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长沙市五一路扩建,从五一广场地下发掘出一些古代砖瓦,从而印证了此地在明代是王府所在,关于古代长沙城的风貌一时成了市民们议论的话题。 长沙自古就是华夏腹地的重镇,城内最早的藩王府遗址,要算汉景帝时长沙王刘发在旧城东南角建的定王台,这也就是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萼红》中慨叹的“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到五代时,楚王马殷建王宫于今马王街,其子马希范又在今兴汉门外建有九龙殿,在城南建碧湘宫、在城北建开福寺等以为游宴之所;到明朝时长沙王府可说是“于斯为盛”,足足占了城池的一半。 明太祖封第八子梓为潭王,在城的正中建潭王府;明成祖徙封弟穗于长沙,建谷王府;明英宗封第七子见俊为吉王,吉王成年后来长沙就藩,以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这就是后来的皇殿坪。吉王府有四门,分别为端礼门、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专门充当仪仗护卫的仪卫司衙门就叫司门口。右面建有藩城堤以保障王府免受湘江洪水的淹浸。现在的八角亭、走马楼、藩正街等地名,都在藩王府内,是吉王出巡、驻足的地方。他为了尽情享乐,在府内营建花园,园内堆有“紫荆山”,开浚有万春池,后来民间俗称四方塘。这在当年都是粉白黛绿曼舞轻歌之所。有一首明人登长沙东城望园林诗,其中说:“柳絮飞疑梁苑雪,花香啼尽楚台莺。林林净绿烟如织,片片胭红蝶故迎。”可以想见王府园林之盛。其中紫荆山由太湖石堆砌而成,位置在今五一广场西北角,这是长沙园林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假山群。清《长沙县志》云:“明吉藩堆石成山,名紫金山,嵌空磊坷,石径逶迤。”记得笔者童年时,曾随外祖父永湘先生游长沙大众游艺场,外祖父指点场内星星点点的假山遗迹,说是明藩所建,当年如何高峻峭拔,攀援而上,湘浦归帆,麓屏叠翠,尽收眼底。当年还真想敲下一片残石,带回家以作纪念哩。及至笔者长成,以耕耘文史为业,曾看过方志上的明朝的长沙、善化城图,吉王府确实占了省城的大半,“半城王府”是写实,少数人侵占了大多数人居住资源,是足可发千古之长叹的。 到了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挥师攻入湖南,第七代吉王狼狈逃窜,张献忠竞在波光潋滟的万春池畔观看杀人表演。接着清兵铁骑南下,明朝覆亡,存在了一百六十七年的长沙吉王府也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土崩瓦解。当时明朝降将洪承畴拖着一条长辫,不管故主的遗封,首先将藩府拆去,拆得的砖石全部拿去修城墙。只剩下半亩荒塘战栗于寒风中,断壁残垣伫立于残阳下,仿佛还沉浸在繁华的梦忆。 吉王的后裔遭逢世变,为图隐匿,将“吉”字加“冂”为“周”,潜入民间。其中有一个周达武,本是宁乡石家湾煤矿工人,后投湘军,受知于骆秉章、左宗棠,以军功先后任四川、贵州、甘肃提督,后来周达武买下长沙城北的蜕园以为休憩之所,假山石径,小桥流水,这是当时省城首屈一指的苏州式园林。民国成立,周达武的次子周家纯呈上家谱,请求湖南督军府批准复姓,改名朱剑凡。朱剑凡是个醇儒,乐于揽天下之英才而教之,后来将蜕园全部捐赠给周南女中作校舍,至今周南中学中还有剑凡堂。真所谓“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了。 (1998. 11)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1-22 01:11 , Processed in 0.0977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