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镇说古 —— 望城湘江古镇群简史

2020-9-23 11: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1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铜官:十里陶都

 

铜官镇位于望城区北部湘江东岸,与靖港镇隔江相望。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中曾提到湘水一个叫蝶的地方,即今距长沙市北35公里的铜官镇。铜官镇古产铜,唐代诗人杜甫《铜官阻风》诗注云:“官铸铜处也,即锦官之类。”鄂君名启,系楚怀王的弟弟,拥有150只庞大的商船,在楚国范围内广泛地做生意。当时的蝶应是楚国铸铜币的场所之一,又是一个商业集镇。在“铸钱处”置管理铸铜事务的“铜官”,这便是铜官地名的由来。


三国时期,铜官为吴、蜀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后因忌讳“棺”字不吉利,去掉“木”旁,改作铜官。此为“铜官”之名来由的另一说法。铜官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凭借湘江天堑,乃长沙水驿要站,历为古代军事要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官窑是一座民间陶瓷窑。铜官窑位于石渚湖北岸,发现于1957年。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出土“元和三年”(808)罐耳范,“大中九年”(855)釉彩绘飞鸟瓷壶等纪年铭文,可知铜官窑的烧瓷历史早于盛唐,兴于中晚唐,衰于五代。长沙窑是中国釉彩陶瓷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陶瓷“丝绸之路”的起点,其陶瓷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83年,在扬州出土了一件题有阿拉伯文字“真主最伟大”的长沙窑背水壶。可见,这种背水壶是一种专供外销的产品。在外销的长沙窑陶瓷器中,以褐斑贴花瓷器最多。这种贴花图案大多具有浓厚的中亚、西亚风格,如有胡人乐舞、狮子及对鸟椰枣图案。这类陶瓷器主要销往中亚、西亚地区。有的瓷器则以同佛教有关的莲花作为装饰,主要销往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


铜官不仅以生产陶瓷驰名天下,还因杜甫的一首《铜官渚守风》而成为千古名胜。该诗为大历四年春杜甫过铜官渚遇风泊舟时所作,诗中“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写湘岸春耕前景物,诗风亲切自如。后人建有守风亭,刻此诗于亭内。


铜官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云母山又名铜官山,西临湘江,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名云母山。《列仙传》谓:“长沙云母服之长生。”修道之士常争而食之。唐诗人刘长卿《云母溪诗》云:“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几春。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白发渐皎镜,清光媚湮沦。廖廖古松下,岁晚挂头巾。”


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街尾建彤关寺,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东山寺。东山寺虽名寺,实为供奉少白龙王的庙宇。东山寺屋顶盖陶制琉璃瓦,正面墙体和屋脊均采用绿釉缕空陶瓷浮雕装饰,有人物山水、虫鱼鸟兽,别有风味,尽显十里陶都风采。庙内少白龙王神像,泥塑“金身”,双眼炯炯有神,面部栩栩如生。寺院内正对大殿有一座大戏台,清代文人李爱生撰戏台联云:“一曲谱薰风,藉铁板铜琶,演出河滨景象;群仙翻乐府,驾苍虬白鹤,掀开水面文章。”1923年3月3日,铜官3000多陶业工人在东山寺戏台前举行陶业工会成立大会,推举郭亮为工会委员长。为此,1981年戏台被拆建为郭亮烈士纪念亭,东山寺亦不复存在。


袁家湖原有泗洲寺,祀杨泗将军,设有舜帝殿、陶祖殿、戏楼等,戏楼联云:“平章歌舞有情天,非近水楼台,何处好翻新乐府;了却蚕桑无事日,间隔江商女,可来同唱后庭花。”


铜官窑复兴于何时,目前很难考证,但据1942年湖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所编的《湘东各县手工艺品调查》说:“铜官制陶始于何时,鲜有人知。唯据老窑户收藏之契约,有康熙、乾隆之年号,即铜官陶业之创始必在三百年以前。相传,明末有渔人某远到广东捕鱼,于海滨(想系佛山石湾)学得制陶之法,归而传授他人。于是窑厂林立,陶工麇集,铜官之陶遐迩闻名矣。”史载康熙中后期清政府实行“减官窑,兴民窑”的政策,当时醴陵瓷业已经复苏,这势必刺激着有烧窑传统铜官发展陶业生产。到清末,铜官已有陶工数千人,生产的产品有日用陶、建筑陶和美术陶几大系列,号称“十里陶城”,成为全国五大陶都之一。至今保存完好,仍在生产的清代义兴窑遗址已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民国初年,铜官镇有陶窑160多座,窑工9000多人。其后,陶业生产几经起伏。1949年,镇区商业萧条,只有工商业204家,仅剩陶工700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官陶业迅速恢复。今日铜官陶瓷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品有日用陶器、日用炻器、建筑陶、美术陶、工业陶五大类。


1938年始设铜官镇。1951年,划为县属镇。1954年,成立铜官陶器供销生产合作社(今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前身)。1958年.开通铜官至靖港客运轮渡。1959年,置建制镇。1965年,建成的铜官剧院,系境内第一座专业剧院。同年,在大坡建铜官变电站。1970年,梅铜公路(梅花岭至铜官)建成,陆上交通始与长沙、湘阴等地沟通。1974年,铜官至靖港汽车轮渡建成通航,沟通了湘江两岸运输,通达县城及益阳、宁乡等地。1980年建铜官自来水厂,结束了居民饮用河水的历史。1985年,在袁家湖建成陶瓷公司俱乐部,全用陶瓦盖顶,建筑面积4381平方米,其规格之高列当时长沙地区之首。1986年,建成陶城公园,充分运用陶瓷装饰艺术,显现陶都特色。


铜官镇为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铜官老街依山傍水,房屋多用废弃陶缸等垫基为墙,陶瓦盖顶,独具一格,老街近年得到修复,2016年公布为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24 20:12 , Processed in 1.2173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