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潭十八总

2020-9-19 08: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6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总”是湘潭独有的街道通名,至今公交汽车站有“十五总站”“十八总站”的名称,商店有“九总老店张新发”“十七总日杂店”等。

       “总”是元代之际没有筑城前的一种市民组织。元朝以蒙古人、色目人管辖市肆,人称之为总爷或总甲,“总甲管辖之地”即“总”。其历史已有800年之久,以后沿袭。从这一角度而言,设置“总”的市镇有千年以上了。清光绪刊《湘潭县志•建置》载:“宋行乡里制,明行都甲制,城中设有坊。”总上属下五都一甲,和平公园一带为下五都二甲,文昌阁、石码头一带为下四都,并说“坊、厢直街分总”。

  

       湘潭城在明筑城前分为一至十八总,至清又将十八总外延伸部分称十九总。各总之间设木栅门分隔,总的长度不一,户数多寡不一,每总管理者,称值年或首司。值年表示民间选举、逐年更换,因此“总”是民间自治组织,略与今居委会相似。多选殷实户有威望、热心公务的人担任,以管理公共事务,但非政府官吏。每总有更夫,多为孤寡人担任,昼宿巷口更楼,夜晚开关栅门、巡更、照管街灯,他们生活十分贫苦。

       1928年王捷俊重新命名街道后,总的界限逐渐模糊,但“总”的名称经800年而存痕迹,不能不说是湘潭的一个奇迹。

湘潭的“总”一是依序数划分的,但一至八总不知为何消失了,唯明末流传、见于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中有“八总、三总”之说,诗曰:

 

生湘园里摘黄柑,八总街衢树底探。

莫辨城中分总处,小东门外栅栏三。

 

清嘉庆刊《湘潭县志》说:“明时,宋家桥起直抵小东门,一、二、三总。”湘潭“竹枝词”的“小东门外栅栏三”就是指此。“入城历宣化街、大街、攀龙街、新街为四、五、六、七总,出生湘门为八总。”所以光绪刊《湘潭县志》有“大埠()在八总”的记载。

出了瞻岳门,走过平政桥,循河正后3条主要干路,东向西行,便是总上的地段了。原均为麻石路面,车马和人,行在路面上,铿锵有声,万商云集,热闹繁华,尤以正街为最,分属原雨湖与壶山两县管辖。

九总河街,有行宫、九如、朱家、扶康、护国五码头,正街有王爷殿、南岳行宫、来褔巷、龙王庙、扶康庙、增福堂、护国寺,后街有万家巷、烂布街、洛阳褔地、雨湖、八仙桥、长寿亭、黄恒桥、鳌鱼池、三清宫、灯笼巷、太赤天宫、四面佛、忏心寺等。

十总河街有永州、盐市、万寿宫等码头,及寿佛宫、靖王宫,正街有濂溪祠、昭武宾馆、万寿宫,后街有曾家巷、郑家巷、磁器巷、香铺巷、轩辕殿、七星桥、凤竹庵、石塔庵、义山等。

十一总河街有曹家、关圣庙两码头,正街有关圣庙、临丰宾馆,后街有韩家巷、陶公祠、斗姥阁、太清官、雷祖殿、戴家巷等。

十二总河街有马家、唐家、周家三码头及岭南码头,正街有关圣殿,后街有大同街、周家巷、五显庙、五材堆、发源庵、金容街、寿星街、烟柳堤、雨花别墅、老郎庙、主敬堂、保节堂、发源殿、孙家巷、白骨塔。

十三总河街有黄龙古庙及码头,正街有新梁街,後街有周家巷、发源巷、上天符庙、雷坛砲巷、风兹坪、药王宫。河街多经营土产行及运输业,如著名的有怡和、太古、美孚等油行和大船公司,航轮至长沙、滨湖及武汉商埠。

十四总河街有水符殿及码头,又有蒋家、黄龙巷两码头,正街有黄龙古店,后街有坡子上、黄龙巷、子家巷、才马巷、财神殿、万春园巷、菉竹街、指南庵、五星庙、万家坪、正气宫、兄龙街、海会庵等。

十五总河街有兴仁码头,后街有兴仁巷、兴仁街、梧桐街、石阳宾馆、安仁宾馆、兴龙街、八景宫、清真寺、菊花巷、寿褔街等。

十六总河街有白公渡码头,正街有仓门前、新街口,后街有西昌公所、望新街、乾元宫、五谷殿、静褔街、南岳行宫、吉祥街、三元街、六一庵、鲁班殿、三官殿。河街多仓储业,码头除起卸货物外,昔曾作杀人刑埸,谚云“不想活的上仓门前。”后街多江浙籍会馆,并设有小学如金庭、善德等校。1915年所建的鲁班殿今犹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总河街有新码头、张家码头,正街有天后宫,后街有太平巷、邺家巷、钱家巷,以及金家围子、长箭巷、曹家巷、钱家山、万紫园、丝茅巷、葫芦洞等。

上下十八总河街,有方家、临江、筷子、唐兴寺、壶山五码头,及大码头、永寿亭、沙湾、源源巷、石嘴土地庙,正街有包爷殿、狮子口、朱家巷、楠姆殿、送廴庵、唐兴寺、观音殿、筷子巷、袓师殿、仁寿宫、鼓楼门、孙家园子,后街有由义巷、居仁巷、陈家坪、孙家亭子、易家围子、周家围子、檀香佛、易家塘、圆通巷、文运街、燕子山、繁云宫、秦家码头、复兴码头、陶公巷、道齐桥、莲花石、极乐禅林。大码头人子喧哗,形形色色,水陆两忙,河边旧有小火轮,南航易俗河、株洲、朱亭、衡山、衡阳等埠。

清代又将十八总外延伸部分称十九总。上下十九总河街,有叶家、栾家、南兴、柳树、南竹等五码头及源湘渡,正街有九曲桥、湘灵巷、金凤庙、哈家巷、公敬寺、孤主祠、锦湾正街等。

住在下十八总尾、上十九总处,有临湘水耸立的石嘴垴,又名窑湾(今列为历史文化街区),状似茶壶,故山名壶山镇。相传昔日有仙名壶公,在此地现身,替人治病,夜间醉卧此地而留名。山为坚石,临江石面泐有丈大“江山胜迹”四巨字。山距水面约200米,正当湘水由南折西转东奔流的弯曲点,石下深潭不可测,故以此名“湘潭”。传言汲取潭水,运返苏州铸锣开声,其音特别响亮悦耳。本地人汲此潭水,制作豆花,味道鲜美。石山顶端建一亭名“望衡亭”,天晴时伫立亭上,一望无垠,气势雄伟,江风拂面,顿时心身舒畅无比。亭右有王捷俊将军之衣冠冢,县人旌忠成仁,为之立墓追吊。


如今,上下十八总河街、上下十九总河街及其沿江的码头、古迹、祠庙连同这些街名,只在“老湘潭”的心中留下淡淡的记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05:00 , Processed in 0.0969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