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镇说古 —— 望城湘江古镇群简史

2020-9-23 11: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15|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书堂山:欧阳询故里

 

书堂山地处湘江东岸,西与望城区治高塘岭镇隔江相望,东界桥驿镇,南邻丁字镇,属丘陵地带。原属丁字镇,今置书堂山街道。书堂山因山形酷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昔日山深林密,幽静清雅,唐代书圣欧阳询父子在此读书习字,历代文人荟集,举觞赋诗,故以书堂命名此山。


书堂山以“欧阳询故里”而闻名于世。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欧阳询祖父欧阳頠(498—563)曾为南朝萧梁直阁将军,欧阳頠墓即在书堂山,时为中书令的江总撰墓志云:“公涉猎六经,优游百氏。宽徭省赋,化百越之归心;抚寒投醪,感三军之死力。在室如宾,宁惭屋漏;不贪为宝,每畏人知。杀青无兼雨之疑,薏苡岂怀珠之谤。如羊如粟,不改夷齐之心;遗庆遗风,方留豹产之德。”


欧阳询父欧阳纥曾任南陈朝广州刺史和左卫将军等职。因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并株连家族。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父亲好友江总收养。欧阳询聪敏勤学,涉猎经史,博闻强记。隋朝时,欧阳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与李渊交好,在大唐盛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历代书家多有评论。唐张怀瓘《书断》评曰:欧阳询,“书则八体尽能,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询飞白、隶、行、草书入妙,大篆、章草入能”。明《书薮》论其“飞白冠绝,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飘之势;真行森森焉,若武寿矛戟,至使和永夺气,盖绝艺也”。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唐代《国史异纂》一书就记载了“欧阳询驻马观古碑”的故事:“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于贞观(626—649)年间逝世,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清嘉庆《一统志》载:“在长沙县北五十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子通读书此山,读书台即其书堂故址。”书堂寺及其周围,原有八景:欧阳阁峙、玉案摊书、双枫夹道、桧柏连珠、稻香泉涌、洗笔泉池、读书台址、太子围圩。昔日八景,今仅留下“洗笔泉池”,其余景点皆因历史和自然的变迁而消失在一片荒草中。“洗笔泉”位于书堂山南坡会子塘,山涧清泉流经于此,汇入一小池,“洗笔泉”三字刻于池边花岗石上。字高18厘米,宽17厘米,阴文隶书,笔力遒劲,传为欧阳询及欧阳通读书洗笔处,2004年被列为长沙巿文物保护单位。 


书堂寺在其一旁,欧阳询父子遗像祀寺中,寺门联云:“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寺周涧壑幽邃,树木参天。寺前有石案,彩纹斑驳陆离,传为欧阳询读书之案。


稻香泉与洗笔泉同为旧书堂八景之一,可惜随年代久远也荒湮了。2006年,寓居广州的长沙籍著名画家、散文家杨福音先生回乡小住期间,在《三湘都巿报》开辟“回湘记”散文专栏,其《十月散记》中有一段,记载了他与茶友到书堂山访古并发现“稻香泉”石碑的经过。杨福音乘兴写了一副对联,联云:“稻香有泉碑作证;书堂山无路可通。”这方“稻香泉”石碑,经书画研究专家观看了该石碑后,并对照《九成宫醴泉铭》碑拓影印件,发现这块“稻香泉”石碑中的“泉”字与《九成宫醴泉铭》碑拓影印件中的“泉”非常相似,一致认为这块石碑上的字系欧阳询所书。2014年,这块石碑已由保管者捐赠给新开辟的“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景区。


书堂山1950年时曾属书堂、仁义乡,1958年划属桥驿公社,1961年公社建制划小,始称书堂公社,驻地在务廉堂。1964年冬在石渚进行了围湖造田,新开了排灌渠道,使石渚湖内700余亩稻田得以早涝保收。1958年以来相继对沿河各垸进行了整修,修筑了防洪大堤5条,全长约14公里,整理了大小堤垸5个,全境2万亩稻田基本实现了水利自流化。但那时,干部们尚未认识到“书法圣地”的意义,“书堂八景”任其荒废。


近年逐步得到恢复,森林公园和文化园初具规模,书堂山成为望城湘江古镇群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作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顾问)

 

按:本文为2016年原文,今日古镇建置已发生很大变化,靖港镇与格塘镇合并,仍称靖港镇;铜官镇改为铜官街道;新康镇并入高塘岭镇;丁字镇改为丁字湾街道;书堂山原属丁字镇,今改属铜官街道。

123456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24 19:57 , Processed in 0.0969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