司、千总是清代军事绿营制度下的机构,有意思的是,它们都集中在今都正街及周边地域。都司署,其址原为清顺治年间所建守备署,位于天心阁下,乾隆八年(1743)守备署移驻湘潭,旧址改作都司署,其建筑规制缺乏记载。但从后来能改建成书院来看,其规模应是可观的。游击署,康熙二十二年(1683)游击赵文实捐建,位于都正街西北侧的鱼塘街至尚德街之间,署前的街道就叫游击坪。千总署,乾隆九年(1744)建,位于都正街北段今千总巷处。 绿营创建于清顺治初年。其制度及组织形式,基本承袭明代的镇戍军。绿营兵种,有马兵、守兵、战兵。战、守皆步兵。额外外委皆马兵。其营制分标、协、营、汛4种。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直属为“标”,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绿营制度,凡各协、营驻防地区的边界、要道、集市,均设有墩堡、哨卡,叫做汛地,汛以下分塘。各塘汛由千总、把总、外委带领弁兵驻守。湖南绿营自顺治三年(1646)组建以来,历康熙、雍正、乾隆诸朝,几经因革,至嘉庆年间,其编制体制始趋稳定。 位于今都正街地区的游击、都司、千总三署,以游击级别最高。游击为营的统兵官,位仅次于参军,初制正三品,顺治十年(1635)改从三品,统理一营军务,分属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管理。都司位次游击之下,备守之上,初制从三品,康熙三十四年(1695)改正四品,管理营军务,或专守一城。都司署设在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天心阁下,其守卫城池的职责是很明显的。千总为绿营的下级军官,位于守备之下、把总之上,初制正六品,康熙三十四年(1695)改从六品,掌管汛地巡守。 清乾隆十一年(1746)都司署移至与都正街相连的马王街。刚上任不久的湖南巡抚杨锡绂遂将原都司衙门空署,改建为城南书院,道光二年(1822)才复迁至妙高峰。 城南书院迁走十四年后,即道光十六年(1836)都司署旧址改建为刘猛将军庙,相传祈祷灭蝗辄验。刘猛将军庙祀元指挥使刘承忠。咸丰七年(1857)九月,飞蝗蔽天,巡抚骆秉章饬员绅设局捕挖蝗虫遗卵,但是年冬季无大雪,次年春末夏初蝗幼虫漫山遍野,士民惶怖叩祷于刘猛将军庙。抚宪也令刻日捕灭。是年蝗患驱除尽净,士民恳呈皇上题封号,刘猛将军遂奉旨敕封“保康”二字。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十六年(1890),刘猛将军庙又作了湘水校经堂的校址。光绪三十二年(1906),湖南官立第四初等小学堂在刘猛将军庙旧址成立,俞诰庆为总监督;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又改为南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都正街小学,直到早几年停办。由此可见,原都司署旧址在两百多年时间里,先后作为了城南书院、刘猛将军庙、湘水校经堂、湖南官立第四初等小学堂、南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即城南一校)和都正街小学的校址或庙址,得到了最大的利用。 位于都正街的古迹还有詹王宫。詹王宫在街东侧今都正街四条巷内,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长沙餐厨业尊詹王为行业保佑神。传说詹王名詹鼠,是隋文帝皇榜招贤入宫的厨师,隋文帝封他为詹王。 民国时期都正街店铺较多,有马明德堂卤味店、杨松泰香铺、丁道生草药店、汪鸿泰铁铺、游祥生豆腐店等。诸多店铺中以马明德堂卤菜店最有名。店开设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号称百年老店、百年老锅。店堂很小,只做外卖。品种不多,只有酱汁肉、酱汁肘子、粉蒸肉、各色卤味等。产量亦少,每天响午炮后就收场了。卤菜味极好,尤其是酱汁肉,每斤约十块,每块用一根席草系住,最合长沙人口味。他的出名就靠一口百年陈卤锅。街坊传说:这口卤锅的香料共有七十二种,其中还含有人参、三七、冬虫、灵芝、首乌等珍贵药材。每天卤后必烧开一次,并定期加料,以保持永不变质。 都正街上还有涵德女子学校、城南一校。涵德女子学校在当时较为著名,1912年始创于戥子桥,1914年迁至都正街与开明女校合并,称长沙私立涵德女子学校。1922年,该校获黎元洪大总统颁发的“成绩优良特给励学勤工”匾额。街南端还设有禁烟勒戒所,即1908年成立的湖南省禁烟局,1932年改为湖南省禁烟委员会,今存界碑。 都正街两侧支巷众多,已消失的有织机街、桃花井、讲德里、唯善里、和平巷等。今存县正街、清香留、清香里、古稻田、千总巷、和乐街、甘棠址、火药局、槐树巷,以及都正街一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等,芙蓉区政府将它们整体改造成了历史街区。 妙高峰 妙高峰在今书院南路靠东一侧,西距湘江仅百米之遥,它海拔不过七十米,因其景物清幽,加之离老城区不远,历来是长沙居民最喜爱的游息地之一。1937年《力报》连载的《长沙风景古迹小志》关于妙高峰有如下一段文字: 妙高峰为全市最高峰。顶上有一块平地,建有亭于南峰,以供人休息。每当盛夏,这里可就热闹了,游人如织,茶座如鳞,一阵阵的微风送来,全把暑气吹散了,躺在柔软的藤椅上,喝着香味之清茶,望着对面麓山,在夕阳的返照下,金紫相间,彩色万变,真有说不出的奇伟美丽。 文中说的亭子就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复建的卷云亭。卷云亭原本是南宋著名学者张栻城南书院内十景之一。卷云亭的来由,上文中解释得十分精妙:“大概是因为坐在亭子中,远望着一团团的云,一卷一卷地如波涛,宛似无数厚毛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跟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然辨得出来,迭迭又卷卷的。所以就产生了‘卷云亭’这个名称。”卷云亭不大,仅可容三四人休息。在亭前凭窗远眺,麓山尽收眼底,人民城郭,一览无遗。卷云亭前有对联: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 经历了七百多年的烽火硝烟,妙高峰早已无复旧观,卷云亭多次被毁,又数次重修复建,竟然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如今依然屹立在峰头最高处。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目睹了妙高峰的沧桑。 自从张栻离开长沙后,城南书院各处景点相继荒废,元代僧人在妙高峰上建高峰寺,清代尚存,清代长沙诗人毛国翰有《游高峰寺夜归》一诗云: 南郭高峰寺,松阴入杖藜。 到门江树合,落日海云低。 春殿藏花雾,禅房护燕泥。 上方钟磬夕,夜火出招提。 民国初年,由时任湖南省都督的谭延闿发起,著名教育家方克刚在原高峰寺旧址上创建了妙高峰中学(即今长沙第十一中学的前身),朗朗书声取代暮鼓晨钟,重新在峰前飘扬,校园风景幽美,有南园、二贤亭、春晖亭、潇湘一览楼等景观,卷云亭也重新修葺。1926年为纪念张栻,又在峰上修建了一所南轩图书馆,藏书一万七千多册,为当时长沙馆藏最为丰富的私家图书馆。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读书,实是人生快事。 然而妙高峰毕竟不是世外桃源,这小小一片“干净土”也逃不过人间浩劫。由于妙高峰为城南制高点,每逢发生战事,这里便成了敌对双方必争之地,北洋政府时期,内战频仍,自1918年起,妙高峰上先后驻军数十次之多,湘军、桂军、滇军、直军、奉军、皖军都在这里驻扎过。军队将教室作为营房,勒令学校停课放假,短则几十天,长则一年半载。张敬尧督湘期间,其弟张敬汤的部队驻校最久,毫无纪律可言,更不知教育为何事,临开拔时竟然一把火将这所花园式学校焚烧一空。长沙市第十一中学的档案中,至今还留着一张1919年3月驻军之后所拍的照片,实为军阀摧残教育的最好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妙高峰中学连同周边各处景观又一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抗战胜利后,妙高峰中学在废墟上因陋就简复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妙高峰中学从这里迁出,“文化大革命”中,妙高峰上兴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火炬楼。 2005年天心区政府在妙高峰建“城南旧事街”,一座高大的石牌坊耸立于街口,街左新建仿古亭廊,亭廊后有八块石刻画碑,生动地再现了城南历史风云。 在妙高峰南,有一片古老的街区,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大的商铺,小巷纵横,连地名也带着古旧的气息:青山祠、由义巷、王坛岭、老龙潭、光裕里……检索一下这些地名的来历,便会发现,它们与一些历史名人息息相关。由义巷,本为马援巷,东汉名将马援率军征讨交趾时往返长沙,曾在此驻扎;青山祠则是宋代名将,福王赵汝愚埋骨之地;王坛岭又称天鹅塘,是南宋大臣赵淇故居所在地。赵淇曾任南宋刑部侍郎,元代湖南宣慰使,晚年卜居于妙高峰下。因他的父亲做过宋代的右丞相,因而赵淇故宅又称“赵相府”,内有流觞池、木樨海棠洞等,如今迁建于福王陵园中的湘江一览亭也是相府园中的故物。赵淇晚年喜欢“琴度曲,为文辞图画中人自娱”。赵府里文化氛围十分浓厚,那里人们从他府前经过,便会听到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也许是当年文脉不该绝的缘故吧,八百多年后,这一带又成了梨园弟子聚居的地方,以“戏窝子”闻名全国。在这方圆不到一里地的范围内,聚焦着长沙市湘剧院、长沙市花鼓剧院和天心区文化馆等艺术单位。声名远播的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文化节就发祥于此。二十一世纪之初,天心区政府在这一带打造成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光裕里戏剧街。整个街区的墙上,到处嵌刻着与戏剧有关的浮雕、彩色刻石画,古代戏楼、各种戏剧道具和行头、脸谱、经典剧照,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2005年,长沙市政府把妙高峰及与之相连的青山祠、光裕里增补为历史文化街巷。 黄兴南路 黄兴南路原名南正街,是长沙最繁华、人气最旺的地方。1933年拓宽为马路,为纪念辛亥革命元勋黄兴而命名为黄兴路。在市民的心中,黄兴路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本地人常对初来长沙的外地人说:“如果你不去黄兴路,就算不上到过长沙。”这里是长沙商界的黄金地段。 当人们从五一广场往南行,老远就可以看到西面的高层建筑物上高高耸立着一座亭子,此亭八只角,这里就是长沙妇孺皆知的八角亭。四百多年前,明代吉王在长沙建藩王府,藩王府内有一座八角亭,是王府迎宾奏乐的地方。王府早已不存,八角亭作为地名传了下来。二十一世纪之初,特象征性地仿建了这座名亭,如今它已成为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的标志。 民国时期有许多著名商号聚集此地,九如斋南货店尤为著名。由于九如斋的货物时新,品种花色多样,质量上乘,服务周到,受到市民的欢迎,天天顾客盈门。不仅享誉湖南,而且名声远播港台南洋,来湘的同胞侨胞回去时,总要带上几样九如斋点心,给亲友尝尝。说到九如斋,它的取名还有一个故事:民国初年,长沙南货业只有三吉斋、三多斋和三元斋等几家规模不大的店子,经营的商品有限。当时八角亭一家绸布店的股东饶菊生决定创办一家规模较大的南货店,他投入一笔数目不少的资金,店址就选在八角亭闹市区,店名一直未定下来。就在饶菊生寿诞这天,他的一位颇有学问的表弟送来一幅寿幛,上书《诗经》天保篇中的名句: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内含九个如字,饶菊生看了十分高兴,他随即就店名一事征求表弟的意见,表弟应声答道:“就叫‘九如斋’吧。接着他解释道“九如斋”既有福寿绵延之意,又暗含超过三元斋、三吉斋和三多斋之势。饶菊生当即拍板。后来,九如斋果然力压群芳,成为长沙南货业中的翘楚。市井中遂有“三元斋、三吉斋、三多斋,三三如九九如斋”的民谚流行。 坐落在樊西巷口的德园则是著名酒家,附设茶厅,后来却因优质包点闻名遐迩。它的兴盛,也有个故事。因为办酒席时常常剩下一些上等的海鲜余料,厨师们为了避免浪费,便将它们剁碎掺进包子的肉馅之中,这一无意的举动,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做出来的包子鲜美无比,大受顾客欢迎。街头随后有这样的顺口溜流行:“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 以“一鸭四吃”闻名的徐长兴烤鸭店和杨裕兴面馆都先后开设在黄兴南路上。还有太平洋百货号、介昌绸庄、寸阴金钟表店、四怡堂中药店、董同兴刀剪铺等都曾在这条街上落户,它们无一不是长沙首屈一指的老字号。 黄兴南路上一年四季生意兴隆,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每年小年过后,前来采办年货的顾客从四面八方涌来,街上人流不断。司门口的灯市,更是小朋友的乐园。民国时期《力报》上有一篇《司门口缩影》的通讯,对灯市盛况述之甚详: 旧历元宵以前的半个月,这条街道,以及前面照壁里的广场上,满布着玩具摊担,密密的,一层层的摆设着,连人都挤不通。这些玩具,有“刀枪耀月,剑戟森严”的各种木制武器,也有洋货的火药手枪、汽车的模型、气球、假面具、胡须……还有彩灯,这些灯都是本地装潢纸扎的手工制品……最精美的彩灯,用上等质料如绫绡之属制成,多半是“独占鳌头”、“麒麟送子”这一类的故事……适于小孩子玩的灯,大多用纸扎成,伟大的有丈多长的龙灯,精巧的有活动的走马灯,新颖的有虾蟆、飞机、坦克型的灯……有一种新鲜的玩意儿,是用萝卜雕刻的小型灯,这种灯用大的萝卜,挖空内部,外面雕成鱼虫的形状,涂上颜色,再以小油缸放在里面,点燃了分外美观。 为了发扬这条传统商业老街的优势,2002年长沙市政府将它建成了一条步行街。从八角亭到南门口,全程八百三十八米,两厢店铺一家接一家。最为巧妙的是,西厢临街店铺的后面另建有一条室内步行街,它的顶上还建有空中花园街。三条通道贯穿全程,构成了一座理想的购物天堂。街区内各顶设施设备完善,上百台自动扶梯与货梯组成四通八达的快捷输送系统,数十组巨型中央空调系统保持适当的温度,这里六月伏天无暑气,寒冬腊月暖如春。顾客可以在舒适的购物环境中,享受最优质的服务,还可以在这里品尝中西美食、特色小吃。走出店门,人们可以在街心风光带上领略园林的雅趣。假山奇石、花圃树丛、小桥流水,点缀于全路段,这里没有汽车扬起的灰尘和排出的刺鼻尾气,有的是扑面而来的花草的清香,沁人心脾的爽气。人们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一座大公园,久久不愿离去。 黄兴南路不仅是一条商贸大街,同时也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长廊,湖湘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步行街口八角亭下有一片小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的全血塑像,基座四方嵌着浮雕,再现了黄兴早年在长沙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情景。在街中央各处有一组十件铜雕,昔日卖油郞、补锅匠、修鞋人、卖臭豆腐的小贩、滚铁环踢毽子的儿童,一个个栩栩如生,勾起几多老者遥远的记忆。 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黄兴南路步行街,为人们提供了全身心的现代生活享受,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每天都有上十万人来这里,节假日甚至突破四十万。开街仅五年,它便从全国三千多条步行街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的荣誉称号。 溁湾老街 溁湾镇,古称溁湾市,明《一统志》云:“在善化县西五里,湘江西岸。”溁湾镇古为集市,今日溁湾镇已无镇,成为街道名和地片名,实际上是一条老街,东起湘江老码头,过溁湾桥,西至高叶塘。镇因水名,今包括溁湾路和溁湾桥路(白沙液街)等街巷。据《岳麓志》:“溁湾水出麓山左自之字港来,曲折数十里为溁湾港,可通舟。滨江三里穿孔,道绕溁湾市北以出,将入大江。” 溁,旧志中作“瀠”,溁湾即“瀠回的港湾”之意。由于溁湾镇为长沙至贵州古驿道的起点,又紧邻湘江码头,在湘江未建大桥之前,是长沙城湘江两岸的主要渡口,系湘中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因此自古为商业繁华之地。清末以后,溁湾镇为长沙河西的商业中心。民国时长沙汽车西站位于此。先后有谦善药局、白沙酒厂等著名商家。民国元老、有诗坛“打虎将”之称的程潜于1935年曾作《偕友游岳麓山过溁湾市》诗,诗云: 名山峙河西,东岸聚都会。 长沙南纪雄,北观成砺带。 挈友纵游眺,济舟逢晴暖。 追维诵读时,今昔颇殊态。 登陟丛林中,皇皇高冢在。 瞻拜我来频,德意永不替。 逶迤下溁湾,景物如图画。 候鸟散幽情,野花结芳蔼。 神怡风日清,目送川原丽。 斜阳映倒景,归棹乐无际。 溁湾镇的古迹有兴化寺、关圣庙、溁湾桥和陶关等。 兴化寺始建于唐景福年间(892—893)。清康熙《岳麓志》载:“兴化寺在玉屏山下溁湾市孔道旁。”宋《景德传灯录》载,北宋慈明禅师曾住持潭州兴化寺,其曰:“慈明住兴化时,只见兴化家风迎来送去,门连城市,车马骈填,渔唱潇湘,猿啼岳麓,丝竹歌谣时时入耳。” 清光绪年间,兴化寺尚在。清陈运溶纂《湘城访古录》载:“近年雪昭禅师来自荆南,偶然翦棘,遂成精庐。”兴化寺毁于何时,无考。 关圣庙始建于明代,位于溁湾桥桥头。明长沙籍陕甘总督黄宝撰《重修溁湾桥关壮缪侯庙碑》云:“余高大父侍郎公自豫章致政归,建侯庙于湘江之西溁湾市,规制粗讫,铙鼓、鱼螺、钟磬之属靡不具备。”其铭曰:“羲驭代序,正气囧光。麓山之北,溁湾之阳。保茲黎庶,固茲金汤。吴宫墟圮,魏阙苔荒。以古况今,孰否孰臧。元霄奕奕,白水洋洋。岳镇同峙,湘水偕长。”民国时出版的《岳麓小志》载“关圣庙在溁湾镇”,说明民国时庙尚在。 溁湾桥为明嘉靖元年(1522)吉简王所建。清《图书集成·职方典》载:溁湾桥“善化县西过江五里,下通小河。嘉靖元年吉简王石巩。知府杨表倚山建关王祠,镇焉”。桥为二孔石拱桥,桥下即溁湾港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溁湾港水逐渐淤塞,溁湾桥亦不存 陶关位于溁湾镇西北端,是因东晋大将军陶侃在这里驻扎设关卡而得名。陶侃(259-534)字士行,东晋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初为县吏,后升至郡守。他是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太安二年(303),晋王朝发生“八王之乱”,长沙王被河间王所杀。地方军事势力乘势揭竿而起,长沙城先后被张昌和杜弢的军队占领,朝廷派陶侃率部前来清剿,先驻军设关于溁湾镇。当时的长沙,连年战乱导致地荒人稀,百姓生活十分困苦,他告诫下属千万不能扰民,同时也不准部队驻扎城中占用民房,所以驻扎于此。他自己则用茅草搭在杉树上结成圆形草屋,居住在里面读书办公,后人称之为“杉庵”。陶侃率军从溁湾镇东渡湘江,两次将长沙从流寇军事势力的手中夺了回来,使湘中一带结束了动乱。陶侃后来官至征西大将军,统管包括长沙在内的八州军事,被封长沙郡公。 今日溁湾镇,南部已成为“绿地集团”的商业开发用地,位于北部的白沙液街尚存。白沙液街原名溁湾桥路,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白沙液酒厂迁此而冠名。当年的酒厂就在街边,一到酿酒日,酒香飘满整条街道,成为当地居民一段美好回忆。在政府的规划中,白沙液街的改造是岳麓区的有机棚改项目。项目实施范围东起银盆南路,西至滨湖路,南抵绿地湖湘中心,北达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二百亩。项目确立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品质、打造百年老街”的改造目标,规划恢复关帝庙、陶关等几处古迹,恢复溁湾桥的景观,重拾溁湾桥路的商业繁华。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4 12:16 , Processed in 0.0983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